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

天幕上。

汴京皇宮內的挈壺正剛剛敲過三更。

文德殿早早亮起了燈。

殿內,

宰相章惇及中書一幫文臣翰林立於左側。

樞密使曾布及身後的一幫武將立於右側。

一身白袍簡單束髮的趙煦斜倚在龍椅上。

一陣急促咳嗽漲得他臉色發紅,過了好一陣子才平靜下來。

輕捂胸口,語氣嚴肅道:

“西北涇原路的八百里緊急軍情你們都知道了吧?”

“斥候打探的消息,西夏人正在涇原路外的天都山以北集結重兵。”

“總兵力可能達一百五十萬人,意欲進攻我涇原、鄜延、熙河等路。”

“衆卿,真正的對決來了。”

“這一戰,朕要平定西北!”

畫面一轉。

西北戰場上。

一連串的城寨以平夏城爲中心點向兩側蔓延。

天都山上。

面容姣好的婦人,居高臨下的看着五十里外的小黑點。

……

【西夏大軍在越過邊境線後沒有四散出擊,也沒有確定主攻點,而是遠遠地待在天都山,處於宋朝西北三路的中間地段,對每一點都保持着威懾力。】

【宋朝樞密院對此很重視,給章楶下令,密切注意敵情,確保境內每一處的安全。】

……

大漢。

劉邦看着天幕上的疆域圖,看着身邊的二子。

“你倆有什麼想法都說說吧。”

劉盈與小劉恆對視一眼。

小劉恆暗暗推了他一把,劉盈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呂雉,率先開口道:

“看那天都山在鄜延、河東和涇原之間。”

“三路防區跨越恐怕遠超千里。”

“在沒有弄清對方真實意圖之前,宋軍很難對三路進行統一防守。”

“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弄清西夏人的真實進攻目標,再派遣援軍進行有目的的支援。”

劉邦倚靠着軟榻,微微看向一旁的呂雉。

呂雉雙目微垂,無悲無喜。

劉邦微微欠了欠身,看着有點揣測不安的劉盈,輕聲道:

“依你所言,接下來他們該怎麼辦?”

“總不能一直等下去吧?”

劉盈一下子被問住了。

“這……應該先與大臣們商議一下?”

呂雉面無表情卻暗自嘆氣。

戰報從西北傳到京師最少也要七天時間,再傳回西北也得七天。

中間要商議多久?

一天?兩天?!

仗都打完了!

劉邦則不動聲色的看向第四子,以目詢問。

小劉恆撓了撓頭道:

“阿父,我才四歲啊!”

“你問這麼大的事?”

劉邦:……滑頭!

……

大漢·武帝時期

“還行,有點腦子。”

“三路防區面積廣闊,要是三區一起防守,那宋朝得舉全國之兵都調集到西北去!”

劉徹看着天幕,心中計算着。

讓前方大將臨場判斷纔是上策!

“子胥,你覺得這仗該如何打?”

正在瘋狂往嘴裡刨飯的霍去病一怔,鼓囊着的嘴動了兩聲,但沒發出聲響。

劉徹遞給他一壺酒,霍去病就着酒嚥下嘴裡食物。

然後一抹嘴,朗聲道:

“嚴密監視西夏軍隊動向的同時,還要與諸路協同防護,改被動防守爲主動防禦!”

“同時在主城外繼續構築城寨。”

“若大軍來攻,這些城寨可以衝抵他們的進攻速度。”

“同時堅壁清野,讓諸路援軍處於四周按兵不動。”

“一直拖到夏軍撤退,再兩下合兵!”

“而修築堡寨的目的,就是拖住敵人進攻的步伐,摸清他們的底細,給千里之外的援軍爭取更多時間。”

劉徹若有所思。

“堅壁清野…待時而動…”

這用兵風格有點像……

李世民?

……

季漢。

劉備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微微點頭。

兩人繼續看着天幕。

殿內衆人:……不是,你倆倒是說啊!

