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明朝的羣體事件

正當黃漢生帶着一羣人氣勢洶洶的殺到高升客棧時,楊昆早一步穿了便服,步行趕到府衙門請求王知府設法保護。

原來在下午,有個畢業於遼東的年輕礦師,在外頭閒逛時已經得到了消息,此種事在各地發生過多起,來時都做了相關的提醒。一些地方上的保守百姓往往不樂意家鄉被破壞風水,在有心人的帶頭操作下,激進的地方殺官的都有。

徐灝就不願意碰觸內地省份,因爲要遇到的阻礙和各方勢力太多,也沒有必要到處開挖金銀礦,他手中的私人礦脈幾乎都在北平和遼東,但是他畢竟阻止不了別人去各省採礦。

一路上,楊昆看見街上人羣擁擠,叫囂呼喊此起彼伏,心中甚是驚慌。進了府衙,王賢獨自一個人也在愁眉不展。

沒等他開口求救,王賢先問他外頭的情況如何?楊昆將看到的情形說了一遍。

王知府說道:“我已經照會衛所官軍前來彈壓,最好讓他們搬到府衙裡來住,省得我擔心。”

楊昆苦笑道:“地位上動了衆,無論哪裡都靠不住,現在已然晚了些。”

正說着呢,只見幾個下人慌慌張張的跑來稟報,叫道:“老爺不好了,好幾百個人衝進了衙門,衙役們只好關上了二門,楊大人就在這裡避避風頭吧,這時候出去就是送死。”

“什麼?”楊昆急得連連跺腳,也不顧知府在座。急道:“萬一他們殺死了遼東商人,叫我回去怎麼交代啊?”

從未經歷過此種陣仗的王賢也只能長吁短嘆。一籌莫展,那些官吏衙役和家丁們更是面面相覷,全都默不作聲。

默不作聲也就罷了,內宅裡的夫人小姐,家人僕婦鬧得哭聲震地,就好似大難臨頭了一樣。受此感染,忠誠度最低的就屬那些紹興一帶的衆師爺們,有的想跳牆逃命。有的想從狗洞裡溜出去,而值此關頭,王賢勸又不好勸,攔又不好攔,好似樹倒猢猻散,只得由着他們各自逃命去了。

羣體事件可怕就可怕在於無法測度,一旦失控了。什麼嚴重後果都可能發生,到時別說一個知府了,怕是皇帝來了,徹底暴走的人們也會照打照殺不誤。

躲在裡面的人就聽二門外頭的人聲越發的噪雜,甚至有人拿着磚頭呼呼的砸門,情形已然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

再說高升客棧裡的那些人。見楊大人去找知府前來保護,也沒放鬆警惕,囑咐最早派來的那些兵丁,叫他們格外當心,不可大意。果然在傍晚時分。遠遠就聽見喊殺聲一片,一大羣暴徒蜂擁而來。

帶頭的總旗手下有三十來個兄弟。沒有軍令不敢開槍射殺平民,再說人數太多,開了槍只會徹底激起民變,所以趕緊命令關上大門,從後園擡過來幾塊大石頭頂住。

所幸總旗在講武學堂受過二年教育,經歷過靖難之役也在沿海殺過倭寇,身經百戰臨危不亂,對驚慌失措的遼東人說道:“不要驚慌,這裡房屋極多,前面臨街,後面靠着城腳,後門雖說臨河無路可走,倒是右邊牆外有個荒園,是隔壁李財主家的馬廄,你們快些過去騎馬逃走,我們兄弟幫你們擋着。”

有商人感激的道:“大恩不言謝,關外人必有厚報。”

當下行李等東西都不要了,每人帶着一個小小的包裹,爬上梯子跳進了空園。周圍沒什麼人,兵士把李家的馬遷過來幾匹,打開了小門,他們騎上馬背趁着茫茫夜色如飛而去。

總旗又吩咐把火槍都收起來藏好,順着大門說道:“那些遼東人一早就出門了,到現在還未回來,冤有頭債有主,大家都是鄉鄰,你們犯不着害咱們本地人。”

