第797章 糊塗官

徐灝親眼見證了一次暴亂,說實話挺讓人熱血沸騰的,無數百姓在發泄着怒氣,對公家的東西又砸又打,身臨其境,有一種既恐懼又興奮的滋味。

這纔是民意,無需多麼高尚虛僞的口號和理想,當絕大多數人的個人利益都受到了影響,不滿達到了臨界點時,紛紛自發的衝出來,以並不混亂,冤有頭債有主的方式進行抗爭。

沒有人在幕後操縱,沒有人趁機搶劫,沒有人欺負弱小,完全是單純的大規模抗議,真正的官逼民反。

當然,憤怒的百姓沒有失去理智,也無需失去理智,他們沒想過造反,只是想迫使知府大人承認錯誤,撤銷不合理的苛捐雜稅。

路上被逮到的差人只是被暴打了一頓,僅此而已,沒有人想結果了他們的性命。

因爲是白天,徐灝暫時放下心來,此種事就怕失去控制,失去理智的人們什麼都能幹出來,同樣一旦鬧出了人命,前來鎮壓的官兵也不會手下留情。

百姓們沿途呼喊:“我們遇到了貪官,你們還想做買賣,過太平日子嗎?高祖皇帝曾經說過,遇到貪官污吏可以抓住他送往京師,你們還不關上大門?誰家不關上大門,便是同貪官一氣,咱們就打進去,叫他做不成生意!”

瞬間真真是一呼百應,滿城的商戶處處罷市,家家關門,涌出來加入到了隊伍中,人數越來越多,事情似乎越鬧越大了。

大傢伙到了這關口,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一齊往府衙門走去。

不料衛所千戶早早收到了消息,怕又鬧出前番的事來,立刻點齊人馬,奔赴城內保護。

上一次的鬧事,無意中也讓永順官府變得訓練有素起來。遇事不亂,縣令也急急忙忙找來幾位素有名望的鄉紳,託他們出來調停。

鄉紳們無不生氣的道:“這件事情,本來府尊大人做的也忒魯莽了些。強迫地方捐錢,導致民怨沸騰,也沒有事先通知我們一聲,自從他老人家到任之後,我們又沒有擾過他一杯酒,管他怎地?”

縣令忙求爺爺告奶奶,他平日與鄉紳間還算融洽,禁不住一再的苦求,衆鄉紳只得答應了。

混在人羣裡的徐灝就見一千官兵虎視眈眈,官吏帶着鄉紳出來調解。沒人領頭沒有計劃的百姓也就住了手。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百姓威脅什麼時候撤銷了捐局,什麼時候方能照常做生意,不然就這麼耗下去。

鄉紳們無奈,只好答應了。真正受人尊敬的地方名人。百姓非常信服,自身也視名聲爲性命,說出的話基本都不會反悔,而爲富不仁者即使再有錢,也得不到百姓的尊敬,很快人們漸漸散去。

徐灝和吳景對視無語,散了不要緊。問題是茶樓客棧都不營業了,今晚上哪落腳去?

吳景提議道:“找個民居投宿吧,要不去我幾個朋友家叼擾下,或是尋個寺廟?”

“哪裡都可以,咱倆初來乍到,先四處走走。”

出門在外。徐灝從來沒講究過,當下二人朝着一個方向走去。

這邊鄉紳們一起進府拜見,商議此事的解決辦法,李知府見了他們,依舊擺出他的臭架子。埋怨道:“本官這麼多年了,就沒見過像你們永順的百姓這樣刁惡,動不動就滋事,還有沒有王法了?”

這話算是一時氣頭上的話,不知不覺就說了出來。其中有個年輕的秀才,本就對他緝拿黃孔等朋友的做法深感不滿,頓時冷笑道:“我們永順的百姓固然不好,然而這許多年來,總共前後四任知府,每任知府想辦一樁事,總得同地方商量好了再做,所以不會鬧事。像大人這樣的從未遇到過,剛一上任就下令刮地三尺。”

“你!”李知府聽了老臉一紅,惱羞成怒的道:“鄉紳有好有壞,像你這種---”

秀才不等他說完,挺身而起大聲說道:“像我怎麼樣?莫非也要把我問成反叛?”

其他人見他與府尊翻了臉,擔心又鬧出事來,趕忙紛紛相勸,秀才憤憤的不告而別。

李登也不送他,冷笑着任其揚長而去,心說咱們走着瞧,區區一個秀才有什麼了不起?

縣令拱手道:“大人,若不是大家出來,恐怕鬧得比上次王大人的時候還兇,那一次不過是些童生和不三不四的地痞無賴,受了黃漢生的鼓動,這一次卻是滿城百姓都來了,聲勢當真不可同日而語。萬幸各方及時趕到,齊心協力,尤其是衆位鄉紳德高望重,百姓們也講道理,不然府衙危矣!萬望大人明鑑,不要等閒視之!”