……

大唐。

李世民指着天幕,對一旁的李承幹教導着。

“行兵打仗,摸清敵軍的真實進攻意圖是主要問題。”

“看天上這人的行兵風格,是穩紮穩打的人物。”

“可以先修城寨以做防備。”

“然後自漢中,長安分別派出兩支軍隊前往三路防區接壤處駐紮。”

“如此,不管敵人進攻哪一路,這兩支軍隊都可立即馳援。”

“內有城外堡寨的緩衝,外有兩支援軍到來。”

“只要拖一拖夏軍糧草,另外兩支軍隊再協同出擊攻擊夏軍後方,夏軍必敗!”

……

【章楶得令後,命諸路修建城寨。】

【同時派五十二歲的郭成前去守衛平夏城。】

……

大宋·仁宗時期

“如此大動干戈,命令地方守軍築寨防守是不是過於緊張了?”

文彥博開口反問道:

“而且,城外築寨耗費巨大,到時若敵軍只是小股襲擾,我們豈不白費軍餉?”

趙禎不說話,只是獨自飲酒。

狄青看了一眼皇帝,又看了一眼大臣。

冷聲道:

“城外築寨確實耗資巨大,但卻是抵擋西夏騎兵的最優方式。”

“神宗皇帝熙河開邊收復青塘、熙河,使得這片自安史之以來就孤懸中原之外的土地重新迴歸中原管轄,絲路重新暢通,神廟功勳不遜太祖太宗,必將彪炳史冊。”

“而元祐初年,我朝力主綏靖,割四城、續歲幣。”

“邊境軍民一面要打仗一面要耕種,難道所費之資要比修築幾處堡寨要少嗎?”

一衆人看着狄青,不由驚訝側目。

狄青則是想通了。

不管自己功績如何,他們都是要針對自己的!

索性就直接說開了!

那勞什子樞密使……某不當了!

……

天幕上。

長長的沒煙峽被西夏軍控制住。

數十萬大軍兵臨平夏城。

而大軍之外,有一隻萬數精騎在外圍巡視周邊各個峽谷、平原。

畫面一挑。

在更遠的大外圍。

一支西夏大軍屯兵羅薩嶺牽制熙河路。

一支大軍屯兵樑檉臺抵住鄜延路。

一支大軍駐守白池抵禦秦鳳路。

……

【樑太后領着號稱“一百五十萬”的四十萬大軍直奔平夏城。】

【自沒煙峽進涇原路,所過之處全部控制。】

【分出十萬大軍擋住其餘諸路來援的關口。】

【自己率三十萬大軍到達平夏城後,佈下連珠大寨。】

【東抵葫蘆河,西連石門峽,綿亙百餘里,聲勢空前浩大。】

……

大明。

朱元璋盤着木如意,搖頭感嘆道:

“這樑太后還是有兩下子的。”

馬皇后捻着一塊碧粳粥,看着朱元璋。

老朱用如意點着天上的陣營。

“這樣遠近搭配梯次配置,是既圍城又打援還能牽制,可以說面面俱到了。”

“若按着那樑太后的思路,這麼打下去,宋朝膽小的話她可以穩穩地拿下平夏城,拔掉這根釘子,順便砍死一大批宋朝官兵,覆盤一下永樂城模式。”

“如果宋朝膽大,敢調動兵力四下增援的話,她能把平夏城周邊變成屠宰場,讓無數的宋軍死於此役。”

拿手帕擦了擦粘在嘴邊的糕粉,馬皇后詢問道:

“那最後誰贏了?”

朱元璋用木如意敲着肩膀,淡淡道:

“宋軍贏了。”

