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

【先前被賜自盡的喀爾喀親王額琳沁是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和大首領土謝圖汗的兄弟,在漠北喀爾喀上層社會極有影響。】

【但由於被乾隆毫不留情地賜令自盡,喀爾喀郡王青滾雜卜便以喀爾喀爲成吉思汗後裔,例不治罪,更不應處死爲由,發生叛亂。】

【喀爾喀王公紛紛效仿,除撤回所屬守卡士兵外,還趁機搶劫了臺站財物糧食以及過往客商的布匹、茶葉。】

【清軍北路臺站從第十臺到第二十六臺由此全部陷入癱瘓,郵驛不通,準噶爾平叛大軍的給養供應亦告斷絕,歷史上稱爲“撤驛之變”】

……

大清·康熙時期

康熙皺着眉頭思索着。

準噶爾的敗亡讓喀爾喀有了物傷其類、兔死狐悲之感。

而戰爭期間的頻繁徵調以及額琳沁之死,又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和自尊。

青滾雜卜的叛亂其實就是捅破了窗戶紙。

把喀爾喀的不滿情緒全都激發了出來。

“還是操之過急了。”

“這一點隨了老四。”

康熙暗自琢磨着,這父子倆還得認真調教一下。

……

天幕上。

雨後的水汽帶着秋意的一絲涼意。

但這股涼意完全不能平息皇帝眼裡的怒意。

“傳令下去。”

乾隆雙手按着御案,眼睛死死盯着鋪在案子上的疆域圖。

“任命成袞扎布爲定邊左副將軍,率領在準部平叛的清軍北上,進入和託輝特部領地,擒拿青滾雜卜。”

“命達勒黨阿、哈達哈率清軍速速退回,協同成袞扎布平叛。”

“讓禮部寫到諭旨,對喀爾喀諸部首領言明,大清對他們沒有敵意,不要跟風叛亂。”

“組織喀爾喀諸部在塔米爾等處會盟,命哲布尊丹巴親自出面撫慰。”

“對已經參與撤驛的部落頭領,若是立刻回到各處當差,朕則既往不咎。”

身邊宦官領命,倒退着身走出去。

……

【由於清朝的戰爭涉及地域廣大,所以歷任清朝皇帝都十分重視驛站建設。】

【驛站就像大清的神經元,能夠及時將各地戰況反饋給北京的中樞系統。】

【而青滾雜卜撤驛的舉動,相當於切斷了清朝的神經線。】

【得知此事後,乾隆緊急佈置舉措。】

【多管齊下,青滾雜卜的叛亂很快被平息。】

【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青滾雜卜在中俄邊境被擒,後被乾隆處死。】

【這次叛亂持續了約五個月,其直接影響就是清廷在喀爾喀、阿爾泰山區和準部的驛站暫時癱瘓,叛亂平息後即恢復。】

……

{這麼簡略根本看不出乾隆的手段,他是先給哲布尊丹巴、土謝圖汗寫信,承認自己政策出現失誤,對喀爾喀人的困境瞭解不夠。}

{表示今後將不再一味採取強硬措施,並會按照喀爾喀人蔘與平準戰爭的軍功予以賞賜,同時他還請哲布尊丹巴着眼大局,勸告喀爾喀王公們繼續保持對朝廷的忠誠。}

{哲布尊丹巴是喀爾喀蒙古的精神領袖,在喀爾喀王公們對究竟何去何從還猶豫不定之際,他的態度可謂舉足輕重。}

{也可以這樣說,清廷唯有把哲布尊丹巴重新拉到自己一邊,才能促使喀爾喀局勢真正好轉。}

{所以爲此,乾隆在通過種種渠道對哲布尊丹巴撫慰的同時,還動用了自己所掌握的全部人脈資源,從幕後進行斡旋,其中作用最大的就是請青海活佛章嘉三世居中予以調解。}

{章嘉七歲時奉召入宮讀書,與還是皇子的乾隆是同窗。}

{章嘉得知此事就給哲布尊丹巴寫信,說國家給予我們的恩情深厚,額琳沁被賜死,是因爲他自己犯了法,國家不得不按律行事,這也說明國家把蒙古與其內地臣民一樣看待,而不是對我們有所猜忌。}

{在此基礎上,乾隆又派章嘉率內地大臣、漠南王公等親赴漠北,與喀爾喀王公及哲布尊丹巴會盟,以堅定其內向之心,並再三申明除青滾雜卜外,其餘人都將加恩寬宥。}

{這場會盟成爲喀爾喀局勢的重要轉折點。}

{因爲在過往的漠北喀爾喀王公中,已故的超勇親王策棱最受清廷信任和重用,乃至死後得到了配享太廟的待遇,乾隆任命其長子成袞扎布爲定邊左副將軍,讓他統率清軍征討青滾雜卜。}

{在失去哲布尊丹巴和王公們的支持後,青滾雜卜毫無招架之力,這才被擒於中俄邊界。}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坐在石墩上,輕輕拍兩下大腿,感嘆不已。