李登緊皺眉頭,他總不能要求官兵時時刻刻駐守在城裡保護自己,也確實離不開鄉紳們的協助,只得敷衍了衆人幾句。

鄉紳們說道:“捐局不撤,百姓便不肯開市,現在之事得府尊做主,撤去捐局也就沒事了。”

李登馬上把頭搖得撥浪鼓一般,說道:“這本官可做不得主。捐局是奉了旨意設立的,他們不開市能怎麼樣?不起捐就是違背布政使司的命令,本官可擔不起。”

大傢伙見他如此不講道理,本想就此置之不理,任其自然,回去告訴百姓們一聲,倒要看看最終誰會倒黴。

倒是縣令典史等官員恐怕一朝決裂,今後的關係更難轉圜了,知府倒黴了不要緊,他們也別想好過了,哪怕一個差評也受不了。

於是一干官員苦口婆心的反覆開導,把一切情形利害都講出來,足足同李登辯論了一個時辰,方纔議明捐局暫且緩設,將此事稟明上憲再做道理。

見知府大人後退一步,鄉紳們也同意了出去勸慰百姓,叫他們照常開門營業。

李登趁勢向他們賣請的說道:“今日之事,若不是看在衆位的面子上,兄弟一定不會答應,定要抓人的,辦他們個違旨抗捐,看他們擔得起?還是擔不起?哼!”

大傢伙權當做他爲自己臉上添光的狠話。也不計較,隨即辭了出來,分頭辦事。果然百姓聽了鄉紳的話,商市很快恢復如常。捐局也沒人要錢了,進進出出的百姓也滿意了。

且說徐灝和吳景在城內逛來逛去,他二人連行李都沒帶,出來的極其瀟灑,逛了一個時辰,見城內秩序恢復了,便找了個乾淨的客棧住下。

屋子裡,吳景說道:“地方竟然說是奉了旨意,公子,這已然是犯了欺君之罪。”

徐灝說道:“地方糊塗。上面不會糊塗,怕是朝廷最近同意了某些路段設置抽稅的奏摺,以彌補稅收的不足,而下面據此私自擴大規模,大半個湖南都如此。甚至臨近省份也如此,法不責衆。”

說完他輕輕一嘆,地方有保護主義,朝廷中又何嘗沒有呢?肯定是某些大臣爲了自己家鄉,同意了靠盤剝過往商旅來彌補稅額不足的主意,心意是好的,但反而給家鄉父老帶來了一場災難。

吳景問道:“那公子打算如何應對?”

原本徐灝抱着大開殺戒的心態而來。等到了湖南,所見所聞,老百姓沒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相 ...

反生活水準超過了他的心理預期,所以滿肚子火氣降了下來。

即使推出了此種天怒人怨的政令,因是多年來的首次。時間又短,造成的惡劣影響並不大,及時解決此事就行了。

說到底,殺人能徹底解決問題就好了,殺了這一批官員。又來了新的一批,於事無補,難道真的學老朱同志,一輩子殺了又殺?何況徐灝並不是朱元璋。

體制內的事應該通過體制內的制度去解決,此乃顯而易見的道理,就算做包青天,也得先請回來尚方寶劍,隨意殺人放在任何時代都是下下之策,中二少年纔會乾的傻事,名正才能言順。

有句話叫做自作孽不可活,李知府似乎就走在了這條不歸路上。

傍晚,吳景幾個朋友聞訊趕來拜訪,沒等坐下來敘舊,苦苦哀求他幫着解救黃孔等人。

徐灝很驚訝,問了原因,冷笑道:“明天我就親自會會這位李知府,看看他到底什麼德性。”說完轉身離去。

幾個朋友鬧得一頭霧水,忙問此乃何方神聖?吳景笑呵呵的道:“那可是尊大佛,你們放心吧,有他出面保管能把人給救出來。”

“當真?”讀書人大喜。

“當真!”吳景信誓旦旦的保證。

“那好!我們馬上去召集人手,明日過來助助聲威,這李知府實在是太混賬了。”

府衙,果然李登見事態平息下去,膽子又壯了起來。次日一早,召集縣令和幾個官員,提到了昨日之事,說道:“爲政之道,須寬猛相濟,這裡百姓的脾氣,生生被朝廷和前任給慣壞了。你們也不懂做官的道理,只曉得一味遷就,由着百姓們抗拒官府,自己得了好名聲,卻弄得如今連本府都不被放在眼裡。

本官昨晚一宿沒睡覺,越想越氣,現在捐局暫時擱起,算是遂了他們的心,可咱們這些官員的面子,一點兒都沒有了。所以本官同你們商量,昨天鬧事的人,也要他們鄉紳交出來兩個帶頭的,出出這口氣,替我們做官的光光臉,勞煩你們幾個前去要人,吃了早飯,本府就要坐堂審問。”

