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

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

大明·永樂時期

朱瞻基羨慕的看着天幕,隨後對身旁的朱棣問道:

“爺爺,這劉備的獎勵未免太誇張了吧?”

朱棣不置可否。

“誇張?誇張嗎?朕不覺得誇張啊?”

朱瞻基聽聞,雙手比劃着:

“這咻咻咻的,還不誇張啊?”

朱棣輕笑一聲。

“劉備氣度恢宏,意志堅毅,性情寬厚,有知人之明,善待世人。”

“具高祖劉邦的風範和英雄的器宇。”

“但在機變、權術、才幹、謀略方面不及曹操,所以大業器量相對有限。”

“然而,劉備能夠百折不撓,始終不肯屈居曹操之下,是因爲他料定以曹操的器量,終究容不下他,這不僅是爲了爭權奪利,也是爲了不被曹操所害。”

朱瞻基不明白爺爺再說什麼。

朱棣看着他,笑出聲:

“傻小子,天幕的獎勵從不是無端而來。”

“其根本就是爲了彌補一些遺憾。”

“而這一次,天幕是將劉關張三人的遺憾合算在了一起。”

“這也表示了,若無外力,劉備依然無法一統天下。”

“畢竟……他的起步太慢了。”

……

【公元223年五月,劉禪即位,改元建興,封諸葛亮爲武鄉侯,領益州牧,且“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

東晉·元帝時期

建業

一身囂張跋扈之氣的王敦看了一眼天幕。

隨後對坐在上位的司馬睿道:

“還請陛下效漢後主,政事無鉅細,鹹覺於敦!”

“好好在宮內,修身養性吧!”

司馬睿看着底下直視於他的王敦,氣憤的渾身發抖,卻無計可施。

建業已經落入此兵匪手中,徒之奈何。

“一切……就鹹決於丞相了……”

……

【此時,益州的南中地區因劉備逝世而乘機叛亂,蜀漢正值國喪,諸葛亮知道不宜用兵,便暫時忍了下來,儘量以懷柔政策進行招撫。】

【同時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先是“約官職,修法制”,建立健全的官員任免制度,修訂各種法令規章。】

【其次“務農殖穀,閉關息民”,加強農耕,增加和擴大糧食儲備,關閉邊境,讓民衆休養生息。】

【最後,修復與東吳的外交關係。】

【公元233年十月,諸葛亮派遣使臣鄧芝出使東吳。】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孫權看着眼前之人,面上猶豫不定。

鄧芝看清孫權的猶豫,拱手開口道:

“臣今來,不單是爲漢也,亦爲吳也。”

孫權面帶譏諷:

“孤也願意跟漢重修舊好,但貴地君主幼弱、國土狹小、形勢逼仄,難免被魏所乘,無法自保啊。”

鄧芝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從容道:

“吳、漢二國,共據四州之地。”

“大王當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

“蜀地有山川重險之固,吳地有三江長水之阻。”

“合此二長,互爲脣齒。”

“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大王今若歸附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

“若不從命,則以此爲由進行伐叛,蜀亦順流見可而進。”

“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

孫權默然良久。

“君言是也。”

……

【公元224年夏六月,孫權派使臣張溫出使蜀漢。“自是,吳、蜀信使不絕。”】

……

大漢,

冷靜下來的劉邦點點頭。

這回味兒對了!

外交嗎!

有利則合!無利則斷!

所謂同盟,就是爲了共同的利益暫時走到一起的。

總有一天,昔日的盟友必定會因各自的利益而分道揚鑣,甚至刀兵相見。

但這都是正常的!

像劉備這樣因一時意氣的還是少數的!

劉邦捋捋袍袖。

漢吳相合,曹魏不可能無動於衷。

就是不知道那個叫曹丕的小子是個什麼樣的貨色。

與他父親相比如何?

……

【早在孫權在夷陵擊敗劉備後,因反覆與曹魏的盟約,曹丕就南征過一次。】

【但不料大軍在江東遇到疫疾,加之朱然固守江陵,孫權乘機重新遣使納貢。雙方言和,曹丕退兵。】

【得聞吳蜀重新重修關係,曹丕怒而興師。】

【公元224年八月,曹丕命時任尚書僕射的司馬懿留守許昌,然後親率水軍、乘坐龍舟,經蔡河、潁水進入淮河,抵達壽春。】

【九月,大軍進抵廣陵。】

【這是曹丕第二次南下討伐東吳。】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看着天幕,一臉無奈。

“這小兒怎麼不吸取教訓呢?”

“怒而興師,前有劉備做樣子,自己也失敗過一次。”

“居然又來一次!”

“他當出兵不要花錢的嗎!?” “你有這精力,還不如休養生息,開展屯田!”

“十年後畢其一役!”

一旁的司馬懿開口道:

“魏王,國君初登大寶,確實需要一場功績證明自己。”

曹操瞥了他一眼。

“那也得他打贏了才行,打輸了,更是笑話!”

……

【對於曹丕的大舉來犯,孫權立刻做出反應,一邊在江面上集結了大量戰船,一邊採納了大將徐盛的疑兵之計。】

……

天幕上,

魏國大軍目瞪口呆的看着長江對面。

一夜之間,

一座座由外裹蘆葦的木架所做成的城牆、城樓,從石頭城沿着長江南岸,一直到了江乘。

連綿相接數百里!