……

【當時,平夏城僅有守軍四五千人,算上週邊堡寨裡的駐軍,也不過兩萬人。】

【宋朝樞密院調遣西北諸路入援涇原路,在平夏城的正面戰場上集結了八萬以上的兵力,由涇原路副都總管王恩統領。】

【其他各路也各自集結起數萬大軍,準備以淺攻牽制夏軍,以緩解平夏城的壓力。】

【宋夏邊境上一時陳兵數十萬,一場決定性的大戰一觸即發。】

……

天幕上。

幾百輛木製的、五丈來高、蒙着牛皮厚氈的戰樓頂着雨點般的箭矢向平夏城駛去。

戰樓抵達城下,跟隨其後的西夏士兵溜到了城牆底下,開始挖洞。

然後,

平夏城內濃煙滾滾火光沖天,戰樓一座座變成禮花炮臺,地洞兵也被一羣羣被埋進地道里。

日落月升,雙方鳴金收兵。

隨後一道輕騎自城內而去,夜襲西夏軍。

畫面重複着,一行字突然出現。

『十三日後』

月黑風高。

一陣陣帶着呼嘯聲的狂風在平夏城內外吹過。

戰樓被風摧折,營帳平地吹起。

一陣陣喧鬧聲在西夏大營內此起彼伏!

“太后!撤軍吧!”

按着頭頂上的氈帽,胡將對着美婦人急切道:

“困了半月有餘,大軍糧草已經不夠了。”

“又遇上這股妖風,將士們已經有炸營的跡象了!”

耳邊的厲風讓將軍的聲線飄忽不清。

頂着風,美婦人看向對那座不算大的城寨。

磚石剝落,女牆被火燻黑。

西北角甚至已經塌陷!

但這該死的城寨就是攻不下來!

捏緊的拳頭,指甲擊破掌心。

“撤……軍!”

……

【三十萬西夏軍包圍了平夏城和周邊的堡寨。】

【主力大軍由六路統軍嵬名阿埋指揮,猛攻平夏城。】

【西壽監軍司妹勒都逋則率領攔截軍隊,專門對付宋軍的援軍。】

【平夏城中,宋將郭成率領僅有的四五千士兵頑強抵抗。】

【經過十三天圍攻,平夏城屹然不動,西夏士兵傷亡慘重,口糧也即將消耗殆盡。】

……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嘆了口氣。

跟陳倉之戰一模一樣……

“攻城與守城,大不一樣啊。”

第二次北伐就是漏算了這點。

……

東魏。

“別說了,別說了。”

高歡惆悵的長嘆一聲。

玉璧啊……

孤該拿你怎麼辦啊!

一旁的高洋則小聲道:

“阿耶,不如用點盤外招吧?”

高歡無精打采的應和道:

“什麼盤外招?”

高洋輕聲道:

“學秦國之事,攏郭開之輩。”

……

天幕上。

一名將軍甩掉刀上的鮮血。

看着一衆倉皇逃竄的西夏兵開懷大笑。

突地一名傳令兵自後軍縱馬而來,翻身下馬,單膝跪地道:

“折團練!經略使有令!”

“命團練與郭供奉合軍進攻天都山!”

將軍聞言大喜,大笑道:

“哈哈哈哈!經略使與某心意相通!”

“兒郎們!”

正在補刀屍首的宋軍兵將們看向主將。

“隨本將,大破天都!”

一邊補刀,宋軍們大聲迴應道:

“喏!”

……

【第十三天夜裡,平夏城外突然颳起了大風,西夏的攻城器械遭強風摧毀,軍中士氣徹底崩潰,樑太后見狀趁着夜色匆忙撤軍。】

【結果一頭扎進早就設伏在石門峽的姚雄和姚古的埋伏圈內,夏軍損失超半數。】

【章楶抓住戰機,命郭成與折可適率一萬輕騎兵和十萬宋軍進擊天都山。】

【宋軍於天都山擊破夏軍剩下的主力,生擒嵬名阿埋和妹勒都逋,擄兵馬三千餘,牛羊十萬餘】

【西夏人棄天都山,逃沙漠以北。】

【史載,“夏自平夏之敗,不復能軍”。】

【宋朝徹底解決了西夏對西北邊疆的軍事威脅,西夏再不能對宋朝進行大規模入侵,史稱“平夏城之戰”。】

【宋哲宗在紫宸殿升座,提升章楶爲樞密院直學士、龍圖閣端明殿學士,進階中大夫。】

【折可適、郭成等邊官將士各有封賞。】

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9章 斷電了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680章 清軍入關。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403章 靖康之恥。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751章 茶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
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9章 斷電了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680章 清軍入關。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403章 靖康之恥。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751章 茶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