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

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

Www●TтkΛ n●CΟ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許昌。

司馬昭將手中的詔書扔在案几上,一臉難看。

隨後看向殿內的衆將。

“諸位,可有何良策教我?”

衆謀臣武將互相看了看。

“將軍,會有一良策!”

一片寂靜中,一頭戴長冠,寬袍大袖的士人,傲然開口。

……

【時任中書侍郎的鐘會給司馬昭提出一條計謀,拉攏尚書傅嘏,一邊讓其繼續上表,敷衍朝廷,一邊與司馬昭一同率大軍北上,快馬加鞭趕回洛陽。】

【公元255年二月初一,司馬昭大軍駐洛水南岸,兵逼京畿。】

【二月初五,司馬昭進位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輔政,劍履上殿。】

……

漢末·獻帝時期

“可惜了,這次是真的大勢已去。”

這曹髦主動下詔留司馬昭鎮守許昌,真是最厲害的一擊。

鍾會?莫不是鍾繇之子?

曹操目光陰沉。

若不是此人獻計,司馬昭也無非變成一個擁有有限兵力的大吏而已。

只要曹髦一紙令下,司馬昭就立陷危境!

總不能滿朝文武還都是司馬家的人吧?

呵!

……

【公元256年四月,賜大將軍司馬昭袞冕之服,赤舄副焉。皆帝王服飾。】

【八月,進司馬昭爲大都督賜其“奏事不名”“假黃鉞”,封爲高都公。】

【公元257年,諸葛誕召集淮河兩岸的將士,總計十萬人,又在揚州地區招募軍隊五萬人,集中壽春,反叛司馬昭。】

【司馬昭徵集天下人馬共二十六萬人,偕同魏帝曹髦與太后一同親征平定淮南。】

【司馬昭因功被晉升相國,但拒受。】

【公元260年四月,擢升大將軍司馬昭爲相國,封晉公,加九錫。】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洛陽宮·太極殿

“砰!”

頭戴金冠,身穿玄服的曹髦拍案而起。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看着突然發泄不滿的皇帝,底下三人面面相覷。

“朕不能坐在這裡等着被他罷黜!羞辱!”

“凌雲臺內的兵甲已盡在朕手!”

“今日,朕當與你們一同行動,朕要親自討伐逆賊!”

說罷,從懷中掏出一卷黃綢詔書,扔在地上。

“朕主意已定!”

隨即向後宮走去,殿下三人對視一眼,退出大殿。

……

【公元260年五月初七,曹髦召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展“衣帶詔”共伐司馬昭。】

【而趁曹髦入宮稟告太后時,王沈、王業奔走告司馬昭,呼王經一起,王經不從。】

……

大漢·文帝時期

“唉!這曹髦恐怕是活不成了。”

劉恆與竇漪房俱都詫異的看着吐出這句話劉啓,臉上的驚訝之色完全掩蓋不住。

一旁端坐的劉啓餘光瞟見,暗自挺直腰板。

哼,阿父!阿母!

孤已經不是以前的孤了!

抄完一遍《左傳》的孤,現在腦子裡充滿了智慧!

孤,要讓你們大開眼界!

都閃開!

孤,要展露“錦衣”了!

劉恆和竇漪房看着那虛空捋須的劉啓,強忍着笑意。

就見劉啓板着臉,裝似嚴肅道:

“春秋之時,魯昭公不能忍季氏專權,遂與大夫郈氏、臧氏聯合討伐季孫如意。”

“但最終軍敗逃走,投奔齊國,從此流亡在外,引起天下譏笑!”

“哦?這,其因爲何?”

一旁的竇漪房強掐着大腿,忍着笑意。

看着自家陛下煞有其事的向劉啓詢問緣由。

劉啓擡頭,一振袍袖。

“其因無他,唯季氏專權已久!魯國上下政事皆出其手,人心不在昭公!”

“而今,權在司馬氏,爲時亦久!”

“無論朝廷及四方,皆願爲司馬氏效力,他們不懂逆順之理,又不是從司馬昭纔開始的。”

“且,司馬氏軍權在握,皇帝宿衛可用者怕是爲數寥寥。”

“兵甲寡弱,他用什麼討伐?”

“一旦發動,只怕不是要剷除他,而是讓他趁勢反撲!”

“大禍深不可測,實在是欠諸多考慮!”

劉恆滿意的點點頭。

“不錯,有理有據。”

劉啓暗自高興。

“可見抄書是有用的,天祿閣裡的書你就盡抄一遍吧!”

劉啓的臉僵住了。

天…天祿閣?

機械的轉過頭。

看着一旁的劉恆與竇漪房俱都笑眯眯的看着他。

臉上盡是‘我兒真棒!’‘我兒奇才!’‘看好我兒!’

一閣的書?全抄一遍?

不要!會死人的!

