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

天幕上繼續播放

在建康宮的東北方向,一座十分罕見的高層建築——九層佛塔聳立而起。

圍繞佛塔的則是樓閣高聳,寶殿宏大的寺廟。

寺廟匾額書寫三個大字。

『同泰寺』

畫面略過寺門、寶殿,來到廣闊的天井處。

此時,鬚髮皆白的蕭衍正身穿僧衣,於高臺上口若懸河的講解佛經。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分別開示大般涅槃,有四相義。何等爲四?”

“一者……”

隨着陣陣梵音,畫面懸空。

一道金光隨着梵音凝結,形成四字。

『菩薩皇帝』

……

大秦,

贏政擰着眉頭聽着天上那陣陣誦聲。

“這是什麼東西?”

“老莊?”

……

大漢,

劉邦看了看呂雉,又看了看蕭何與張良。

“菩薩是什麼?”

底下兩個老頭也一臉茫然,小聲討論着

“年號?”

“諢號?”

“丞相,這東西怎麼聽着那麼不對勁呢?”

盡學法家之令的蕭何對這皇帝唸叨的東西心有排斥,又暫不知排斥於哪。

張良瞥了一眼口稱丞相的蕭何,隨即輕聲道:

“……似有莊子姑射之意,卻又不盡同逍遙之遊。不似中國之物。”

……

炎漢·明帝時期

一臉疑惑的劉莊摩挲着手裡的棍棒。

總覺得天上的這莊園與打扮很眼熟。

“啊!對!是佛寺!”

“等等!這皇帝當胡僧去了!”

劉莊頓時感覺到自己的精神收到了莫大的衝擊!

佛、胡教、胡僧。

皇帝、中原、天子。

“你們南北朝還敢再大逆不道一點嗎?”

“你們南北朝正常人士就這麼稀少嗎?”

……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看着天幕冷笑連連。

“頭腦發昏就不要戀權不退,最後枉顧性命。”

寺院佔有大量肥沃土地和人口,又不承擔徭役租稅,本就嚴重影響朝廷的財政收入和兵士來源,削弱國力。

不思解決,反而捨身寺廟,糊塗至極!

“朕可不會像你那般。”

想到那口出不遜的和尚和一無是處的道士,下定決心,隨即開口道:

“詔:斷佛、道二教,經象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

“令:三寶福財,散給臣下,寺觀塔廟,賜給王公!”

……

【公元527年,這一年,梁武帝在位整整二十五年。】

【對於人生而言,二十五年是一段非常漫長的時間,能將一個人改變很多,甚至面目全非。】

【而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已經讓梁武帝失去了初爲人君的奮發、敬業與進取之心。】

【這個時候,作爲皇帝,他經常無心處理國家大事,而是一頭扎進了佛學的海洋裡。】

……

南樑·武帝時期

同泰寺裡,蕭衍看着天幕悠悠道:

“何人能懂我心?何人能懂我心?”

隨即繼續唸誦着經文。

……

【早在公元519年,梁武帝就接受佛戒,正式皈依佛教,法名冠達,成了一個帶髮修行的俗家弟子。】

【此後,朝廷很多事務他都交給臣下去處理,自己則一心撲在了佛教事業上。】【梁武帝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不客氣的說,是一個有些極端的佛教徒。】

【公元521年,於建康宮對面大興土木,斥巨資建造了一座寺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同泰寺。】

【而同泰寺的鼎鼎大名,全靠梁武帝一人撐着。】

【公元527年三月初八,六十四歲的梁武帝到同泰寺舍身,在寺廟裡吃住、唸經、勞動,三天後,於三月十一日回到皇宮。】

【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梁武帝又一次來到同泰寺,這次他是來寺廟舉行“四部無遮大會”的。】

……

大隋·文帝時期

七歲的楊諒依偎在獨孤伽羅的懷裡,看着天幕好奇道:

“阿耶,阿母,什麼是四部無遮大會啊?”

一旁正在處理政務的楊堅聞言笑道:

“四部無遮大會乃梁武帝首創。”

“四部是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種不同身份的佛徒。”

“無遮指不分高低貴賤、不必保守遮掩,衆生平等,暢所欲言,大家在一起共同交流佛法心得。”

說着說着,楊堅來了興致。

“且梁武帝還建立了儒、道、釋三教同源說。”

“例如,老子孔子是佛祖的弟子……”

楊諒看着滔滔不絕的楊堅,不由看向獨孤伽羅,然後就發現自家阿母也聽得津津有味。

撓了撓腦殼,聽不懂。

……

天幕上

一羣文武大臣於同泰寺外苦苦等候,

待寺廟內的講經之聲停下後,大臣們迫不及待邁進寺廟,來到露臺天井。

“陛下,經已講完,該回宮處理政務了。”

“是啊陛下。”

蕭衍頭也不擡、眼也不睜的開口道:

“此間已無皇帝,我已捨身出家,法號冠達。”

……

【公元527年九月十六日,梁武帝脫帝服穿僧衣,於同泰寺講解《大般涅槃經》。】

【大會開完後,朝廷文武大臣都等着梁武帝回宮處理政務。】

【梁武帝當場表示,他不想當皇帝了,他要捨身爲寺奴,出家爲僧。】

【二十五日,由羣臣捐錢一億,向“三寶”禱告,請求贖回皇帝。】

【二十七日,梁武帝還俗。】

……

秦漢的一衆皇帝表示:

別吵,朕在思考!

西漢一衆皇帝還好,只是認爲這佛教可能就跟諸子百家一樣,這個皇帝也只是入了一家學派。

雖然不理解,但也能接受。

但東漢與三國時期等一衆皇帝表示。

我不理解!也不接受!

……

曹魏,

司馬三人皺着眉頭。

“這南北朝的皇帝實在是……實在是…”

才思敏捷的司馬懿頭一次啞口無言。

“梁武帝……”

司馬昭喃喃唸叨着:

“這感覺就像魏武帝給張魯當教徒去了一樣……天崩地裂。”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喝着茶,看着天幕失笑道:

“自古信佛的皇帝不少,但像梁武帝這麼瘋狂的還從爲有過。”

一旁的武媚娘思考一會,道:

“梁武帝會不會是藉由壯大佛寺勢力、聯合佛寺來制衡世族呢?”

李治瞥了一眼認真詢問的武媚娘,搖搖頭無奈道:

“如果是這樣,那就說明梁武帝是個絕無僅有的蠢貨。”

想了想,又加上一句。

“還是個比晉惠帝還傻的傻子。”

不理武媚娘一臉疑問的表情,李治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世族不是好個東西,但他們能治國。

梁武帝捨身期間,沒有出現大臣篡權和部下叛亂的事情,可見梁武帝以儒治國是取得成功的。

媚娘還需要歷練啊。

先試探一下,看看涉及宗教能寫到什麼程度。

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751章 茶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38章 南園遺愛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67章 鬆錦之戰。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
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751章 茶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38章 南園遺愛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67章 鬆錦之戰。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