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昭帝時期
“這大宋……確實是有錢……”
劉弗陵略帶幾分豔羨之意。
實在是他那位“雄才大略”的阿父給他留下的坑太深太大了。
要不是仗着曾祖父的恩德,自己估計已經一隻腳踩到亡國之路上了。
“哲宗死的早啊。”
霍光正襟危坐於一旁,沉聲道:
“陛下,現今大漢還是要以修養爲主。”
劉弗陵笑着擺手道:
“朕省得,一動不如一靜嗎。”
……
炎漢·和帝時期
劉肇摸着嘴邊的兩撇鬍須,喃喃道:
“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倒是有幾分以民爲本之意。”
“朕現在越來越好奇了。”
劉慶舔了舔嘴脣。
“依臣所見,還是不好奇爲罷。”
“我總覺得心裡莫名不安,怕是沒什麼好事。”
……
【宋徽宗當上皇帝之後,激濁揚清,表現出了一位中興天子的氣象。】
【從當時皇帝發佈的各種詔書文告上看,他很是誠懇,並沒有玩弄權術、欺世盜名的跡象。】
【如果說宋徽宗能這麼一直保持下去,那大宋可能迎來巔峰。】
【但事實是“端王輕挑”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所謂的“中興之主”不過是假象。】
【蔡京濟世安民也不是爲了天下。】
【公元1102年,宋徽宗命童貫在蘇、杭設造作局,專爲他打造象牙珠寶、金銀藤竹、雕刻織繡等高級工藝品。】
【蔡京看透了宋徽宗的心思和聲色犬馬的嗜好。將《周易》上“豐亨,王假之”和“有大而能謙必豫”曲意發揮,倡導“豐亨豫大”】
【告訴徽宗國庫充盈有花不完的錢,鼓吹君王應在太平盛世盡情享受,讓他享樂也心安理得。】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臉色有點不妙。
這欺上瞞下的狀況讓他想到了自己晚年。
被官員忽悠的以爲天下太平。
自己這般英明的皇帝都逃不脫被欺瞞欺騙的下場。
更別這種亡國之君了。
……
後周·世宗時期
“他的確不適合當皇帝。”
郭榮感嘆了一聲。
雖然一開始有幾分清明之像,但本身依然是屬於偏聽偏信、愛好奢華。
而這兩點就定死了他的弱點有多明顯了。
……
【蔡京忽悠的很成功,宋徽宗玩樂的很安心。】
【宋徽宗統治期間,財政支出猛增。】
【以京師每年的緡錢支出爲例,太宗時期每年約一百五十萬貫,神宗年間每年約四百三十萬貫。】
【到了他這每年增加到一千四百多萬貫。】
【而在財政支出中,修延福宮、造萬歲山等土木工程的花費所佔比例很高。】
【淮南轉運使張根指出:“天下之費,莫大於土木之功”】
……
大秦。
嬴政黑着一張臉,憋着心裡的一口惡氣。
臉黑是因爲想到了趙高與胡亥,天上這兩何其相似!
憋氣是他覺得這是再暗戳戳的嘲諷他!
第一位皇帝是誰?
寡人。
第一位大興土木的皇帝是誰?
寡人……
第一個能跟把興土木和亡國聯繫在一起的國家是誰的?
還是寡人!
你還敢說沒有諷刺寡人!
……
大漢。
“略有幾分故人之姿。”
劉邦捋着鬚髯,搖頭晃腦。
呂雉扭頭,挑了挑眉。
“秦始皇?”
劉邦搖搖頭,比了個耶。
“秦二世。”
呂雉狐疑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你見過嗎。”
劉邦脖子一揚,傲聲道:
“故人,亡故之人!你敢說秦二世不是亡人?”
一個大大的白眼送給他。
……
【宋徽宗窮奢極欲後,造成鉅額財政虧空。】
【爲填補財政赤字,宋徽宗的貼心撈錢小能手蔡京一夥不擇手段,榨取民脂民膏。】
【先是鑄造劣質錢。】
【當時天下主要有當十錢和夾錫錢兩種。】
【十錢始鑄於崇寧二年(1103年)是一種一枚錢當十枚錢使用的大錢,但每枚不到三錢重,含銅量只有六成,利潤率達四成,即貶值三分之一。】
【公元1104年,規定只准使用當十錢,結果商店不開門,拿錢買不到東西。】
【由於鑄造當十錢有數倍之利,於是盜鑄者衆。】
【夾錫錢則始鑄於崇寧四年(1105年)是一種銅錫合金錢,每枚不到三錢重,當銅錢二枚使用。】
【夾錫錢的行使“未有一分之利,而物已三倍之貴”】
【物價飛漲,錢幣二十文只能當一文用。】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看得牙疼。
“你們可真是斂財能手啊。”
“學誰不好學什麼漢武帝與桑弘羊啊!”
