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看着羣裡一衆清帝瘋狂謾罵着道光,“嘖嘖”兩聲。

“如果說《南京條約》是中國向半殖民地轉變的開始,那麼《辛丑條約》則標誌着這種半殖民地的確立。”

長孫無忌則開始拿着慈禧對比武則天來。

“量中華之物力……虧她也說的出口!”

李治看着面無表情卻語氣憤慨的舅舅,似笑非笑道:

“慈禧是深知帝王之術的。”

“如果聯繫上下文的含義。”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一句之前,則有“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這樣的指示。”

“此處的“悉心酌核”,再加上後面婉商力辯,確實是在指示參與談判的大臣們,須想辦法減少賠款總額,不能任由對方隨意開口索要,更不能對方要多少便答應給多少。”

“所以,整張諭旨的意思,應該是與列強切實相商,不得在賠款等問題上漫天要價,任意要挾,以儘可能少的中華之物力,來結與國之歡心。”

“不過……”

李治嘴角上剛浮現一抹諷笑。

一道熟悉又陌生的金光在二人眼前乍現。

一道許久未曾聽過的聲音,迴盪兩人耳邊。

“不過,如何說是一回事,如何做又是另一回事。”

黑色靴子自金光踏出。

明黃色的下裳隨着步伐飄蕩。

“諭旨的措辭關乎皇權的體面,自然少不了要用話術來包裝。”

熟悉的面孔映入二人眼中。

“所以當回到具體的和議談判中時,慈禧真正想要的,是不惜代價也要確保自己不被追究,繼而實現和談成功。”

李世民看着目瞪口呆的二人,笑道:

“稚奴,你是這麼想的吧。”

……

大宋·仁宗時期

趙禎覺得大宋真的很奇妙。

“朕怎麼總覺得,慈禧這話是說,我們國庫有多少錢你也清楚,咱們自己的日子也得過,列強也得安撫,你自己掂量一個合適的數吧。”

“無論賠款數字多少,你們商量吧。後續背鍋也是你們。”

“你們看是不是這意思。”

衆大臣看着還能調笑出來的皇帝,一時皆無語。

別的不說,老皇帝在心態這一方面確實首屈一指。

心態真好啊……

龐籍沉聲道:

“慈禧諭旨裡的“量中華之物力”之“量”字,可以說是儘可能多,也可以裝點爲儘可能少之意。”

“但在實操中,卻更接近有多少就拿出多少來。”

“一個量字,怎麼解釋都行。”

“雖然不可能在公開的文件中表明傾盡天下所有向洋人求和。”

“但最後的結果,則應證了其言辭。”

“避免首禍爲己。”

“呂武之惡不如之半分。”

“清朝真是“福氣”深厚。”

趙禎聽得牙磣。

這“福氣”……大宋也有……

不如不要的好。

……

【自鴉片戰爭中國逐漸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來,中國社會處境一直是下降的。】

【以往的史學家評論說,這種下降就是“沉淪”,甚至“沉淪”到了“深淵”。】

【但是這個“深淵”在哪裡?】

【這個“深淵”有底嗎?】

【有的,這個“沉淪”的“深淵”有個“谷底”。】

【“谷底”就是《辛丑條約》的簽訂。】

【自此往後二十年間,中國社會就在這個“谷底”裡掙扎。】

【有時候看上去有了光明的前景,有時候這個光明的前景又被黑暗取代。】

……

大元·世祖時期

“這就是殖民啊……”

忽必烈摸鬍鬚,突然開口道:

“你們說我們可不可以也用這種方式遙控西方呢?”

劉秉忠率先開口道:

“其實我大元未來也就如英法等國一般,遙控各民。”

“而最後的結局也顯而易見。”

忽必烈知道這人從不無的放矢,虛心道:

“仲晦可有何可教我?”

