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家塾

一大早,沐凝雪給兒子穿上了棉襖棉褲,外罩極尋常的長衫,看着他一小口一小口的喝粥,吃一口煎火腿肉,桌子上還有必不可少的牛奶和雞蛋。

沐凝雪忍不住再一次的囑咐道:“學裡人多,有正經唸書的,也有應個名只玩兒他的,你年紀最小要聽話懂事,可別跟那些貪玩的孩子胡鬧。娘若知道你在那裡淘氣,瞧我不打你的手板,也不許你再出門了。”

徐煜說道:“若爲淘氣,我在家淘氣不好嗎?”

“也是!”沐凝雪不由得莞爾一笑,憐愛的伸手輕輕撫摸着兒子嫩嫩的小臉。

當下把趕回來的李銘和沐雲的兒子沐貴叫來,仔細囑咐一番,又說道:“哥兒還小,你們是我夫婦最信任的人選,一定要留神照顧,一刻也別離開。哥兒若淘氣,你們只管說他,還有天氣暴冷乍暖,衣服該穿該脫,都該想着點。若是餓了,記着讓他吃點心,不要像跟着三爺和燁兒時那樣的大意。”

李銘說道:“我們都是三爺的人,好不容易盼到哥兒上學了,哪敢不盡心盡力,奶奶只管放心。”

“有勞你們了。”沐凝雪不再廢話,書本已經裝在了小書包裡,把衣服包和食盒交給了他倆,親自送去了介壽堂。

徐慶堂早已在書房候着,不許蕭氏和徐燁漣漪過來,見了徐煜,又吩咐了幾句話,帶着他坐車直奔家塾。

家塾就在外圍一帶,可是路途不近,走路的話最少需要一刻鐘。

徐文儒本年老家寒,又沒有後嗣,在老家靠着教書餬口,進了京後。徐慶堂舉薦堂叔一個庶吉士的職銜。

明代從英宗後纔有了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故此未入流的庶吉士號稱“儲相”,能成爲庶吉士的進士原則上皆有機會平步青雲。例如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即是庶吉士出身。

洪熙朝秉承洪武朝遺風,新晉進士先進六部諸司及翰林院觀政,翰林院之下者稱爲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稱觀政進士,而徐文儒的這個庶吉士,因其年邁不過是個安慰人的榮譽性質。

沐凝雪按照慣例,把家族祭田分給了徐文儒一些。專爲家塾的供養基業,所以學生們都不必繳納束脩,不分貧賤到了年紀皆可來上學。

這天徐文儒正在屋裡教學生背書,徐慶堂先下了車,就聽見一片朗朗讀書聲,彷彿雨後鳴蛙,聒聒相應。

帶着孫子走到廊下,便有坐在迴廊裡的小廝們叫道:“二老爺來了,二老爺來了。”

徐文儒趕忙出迎,請進屋裡坐下。見徐慶堂帶着三四歲的小孩子,粉妝玉琢的十分俊秀,會意笑道:“這哥兒想必就是灝兒的孩子了?這點年紀。就來上學嘛?”

徐慶堂起身說道:“正爲了此事,要來麻煩太爺。這是我小孫子煜兒,年紀雖小,倒很喜歡唸書,在家裡他母親教他,已唸了半部四書。如今家裡諸事都靠着他母親管着,實在顧不過來,只求讓叔叔多受累些。”

說完恭恭敬敬的深施一禮,徐文儒微微還禮。笑道:“論他的年紀,唸書還早呢。我就先領領路吧。”

“任憑叔叔做主。”徐慶堂轉而對徐煜說道:“快拜見你太爺爺。”

太爺兼師父,這輩分貌似有點恐怖。小小年紀的徐煜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徐文儒微笑受禮,帶着他去拜了孔聖人,徐慶堂說了幾句話,告辭離去。

徐文儒送他出門,回來後就見李銘等人已經在教室裡收拾好了桌椅,任何東西都是從國公府帶來的,一干學生全都鴉雀無聲的看着。

同樣坐在最前方的徐焜微微撇嘴,臉上掛着一絲冷笑,隱隱間有些敵意。

徐文儒見徐煜端端正正坐在一張香楠木的小椅子上,前面是一具花梨木的雕花小案,放着文具書籍,看似講究實則都不是貴重物件。

徐文儒很滿意他的態度,喚道:“煜兒,你在家裡念過什麼書?”

