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

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

【民生經濟:財政與民生的關係很奇妙。】

【民生好,財政好。】

【民生不好,財政也能好。】

【但財政不好,民生一定不好!】

【巧了,明朝財政到朱厚熜時徹底玩不轉了。】

【第一,因爲軍屯制度遭到嚴重破壞,邊防軍需要國家補助軍費即所謂“年例”。】

【而隨着衛所軍制的衰落,募兵制也必然興起。】

【但募兵要由國家派人招募,入伍後按月發餉,於是軍費開支又增加了一筆。】

【偏偏嘉靖年間“南倭北虜”交相進犯的軍事形勢,使軍費開支急劇增長。】

【明朝政府不得不動用軍隊對付他們,軍費開支陡增。】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看笑了。

“多簡單的問題啊。”

“漢桓帝、漢靈帝、明憲宗、明武宗。”

“例子比比皆是。”

“但你既不敢又不信。”

“朱棣也只能徒呼奈何。”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捏着小酒杯慢慢飲着。

“小娥,你說他們會吞多少?”

劉娥托腮看着天幕。

“上上下下這麼多官員……”

“十分八九吧。”

……

【第二,官吏的數字日益增多。】

【歷代設官,漢代七千五百員,唐一萬八千員,宋極冗至三萬四千員。】

【到了明代,洪武時全國武職人員約爲二萬八千餘員,憲宗成化時武職已逾八萬。】

【合文職,蓋十萬餘。】

【嘉靖年間,又有許多人通過邊功升授、勳貴傳請、大臣恩蔭等各種途徑,進入官僚隊伍,總數增加數倍。】

【官吏的增加就需要支出大批銀米以供應其俸祿。】

……

{這得謝謝朱元璋了,這還是官員俸祿低呢,要是官員的俸祿高……那都不敢想啊。}

{明朝官員要給你豎中指了。}

{大明土地大,所以需要的官員多,這可以理解。}

{但就算相比宋朝,這也特麼太多了!}

{悠着點啊,有些話別亂說啊,官怎麼會多呢。}

……

大明。

“這他媽還有什麼別亂說的!”

朱元璋氣的跳腳!

“宗室會翻倍咱認了!那是咱後代!”

“怎麼官員翻倍這麼多!”

“那花的可都是咱家的錢!”

馬皇后以爲他能有何高見,不成想峰迴路轉出這麼一段話!

“你真是……”

……

{因爲權力分割的另外一個後果就是使得官場官員冗餘、互相掣肘、政令不通,使得人浮於事,官場越來越臃腫。}

{內閣,就是一個被分割的“丞相”}

{而且當官便意味着擁有特權,如身價翻倍、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光宗耀祖、惠及子孫等,這必然導致大家追求名利,追逐官場。}

{最後就是明朝除了科舉制外,還有薦舉制度,所以很多官員爲了自身利益和派系利益,也會不公正的推薦一些官員,這樣就使官員的數量持續增加,冗官現象也會愈發嚴重。}

{朱姓活寶團隊和龐大的官員系統,這兩者一迭加……}

{兩者?還有呢!}

……

【第三,皇室生活奢侈。】

【繼位不久,朱厚熜就經常大興土木營建宮殿。】

【《明史·食貨志》載:“世宗營建最繁,十五年以前,名爲汰省,而經費已六七百萬。

其後增十數倍,齋宮、秘殿並時而興。

工場二三十處,役匠數萬人,軍稱之,歲費二三百萬。

其時宗廟、萬壽宮災,帝不之省,營繕益急,經費不敷,乃令臣民獻助。

獻助不已,復行開納。勞民耗財,視武宗過之。”】

【僅《明史·世宗本紀》所記載的重大土木工程,就有“作仁壽宮”,“作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宮”,作慈寧宮,作慈慶宮,“營雷殿”,修太廟,修京師外城,重修三殿,重修萬壽宮等十幾個以上。】

【上述遠因、近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等加在一起,共同起作用,遂使嘉靖年間在財政上出現了大問題。】

……

天幕上。

大明疆域上籠罩着一絲血色。

縷縷血絲結成一副饕餮相。

它戴着翼善冠,身穿一件雙補子的紅袍。

前面的補子繡着仙鶴。

後面的補子繡着獅子。

衣冠饕餮趴在地上,張開垂着涎液的巨口。

狠狠咬向大明!

……

【嘉靖二十年(1541年)御史楊爵報告說:“臣巡視(京師)南城,一月中凍餒死八十人。五城共計,未知有幾。”

山西右布政使王宗沐入覲上疏:“山西列郡俱荒,太原尤甚,三年於茲,百餘里不聞雞聲。父子夫婦互易一飽,命曰‘人市’。”】

【百姓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得不到,那寧有種乎就是理所應當的了。】

【其中,僅起兵三萬以上,橫掃三省的起義就有十起。】

【低於此數的有三十多起。】

【山西大同在嘉靖三年、十二年、十四年、三十九年,起了四次兵變。】

【“將疲於邊,‘賊’訌於內,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經,營建繁興,府藏告匱。百餘年富庶治平之業,因以漸替。”】

【評價E級·得零分】

……

大漢·文帝時期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劉恆挽着褲腿,坐在壟邊。

“你知道皇帝的權力來自哪嗎?”

劉啓正咕隆咕隆的灌着水。

聞言放下陶罐,擦了擦汗,打了個水嗝道:

“來自天命。”

劉恆也拿過陶罐喝了口水。

“那天會說話嗎?”

劉啓搖搖頭。

劉恆看着劉啓,認真道:

“是的,天不會說話。”

“但上天會看百姓的反應。”

“百姓滿意誰,天就授權誰。”

“天子之權是上天和百姓共同授予的。”

“孟子言:天與之,人與之。”

“高祖推翻暴秦,約章天下。”

“這就是人與之。”

“但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上天和百姓的共同授權,其實就是民授。”

“朱元璋的大明得國之正爲何?”

劉啓眼中閃過一絲異彩。

“驅除胡虜,恢復華夏。”

“所以他的權力也是民授!”

劉恆點點頭。

“是的,自從周公確立了君權天授,授權問題就已經解決。”

“而孟子是第一個,也是唯一提出名爲天授,實爲民授的子。”

“而這,就是種下寧有種乎的種子。”

劉恆帶着笑意,說出一句讓劉啓大驚失色的話。

“舉義,從來不是叛亂。”

“這是上天賜予百姓的權力。”

……

【用人識人:雖然用的那些人好壞參半,但每次都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就是對天下沒有太多正面作用。】

【評價C級·得兩分】

【後世影響:不上朝的道君皇帝。】

【評價D級·得一分】

【總分:十一分】

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283.晚八沒更。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71章 廁所政變!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
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283.晚八沒更。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71章 廁所政變!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