劉秉忠微微頷首,笑道:

“就像這《辛丑條約》一般。”

“辛丑以前,列強已經割去了中國的香港、臺灣等部分土地,強租了一些港灣,但尚未在中國領土合法駐軍。”

“《辛丑條約》規定,外國軍隊得駐紮於中國京畿的戰略要地,並將海防炮臺一律削平。”

“這等於對中國實行了永久軍事佔領。”

“四大汗國其實與此類似。”

“但我們是兄弟之國,而非父子之國。”

“此爲一要。”

忽必烈心中記下,隨後追問道:

“如仲晦所言,我大蒙古也可以殖民西方?”

劉秉忠點點頭,指着腳下大地,正色道:

“以清朝爲例,辛丑以前,中國已經有了列強享受種種特權的租界,《辛丑條約》則將這種制度發展到形成一箇中國人不得進入的武裝區,這是真正意義的“國中之國”,它就在紫禁城旁,用槍口監督着清朝的一舉一動。”

“換言之,四民制反而更像殖民。”

“而以果觀之,最後的結局定是義旗高舉,星火燎原。”

“此乃大道循環之天理,非人力所能抵也。”

忽必烈微微坐直身體,眯眼道:

“但對西方之民,不也要如此嗎?”

劉秉忠笑道:

“二者豈可相提並論。”

忽必烈看了他一眼,平靜道:

“還有呢。”

劉秉忠知道忽必烈還是心中有刺,但他也瞭解忽必烈。

這點刺,馬上就能被忽視了。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一切衝突皆是利益不夠所至。”

“那,若是以億民供一國呢?”

忽必烈雙眼微眯。

“億民供一國……”

劉秉忠自顧自道:

“如果說自道光以來,西方商品和資本的輸入,使清朝在貿易的旗號下開始了經濟被侵略的歷程。”

“那麼,戰爭賠款則是把你打趴下之後,實行赤裸裸的劫掠。”

“這種劫掠一次比一次厲害,直至整個國家財政盡入其囊。”

“《辛丑條約》規定的賠款多達白銀十億兩,還有甲午戰爭中的賠款,這已使清朝背了一身的債。”

“而清朝全年的財政收入還不足白銀一億兩。”

“要還清這鉅額賠款,只有層層加派,最終分攤到每一個百姓頭上。”

“不管清朝洋務自強幾十年,列強要把這個可憐的家底,連鍋端走幾十餘次。”

“清朝已經成了被列強套着繮索的經濟奴隸。”

“我們也可以這麼做。”

“大蒙古國不能總是軍事分封,這是竭澤而漁,撈不到多少油水。”

“要換條思路,可持續發展。”

……

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裡的種種條約,再次想到了元朝。

“殖民……原來這就是殖民。”

“他們是想在思想上也控制中國!”

《辛丑條約》規定賠款四點五億兩,是以清朝四億人爲標準制定的。

這表示賠款是針對全體中國人的懲罰!

而規定凡是有義和團活動的地方,停止科舉考試五年,是對這些所有士人的懲罰!

以皇帝的名義在全國各地張榜公佈,若有傷害洋人之事,不加以懲辦就革職查辦永不敘用,是對全國官民的警告!

“一張條約,對全國上下每一層階都施加着巨大壓力……”

“謝罪、懲兇、立碑、停試。”

朱元璋似乎能看到天下有義之士羣擁而起了。

“清朝已名存實亡了。”

……

大清·乾隆時期

“哈哈哈哈哈哈!”

羣臣覺得皇帝可能氣瘋了。

他們猜的也沒錯。

乾隆確實離氣瘋不遠了。

天朝上國的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一下子變成了乞命討饒,奴顏婢膝。

各國要同清朝簽訂新的商約,實際上是要進一步擴大對清朝的經濟侵略。

辛丑以前,清朝挨列強的打還可以還手抵抗,這回不僅抵抗的權利被完全剝奪,連百姓加入反洋組織,也要被統統砍頭!

清朝的官員則成了列強鎮壓百姓的工具,否則就要被革職懲罰!

“我大清,竟成了洋人的朝廷!”

“縱觀歷史,還有比我大清地位更低的朝代了嗎!”