外面人自然不信,罵罵咧咧的要求開門,黃漢生大聲說道:“有我在這裡,決不動本地人的一草一木,你開門讓我們進去搜搜。”

總旗小聲說道:“我信了你們才見鬼呢,老子們纔是乘機鬧事的活祖宗!”隨即高聲說道:“不行,你們人太多了,我可不敢開門。”

就這麼討價還價的拖延時間,到底被不耐煩的暴徒們撞開了大門,一擁而進,總旗帶着兄弟們圍成一團,遠遠站在角落裡,人們見他們手上沒有武器,也不理會。

這些人吆三喝四的挨個房間搜查,人多混亂順手搶了不少東西,有些店裡的客人因反抗還被打傷了多位。衆人見遼東人果然不在店內,黃漢生大手一揮,“一定躲到了府衙,咱們走。”

結果他們剛出來,迎面撞見了本地千戶率領的五百官兵,衆人立馬心虛了,呼啦一下的四散跑開。

而千戶也不下令抓人,他和總旗的顧慮一樣,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開槍傷人,那大多是年輕不懂事的童生,家裡有頭有臉,打傷一個都不妥。

當然也不能由着他們幹出殺官劫獄的傻事出來,帶領着士兵們也往府衙而去。在府門外站好隊伍,只見裡面人頭十分擁擠,據說知府大堂的暖閣都被拆了,虧得二門堅固,還未曾撞破。

千戶放下心來,馬上心生一計,下令擊鼓,以此來恐嚇他們。吩咐裡頭有人跑出來,不用去追趕,由他自去,等這班童生散走了些,再做道理。

轟隆隆的戰鼓聲在夜晚傳出老遠,令人心驚肉跳,裡頭那些人全仗着人多勢衆,憑藉一股銳氣敢打敢殺,一見驚動了官兵立時蔫了,烏合之衆一沒有紀律性,二沒有兵器和勇氣,很多人見勢不妙藉口肚子餓了,拉着朋友悄悄溜走。

三五成羣的走出來,只見數百支黑黝黝的槍口指着他們。還按上了鋒利刺刀,火槍的威懾力可比刀槍劍戟大多了。人人馬上心懸了起來,好在官兵並不上前捉拿,也就樂得安心回家。

反正府衙都闖進去了,鬧出這麼大的事,目的已然達到,難道真的殺官造反麼?

不到三更天,裡面只剩下了二三百人,這二三百人絕對是膽子最大的。也有個別傻缺沒聽到外面的鼓聲,一味的在二門前說笑胡鬧。

千戶擔心童生們在城內縱火搶劫,分出四百人巡邏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只留下一百人堵着大門,大抵府衙給拆了一半,於情於理也得抓些帶頭的。

此時縣令典史等大小官吏打聽到官兵趕來了,也就帶着三班衙役前來勤王。

那裡頭的二三百人終於知道不妙了。丟下二門也不打了,還想着趁亂趁夜一鬨而散,結果被千戶喊了一聲拿人,兵士和衙役們一起動手,一下子抓了數十人,其餘則都逃走了。

千戶和縣令也不下令追。追啥啊!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逮住數十人足矣!永順不富裕,養活不起那麼多吃牢飯的。

事態平息下來,沒有鬧出人命,所有人都大大鬆了口氣。露出了笑臉。縣令一溜小跑的進去親自敲門,說明原故。誰知裡頭的人猶如驚弓之鳥,問了又問生怕被騙,折騰了好半天才放心打開了門。

放鬆下來的王知府勃然大怒,今晚如果不是本地官軍爲了鎮壓苗人,稱得上是野戰精銳,換了別的地方,疏於訓練的軍戶兵丁加上二世祖的軍官,天曉得會發生什麼?