李建成抱着手臂感嘆着:
“胡亥的貪圖享受,漢武的搜刮民脂。”
“後面還不知又有幾分像其他亡國之君。”
李世民長吐一口氣。
“可惜仁宗、神宗、哲宗,三代變法圖強。”
“最後攤上這麼個什麼也不懂的荒唐輕挑之人。”
……
大宋·神宗時期
“崇寧……崇寧……”
趙頊在亭內來回踱步,時不時看向天幕。
“你就是這麼崇寧的?!”
“崇你馬個頭!”
隨後看向桌子上的圓石。
……
【同年,濫發紙幣。】
【把交子改稱錢引,將其行使範圍擴大到除閩浙湖廣以外的全國各地。】
【公元1107年,交子的發行額已經是仁宗天聖年間的二十倍,因爲沒有現金儲備,以致錢引一緡僅值銅錢十幾文。】
【錢幣貶值,引起物價高漲。】
【戶部普查,一石米的價格從宋神宗時期的六百至七百文,達到二千五百至三千文。】
……
大宋。
“快快快!安神藥!”
一名髮鬚皆白的太醫看了看坐在涼亭內的趙匡胤臉色。
與身後的一衆太醫小聲且快速說道:
“臉上青色,目赤神散。”
“須安氣凝神!”
一名鬢白鬚黑的太醫捋須瞧了瞧,搖頭道:
“應用抒發之藥。”
“陛下這是鬱氣呆滯,無處可發。”
“就算一時壓下去也會反覆發作,更是傷身。”
“不如一口氣全部發泄出去!”
衆人太醫看了一眼天幕。
“陳太醫說的對!”
“就看天上這位……我同意陳太醫的看法!”
“……確實無可反駁。”
鬚髮皆白的太醫略微思考了一下,小聲道:
“一切就依陳太醫之意,金紫醫官的判斷不會出錯。”
……
大宋·真宗時期
“小娥……”
趙恆可沒忘了這交子是誰扯出來的。
劉娥目光不善。
“你想說什麼!這事能怪着我嗎!”
趙恆訕訕一笑。
“我是想說,這事還是我來吧。”
“你把握不住。”
劉娥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行!伱最好長命百歲!祈禱我死你前面!”
“不然你前腳死我後腳就找小相公!”
……
【同時變更鹽鈔法。】
【公元1103年四月,規定商人先花錢到開封榷貨務買鹽鈔,然後再憑鹽鈔到產鹽州郡去領取食鹽。】
【商人領到一批食鹽,需花費三倍錢財。】
【同時又宣佈舊鹽鈔一概作廢。】
【兩法實施,朝廷收入增加多達一千二百萬貫。】
【但不少商人因此破產,淪爲乞丐者爲數衆,甚至被逼自殺。】
【提點淮東刑獄章縡目睹這一慘狀,上疏譴責蔡京改法誤民,因而被貶職。】
……
大漢·景帝時期
劉啓眨了眨眼睛,恍然大悟!
“你們原來在這等着呢!”
“搜刮他們的錢,再用他們的錢建病院來收養他們!”
他扭頭看向小劉徹,驚歎道:
“他們比你還狠啊!”
“殺人誅心吶!”
小劉徹捧着小臉避開他的大臉。
關我屁事!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唾棄他。
劉徹理解他。
恍惚間,他似乎宋徽宗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這一下驚得他一身冷汗!
“原來朕晚年是這般模樣……”
平白直述時不覺如何,一提出對比劉徹知道了自己晚年做的那些事有多麼可恨了。
“宋徽宗是朕的一面鏡子。”
衛子夫和霍去病都驚了!
“陛下……你這……”
劉徹擡手止住霍去病的話,正色道:
“匈奴朕還是要打的。”
“但怎麼打,打多久。”
“朕要好好思考一下。”
“總之,朕絕不能走老路!”
隨後又瞥了一眼天幕,嫌惡道:
“再走老路,朕不如死了算了!”