“南宋也不至於此啊!”

痛!太痛了!

乾隆能想到清朝的未來不好。但沒想到未來這麼不好!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乾隆咬牙切齒的念着這幾個字。

“諂媚!諂媚!”

統治階級的思想即是社會的主流思想。

上面既如此諂媚洋人,那崇洋、媚洋的意識也會在清朝逐漸蔓延開來。

你問他爲什麼會這麼想?

兄弟!清朝就是這麼幹噠!

“還不如……直接反了呢!”

羣臣心下咯噔一聲。

完了!皇帝瘋了!

……

【公元1865年初,中亞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趁清朝陷入太平天國運動的泥沼無暇西顧之際,在沙俄的支持下入侵喀什。】

【僅僅數年之間,幾乎整個新疆地區,都落入了入侵者阿古柏手中。】

【沙俄趁阿古柏入侵北疆之機,出兵進佔伊犁。】

【作爲中原通往新疆的主要通道,河西走廊與新疆的聯繫逐漸被切斷。】

【而正當清廷準備出兵新疆時,東南海疆驟然報警。】

【公元1874年春,日本悍然發兵侵犯臺灣。】

【邊疆和海疆同時爆發危機,這種邊防形勢是清廷從未遇到過的。】

【爲此,清朝廷召集南北洋大臣及沿海沿江各督撫、將軍,就國家防衛戰略重心展開了一次著名的討論。】

【無論是出兵新疆還是加強海防,都需要鉅額經費,清廷的財政狀況極爲困難,國防經費該如何分配成爲各方爭論的焦點。】

【此時,以李鴻章爲首的部分清廷官員提出,新疆地區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軍費來維持,不如就此放棄經營,將國防重心轉到沿海地區。】

【而左宗棠則認爲:中國的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

【西部安定,中國就等於安定了一半。】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皺着眉,一臉嫌棄。

“這李鴻章什麼狗屁說辭?”

“真是可嘆可恨!”

“那俄國就像餓極了的豺狼,今天你扔給他一塊骨頭,啃完了他還要來,難道要讓它一片片蠶食不成!”

“這左宗棠倒頗有見識。”

海疆他是不懂。

但邊疆他懂啊!

沒人比他更懂邊疆!

從軍事地理上講,河西走廊對中原地區的安全意義重大!

但河西走廊並不是中國西部的天然極限。

只有前出河西走廊,全力經營新疆,才能保障包括河西走廊在內的整個西部地區的安全。

“況且……”

劉徹根據天幕裡信息,統算了一下。

“雖然俄國堅船利炮,但它在歐洲連年征戰,也是國力空虛,未必真能刀兵相見,許多時候不過是虛聲恫嚇。”

“退一步說,要真打起來,他們也未必能勝。”

戰爭本就是燒錢機器,沒有哪個國家富裕到可以支撐所有戰場消耗的。

而如果一個國家能全方位壓制各個戰爭局面,那就根本不需要談判。

……

【光緒元年二月二十八日(1875年4月12日),左宗棠上奏《復陳海防塞防及關外剿撫糧運情形折》,詳細論述了國防形勢,提出“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的主張,併力主發兵西北,收復新疆。】

【最終,左宗棠的主張得到了軍機大臣文祥和慈禧的支持。】

【新疆軍情告急,令河西走廊又一次成爲烽火邊塞。】

【而在這次國防大爭論之前,左宗棠已經開始行動。】

【他調集湘軍進駐蘭州,積極備戰。】

【爲了對付阿古柏軍的洋槍洋炮,開設了蘭州製造局,仿造德國槍炮,爲西征新疆提供武器彈藥。】

【在左宗棠督辦新疆軍務期間,他指揮官兵修築了從蘭州開始經河西走廊通往新疆的道路。】

【河西氣候乾燥,景色荒涼,左宗棠下令築路軍隊,在河西走廊道路兩側栽種楊樹、柳樹和沙棗樹。】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正是後人對這一景象的讚頌。】