肯定不是被暴徒一擊即潰,就是大開殺戒趁機用人頭撈取戰功,不管哪種結局只要是死了十數條人命以上,自己的仕途也就到頭了,何況保不準自己都得被吊死在衙門前,妻妾女兒都要被暴徒凌辱。

大怒的王賢黑着臉說道:“這次本官決不會善擺甘休,定要誅殺幾個首惡不可。連夜審問,嚴刑逼供。”

楊昆則惦記着商人們,千戶見狀說道:“都已經騎着馬跑了,應該平安無事。”

“不行,我得去找他們,大人告辭。”楊昆到底放心不下,匆匆離去。

唯一可以勸王賢的人走了,王知府怒氣衝衝的道:“大家都餓了,先擺飯吃飽了肚子再說。”

吃完了飯,吩咐千戶帶兵去巡視城門,預防有歹人混進來,留下了五十名士兵聽用。

他和縣令在花廳裡坐下,把那些暴徒一個個的帶上去審問,稍有口供不對即大耳刮子伺候。

總共拿住了三十八人,其中有兩個秀才,八個童生,十九個武童,其餘九個人有做生意的,有街上的無賴,也有來看熱鬧的,一概帶上鐐銬收禁,官員們誰都不敢說什麼,任憑王知府一言而決。

堂上問出了首謀乃是黃漢生黃舉人,王知府點了縣令帶人火速前去捉拿。

縣令眼見上司怒了,不敢怠慢,通班衙役都帶着不說,還要了官軍十人,又帶了一個和黃漢生熟識的犯人做眼線,提着燈籠火把,洶涌而去。

而黃漢生從高升客棧出來,帶着幾個人走小路混入了府衙裡,正想率領衆人一鼓作氣的打破二門,活捉王知府,以此來要挾官軍退後,好好的大鬧一場,讓自己在地方和士林中名聲鵲起,誰知官軍一來,大部分人漸漸散去,他尋思了下也隨着溜了出來。

一直走回家中,心說此事麻煩了,自己是主謀,一定要前來拿我,可惜未能搬倒官府。

黃漢生愈想此事,愈絕不妙,趕緊和家人們說了一下,關了前門,拿了些盤纏想從後門逃走,到山裡躲避一陣子再說。

倒黴的是他一個舉人享受慣了,出門麻煩了些,又錯估了官府的反應速度,正在收拾行禮的時候,家人跑來叫道:“老爺不好了,官府的人來了。”

不等黃漢生反應過來,他家的大門比不得高升客棧的大門,也比不得府衙的大宅門,被差人三拳兩腳就給踹開了,捉住一個小廝,問他黃舉人在哪?渾身哆嗦的小廝立刻實話實說。

衆人直奔着臥室過來,從牀底下把人像死狗一樣的給拖了出來,一根繩索往脖子上一套,牽了就走。

回到衙門,已經是五更天了,王知府今晚跟打了雞血似的,非要徹夜審問。

把人提了上來,黃漢生起先不肯承認自己是主謀,千戶就要動刑,縣令說道:“他是有功名的人,革去功名,方好用刑。”

可是革除舉人的功名得稟報布政使司和學府,還得吏部批准,來來回回少則數月多則一年,等不及的王知府頓時冷笑道:“此種造謠生事,妄圖殺官鬧事之人等同於謀反叛逆,難道謀逆之人亦要等到革掉他的功名方好辦他嗎?”

