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

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

大漢·靈帝時期

一隻手支着頭,劉宏躺在榻上。

“這司馬光的一張嘴還挺能說。”

前是肯定神宗政策,再說新法提拔出的官員都是無德之人。

最後以革故鼎新的態度確定了罷廢新法的基調。

“這張嘴,嘖嘖……”

這次午朝明顯是一場戲。

而這場戲給了司馬光超越一切臣子的權力。

就如同十七年前的王安石一樣。

當年羣臣以王安石馬首是瞻,今日變成了羣臣以他馬首是瞻。

轉了一個圈子,角色換了地位。

眼光向外一挪,一羣大臣在那裡商議大事。

劉宏撇了撇嘴,順手從擺在胸前的果盤中摘了顆葡萄塞嘴裡。

什麼都不用操心……還有點不適應呢。

……

季漢·懷帝時期

劉禪皺着胖臉想了半天,隨後看向諸葛亮期期艾艾道:

“相父,朕記得這司馬光是全盤否定變法的吧?”

“他這一上場否了變法……朝廷法令不就成了朝夕令改嗎?”

“此事於國無益啊?”

諸葛亮欣慰且疑惑的看着劉禪。

欣慰皇帝終於懂得思考了。

疑惑皇帝進步這麼快的嗎?

這是學習學開竅了?

感謝天幕!

諸葛亮收回放飛的思緒,嘆氣道:

“就看他迫不及待的樣子,這新法應是保不住了。”

“這新法一上一下,怕是黨爭也會繼續擴大啊。”

……

【新法派援引孔子的話頭:“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司馬光則把神宗與王安石、呂惠卿分開,說新法都是王、呂所爲,同時強調高太后是“以母改子,非子改父”】

……

大唐。

“好一個自欺欺人。”

李淵感覺自己又學到了一手。

“文人這張嘴啊。”

活的說死,死的說活!

……

大唐·高宗時期

“以母改子……”

李治強行保持住了理智。

很明顯,這四個字就是對高太后說的。

說不得還正好深契高太后心意。

但這終究是在字面上繞開了以子改父,從皇權繼承角度卻是講不通的,因爲繼承皇位的是神宗之子,而不是高太后。

此子親政後,若是對太后或朝中大臣心有不滿。

這句話就是逆反的口實。

“不愧是與王安石針鋒相對之人。”

“都是顧頭不顧尾的急脾氣。”

……

【公元1085年,神宗去世的當年七月,首先廢除的是保甲法。】

【十一月,罷方田均稅法。】

【十二月,市易法與保馬法也相繼廢罷。】

【公元1086年,改元元祐元年,三月,司馬光要求各州縣五日之內罷免役法。】

【在江寧閒居的王安石聽說,不禁驚愕。】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舔了舔嘴脣,無言以對。

這兩人……

……

後唐·明宗時期

李嗣源摸着厚厚的下巴肉,語氣中帶着幾分不滿。

“太急了。”

“怎麼一個個不管是皇帝還是臣子都這麼急啊!”

“徐徐經理,乃爲得計。”

“況且也不能都一刀切吧?”

你們宋朝的人怎麼都這麼偏激啊?

……

大宋·神宗時期

趙頊收好『天星』

一雙劍眉倒豎。

“司馬君實……”

你史書修完了嗎?

爲什麼把你攆到西京當留臺御史你心裡沒數是吧!

……

{此法爭議頗大,同一陣營裡的人其實是反對罷免役法。}

{範純仁:“此法熟議緩行則不擾,急行則疏略而擾,委非其人,其擾滋甚。”}

{蘇軾:“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聚斂於上,而下有錢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專力於農,而吏胥緣以爲奸。”}

{蘇軾等人認爲可修飾後留用,司馬光則持全盤否定的態度,屢次商議皆難說動,氣得蘇軾給司馬光起外號叫“司馬牛”}

{然後就得罪了司馬光。}

{蘇軾還是比較就事論事的,可惜兩邊都以爲他是牆頭草。}

{畢竟當了兩年真農民,對於新法,比貓在洛陽十五年的司馬光有發言權。}

……

天幕上。

年幼的皇帝看着殿下。

底下,西夏使者淺淺施了一禮。

“西夏國主覲見大宋皇帝。”

“問大宋陛下安。”

身後的簾幕之下,婦人聲音傳來。

“爾等今朝稱臣納貢,有何賞賜所求。”

西夏使者跟隨從們對視一眼,隨後環視一週,底氣不足道:

“還宋朝將士,求上國所得蘭州、米脂等五地。”

話一出口,坐在上面的小皇帝差點忍不住要樂出聲。

兩旁的羣臣中也有幾聲嗤笑傳出。

大宋損失了幾十萬人才把手伸到西夏境內,你低個頭認個錯上下嘴脣一碰就想讓我們把手砍了?

