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

{可以說康熙帝算大帝,但是千古一帝真的過譽了。}

{首先,我承認康熙朝的功績。}

{打下了自元朝之後最大的領土,而且重視數學和西藥,給近現代中西藥和數學算法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即便乾隆時期斷層了,但是基本的骨架還在。}

{康熙同時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簽訂尼布楚條約……先不扯尼布楚條約平不平等……最起碼保證了東北、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領土穩定和領土完整。}

{至於爲什麼稱不上千古一帝,首先第一點就是康熙的文字獄政策導致的愚民。}

{愚民政策自古有之,但似清朝清朝那般不把百姓當人培養,而把當半奴隸培養的。絕無僅有。}

{爲了讓百姓處於愚蒙狀態,清朝不讓平民接受教育,除了漢族地方士紳後代能讀書,大多數平民都沒有資格讀書識字,哪怕能讀書,讀的也是被篡改塗抹過的書籍。}

{明朝萬曆年間,全國識字率約20%,而到清末時,因爲清摧毀了全國絕大多數私塾,識字率下降到不足1%。}

{這個數據不是我胡編的,是晚清政府自己公佈的。}

{1909年學部進行第三次教育統計,全國在校學生不過一百萬,全國粗通文墨者僅約三百萬,而全國人口4億,還不到1%。}

{清廷統計這個數據,是爲了搞立憲,原計劃到1916年,將全國識字率提升到5%。}

{而爲什麼要把這筆賬算在康熙頭上,因爲是他開的先河。}

{順治時,一縣還有有十七所私塾,到康雍干時僅剩一所。}

{“未經允許開私塾者,斬立決!家學所授課業,需要審查,如有不合經理者,以謀反論處,斬立決!”}

……

大漢。

呂雉悄悄的看了一眼身邊人。

這是第一次,她看到這人臉色如此凝重。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劉邦看到了這項政策下最深沉的黑暗。

“他們是想將寧字去了。”

“皇帝與世家大族聯手。”

“真是……”

“好的很啊……”

劉邦只覺得一陣煩悶。

“暗無天日……”

……

大漢·文帝時期

劉啓嗔目而視。

倒不是爲了偌大平民喊冤,他的能力暫時還看不到那裡。

但也知道一件事。

文明的璀璨來自與普羅大衆。

只限制於特定範圍下的文化,只會消失殆盡。

換言之,清朝是在行另一種亡國之策。

一如秦亡六國史書一般。

“阿父,清朝會長久嗎?”

劉啓在感情上不希望,但理智上確實看不到一絲光亮。

而劉恆自一開始就表情淡淡,好似一切與他無關。

聽到劉啓的話,也是平靜道:

“觀歷朝歷代的統治政權,基本上首要任務都是以融入中華文化爲先。”

“以文化促團結,求謀發展。”

“清朝反道而行之,最終只會導致一場浩劫降臨。”

劉啓張了張嘴,晦澀道:

“浩劫?”

劉恆目光幽深。

“清朝的對手,可不是什麼草原了。”

“你忘了天幕曾言,八國聯軍之事嗎?”

“他們可是打到北京了。”

……

{第二,主動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

{以前常說清朝“閉關鎖國”,但不明究竟,只是書本上怎麼寫就怎麼背罷了。}

{但其實清朝貴族從沒有放棄和世界的交流,他們一直在獲取其他國家的信息和情報,但他們卻選擇閉關鎖國。}

{從明末開始,大量傳教士進入中國高層,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時期,宮廷裡就生活着近八十位傳教士,這些人表面上叫傳教士,其實都是西洋學者。}

{德國人湯若望進呈《西洋新法曆書》,在順治朝管天文和曆法。}

{比利時人南懷仁和意大利人閔明我修訂《康熙永年曆法》,給康熙講天文學和數學。}

{葡萄牙人安多給康熙講解歐幾里得的《幾何原理》。}

{康熙學過西方的代數學、幾何學、天文學、地理學、藥理學、解剖學、音樂理論、歐洲思想哲學,他甚至會少量拉丁文、英文、法文、俄文。}

{現代數學裡常用的平方、求根、次方、元這些專有名詞,部分是康熙參與翻譯的。}

{而康熙一邊自學,也一邊防止漢人得知這些信息。}

{他禁止漢人跟外國人接觸,禁止外國人翻譯書籍到國內,漢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現代化。}

