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斫棺戮屍!

第619章 斫棺戮屍!

曹魏。

“兩位,打個賭如何?”

曹操看着天幕,眼中精光一閃。

看向劉備與孫權,笑呵呵提出一個博彩。

“就賭一賭這小皇帝要隔多久的時間開始清除張居正在朝內的影響。”

“如何?”

孫權看了一眼劉備,劉備嘴角略微扯了一下。

“魏公要賭什麼?”

“不賭。”

曹操忽視掉孫權,看着劉備笑道:

“玄德真的不賭?”

“你要是贏了,漢中之地漢王之稱可就是玄德的了?”

劉備絲毫不受誘惑。

斬釘截鐵道:

“不賭。”

孫權先是愣了一下,轉後明悟過來!

曹賊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

……

【張居正臨終前,除了推薦潘晟、餘有丁,還推薦戶部尚書張學顏、兵部尚書樑夢龍、禮部尚書徐學謨、工部尚書曾省吾,以及侍郎許國、陳經邦、王篆等人,說這些人都“大可用”。】

【然而。次輔張四維深知申時行不願位居潘晟之下,於是二人一起向給事中、御史們吹風,示意他們上疏彈劾潘晟。】

【萬曆以潘晟是張居正臨終遺疏所薦,傳旨:“潘晟元輔遺疏所薦,這本如何以舊事瀆擾!”不同意收回成命。】

【給事中張鼎思、王繼光、孫瑋、牛惟炳,御史魏允貞、王國等人接二連三地上疏彈劾潘晟。】

【潘晟上疏辭職,張四維迅速作出反應,代皇上擬旨:“放之歸!”】

【萬曆順水推舟,着潘晟以新銜致仕。】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揣着暖爐,懶洋洋的對長孫無忌道:

“一到冬日,大地滴水成冰雪厚三尺。”

“可是一到夏天,驕陽之下,上哪兒看得見一片雪花?”

“這自然節令與政壇規律,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長孫無忌捻鬚長嘆道:

“何爲萬曆新政?簡略言之就是一句話,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如今這皇帝是做樣子給天下人看的,只因張居正是他的師相,臨終前推薦兩個人,他怎能駁其顏面?”

“但如果有人提出反對,他肯定會改變主意。”

“這是反攻清算的預兆啊。”

……

【萬曆十年(1582)十月,吏部尚書王國光也被御史彈劾罷免,改由兵部尚書樑夢龍擔任吏部尚書。】

【十二月,御史李植、江東之、羊可立等人彈劾揭發馮保罪行,又牽連出張居正與馮保暗中勾結、隱匿私藏大量財物的行爲。】

【馮保被髮配南京閒住,次年正月初病逝。】

【吏部尚書樑夢龍、工部尚書曾省吾等人勒令致仕。】

……

{這基本算咎由自取吧?}

{其實很難說,當初孫海、客用二人每日與萬曆遊宴別宮,長街走馬,挾持刀仗。}

{馮保把這事告訴了李太后,然後纔有了那什麼《霍光傳》廢立的事。}

{其實單方面來看,馮保這個告狀舉動沒有大問題,但後續處理問題的手段就太有問題了。}

{李太后這個恐嚇行爲就不說了,嚇得萬曆跪地認錯。題外話,此時馮保就在一邊看着。}

{然後馮保要張居正代萬曆帝起草罪己詔,向內閣輔臣檢討認錯。這就有點過分了。}

{而偏偏張居正還寫了這份罪己詔,其中的措詞真的是……真的過於抑損了。}

{中二期應該都經歷過吧?那個階段看小說都是看你瞪我一眼我噶你全家的書,十八歲正是要自尊的時候,而且他還是皇帝,前面還要他等三十才能親政……這接連打擊……真的是有點取死有道那味兒了。}

{而且馮保還借張居正之手,乘機排斥宦官中的異己分子。張居正在奏疏中所開列的諂佞希寵太監名單,完全是馮保提供的。}

{萬曆信任張居正,張居正包庇馮保……看來怨恨的根源是錯綜複雜啊。}

……

大隋。

“這張居正真是……該圓滑的時候就得圓滑一點嘛!”