【以後,穿行在河西走廊的人們便將左宗棠和部屬所栽種的柳樹叫作——“左公柳”】

【歷經一百多年的歲月風霜,古老蒼勁的左公柳至今仍存,綠柳濃蔭依然造福於今日的河西百姓。】

……

{當年到嘉峪關,看到市區兩邊道路都種的柳樹還納悶,心想從來沒見過哪個城市把柳樹當景觀樹。}

{在酒泉的霍去病倒酒處旁邊就有一株胸徑超大的左公柳!}

{河西走廊必遊,左公栽柳當尋。}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距海遙遠,溼潤的東南風難以到達,種樹可能是調節了當地的乾燥的氣候,變得更溼潤。}

{原是“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後來是“引得春風度玉關”}

{歷史只一句左宗棠收復新疆。}

……

天幕上。

肅州西門校場。

西北的黃沙吹千餘名將士的臉龐。

一身戎裝的老者登上高臺。

臺下衆將士,高聲道:

“參見大帥!”

老者點了點頭,開口道:

“爺們兒們,我們打敗了阿古柏,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所有地方。”

“俄人當初說,待收復了烏魯木齊、瑪納斯等地就交還伊犁,可這兩地已收復了兩年多,他們依然霸佔着伊犁。”

“那伊犁是什麼地方?”

“那可是我大清乾隆爺留給我們的塞上江南!”

“天山南北已經收復,爺們兒們!你們說伊犁我們要不要?!”

將士高舉兵器,齊聲高喊:

“要!要!要!”

老者笑了。

“好!你們有決心就好。”

“我老了,可就算死在新疆,我也絕不說一句不要伊犁的話,也絕不對俄人服軟!”

隨後老者揚了揚手。

四名親兵擡上一具黑漆棺材。

老者指着棺材道:

“你們都看到了,這就是我給自己準備的棺材,我要你們擡着它出關。”

“不復伊犁,我誓不生還!”

甲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將士們氣勢高昂:

“不復伊犁,誓不生還!”

“不復伊犁,誓不生還!”

畫面一轉。

旌旗招展,戰馬嘶鳴。

老者率軍出關。

而在他的戰馬後面。

將士們擡着那口黑棺隨行。

“爺們兒們!”

“出關啦!”

……

【光緒六年四月十八日(1880年5月26日),六十八歲的左宗棠率親軍六大哨一千餘人離開肅州,出嘉峪關向哈密進發。】

【爲表示抗俄決心,他毅然決然,“舁櫬以行”】

【五年前,清廷任命左宗棠爲欽差大臣,全權主持收復新疆的行動。】

【左宗棠的湘軍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就收復了除被沙俄佔領的伊犁地區外新疆的所有失地。】

【他在寫給家人的信中坦露心懷:“此時西事無可恃之人,我斷無推卸之理,不得不一力承擔。”】

【五月十四日(6月21日),清廷召開緊急會議,李鴻章的意見左右了會議,協辦大學士全慶、工部尚書翁同龢、禮部尚書徐桐以及南洋大臣兼兩江總督劉坤一都贊成委曲求全,與俄妥協。】

【“越二日”,將會議意見上奏。清廷遂於十九日發出“上諭”,決定寄希望於談判。】

【派駐英、法公使曾紀澤赴聖彼得堡重開談判。】

【七月初六日(8月11日),清廷發出諭旨,調左宗棠回京,“以備朝廷顧問”。】

【二十四日,左宗棠接到這道諭旨,深受刺激。他因壯志未酬,內心十分痛苦,在一封家信中曾這樣表白:“俄意欲由海路入犯,而任事諸公不能仰慰憂勤,虛張敵勢,殊爲慨然。我之此行,本不得已。”】

……

{左宗棠用兵新疆之所以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究其原因,就在於戰爭的正義性質,各族人民的支持,準備充分,指揮正確以及廣大將士的英勇作戰。}

