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

{棍子打得爽,後人火葬場。}

{這一頓棍子你要說他們自找的也對,你說他們堅持心中想法也可以。}

{但不管怎麼說,臉皮是徹底撕碎了。}

{臉皮撕碎如何,皇帝依然是君父!(狗頭)}

……

大唐·高宗時期

“儒家的傳統講求的是忠君之道,要求以道高於君和從道不從君作爲臣子的行爲準繩。”

李治翻着手中的《孟子》自顧自的說着。

“他們以不怕死的精神,把直言敢諫、冒死強諫作爲匡正君失的最佳選擇。”

“而作爲官員中負有言責的一個特殊羣體,言官理所當然地肩負着以道事君的使命。”

王皇后聽得不耐煩,直接打斷道:

“天子,你把放我出來想必不是就要說這些廢話的吧?”

李治頓了頓,捻了捻手中的紙張,呢喃着:

“廢話?”

“你是真的蠢到令朕厭惡至極。”

王皇后猛的站起身。

“李治!我還是皇后!”

李治頭也不擡,繼續道:

“你知道嗎。”

“有言責的文官羣體並非鐵板一塊。”

“隨着皇帝不由分說打擊言官的力度加大,隨着一個個正直的言官在棍棒與血腥中倒下,那些逃過劫難的言官難免會削減政治熱情而趨向緘默善變。”

李治擡眼看着臉色有些變化的王皇后,繼續道:

“他們中的很多人,會由最初的一根筋開始變得阿諛逢迎。”

“直言極諫的言官喪命受刑,趨炎附勢者分到的卻是糖果。”

“兩下比較,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趨利避害。”

“你看……”

李治將書卷合上,輕聲道:

“沒有什麼是真的鐵板一塊。”

“皇后。”

“你們想做直言卻受刑的言官。”

“還是享盡榮華的趨炎附勢之徒?”

王皇后看着笑得溫柔的李治,不由後退兩步。

“你……你……”

李治漸漸收起笑意,平靜道:

“回去好好想想,仔細想想。”

“送皇后回宮。”

隨身的宦官來到王皇后身邊,輕聲道:

“娘娘,請回宮吧。”

王皇后深深的看了李治一眼,轉身離開。

李治看着她的背影,面如止水。

……

【左順門之變後,朱厚熜就將父親的神主從安陸州遷到京城,安放在觀德殿。】

【他給父親興獻帝的尊號爲“皇考恭穆獻皇帝”,先前的“本生”兩個字已被悄悄抹去。】

【爲徹底平息反對之聲,朱厚熜下令罷黜、逮捕衆多文官。】

【與此同時,將張璁、桂萼、席書、霍韜、方獻夫召入京中任職。】

【那些早已退休,甚至不在人間的元老,也未能逃脫厄運。楊廷和及其後的三任內閣總理大臣和他們當年的支持者,都被削去官職和榮譽。】

【朝堂之上,行走的都是奉君若父的聽話之人。】

……

曹魏。

“你可知左順門之變意味着什麼?”

曹操捋須問向身邊的小曹叡。

小曹叡直接道:

“意味着朱厚熜取得了統嗣之爭的最終勝利,還建立了明代僅次於太祖太宗的君權。”

一旁的劉備與孫權則上上下下的打量這小玩意兒。

“該說不說,孟德的後代確實有幾分俊才。”

劉備看着立馬就能分析出本質的孩童,由衷感嘆着。

藉由統嗣之爭,朱厚熜迫使幾乎所有的重臣表態並將反對者全部趕出朝廷,只留下支持自己的大臣。

雖然其中不乏投機取巧者,但這不影響他藉由統嗣之爭表明了自己的帝位來源於自己無可更改的血緣關係,而非過繼關係。

藉此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對君權的控制,將孝宗武宗的外戚徹底閒置。

諸葛亮微微嘆息:

“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百無聊賴的孫權:?

我還在這呢!

曹操用眼角瞥着身邊三人。

強壓住嘴角的笑意。

咱們三人是分不出勝負,但在後代這方面,孤勝了一籌!