徐煜站起來一一答了,徐文儒暗道比他哥哥徐焜強的太多,那位正在念千字文呢,點頭道:“我給你定下功課,早晨念‘孟子’‘左傳’,午後寫字溫習舊書。不論生書熟書,第二天都要連揹帶講,不會因你年紀小而另有對待,有看不明白的,只管問我。”

心裡也不由得暗暗驚異,如此小兒竟能熟記數千字,堪稱天資異常聰穎,徐灝夫婦果然非常人,尤其是沐凝雪,比起才華只在自己之上,不在自己之下,盛名之下無虛士。

如此教書也簡單多了,徐文儒鐵了心要把徐煜教成個大才子,讓他自己捧着書獨自唸誦,隨時給他講解其意。

目下在學的有兩府遠近各支子弟,水字輩的有徐注、徐滄、徐潤;火字輩的有徐焍、徐鍛、徐煊、徐焜、徐煉等人,人數最多,再下一輩的則只有徐堅和徐圸二人,還有附學的親戚家子弟,如徐溶的妹夫王濱,徐海的妻侄鍾敬,徐湖的妻弟馮循等,再來就是秋香竹蘭等體面家人的子侄,但人數很少,主僕有別可苦送這來自尋煩惱呢。

科舉做官說到底是條窄路,新式學堂一樣在教授四書五經,可以考童生秀才,因畢業後學校還會推薦相對體面又穩定的工作,很多務實的父母更傾向於把孩子送去寄讀,當然這些工作對大富大貴的徐家人來說,沒有太多的吸引力。

魏國公府亦有自己的家塾,如今與英國公府分開各過個的,關係較之以前反而越發的緊密了。

比起那邊家塾的無法無天,聚集了一幫只知享樂的紈絝,這邊的家塾有如天壤之別,雖然學生一樣的頑皮,但徐文儒管理非常嚴格,來這邊的孩子大多是守分讀書的。

徐煜因身份實在特殊。年紀又實在是太小,半大不大的孩子不懂也不稀罕巴結他,甚至未免有些輕視。沒人願意搭理,兼且有出身不亞於他的徐焜在。大孩子都圍着他轉,當然也沒人敢欺負徐煜。

而徐煜也和大孩子們說不上話,即使徐淞之子徐焜只比他大二三歲,平日只和竹蘭的二兒子薛雨以及徐焱的兒子徐圸在一起,薛雨今年十二歲,他大哥薛雲早已畢業做了教師,竹蘭成親之日就恢復了平民身份,徐圸六歲。

放了學。李銘等將馬車預備好了,徐煜拉着徐圸和薛雨一起坐車回來,先見了蕭氏。

蕭氏感嘆道:“從前看着他們老子一起上學去,不就是這個樣兒麼?如今可是又一代人了。”

丫鬟們陪着湊趣,蕭氏對孫兒說道:“快去玩吧,以後可得早睡早起,多學些規矩禮數,別像你哥哥凡事都你那特立獨行的老子看齊,纔像個唸書的好孩子。”

“是!”徐煜答應了,回到了園子裡。正等待他的沐凝雪也細問學裡的情形,見他和徐圸薛雨一起也覺得放心。

晴雯麝月等人都笑道:“如今好了,哥兒可真要搶狀元了。”

從此徐煜天天上學。回來時也只在園子裡走走,到了掌燈後,自己去做他的夜課,竟分毫用不着父母操心,沐凝雪更能專心料理家政。

有一天,徐文儒有事,吃過午飯先走了,吩咐年紀最長的徐注照料管事,這徐注乃是旁支庶出。父親早死,家中只有寡母一人。如何能壓得住其他人?

安分的還在座位上寫字唸書,有淘氣的便爬上了徐文儒的書案。領頭的是徐焜,拿墨筆塗了花臉,在案上跳着唱戲,許多學生見狀都笑着拍手起鬨叫好。

徐煜悄悄對着徐煊說道:“太爺走了,這裡念不成了,咱們回家去念吧。”

沐貴也走進來把書包收好,叔侄二人一同回來,正好徐焱的妻子葉氏進來請安,不免詫異的道:“今兒怎麼放得特早?”

叔侄倆將學堂的事說了,沐凝雪誇獎了兩句,葉氏先深深看了眼徐煜,鄭重其事的對兒子說道:“你往後只跟着你煜叔叔走,我也就放心了。”

兒子和侄兒都懂事,很開心的沐凝雪吩咐秀春就在護春堂收拾出兩間書房,領他們叔侄去溫習功課。至於越來越淘氣的徐焜,她不好說給弟妹袁氏聽,尋思回頭告訴徐淞。

最近綠竹隨着沐毅回京述職,被欽點了神機營都指揮使,回孃家一次後,再也沒過來,袁氏奉三太太劉氏的囑咐,爲此說要打發人去看看。

沐凝雪說道:“我約她過年前後回來住住的,這也快到了,那就藉此去催催她。”

採了些自己種的黃瓜扁豆,自制的玫瑰糕、茯苓餅裝了兩盤,讓竹蘭送過去,臨走時說道:“你見了她,說家裡人人都惦記着,問她身子可好?若有空回來住幾天散散心。這黃瓜扁豆是咱家花窖裡薰的,點心是我親手做的,請她和姑爺嚐個新鮮。”