{左宗棠說:“夫西征用兵,以復舊疆爲義,非有爭奪之心。”}

{收復新疆,驅逐侵略者,不但是新疆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是西征廣大將士的共同心願。出關清軍絕大多數均能上下一心,士氣高昂,“萬里長驅,每營僅發四個月鹽、菜,無卻步者”}

{進軍新疆之艱苦是人所共知的:要跋涉戈壁之中,翻越天山之巔。}

{要忍受吐魯番盆地的酷熱,並攀緣陡峭的冰山。}

{有時因敵人決河,要泅渡汪洋澤國。}

{有時因中途缺糧,面臨斷炊的威脅。}

{但是,不管如何艱難困苦,西征軍仍堅忍不拔,勇往直前。}

{南疆西四城克復後,清軍爲追剿殘敵,深入人跡罕到之地,“四晝夜馳八百餘里,人未交睫,馬未卸鞍,接仗時猶復倍加抖擻,愈接愈厲”}

{而清軍收復新疆的鬥爭不但得到維吾爾族各階層的支持,也爲其他各族人民所擁護,如由喀喇沙爾避居博爾吐山的蒙古“臺吉”扎希德勒克,得知清軍進抵托克遜,立即趕往該城,向將領陳述機宜。}

{當清軍繼續前進時,他“隨同馳驅,於地勢險夷、賊情虛實、水道深淺,據實備情”。}

{而從伊犁逃出的錫伯族民衆在喀爾博戶一帶屯田儲糧,清軍進至烏蘇,他們就把糧食送到營中,以供軍糈。}

{根據《伊米德史》這一部維文史料所載:“沒有一個城鎮向皇帝陛下的大軍射過一粒子彈。相反,很多城鎮的好人還爲皇帝的大軍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這就是人民羣衆的力量!}

……

【沙俄對左宗棠的積極備戰,也感到惴惴不安,參加談判的俄外交部高級顧問若米尼就承認:“戰爭對於我們是耗費巨大,沒有止境而又無益的。”】

【而左宗棠的積極備戰,對同沙俄談判的曾紀澤也起了後盾作用。】

【當左宗棠奉召回京時,沙皇政府不明底細,以爲中國“有動兵之意”,心存疑懼。】

【當時,俄國剛剛結束了對土耳其的戰爭,財政已經枯竭,財政赤字高達五千萬盧布。】

【沙皇政府主觀上雖然不惜以戰爭手段永遠霸佔伊犁,但限於財力,不敢貿然興兵。】

【迫於形勢,沙俄不得不同意改約。曾紀澤在力持收回伊犁,廢除《崇約》原則的同時,在其他方面也有所讓步。這樣雙方終於在光緒七年正月二十六日(1881年2月24日)簽訂了中俄《改訂條約》(即中俄《伊犁條約》)。】

【按新的條約規定,俄國同意交還特克斯河谷地區(約兩萬多平方公里)和通往南疆的穆扎爾山口,並放棄了俄國貨物由嘉峪關運進內地的要求,但仍割佔了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約一萬多平方公里),並把賠款由五百萬盧布增加到九百萬盧布(約合五百零九萬兩白銀),還保留了《崇約》所規定的商業特權。】

【十分明顯,《改訂條約》仍然是沙俄強加於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但中俄《改訂條約》的簽訂,也宣告了沙俄在我國伊犁地區殖民統治的結束。】

【光緒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882年2月17日),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升泰抵達伊犁,與俄方代表會商收交辦法。】

【次年二月初四日(1882年3月22日),雙方換文,完成了移交手續,伊犁將軍金順隨即帶兵進駐,伊犁終於從侵略者手中迴歸祖國懷抱。】

沒左宗棠,清朝提前進入被殖民。

《改訂條約》仍是不平等條約。

但從清朝方面說,這與崇厚簽訂的條約相比總算收回了一些權益。

畢竟能從貪婪成性的沙俄嘴裡掏出一部分“獵物”,不是件容易的事。

雖然它們都是紙老虎。

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777章 湘軍!湘軍!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510章 奉天靖難!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
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777章 湘軍!湘軍!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510章 奉天靖難!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