楊堅有些怒其不爭了。

那罪己詔是你能寫的嗎?

真拿自己當皇帝他爹啦?

“剛愎自用。”

獨孤伽羅冷臉道:

“我不信他與馮保、與皇室有什麼利益衝突的時候不會做一些無傷大雅的讓步。”

“沉浮宦海數十年,他不會察言觀色?”

“但爲什麼一到皇帝這就不能讓步了也不會察言觀色了?”

“因爲他覺得沒必要!”

“他還像管着十歲的萬曆那樣管着現在的萬曆。”

“因爲他覺得皇帝還小!”

楊堅拍了拍莫名發火的獨孤伽羅,搖頭道:

“不,伽羅,他是沒時間了。”

皇后眉頭緊皺看向皇帝。

楊堅看着天幕,嘆了口氣。

“皇帝年幼,新政初行,自己卻後繼無人。”

“他不放心啊。”

“他不放心啊……”

……

【張居正與馮保,一死一去,萬曆掙脫了昔日鉗制他的大手,親操政柄,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了。】

【朝廷內外一下子失去了兩個令人望而生畏的鐵腕人物,長期受壓制的言官們如釋重負,頓時活躍非凡。】

【既然馮保可以攻倒,那張居正又有何不可呢?】

【十二月十四日,陝西道御史楊四知論劾已故太師張居正十四大罪。】

【楊四知的奏疏,與前幾年一些彈劾張居正奏疏相比,並沒有多少新鮮內容,也沒有驚人的說服力。但兩者的命運截然不同。】

【前者激起萬曆盛怒,對上疏者嚴加懲處。】

【後者卻正中下懷,欣然同意。】

【萬曆十一年(1583)正月,張居正諸子因御史彈劾舞弊而革除功名。】

【三月,下詔追奪張居正上柱國太師兼太子太師。】

【四月,廢遼王朱憲次妃王氏上書鳴冤,指責張居正擅權廢其遼王爵位,並聲稱遼王府鉅額財權被張家貪污。】

【於是,萬曆下令籍沒張家。】

【此旨一出,朝野震動!】

【許多有正義感甚至以前與張居正爲政敵的官員挺身而出,爲已故張居正求情,希望皇上寬恕。】

【他門論點是,無論張居正如何擅權,如何操切,畢竟功大於過,斷不至於達到抄家的地步。】

【但萬曆聽不進去,聲稱:

“張居正負朕恩眷,蔑法恣情,至侵佔王府墳地產業,豈可姑息!爾等大臣乃輒行申救?】

【於是命司禮監秉筆張誠、侍郎丘橓前往。】

……

{依然想不懂,萬曆怎麼這麼恨張居正?明明以前那麼好。}

{只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吧。}

{根據記載,張居正是嚴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萬曆。}

{一次萬曆讀《論語》,誤將“色勃如也”之“勃”字讀作“背”音,張居正厲聲糾正:“當作‘勃’字}

{”其聲如雷鳴,萬曆“悚然而驚”,在場的同僚們無不大驚失色。}

{而李太后爲配合張居正的調教,在宮中對萬曆帝更是嚴加教訓,“常常守着看管”,“使非禮之言不得一聞於耳,邪媟之事不敢一陳於前”,“帝或不讀書,即召使長跪”,或有過錯,也“召帝長跪,數其過,帝涕泣請改乃止”。}

{小孩子讀錯字,多大個事兒呢?有必要這麼疾言厲色地大聲呵斥嗎?}

{你直接來引導一下說:“你看這個字,是不是成語中生機勃勃的勃呢?”小皇帝肯定會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呀。}