{所以哪裡有什麼閉關鎖國?清朝高層一直門兒清。}

{但他們不能讓這些強大的生產力進入中國,因爲一旦漢人學會了這些技藝,滿人貴族的統治就要受到威脅。}

……

大隋。

楊堅決定把心裡的朝代黑榜重新排列一下。

清朝暫時位列第一。

獨孤伽羅則想起年少之時所見的馭鷹技法。

“只有使百姓永遠處於半飢餓半愚昧狀態,才能使百姓爲了生存奔波辛苦,無暇思考和反抗。”

“乖乖的做一輩子奴才。”

“這樣,底層百姓就會慢慢變得醜陋、愚昧、貧窮、骯髒、卑劣、呆滯、麻木、人格扭曲、道德崩壞。”

“皇帝再施展恩德。”

“萬民則感激涕零,忠於皇庭。

楊堅舔了舔嘴脣。

“黑。”

“真他媽黑啊。”

……

{而且晚年又縱容貪污,這些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中國近現代的落後,所以總而言之,康熙配不上千古一帝,但是可以稱大帝。}

{說康熙不配的估計連高中都沒讀過,高中歷史課本將秦始皇唐太宗康熙放在一個單元就很能說明問題。}

{你是來講笑話的?有的版本還特意給北魏孝文帝元宏列出來了,按照你的邏輯,元宏也是千古一帝?}

……

北魏·孝文帝時期

正在設計新型服飾的元宏把頭從御案裡拔出來。

他看着天幕裡“戰火”眨了眨眼睛。

“如果可以的話……朕沒意見啊!”

“而且……”

元宏眼睛一亮。

怎麼說自己也有漢化之功吧?

“三下五除二,朕等於朱元璋啊!”

一邊整理奏疏的元禧一愣。

你=朱元璋?

怎麼想的?

……

南齊·武帝時期

蕭賾本來還很佩服那什麼什麼教材。

但一看北面那個蠻子都能上去,他立刻嗤之以鼻!

“康熙算不算千古一帝不清楚。”

“但北面那個肯定不算!”

“他要是算,那朕也算!”

蕭昭業揣着袖子疑惑道:

“但北面那位有漢化之功啊?”

蕭賾眼皮子一跳,咬牙切齒道:

“我還是打你打的輕了!”

……

{有一說一,去掉因維護統治階級而出的騷操作,康熙絕對是個明君。}

{無康熙則無清朝,康熙算的上是力挽狂瀾的清朝再創之主,所以我覺得康熙還是配的上“清聖祖”之名的。}

{康熙是一代明君,也是一個仁主,至於是不是千古一帝,待後人商榷吧。}

{後人:別他媽啥破事都留給我!}

……

天幕上。

在一衆或期盼或熱烈或平靜的清朝皇帝視線下。

選項二遠超選項一。

同時,金光再現!

忍不住不寫,但淺嘗而止吧。

文化是結果,文化不是起因。

經濟、生產力纔是萬物的起因。

用文化分析事物是模糊的、沒有邏輯的。

只有找到經濟鏈,才能準確地分析事物。

中華民族這幾百年來苦難的根源到底來自哪裡?

其實是生產力和教育受到了壓制,才誕生了近代黑暗的中國,纔有了中國三百年慘狀。

只要釋放了生產力和教育,中國馬上重回世界之巔。

而那三百年的中國衰敗根本不是文化問題。

但西方跟清朝貴族的愚民術是一樣的。

他們希望我們有文化自卑,將他們神聖化,將我們自賤化。

這是顛倒因果。

這一點從現在漢服的普及發展可以一觀。

但有一說一,我覺得還是唐朝圓領袍適合現代人。

因爲宋明的漢服拍照可以,在具體生活確實是有點不太方便。

……

說回現實問題。

康熙給啥啊?

清朝的問題很明白,但他媽很無解啊!

他們啥都知道只是不改而已啊。

這踏馬誰來都沒辦法啊!

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369章 慶曆增幣!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27章 帝國雙璧!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
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369章 慶曆增幣!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27章 帝國雙璧!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