白日做夢!

“陛下,太后,夏國所言有理。”

殿內一靜。

本來眼睛笑眯成縫的小皇帝身體一僵,笑意退去。

一雙丹鳳眼死死盯着出列的老臣。

垂垂老矣的司馬光看着臺陛,蒼老的聲音讓西夏使者忍不住喜笑顏開。

“靈夏之役,本由我朝而起,新開數地,皆是彼田。”

“宋夏關係,臣每思之,終夕寒心。”

“而解決之道在於廢米脂、義合、浮圖、葭蘆、吳堡、安疆等寨。”

“令延、慶二州悉加毀撤,除大宋省地外,元系夏國舊日之境皆並以還之。”

“陛下!此議言者皆可斬矣!”

章惇大步邁出,對司馬光怒目而視道:

“米脂等寨爲邊疆將士齊心而守!豈能輕言廢棄?!”

司馬光掃了他一言,冷冷道:

“羣臣猶有見小忘大,守近遺遠,惜此無用之地。”

章惇氣得臉色漲紅,但未等說話。

烏泱泱的幾十名大臣俯身行禮,長聲道:

“願陛下!太后!以江山社稷爲重!”

“莫惜此無用之地。”

其餘的一衆大臣立於朝堂之上,相顧茫然。

趙煦仔仔細細的看着那羣人。

隨後盯着司馬光一動不動。

簾後。

“就依相公所言。”

西夏使者聞言大喜,叉手禮行過之後,擡頭目視上方。

挑釁道:

“聽司馬相公所言,臣等才知。”

“神宗原來早就知錯了啊。”

“砰”的一聲響!

趙煦拍案而起!

然而那羣俯首大臣,依然沉默不語。

……

【六月,西夏遣使前來要求將蘭州、米脂等寨劃歸西夏。】

【宋廷爭論不休,多數大臣反對割讓,只有文彥博、司馬光、蘇轍等少數人贊成棄地。】

【由於文彥博、司馬光等執政人物的退讓態度,致使在七月間哲宗接見西夏使臣時,西夏使臣甚至說:“神宗自知錯”,“上(哲宗)起立變色,怒久之”。】

【最後,因蘭州一棄容易威脅關中而被否了。】

【蘭州留下,西夏把擄走的宋朝二十萬邊民給放回來。浮屠、安強、葭蘆、米脂四座城池割給西夏。】

【同時,歲幣依舊。】

……

大秦。

嬴政正擦拭着手中寶劍。

看着天幕裡被割讓的城池,一時竟笑出了聲:

“孔子若是能看到自己的徒子徒孫割地而求和與蠻夷。”

“說不得他誅的就不是少正卯了。”

“郭開比之還要遠甚。”

……

大漢。

劉邦往嘴裡扔着肉塊,百思不得其解。

“乃公就是不明白這幫人腦子裡在想什麼?”

“這不是明顯示弱與敵人嗎?”

“這是張牙舞爪的告訴對方快來打我。”

“到時候苦的還是邊境百姓。”

“想不明白他們。”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着他就想起朝裡那幫主和派。

一個個嘴上說的好聽。

其實就是怕了對方!就是想當縮頭烏龜!

還要扯着大義當!

“唉。”

劉徹看着天幕裡那臉都氣紅了的小皇帝。

不由感同身受幾分。

望你能一雪恥辱吧。

……

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773章 太平天國!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426章 宋朝特色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689章 平定三藩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28章 封狼居胥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369章 慶曆增幣!
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773章 太平天國!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426章 宋朝特色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689章 平定三藩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28章 封狼居胥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369章 慶曆增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