{大權在握,膨脹了。再加上自以爲小皇帝不注意聽講,冒犯經典,自己一下子覺得忍無可忍了吧?}

{其實還是因爲張居正威權震主,“宮府一體,百辟從風,相權之重,本朝罕儷。部臣拱手受成,比於威君嚴父,又有加焉”。}

{所謂“宮府一體”云云,即把內宮(皇帝)與外廷(政府)的事權集於一身,他是貨真價實的威權震主!}

{拉倒吧。他他媽的就是貪財,他早就對張居正的家財有所垂涎了,抄沒了馮保財產後就想對張家動手,只是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現在終於可以如願了。}

……

【荊州知府郝如鬆得知消息後,直接封鎖張家府門,禁止內外出入,等到五月張誠等人抵達後,張府已被餓死十七人。】

【通過查抄張居正兄弟子侄各家,所獲不過黃金萬兩、白銀十餘萬兩。】

【丘橓等人污衊張居正家產二百萬兩,逼迫張居正長子、禮部主事張敬修承認在曾省吾等人家中藏匿三十萬兩。】

【張敬修受刑不過,自縊而死,死前留下了一紙絕命書,真實記錄了張府所遭抄家浩劫的情況。】

【指責丘橓等人屈打成招,又譏諷張四維欺君罔上。】

【張敬修死後,首輔申時行聯合各部尚書爲張居正求情。】

【萬曆迫於大臣壓力,降下一旨:

“張居正大負恩眷,遺禍及親。伊母垂斃失所,委爲可憫,着撥與空宅一所,田地十頃,以資贍養。便馬上差人傳與張誠等遵旨行。”

這才准許張家留下空宅一所、田十頃,贍養張居正之母。】

……

大明。

“你大爺的王八蛋!”

朱元璋把桌子拍的哐哐亂響!

“張居正對大明可謂盡心盡力!”

“諸葛武侯也不過如此了!”

“瀝盡心血!完全不在乎自己身後事的幫你做事!悉心教導!”

“現在!卻被伱個小王八蛋說成大負恩眷?!”

“我去你xxxxx!”

馬皇后看着暴跳如雷的朱元璋,一時沒了辦法。

……

【你們以爲萬曆就此罷休了嗎?】

【不,他迴避張家被餓死十餘人的事實,只抓着“縊死止是二人,如何說餓死十餘人”的說辭,開始牽連一切當初在張府遭禍時挺身保護的官員。】

【上有所倡導,下必效尤,官場上互相懷疑攻擊,一派烏煙瘴氣。】

【萬曆十二年(1584)八月初九,萬曆命文書官宋坤向內閣傳旨:“重論居正之罪。】

【都察院等衙門遵旨,呈上了參劾故相張居正的奏章,萬曆在上面批示道:

張居正誣衊親藩,侵奪王墳府第,鉗制言官,蔽塞朕聰。

私佔廢遼地畝,假以丈量遮飾,騷動海內。

專權亂政,罔上負恩,謀國不忠。

本當斫棺戮屍,念效勞有年,姑免盡法追論。

伊屬張居易、張嗣修、張順、張書,都着永戍煙瘴地面,永遠充軍。

你都察院還將居正罪狀榜示各省直地方知道。】

……

北齊·文宣時期

高洋盤腿坐在地上。

雙手抱於胸前。

看着天幕。

元輔張先生、先生上柱國、顧命大臣、本當開棺戮屍……

“以後誰再說我高家瘋,朕饒不了你。”

“這朱家人比朕瘋多了。”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慢慢抿了一口茶。

帝王視臣子若草芥,可以捧上雲霄,也可打入地獄。

即使有蓋世之功的張居正。

也概莫能外!

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7章 秦二世胡亥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452章 南宋滅亡。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369章 慶曆增幣!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708章 賤民脫籍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765章 《南京條約》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737章 爭當皇帝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
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7章 秦二世胡亥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452章 南宋滅亡。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369章 慶曆增幣!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708章 賤民脫籍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765章 《南京條約》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737章 爭當皇帝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