大勝!

……

【公元1527年,嘉靖六年。】

【朱厚熜開館纂修《大禮全書》,後正式定名《明倫大典》】

【此典修補禮儀漏洞,梳理大禮議前因後果,予以定論。】

【次年六月,此書修成,朱厚熜加封張璁、霍韜等人,追奪楊廷和、毛澄、蔣冕、毛紀、林俊、喬宇、汪俊、夏良勝等人封賞官職。】

【九月,令改稱孝宗敬皇帝爲皇伯考、昭聖皇太后爲皇伯母。】

【集議時,滿堂稱是。】

……

{廷杖打爛了文臣的屁股,也擊碎了他們的癡念,以及他們持守的儒家教條。}

{我感覺最初嘉靖挑起“大禮議”,只是抱着很實際的目的,爲親生父母撈取帝后地位,以及維護自己的尊嚴。}

{但隨着事情的深入,他開始超越這目的。}

{通過“大禮議”,他將禮教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而他也因此成爲禮教發展史上一個劃時代人物。}

{如果說早期嘉靖與楊廷和之間是政治鬥爭,那麼到後來性質完全變了,已經變成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

{他不再只是爲父母爭名分、爲自己正地位,而是向不合理的禮教、祖制發起挑戰,創造新的祖制。}

{“不但創行於今日,實欲垂法於萬世,以明人倫,正紀綱”}

{大禮議之後,更正郊祭,郊祭改易甫畢,又重修孔廟祀典。搞定孔廟祀典,轉而釐正太廟廟制,國家禮制盡被他囊而括之,改而革之。}

{他是想當第二個朱元璋。}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望着天幕,眼神深邃。

“新的時代,開啓了。”

劉啓習慣了自家阿父雲山霧罩的說話方式了。

劉啓不問,劉恆不說。

他只是靜靜的看着天幕。

過去,權力角逐是在門閥、藩鎮、宮闈這種層面展開。

用武力、殺戮、幽禁、廢立之類手段解決。

而在大禮議中,權力角逐卻是在意識層面上展開。

通過一種抽象的理論甚至幾個語詞的爭奪來解決。

皇帝已經被儒家拉到自己擅長的領域之中了。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看着天幕裡的說辭一陣無言。

“就是有沒有那麼一種可能。”

“這種破事它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別的朝代?”

李泌捋須感嘆着:

“這就是因爲禮法不明啊。”

“哪朝哪代會爲着這樣一件虛頭巴腦的事,傾朝相爭,君臣反目,搞到性命交關的地步?”

“漢成帝以定陶王爲太子之事,波瀾不興,平穩過渡。”

“宋英宗故事倒很是熱鬧,朝臣名儒也分做兩派。”

“不過比較一下,卻又與大禮議大不同來。”

“前者熱鬧歸熱鬧,皇帝的處境卻並不艱難,英宗並未費太多周折,就把事情敲定。”

“朱厚熜卻截然不同。”

李泌看向皇帝,鄭重道:

“自他從安陸啓程前來就皇帝位,到取得以興獻王爲皇考的勝利,耗時整三年。”

“其間的起起伏伏、委曲求全、柳暗花明之狀,天幕都一言難盡。”

“這說明,君權的空間已經受到極大的擠壓。”

“他面對的,實際是同一種力量。”

“名義上君權是至高無上的,但“禮制”卻掌握在士大夫手中。”

“他們通過對意識形態的控制取得比皇帝更高的話語權。”

“朱厚熜不得不爭。”

……

【大禮議之後,懵懂的少年皇帝迅速脫胎換骨爲老辣的政治家,並最終使成爲明朝最懂得控制權力的皇帝之一。】

【尤其是對於文官集團的控制,更是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地步。】

【而消除一切掣肘,大權在握的少年英主,也正式開始“革除一切弊政”,欲使“天下翕然稱治”!】

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119.第115章 《出師表》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680章 清軍入關。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514章 李景隆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785章 咸豐功績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
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119.第115章 《出師表》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680章 清軍入關。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514章 李景隆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785章 咸豐功績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