……
【又增加賦稅。將某些舊稅的徵收範圍擴大。】
【如腳錢即運輸費,作爲夏秋二稅的一種附加稅。】
【百姓歷來無此負擔,但從崇寧年間開始,每繳納二稅一斗,交腳錢五十六文,“民至鬻牛易產,猶不能繼”】
【同時又增加不少新稅,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經制錢。】
【規定凡公私出納,每貫錢向政府交納二十三文。】
【財政收入因而每年增加數百萬貫,但百姓怨聲載道。】
【又括民田爲公田,宦官楊戩在汝州括公田,“創立租課,謂之公田錢”,並設立稻田務。】
【並且賣官鬻爵。各級各類官員總數多達四萬八千零七十五人。】
【蔡京、王黼公開出賣官爵:“三千索,直秘閣;五百貫,擢通判。”】
【宋徽宗統治期間是宋朝歷史上官員人數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覺得自己也算長見識了。
劉啓則難掩語氣中的滿心荒唐之意。
“宋朝如今究竟是個什麼模樣他真不知道嗎?”
竇漪房給劉恆倒上一杯茶水。
“滿朝文武定有與他言說之人。”
“但他還是這麼辦了。”
劉啓如鯁在喉,艱難吐出四字。
“自欺欺人。”
……
炎漢·靈帝時期
衆人齊刷刷的看向劉宏。
劉宏緩緩避開衆人視線。
“朕早已改過自新,再也不是從前的我了!”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感覺自己再飄。
他有點能理解秦始皇看到胡亥時的感受了。
同樣能理解唐太宗暴揍唐玄宗的感受了。
“朕爲什麼不能親手掐死他呢?”
趙匡義陷入沉思。
……
【而凡此種種,都是打着恢復熙豐新法的旗號。】
【崇寧元年恢復僱役法,以鞏州爲例,元豐年間一州人民所交役錢只不過四百貫,僱役法恢復後得交近三萬貫,比從前幾乎增加七十五倍之多。】
【崇寧三年恢復方田法,“官吏非特妄增田稅,又兼不食之山方之”,以致“民因方量流徙”】
【所謂方田均稅法,已經變爲方田增稅法。】
……
大隋。
夫婦兩沉默了。
一時間他倆覺得自家那畜生在亡國這一方面,好像有點輸了。
“那畜生是一口氣榨乾民力。”
楊堅扶膝而坐。
“這位厲害了。”
“他選擇榨乾世世代代的百姓。”
……
大宋·仁宗時期
“嗚嗚……”
趙禎被氣哭了。
他好像打死這個混蛋!
但他打不着!
“你知不知道朕爲了大宋有多殫心竭力啊!”
⊕ tt kan⊕ C○
“朕天天忍着眼前這羣王八蛋的氣是爲了什麼啊!”
一衆大臣面面相覷。
啊這……
算了,就當沒聽見吧。
陛下也不容易。
……
大宋·哲宗時期
趙煦看着天幕一動不動。
一旁的司馬光嘴脣顫抖幾下,終究沒說出不可轉換新法之事。
說了也白說,自己一死皇帝不還是改成新法了。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這端王……
真要皇帝擔上殺弟的名聲嗎?
自己要不要勸阻一下呢?
司馬光糾結中。
……
大明。
朱元璋按着劇烈跳動的眼皮子。
“咱早就知道他不是個東西。”
“但沒想到他這麼早的時候就不是個東西了!”
“還真就拿百姓當韭菜割呢!”
馬皇后看的心酸。
“神宗、哲宗,兩父子雖然變法沒有大成,但也都費勁心力的維持大宋消除三冗……他不該上位啊。”
……
大清·雍正時期
捋着玉串尾穗,雍正帶着一絲沉思。
“輪迴之說,甚爲玄妙。”
“明人曾言:李後主亡國,最爲可憐。宋徽宗其後身也。”
“這宋徽宗說不得真就是李後主轉世尋仇來的。”
弘曆則神遊天外。
他想到了自己見到的那副《鸜鵒圖》
自己向汗阿瑪求這副宋徽宗的真跡不知可行與否。
也不知爲何,自己的手突然好癢!
……
【宋徽宗是個藝術家,他即位前就是名譽天下的大書法家和大畫家。】
【衆所周知,搞藝術是要花錢的。】
【而被蔡京一通操作餵飽了的皇帝,開始想起他的藝術了。】
【這一次,他要換個藝術。】
【而藝術對象,就是平平無奇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