“大人說的是。”縣令無奈,只好吩咐掌嘴,又打了黃舉人一百大板。

皮開肉綻的黃漢生苦苦忍着劇痛,自然不肯承認,承認了看這架勢乃是死罪的節奏。

眼見就剩下一口氣了,王知府只好把他關入牢裡,明日繼續審問,問明白了,再定罪名。

可是不知不覺中,下屬們都已經對他頗有微詞,沒有革除功名就打人的板子,心裡都不太願意,認爲知府不該把讀書人如此糟蹋,非是斯文一脈。

第193章 出仕第946章 不丟人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251章 頓悟第800章 山城邊的小溪家第984章 古代的科員第350章 寶刀未老第176章 變化第740章 遠走高飛第二百五十九章第396章 禍從天降第890章 籃子第469章 賽秦淮第1056章 惡寒第1254章 景星第180章 有難同享第34章 雪第58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284章 江南望族第814章 噹噹第950章 開學典禮第469章 賽秦淮第1158章 丟人現眼第1035章 梅花雖好,不如荷露第858章 新師爺第1181章 吃大戶第858章 新師爺第986章 真真假假第1213章 留仙院第110章 南北士林第127章 庶出兄弟第129章 釣魚第541章 得意忘形第223章 如意坊第359章 軍隊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429章 真臘第86章 小姨子第400章 喜神第690章 傳家寶第1019章 婚姻自由第1168章 名落孫山第345章 胡鬧的徐灝第450章 準備削藩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441章 筆落詩成第676章 生病第1299章 美夢成真第838章 龍騎兵第967章 兩個版本第六三十七章 不和第492章 隔壁第1217章 瘋了第307章 脂羶同氣第1234章 六月飛霜第1202章 遊河第204章 鬥氣第1218章 厭物第1174章 荷風吹香第898章 再再娶第1029章 葬牛第187章 國家幹部第122章 貞清第806章 王八官第726章 喬遷第860章 新軍人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606章 五嶽之首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35章 隱居第1279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145章 失寵第665章 奴隸第1231章 誤會第898章 再再娶第898章 再再娶第722章 三叔三嬸第1017章 睥睨萬邦第57章 就義第709章 逛新園第1259章 是有一點第157章 又是一年冬天第997章 抗議第37章 回家第41章 伴讀第503章 結交第57章 就義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88章 偷窺第778章 勘察第1103章 三少爺第920章 無語第902章 等候第1176章 木頭人第578章 體統第936章 拜堂第149章 在劫難逃
第193章 出仕第946章 不丟人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251章 頓悟第800章 山城邊的小溪家第984章 古代的科員第350章 寶刀未老第176章 變化第740章 遠走高飛第二百五十九章第396章 禍從天降第890章 籃子第469章 賽秦淮第1056章 惡寒第1254章 景星第180章 有難同享第34章 雪第58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284章 江南望族第814章 噹噹第950章 開學典禮第469章 賽秦淮第1158章 丟人現眼第1035章 梅花雖好,不如荷露第858章 新師爺第1181章 吃大戶第858章 新師爺第986章 真真假假第1213章 留仙院第110章 南北士林第127章 庶出兄弟第129章 釣魚第541章 得意忘形第223章 如意坊第359章 軍隊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429章 真臘第86章 小姨子第400章 喜神第690章 傳家寶第1019章 婚姻自由第1168章 名落孫山第345章 胡鬧的徐灝第450章 準備削藩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257章 替天行道第441章 筆落詩成第676章 生病第1299章 美夢成真第838章 龍騎兵第967章 兩個版本第六三十七章 不和第492章 隔壁第1217章 瘋了第307章 脂羶同氣第1234章 六月飛霜第1202章 遊河第204章 鬥氣第1218章 厭物第1174章 荷風吹香第898章 再再娶第1029章 葬牛第187章 國家幹部第122章 貞清第806章 王八官第726章 喬遷第860章 新軍人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606章 五嶽之首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35章 隱居第1279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145章 失寵第665章 奴隸第1231章 誤會第898章 再再娶第898章 再再娶第722章 三叔三嬸第1017章 睥睨萬邦第57章 就義第709章 逛新園第1259章 是有一點第157章 又是一年冬天第997章 抗議第37章 回家第41章 伴讀第503章 結交第57章 就義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88章 偷窺第778章 勘察第1103章 三少爺第920章 無語第902章 等候第1176章 木頭人第578章 體統第936章 拜堂第149章 在劫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