曹丕登高望遠,越過那波濤洶涌的江面。

看着長江上帆檣林立『吳』字水軍,

還有對岸綿延不絕的“百里長城”。

長嘆一聲:

“雖有精銳之軍,卻無用武之地。”

“此等情形,如何能進軍啊?”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樂了。

“曹操英明一世,怎麼生出個傻小子來?”

身旁的衛子夫搭話道:

“陛下何出此言?這等情形下,確實無法進軍啊?”

劉徹哈哈一笑。

“你看他興師動衆而來,可仗還沒打自己就先泄氣了,足見其出兵之舉有多麼草率。”

“況且,騎兵面對水軍本來就無優勢一說,地利不同,此乃兵法常識。”

“何須帶着大軍一路跑到長江邊上才發出如此感嘆呢?”

“可見其不通兵事啊。”

……

【曹丕對長江天險無可奈何,正值一場大風颳起。】

【所乘坐的龍舟失去控制,在驚濤駭浪中險些傾覆。】

【經此一驚,曹丕尋了個“吳王不至”的理由,匆匆退兵了。】

【一場御駕親征,潦草收場。】

……

曹魏·明帝時期

曹叡看着天幕,臉上有些尷尬。

他也知道自己父親在對江東孫權這方面有些急躁。

但天幕你也不能總揪着人短處一直說吧?

嚴禁宦人干政,確立九品中正制。

恢復太學,復通西域。

這些都可以說的嗎!

……

【公元225年三月,曹丕第三次伐吳。】

【五月,曹丕進抵魏國的水軍基地譙縣。】

【八月,曹丕親率舟師,自譙縣出發,經由渦水進入淮河。】

【十月,曹丕率大軍進抵廣陵。】

【短短的一段路程,曹丕如同龜速般走了七個月。】

【後果就是,當年大寒,水道結冰,舟不得入江。】

【曹丕的十幾萬水陸大軍在江上和岸上一字排開“旌旗數百里”】

【臨江觀兵後,再次勞師無功。】

【並且在回途中,東吳大將孫韶,派部將高壽等人率五百將士,於深夜埋伏在魏軍的必經之路上,然後對曹丕的車駕發動了突然襲擊。】

【魏軍猝不及防,差一點就讓高壽得手。】

【曹丕深感恥辱,可想而知,如果給他點時間,他一定會四次、五次的繼續南伐東吳。】

【但他沒機會了。】

【公元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陽的宮殿。】

【五月十六日,曹丕病重,命鎮軍大將軍陳羣、中軍大將軍曹真、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受領遺詔,共同輔佐嗣主曹叡。】

【讓後宮淑媛、昭儀已下的都各歸其家。】

【十七日,曹丕去世,時年四十歲。諡號文皇帝,廟號高祖。】

【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樹不墳,葬於首陽陵。】

……

{曹丕,建九品中正制。廢除中常侍和小黃門,嚴禁後宮特別是宦官干政。}

{設立中書省,集中皇權,改由士人任職。}

{鑑於西漢七國之亂,嚴格限制宗藩。}

{澄清吏治、安定朝堂人心,頒佈《日食勿劾太尉詔》,革除無辜歸咎股肱大臣的弊端習俗。}

{頒發《禁誹謗詔》和《百官不得干預郡縣詔》,改變相互誣告與朝臣隨便干預地方行政的陋習。}

{加強恢復生產,繼續發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破除經濟禁令,注意減輕關稅。}

{禁止私仇,廣議輕刑。}

{提倡節儉、薄葬,下詔禁止厚葬、淫祀。}

{下令人口十萬以上的郡國每年察舉孝廉一人,如有特別優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戶口限制。}

{頒佈《取士勿限年詔》,打破年齡界線,提出無論老幼只要“儒通經術,吏達文法”,都可任用。}

{曹丕這麼厲害的嗎,從小到大語文書和影視遊戲裡曹丕都是自私的小人形象。}

{雖然這和作爲不衝突但還是有些震驚在位七年,鞏固魏武帝曹操留下來的基業。}

{曹丕在那個時代,說了句,天下沒有不亡之朝。}

{曹丕的思想很超前,雖然大力扶持儒家,但他的思想很道家,按現在話講,他在那個時代裡很抽象。}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瞪大眼睛,鬚髮橫張!

“死了?!”

“怎麼就死了?!”

一旁的司馬懿也呆住了。

“不應該啊?”

“世子的身體一直很好啊!”

曹操揉着額頭,想不通這究竟是爲何。

而一旁的司馬懿心中有了一點計較。

……

曹魏·文帝時期

洛陽,

一身常服的曹丕看着天幕,難以置信。

“朕……就這麼死了?”

“這麼快就死了?”

“就在……就在明年?!”

“還有……朕在伱們後人眼裡究竟是個什麼形象啊!”

……

喝精神了!奮力碼字!

然後……撐不住了,睡覺!

(本章完)

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745章 “儒家聖君”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146.第142章 祖逖!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9章 斷電了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708章 賤民脫籍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11章 打賞獎勵。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
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745章 “儒家聖君”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146.第142章 祖逖!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9章 斷電了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708章 賤民脫籍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11章 打賞獎勵。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