竹蘭一直到了傍晚纔回來,說道:“那邊非留我們吃酒,姑奶奶給夫人道謝,她這幾天總不舒服,一時還不能來。我聽翠墨背地裡說,大概是害喜的樣兒。”

沐凝雪聽了甚喜,趕緊去了千壽堂,對蕭氏和劉氏說了。劉氏大喜過望,笑道:“這丫頭出門這些多年,沒有喜信,我怕她身上有病,不能受妊,這倒不用發愁了,你們做嫂子的常去看看她,教她如何保養,這纔是最要緊的。”

蕭氏把喜信兒說給了老太君聽,老太君自然很是歡喜,只是年事已高,着實記不住那麼多的後代子孫了,這方面她和徐灝半斤八兩,大家族開枝散葉,人口增長那叫一個火爆,每年宗族聚首,徐灝倒有一半的子侄認不出來誰是誰,他也懶得去關心。()。.。

第408章 好官第603章 孝夫第815章 名士第499章 點戲第74章 心跡第609章 科學第107章 咱也拜天地第902章 等候第812章 奇蹟第414章 韭菜第54章 縣太爺第733章 希望第7章 丫鬟第931章 識人之明第1121章 日有所思第110章 南北士林第965章 洗心革面第1024章 探病第296章 勝利天平第808章 春花第836章 嬌嬌第247章 徐灝歸來第78章 鐵漢第175章 遊園第1023章 求生不易第202章 死契活契第313章 標新立異第891章 做了賊的徐三爺第1119章 自己挖坑第1264章 臺閣體第455章 後悔第664章 回鄉第549章 無恥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716章 煙花場第512章 無福之人第817章 奶牛與蝴蝶第872章 石門縣令第850章 水煮花生第1181章 吃大戶第437章 稱雄馬六甲第612章 殺殺殺第409章 劉御史第81章 落風塵第849章 過家家第1053章 真相第538章 也是第230章 參禪第424章 孝道第983章 死不忘恩第524章 清靜第1130章 不近人情第824章 梨雪軒聽戲第509章 石女第1204章 白絲細發朝如雪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476章 圈套第604章 天網恢恢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407章 打搶第242章 深不可測的男人第937章 漢王洲第1048章 國喪第690章 傳家寶第389章 復仇第739章 貓兒性不改第1243章 落花生第28章 名將第930章 徐三爺的私生子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981章 選秀第1097章 芳園生色第901章 表兄弟第941章 兩碼事第88章 偷窺第418章 他是誰第340章 九拜之禮第276章 必遭天譴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836章 嬌嬌第934章 女人心第291章 公心私心第135章 明朝花美男第487章 聽牆角第302章 都督徐灝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724章 苦節牌坊第1042章 望月之肉第430章 以血還血第668章 何以克當第1017章 睥睨萬邦第1092章 上門第1290章 漱芳亭第1088章 皇帝要休妻第807章 雷厲風行第580章 老夫少妻第439章 反擊
第408章 好官第603章 孝夫第815章 名士第499章 點戲第74章 心跡第609章 科學第107章 咱也拜天地第902章 等候第812章 奇蹟第414章 韭菜第54章 縣太爺第733章 希望第7章 丫鬟第931章 識人之明第1121章 日有所思第110章 南北士林第965章 洗心革面第1024章 探病第296章 勝利天平第808章 春花第836章 嬌嬌第247章 徐灝歸來第78章 鐵漢第175章 遊園第1023章 求生不易第202章 死契活契第313章 標新立異第891章 做了賊的徐三爺第1119章 自己挖坑第1264章 臺閣體第455章 後悔第664章 回鄉第549章 無恥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716章 煙花場第512章 無福之人第817章 奶牛與蝴蝶第872章 石門縣令第850章 水煮花生第1181章 吃大戶第437章 稱雄馬六甲第612章 殺殺殺第409章 劉御史第81章 落風塵第849章 過家家第1053章 真相第538章 也是第230章 參禪第424章 孝道第983章 死不忘恩第524章 清靜第1130章 不近人情第824章 梨雪軒聽戲第509章 石女第1204章 白絲細發朝如雪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476章 圈套第604章 天網恢恢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407章 打搶第242章 深不可測的男人第937章 漢王洲第1048章 國喪第690章 傳家寶第389章 復仇第739章 貓兒性不改第1243章 落花生第28章 名將第930章 徐三爺的私生子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981章 選秀第1097章 芳園生色第901章 表兄弟第941章 兩碼事第88章 偷窺第418章 他是誰第340章 九拜之禮第276章 必遭天譴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836章 嬌嬌第934章 女人心第291章 公心私心第135章 明朝花美男第487章 聽牆角第302章 都督徐灝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724章 苦節牌坊第1042章 望月之肉第430章 以血還血第668章 何以克當第1017章 睥睨萬邦第1092章 上門第1290章 漱芳亭第1088章 皇帝要休妻第807章 雷厲風行第580章 老夫少妻第439章 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