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

【唐文宗李昂這一年也只有十八歲,比他哥哥敬宗李湛只小四個月。】

【加之其父兄的所作所爲都令人十分失望,因此唐文宗剛上臺的時候,大臣們並不看好他。】

【但剛剛繼位的文宗表現卻令人眼前一亮。】

……

天幕上。

年輕的皇帝高坐龍座,面上強壓平靜。

殿下羣臣肅穆而立,一言不發。

站立在皇帝身旁的宦官大聲念着旨意。

“按元和舊例,五坊鷹犬,一律放出。”

“度支、鹽鐵、戶部、州府每年朝貢,一律以興元舊例定額供給,不得增加。”

“禁內廷諸司所轄宦官增加衣糧。”

“每逢單日,文武百官皆上朝議事!”

此言一出!羣臣俱都驚愕目視上首。

……

【公元826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放無職事宮女三千人,裁宮廷教坊樂工、翰林伎師、苑總監術士等吃閒飯的一千二百多人,停止各司新加的衣糧。】

【御馬坊、球場及近年另外存的錢穀所佔用的田地,完全歸之於有司。】

【先前穆宗、敬宗時期宣佈上貢求取的的刺繡、雕鏤器物以及金筐寶飾的牀榻,全部停止。】

【敬宗時代,每月不過上朝一兩次,文宗恢復舊制,每當單日必定上朝,在朝會上與羣臣討論政務也非常認真,有時甚至因過於投入而忘了退朝的時間。】

……

大漢。

“劉邦,你覺得這小娃娃能不能掃除大唐的弊端?”

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劉邦撓了撓大腿百無聊賴道:

“觀此種種,只能說他足以稱得上是一個好人,但能否成爲一個好皇帝……難說。”

“還是那句話,大唐此時缺的不是好人、好皇帝。”

“缺的是有決斷力,有那種不顧一切、一往無前決心的皇帝。”

呂雉娥眉一蹙,略有不同意見。

“禁內廷諸司所轄宦官增加衣糧,這不是要明擺着要對宦官出手?”

“這難道還不算有決心?那都是執掌生殺大權的宦官了。”

劉邦看了她一眼。

這麼激動幹嘛?還沒放棄讓劉盈當太子?

這人怎麼這麼倔強呢?

“說,誰都會。”

“主要還是看如何做。”

“李昂的改革,正好懟在掌權宦官的利益上。”

“如此毫不掩飾的想法怎麼不會讓宦官人心浮動?”

“大權都在人家手裡,他能做什麼?”

“朕跟你打個賭,這人的種種措施必定接連受挫!”

呂雉看着滿臉自信的劉邦,點點頭正色道:

“好,你說的對。”

“我不賭。”

被噎了一下的劉邦無奈的白了她一眼。

“你學壞了你。”

呂雉立刻頂回去。

“跟你學的!”

“嘖嘖,朕就愛你這個勁兒!”

“呸!噁心。”

“嘿嘿,更愛了!”

“……”

……

【公元827年二月,改元太和。】

【大臣們廢寢忘食,不計個人利益的爲皇帝出謀獻策。】

【文宗也和大臣們終日待在一起,商議軍國大事,定下未來最重要的國策。】

【從朝廷用人到國庫儲藏、從各地災情到水利興修,無所不問。】

【從大政方針到具體措施,都詳細與宰相大臣們討論研究。】

【並且要求把各種節假日或者輟朝的時間儘量安排在雙日,以便不影響單日的上朝。】

【同時文宗還下令鑄造“諫院之印”,改變諫官進奏表章還要在其他部門請印以造成奏事泄密的狀況。】

……

大唐·憲宗時期

李純看着天幕眼前一亮。

“朕看李涵也不錯,乾脆直接立爲皇太孫好了!”

郭氏皺着眉略有幾分不滿。

“他是恆兒的兒子……越過其父而當太孫……”

“於禮法不合吧?”

李純眉頭一豎,一掌拍在案几上,大聲喝道:

“都什麼時候了!”

“禮法豈是如此不便之物!”

“讓他繼位,把朕造就的大好局勢毀之殆盡嗎?!”

“此事就這麼定了!”

“朕說的!”