“好…好啊…”

“抄…抄書而已嗎…不難的。”

但看着寄託滿臉的希望,還有些自豪之意的阿父阿母,劉啓終究應承下來。

看着答應下來的劉啓。

劉恆與竇漪房相視一笑。

……

漢末·獻帝時期

劉協看了看天幕,又看向眼前的曹操,尷尬的一笑。

“伱看這,又提這事。”

“丞相,衣帶詔這事真的是子虛烏有。”

“望丞相看朕的面子上,廢董將軍他們爲庶人吧。”

“朕一切都聽你的,待丞相一統北方後還會主動昭告天下,禪位於你。”

“讓你名正言順,替代漢室。”

殿內的曹操,擡頭看着皇帝,面色複雜。

劉協坦然一笑。

“丞相不必多心,朕連一個評績都沒有,明顯是無成之君。”

“天幕來的又太晚。”

“與其讓這天下在三家中共戰不休,讓百姓久受戰亂之苦。”

“不如直接讓曹公一步到位。”

“提早安定天下。”

“畢竟……”

劉協瞥了一眼天幕。

“你也不想讓司馬家得了天下吧?”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曹髦叩別太后,穿好戰甲又回到太極殿。

頓時愣住了。

就見大殿內只餘王經一人。

瞬間,他明白了一切。

“呵,朕想當夏少康。”

曹髦苦澀一笑。

“可惜無人願當斟灌與斟鄩。”

提了提寶劍,曹髦大步邁出。

“陛下。”

“愛卿回去吧,莫要以身犯險了。”

腳步不停,曹髦走出太極殿,看了眼天空。

天氣晴朗,是個好日子。

太祖、高祖、烈祖。

助朕一舉功成!

不隳宗廟!

一步踏出。

抽出寶劍,登上車輦。

“今日!誓師討賊!”

一聲令下!

戰鼓震天,旌旗飄揚!

金鑾寶殿前的禁衛武士,奴僕、侍從,擂鼓吶喊而出!

“奉詔討賊!”

“奉詔討賊!”

“奉詔討賊!”

兵鋒直指南闕!

……

漢末·獻帝時期

“哐當!”

曹操猛的起身,黑色的大氅翻涌,帶動身旁的茶盞,熱湯濺了一身,杯盞摔碎於地。

但曹操渾然不覺,只是瞪大眼睛,面帶緊張。

只要出了南闕!

只要出了南闕!

出現在銅駝街上!

這天下就皆知司馬昭乃亂臣賊子!

什麼奏事不名!

什麼劍履上殿!

什麼封晉公加九錫!

都洗不了你是皇帝親征的亂臣賊子!

想要禪位?

想三辭三讓!

做夢!

想都別想!

“好,好啊……”

曹操揮了揮手,讓身邊的侍從閃開。

顫抖的手扶住身邊的石桌。

身體站的筆直,雙目緊緊的盯着天幕。

“有破釜沉舟之心,有當機立斷之決,”

“麒麟子,麒麟子!”

看着天幕,曹操面含期望。

快了,快了!

只要衝出南宮,衝出南宮……

……

【“帝拔劍升輦,率殿中宿衛蒼頭官僮鼓譟而出。”】

……

華蓋之下,

氣勢如虹的曹髦,頭戴長冠,一身亮甲。

站在車輦之上。

望着前方攔路的衆多兵將,長劍一指!

“朕乃天子!討伐不臣!衆將士速速閃開!”

聽到曹髦的大喝,對面的將士一鬨而散!

車架繼續向前,抵達南宮門口。

……

【“昭弟,屯騎校尉伷,遇帝於東止車門,左右呵之,伷衆奔走。”】

……

南宮·司馬內門

一隊將士再次攔住曹髦的車架。

曹髦走下車輦,揮舞着手中寶劍,大步向前。

攔路的衆將士連連後退,不敢上前冒犯皇帝。

就在曹髦既將走出司馬內門之時。

“噗!”

血液濺出。

司馬門內一片寂靜。

曹髦難以置信的看着眼前貫穿身體的長矛。

又擡頭看向那張猙獰的臉。

顫抖着嘴脣,卻一句話也無力說出。

“哐啷!”

手中寶劍落下。

身體無力的向後仰去。

臉上突覺一陣涼意。

吐出一口鮮血,曹髦看着天空。

下雨了啊……

太祖…高祖…烈祖……

髦兒……盡力了……

……

【賈充自外而入,帝師潰散,猶稱天子,手劍奮擊,衆莫敢逼。】

【充帥厲將士,騎督成倅弟成濟以矛進,帝崩於師。】

【時暴雨雷霆,晦冥】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死於南闕門,年僅二十。】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瞪大雙眼!

目眥盡裂!

血珠浸出眼眶,順着眼角緩緩滑下。

張開欲言,卻不由吐出一口血。

指了指天幕,隨即兩眼一閉,身體直挺挺的向後倒去。

一旁低頭服侍着的內侍從,手疾眼快連忙扶住。

這一看大驚失色!

就見曹操雙目緊閉,臉色鐵青,眼角兩行血淚,鬍鬚盡是鮮血。

“快來人!魏王吐血暈倒了!”

“快喚太醫令!”

“快喚世子!”

……

{曹髦真的微操拉滿了,盡力了,真的。廟堂,地方,後宮,沒一個地方是他的依靠。}

{本身就是個小小的高貴鄉侯,而且曹魏對宗室的打壓堪稱歷朝歷代離譜之最。}

{就這樣,他還能在司馬家的無限禁錮下召集一批親信,殺出皇宮,當他穿上魏武帝的甲冑,舉劍衝出皇宮的那一刻,他就已經贏了。}

{最後也沒衝出去,就差一道門!就差一道!}

{司馬門,連門都在幫司馬家!}

{如果不是成濟這個莽夫,司馬家可能就真的完了,就看曹髦的舉動,當時壓根沒有人敢弒君,就這麼一個虎了吧唧的玩意。}

{迴旋鏢插在了曹操身上。}

媽呀!曹操不會讓我寫死了吧!

嗯……應該不會,七竅流血是七竅流血,死是死,兩碼事!

(本章完)

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27章 帝國雙璧!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28章 封狼居胥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
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27章 帝國雙璧!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28章 封狼居胥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