“能在怒火中保持如此理智。”

“乾隆真是非同小可。”

長孫無忌捋須不言。

皇帝是很要顏面的,尤其是乾隆這種獨斷專行的皇帝。

但在被如此打臉的情況下,乾隆能第一時間選擇低頭認錯,不怒而興師問罪,這氣量就不是一般皇帝可以比擬的了。

“若是當年崇禎能有這樣的肚量,大明也不會亡的那麼快。”

李治聞言不置可否。

大明的問題又不只是出在遼東。

要不是有李自成在內部四處禍亂,大明據守山海關也能耗死遼東。

而李自成的出現,也是大明積重難返的惡果表現了。

“乾隆,有明君之相。”

李治則又想到另一件事。

乾隆要怎麼對待準部呢?

……

大宋。

“金人……”

趙匡胤閉目沉思。

雖然清朝說自己跟蒙古的成吉思汗同源,但依然不能改變血脈上是金人同宗的事實。

而從這個角度看,最後還是金人笑到最後……

這可接受不了……

趙匡胤緩緩睜開眼睛。

“遼、女真、草原……”

“朕全都要!”

……

大明。

朱元璋也不想在說什麼了。

“技不如人啊……”

就這個操作,你讓老朱家後面的皇帝照抄都抄不下來。

“自視甚高要不得……”

老朱開始認真反思爲什麼會這樣。

不過片刻就有了結論。

老四的種不好!

“沒錯!就是這樣!”

“尖嘴猴腮的,沒有帝王之相。”

“所以後代一個不如一個!”

要指責他人,不要指責自己。

老朱心情好了許多。

心情好了就能正視問題了。

宗室待遇……得削了……

朱元璋有些惆悵,這事必須得是自己幹……

“一羣扶不起來的混賬……”

馬皇后湊到朱標身邊,低聲道:

“你爹又說誰呢?”

朱標看了眼天幕,笑道:

“可能是在說自己吧。”

……

大清·雍正時期

雍正低頭書寫一陣,隨後放下手中筆,嘆了口氣。

“喀爾喀……”

他還真沒想到喀爾喀這裡有這麼大的漏洞。

朝廷對喀爾喀的管轄確實是有待加強。

弘曆這手亡羊補牢的補救措施真是不錯。

也因此才能發現這個問題。

“喀爾喀得設置庫倫辦事大臣了。”

雍正看着墨跡未乾的字跡,喃喃自語着。

喀爾喀王公手中的權力,必須收歸中樞。

……

【撤驛之變從表面上看,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但造成了兩個間接影響。】

……

天幕上。

漠北的『喀爾喀』剛剛平定。

旁邊的『準噶爾』再起烽火。

……

【乾隆爲了平叛,將攻打哈薩克的軍隊、在準部的駐軍大部分調往阿爾泰山區。】

【清軍離開之前,爲防已投降的準部軍隊叛亂,又將他們解散,令其各回牧地放牧。】

【整個準部就幾乎處在無清軍駐紮的狀態。】

……

畫面一轉。

乾隆面黑如碳,咬牙切齒道:

“朕平定準噶爾始意,欲按其四部分封四汗,衆建而分其勢,使之之各自爲守,以奉中國號令,聊示羈縻而已!”

“然這等蠢愚無知之輩!”

“不能承太平之福!”

“至此,準部稍有可疑者,當乘其不備,先行剿滅!”

“寧可枉殺,也絕不放過一個叛逆!”

隨着乾隆的話語,『準噶爾』部上刀兵染血。

清將『雅爾哈善』將和碩特汗沙克都爾曼濟所屬的一千餘戶、約七八千人全部剿滅。

而同時,坐在囚車中被押送北京的玉保、策楞也在半路上被準部叛軍殺死。

『準噶爾』亂成一鍋粥。

……

【乾隆二十一年十月,接替阿睦爾撒納的第二任輝特汗巴雅爾公開叛亂。】

【乾隆得到奏報後,令駐防伊犁的清軍將領寧夏將軍和起率領八旗兵一百人,準部降將尼瑪、扎那噶爾布率一千人,吐魯番頭領莽噶裡克率一千人共同平叛。】

【十一月初六,莽噶裡克、尼瑪、扎那噶爾布三人勾結巴雅爾,通過設計將清軍駝馬遠調、刺探信息等方式突然動手,將和起圍困起來。】

【和起冒着箭雨,徒步與敵人奮力廝殺,直至重傷陣亡。】

【和起被害後,準噶爾全境又陷於平叛戰爭前的紛亂之中,叛軍攻擊清軍不說,其各部之間亦因爭奪牲畜糧食而自相殘殺。】

【就連原被革職逮問的清軍統帥策楞、玉保也在押往京城的途中被害。】

【準噶爾各部聯合起來,向屯紮於濟爾噶朗河的駐準清軍發動進攻。】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