……

【公元828年三月,唐文宗下詔制舉,以賢良方正與直言極諫問策取士。】【於是,各地推薦的舉人紛紛到京都應試。】

【其中有一個叫劉蕡的舉人,在試卷裡直陳宦官專權於國於民不利。】

【他認爲天下傾覆、舉國之亂、朝政危機都是由宦官的專權所導致的,還論述了藩鎮擅兵、奸臣當道的諸多危害,主張要使國家安定,應該排斥宦官,把政權交給宰相,把兵權交給將帥。】

【考官們將它傳來傳去,讚不絕口,覺得是篇難得的佳作。】

【但是,到了決定錄取的時候,誰也不敢表態,因爲一旦錄取了劉蕡,就得罪了宦官,自身的官位必不能保。】

【唐文宗對劉蕡的觀點非常認同,但由於羽翼未豐,只得任用了其他應試者,唯獨沒敢用劉蕡。】

……

{歷史說文宗喜歡和大臣商討,但決策能力不行,如果有權力,誰會好謀無斷。}

{那些人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還是有帝王之道而無帝王之才。}

{他是沒辦法,不是他不想做決定,後面的宦官不願意。}

{講真,唐朝即使到了晚唐,大部分皇帝也都是非常不錯的皇帝,都有理想有抱負,而明朝,除了前面三個其它各個都是奇葩。}

……

漢末·(曹操偷襲益州擒劉備的時間線。)

諸葛亮望着天幕悠悠長嘆:

“稱國以弒者,國之人皆不赦也!”

“憲宗、敬宗兩位國君被弒殺,這些大臣中能夠免除不赦之罪的又有誰?”

“他們有何面目站在新帝的朝堂之上?”

“宦權之勢……張矣!”

“但也不似桓靈二帝之諸宦官那樣斬殺忠良之臣、將天下士人除滅殆盡的地步!”

“也無蔡中郎那般受髡鉗之刑、張元節逃亡之禍!”

“這文宗一朝的諸位大臣亦有何憚而不孤鳴其公憤?!”

“國之無人至於此極,嗚呼哀哉!”

一旁的曹操飲着黃酒,看了一眼身邊往嘴裡扔青梅的劉備,小聲嘀咕着:

“孤怎麼覺得……你家‘丞相’意有所指呢?”

劉備嚼着嘴裡的青梅看着曹操微微笑道:

“魏王多慮了。”

曹操臉色微微好轉。

“孔明就再罵伱。”

曹操徹底臉黑!

大耳賊!要不是孤捨不得孔明……

可恨啊!

怎麼雲長和孔明都這麼死心眼呢!

這大耳賊哪裡比得過孤!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裡唐文宗的選擇,暗自嘆息。

升起的點點希望轉瞬消失殆盡。

商議國策的時候躊躇滿志,真到了執行的時候卻顯得猶豫不決。

所謂宦官制之,說白了就是皇帝怕死而已。

但此乃天子的承擔,非趨利避害可以爲之。

還有這滿朝大臣……

李世民看了看因爲要不要將政權也歸納秘閣裡,從而爭論起來甚至開始動手,然後被武官架開的文臣們。

又看了看天幕裡那些裝死的大臣們。

毫無氣節!

……

大明。

“妹子你看!”

朱元璋興奮的指着天幕裡話大聲道:

“咱的大明三代以後,皆是奇葩!”

“好啊!好啊!”

老朱興奮的在地上來回踱步。

“奇葩好啊,奇葩好!”

“嘿嘿嘿!能越過朕和標兒,這後代子孫得多厲害啊!”

“好!好!”

馬皇后看着一圈一圈轉悠的朱元璋看得直迷糊。

“行了行了,別轉悠了!跟驢拉磨一樣!”

朱元璋停住腳步,一屁股坐到馬皇后身邊。

“妹子!咱高興啊!”

“代代奇葩,兩漢也不敢如此說啊!”

馬皇后給他倒了杯茶水,淡淡道:

“知道了知道了,喝水吧你!”

朱元璋輕瞥了一眼,鼻子哼了一聲,但不敢回嘴。

端起玉盞直接牛飲下去,隨後將杯盞一放,起身就往外走。

“誒!你幹嘛去?”

馬皇后忙聲問道。

朱元璋連停都沒停,直接擺了擺手道:

“咱找標兒去!”

馬皇后看着越走越遠的老朱無奈的笑了一聲。

“不顯擺出來你是真難受啊。”

隨後看向天幕。

“奇葩?重八心頭上的石頭算是放下了。”

“不過……那個嘉靖又是怎麼回事呢?”

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384章 嬴政VS劉邦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146.第142章 祖逖!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242.今晚八點無更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748章 道光皇帝
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384章 嬴政VS劉邦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146.第142章 祖逖!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242.今晚八點無更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748章 道光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