說完了他直接端茶送客,縣令和典史只好退了下來,一路上唉聲嘆氣。

典史說道:“大人好不糊塗,昨日的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調停了下來。誰知他非但不見情,還出個難題叫我們去做,真是令人懊惱。”

縣令說道:“不行,他糊塗不要緊,咱們可不能替他背黑鍋,此事先回去仔細商議,好歹想出來一條計策。”

第1296章 再約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808章 春花第654章 俯臨萬象第630章 知足第969章 才子佳人第512章 無福之人第2章 喜事第708章 不忠不義第405章 刻薄第465章 舊愛第957章 雲南官報第72章 徐家人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1262章 崴了腳第426章 人命官司第939章 不可嬉第930章 徐三爺的私生子第52章 送第660章 女僕第518章 徐海成親第137章 報復第149章 在劫難逃第232章 古代夜場也瘋狂第273章 爭風吃醋第757章 通惠河第328章 心腹香菱第175章 遊園第595章 惡少第1020章 自己養活自己第800章 山城邊的小溪家第294章 媒婆爭親第114章 電閃雷鳴第110章 南北士林第62章 中醫的偉大第1156章 爲父報復第316章 意氣飛揚第726章 喬遷第903章 謀官第529章 家暴第1097章 芳園生色第985章 衙門軼事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398章 新家第1201章 元紅趣事第907章 管他家閒事?第559章 行兇第325章 討伐檄文第958章 居安思危第100章 冷汗第1250章 喜脈第784章 家塾第846章 沉醉東風第968章 苦肉計第249章 舅媽太危險第116章 面聖第813章 蕪湖第469章 賽秦淮第373章 論茶第193章 出仕第633章 舊例第1208章 常在河邊走的下場第507章 咔擦第1082章 芳容自分無三月第106章 種瓜得瓜第1030章 送終第763章 相吸第1248章 姐妹衷腸第702章 飛醋第1115章 賞燈第1163章 無法預測的翅膀第689章 師老爺第1268章 歲歲風雨愁第1074章 刷聲望第1264章 臺閣體第652章 火燒徐江第1021章 如此之快第629章 因果第1132章 隨風而逝第106章 種瓜得瓜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331章 激戰白河溝第1155章 不落俗套第603章 孝夫第160章 男男女女第984章 古代的科員第1283章 晚上見第724章 苦節牌坊第630章 知足第646章 委屈第1147章 徐珵和祝顥第552章 燈節第690章 傳家寶第891章 做了賊的徐三爺第643章 並肩正室第187章 國家幹部第781章 明朝的羣體事件第555章 槍擊趙王第648章 衝突
第1296章 再約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808章 春花第654章 俯臨萬象第630章 知足第969章 才子佳人第512章 無福之人第2章 喜事第708章 不忠不義第405章 刻薄第465章 舊愛第957章 雲南官報第72章 徐家人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1262章 崴了腳第426章 人命官司第939章 不可嬉第930章 徐三爺的私生子第52章 送第660章 女僕第518章 徐海成親第137章 報復第149章 在劫難逃第232章 古代夜場也瘋狂第273章 爭風吃醋第757章 通惠河第328章 心腹香菱第175章 遊園第595章 惡少第1020章 自己養活自己第800章 山城邊的小溪家第294章 媒婆爭親第114章 電閃雷鳴第110章 南北士林第62章 中醫的偉大第1156章 爲父報復第316章 意氣飛揚第726章 喬遷第903章 謀官第529章 家暴第1097章 芳園生色第985章 衙門軼事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398章 新家第1201章 元紅趣事第907章 管他家閒事?第559章 行兇第325章 討伐檄文第958章 居安思危第100章 冷汗第1250章 喜脈第784章 家塾第846章 沉醉東風第968章 苦肉計第249章 舅媽太危險第116章 面聖第813章 蕪湖第469章 賽秦淮第373章 論茶第193章 出仕第633章 舊例第1208章 常在河邊走的下場第507章 咔擦第1082章 芳容自分無三月第106章 種瓜得瓜第1030章 送終第763章 相吸第1248章 姐妹衷腸第702章 飛醋第1115章 賞燈第1163章 無法預測的翅膀第689章 師老爺第1268章 歲歲風雨愁第1074章 刷聲望第1264章 臺閣體第652章 火燒徐江第1021章 如此之快第629章 因果第1132章 隨風而逝第106章 種瓜得瓜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331章 激戰白河溝第1155章 不落俗套第603章 孝夫第160章 男男女女第984章 古代的科員第1283章 晚上見第724章 苦節牌坊第630章 知足第646章 委屈第1147章 徐珵和祝顥第552章 燈節第690章 傳家寶第891章 做了賊的徐三爺第643章 並肩正室第187章 國家幹部第781章 明朝的羣體事件第555章 槍擊趙王第648章 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