【阿布賚找到了隱伏在境內的阿睦爾撒納,將之前俘獲的準部部衆交還給他,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支持他重回準部建立政權。】

【阿睦爾撒納秘密潛回博羅塔拉地方,召集準部諸首領,再次公開反叛。】

……

大唐。

李世民拿着手帕給長孫皇后擦着額邊的細汗,抱起玩累的小兕子沖涼亭那邊走去。

“吐魯番是養不熟的狼。”

“不知道知節那邊如何了。”

長孫皇后陪着李世民走着,聞言忍不住笑道:

“程將軍是有內秀的,定能處理好。”

“二郎不如想想該如何處置吐魯番這塊地方。”

李世民看着天幕,忍不住輕嘆一聲道:

“還能怎麼辦?派軍駐守,輕其稅賦罷了。”

“用時間來換人心。”

“徐徐圖之。”

長孫皇后點點頭,又輕聲道:

“但恩威並施,也不能讓吐魯番的首領覺得大唐好說話。”

“不然……後患無窮。”

李世民冷哼一聲。

“若不是爲了收其心安其民……哼!”

“等朕將那火槍火炮造出來。”

“天下萬邦,盡歸大唐。”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挺胸擡頭道:

“怎麼樣!朕就說他倆是有真情誼的!”

“雖然捱了一頓胖揍!但他依然願意幫助阿睦爾!”

“小娥!這回你可猜錯了!”

“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鵝鵝鵝!”

劉娥冷着臉,森聲道:

“我輸了,你很開心是嗎?”

正大笑的趙恆瞬間似被掐住嗓子的大鵝。

趙恆小心翼翼的看着劉娥的臉色,小聲道:

“沒有……逗逗你嗎。”

劉娥輕哼一聲,但依然保持自己的觀點。

這麼捨己爲人?

一定有問題!

……

【駐準清軍一下子陷入了敵區。】

【清軍兵單糧匱,想要順利撤往巴里坤看來極爲困難。】

【定邊右副將軍兆惠一面挑選部將殿後,一面做好了若突圍失敗,即效法班第、鄂容安自殺殉國的準備。】

……

天幕上。

一名身穿藏藍輕甲的中年將軍,腰帶箭囊,手按佩刀。

前方是一烏泱泱的一片叛軍。

一行金字浮起。

『兆惠』

……

【兆惠,字和甫,烏雅氏,滿洲正黃旗人,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的族孫。】

【與很多清朝名將不同,兆惠並非出身於侍衛羣體,而是出身于軍機處的“筆帖式”。】

【這個活兒可以理解爲現在的書記員兼秘書,負責整理各地上奏的文稿,翻譯滿、漢、蒙文本等。】

【在軍機處的秘書羣熬滿資歷後,兆惠被調往戶部任副部長。】

【平定金川叛亂和對準噶爾用兵初期,乾隆都讓他督運糧草,兆惠幹得有條不紊。】

【接着就是準部大亂,西路軍將領死的死、免職的免職。所以,幹後勤的兆惠也得上前線了。】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月十八日,乾隆任命兆惠爲駐防伊犁大臣,負責處理屯田、平叛、招撫回部、治安管理等事宜。】

【此時,撤驛之變爆發。】

【清軍都被調往阿爾泰山區平叛,兆惠身邊的軍隊一共只有五六百人。】

【十一月二十一日,乾隆令達勒當阿接任定西將軍,兆惠接任定邊右副將軍,相當於正式委任文官兆惠爲西路軍副帥。】

……

{兆惠:你們知道什麼叫趕鴨子上架嗎?五六百人卻要管理伊犁周邊的廣大地域,這簡直是強人所難!}

{別急,更難的還在後頭。}

{這局面真的是天崩開局。}

{這會兒,清軍西、北兩路大軍前後兩撥高層將領基本全員退出遊戲了。}

{阿睦爾撒納、班珠爾、青滾雜卜相繼叛亂,班第、鄂容安、和起、策楞、玉保、永常、喀爾喀親王額琳沁多爾濟相繼因各種原因死亡。}

{薩喇爾下獄,仍在領兵的將領僅剩下成袞扎布、達勒黨阿和哈達哈,而這三人此時都在阿爾泰山區平叛。}

{然後剛當上西路軍二把手兆惠就收到了兩份大禮。}

{一是和起被尼瑪、莽噶裡克的叛軍所殺。}

{二是乾隆命他率軍自伊犁撤回巴里坤。}

{想想吧,兆惠接到命令時,人在伊犁,身邊只有清軍五百人,準部軍隊一千人。}

{而從伊犁到巴里坤大約有一千一百公里,沿途皆是叛軍。}

{就這麼個局勢,新官上任的兆惠大概率要戰死在撤軍途中,和起就是個榜樣。}

……

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69章 慶曆增幣!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680章 清軍入關。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27章 帝國雙璧!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69章 慶曆增幣!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680章 清軍入關。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27章 帝國雙璧!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