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

大唐·玄宗時期

“這大宋皇帝啊……”

李隆基挽了挽袖口。

“又急躁又優柔寡斷。”

張巡搖搖頭道:

“陛下,宋代政治有一個很大的弊病,就是有黨爭的傳統。”

“朝中大臣意見不同有爭議這是正常的事,若以事論事,把爭議限制在問題本身,在國家利益上能以大局爲重,那麼兩派尚有妥協合作之機會。”

“主戰派多是拳拳愛國,以收復中原爲己任,滿腔熱情。”

“將主和派單純認爲成是投降派也不妥,像秦檜這樣的賣國賊畢竟不多。”

李隆基虛心求教道:

“那麼問題在哪裡呢?”

張巡抿了抿嘴脣,看着李隆基坦然求知的態度,開口道:

“在於政治立場上的爭論,往往變成意氣之爭,變成對人而不對事,黨同伐異。”

“主戰派攻擊主和派是賣國求榮,這不完全是事實。”

“同樣,主和派攻擊主戰派是貪功邀譽,更是枉顧情理。”

“雙方爭議不休,即便皇帝有恢復之志,也陷入進退兩難之境。”

……

【六月,宋孝宗讓主和派代表湯思退復出。】

【七月,命他擔任右相。與此同時,主戰的張燾、辛次膺和王十朋等相繼出朝。】

【八月,宋孝宗恢復張浚都督江淮軍馬職務。】

【十一月,金軍統帥僕散忠義致南宋函件,議和條件爲:宋帝與金帝改爲叔侄關係,宋朝歸還被佔的海、泗、唐、鄧四州,歸還降宋的金人,補納紹興末年以來的歲幣。】

【宋高宗出面爲主和派撐腰,宋孝宗繼續遣使議和。】

【十二月,左相陳康伯因病辭去相位,向宋孝宗推薦張浚自代。宋高宗指令讓湯思退升爲左相,地位在右相張浚之上,以爲牽制。】

……

北齊·文宣時期

高洋咂了咂嘴。

“你可真是個臭狗屎啊……”

“怎麼哪都有你啊!”

……

南樑。

蕭衍看着天幕,一動不動。

“黨爭……”

朝堂意見相左並非壞事。

關鍵是主人家能不能兼聽則明。

如是,方能有最優決策,並且日後不管出現何種情況都能進退自如。

偏偏,主心骨有兩個。

……

【公元1164年正月,宋孝宗在主戰派的鼓勵下,派胡昉出使金營,表明宋朝拒絕歸還四州,否則將中止和議。和議陷入僵局。】

【宋孝宗命張浚視師兩淮,全力備戰,準備與金軍一決雌雄。】

【張浚招徠山東淮北的忠義之士萬餘人,補充建康、鎮江的正規軍,增修兩淮城堡工事,添置江淮戰艦,隨時奉命待發。】

【湯思退及其同黨百般攻擊張浚,誣衊他“名曰備守,守未必備,名曰治兵,兵未必精”。】

【四月,宋孝宗召張浚還朝,罷去相位。】

【八月二十八日,張浚死在離京途中,遺囑說:“我曾任宰相,不能恢復中原,雪祖宗之恥,死後不配葬在祖宗墓側,葬在衡山下足矣。”】

【死前還在詢問,朝廷是否放棄了四州。】

……

{張浚未能恢復中原,不葬先人墓左。}

{宗澤臨死前大喊三聲“過河”!}

{岳飛含淚班師,蒙冤而死。}

{吳璘痛棄三路十三州……}

{北宋缺強將,南宋缺強相,宋與金的對峙中一直處於弱勢,其實根本還是皇帝無能,可惜了當時的愛國將領,可憐當時的老百姓。}

{間接害死岳飛、韓世忠,拆封岳家軍和韓家軍,使南宋再無可戰之兵,只爲自己一人活命,這也叫強將?}

{emmm,有沒有可能,那是張俊,不是張浚!}

……

【張浚死後,朝中主和派更加得勢。】

【湯思退爲了和議速成,盡廢邊備,罷築壽春城,解散萬弩營,停修海船,撤海、泗、唐、鄧四州之兵。】

【張浚爲抗擊金兵所做的努力,在短短的時間內毀於一旦。】

【南宋自毀長城,金兵毫不客氣。】

【爲了迫使南宋接受和議,金兵乘機南下,連續攻克楚州、濠州、滁州。東南爲之震動。】

……

大秦。

嬴政看着這一幕覺得眼熟。

六國事秦?

南宋事金?

嗯……還是有點不同的。

六國的人太有腦子了。

南宋這個……若是敵國之人那真是太好了!

……

大漢·明帝時期

“這種鳥人不讀史書不懂基本道理嗎?”

劉莊氣的腦袋疼!

“沒了刀槍,敵人還會跟你談條件?”

“朕真恨不得抽死他!”

……

【金軍又進軍淮南,佔領楚州、滁州,再次形成臨江之勢。】

【宋孝宗將左相湯思退罷除(不久死於貶途),但在宋高宗的干預下,不得不下詔:“朕以太上聖意不敢重違”進行議和。】

【南宋方面提出的條件是:兩國疆域仍然按照紹興和議所劃定的界線,即東爲淮河,西爲大散關。】

【改歲貢爲歲幣,歲幣銀、絹各減五萬。】

【南宋歸還金國戰俘,但對於叛亡者則不予遣返。】

【宋不再向金稱臣,而稱侄。】

【在國書的格式方面,宋致金的格式爲“侄宋皇帝眘謹再拜致書於大金聖明仁孝皇帝闕下”,而金致宋的格式爲“叔大金皇帝致書於侄宋皇帝”。】

【南宋放棄所收復的土地,金世宗同樣做出一點讓步,不再追回南逃之人,也同意歲幣減五萬。】

【這樣,雙方在互派使者往來後,於乾道元年(1165),訂立新的條約】

【雖是乾道元年雙方纔正式簽訂和議,但基本上是於隆興二年十二月議定,因而史稱“隆興和議”。】

……

後唐·莊宗時期

“有區別嗎?”

李存勖想起了石敬瑭那混蛋。

混亂之源!

……

後周·世宗時期

“以人格換國格。”

郭榮嘆口氣。

“還行,最起碼不是稱臣了。”

……

大宋。

“嗬!我呸!”

一抹白色射入天際!

“澶淵之盟好歹還是兄弟之國呢!”

“改歲貢爲歲幣就能改變事實嗎!”

“自欺欺人!自欺欺人!”

……

【宋孝宗銳意北伐中原,但生不逢時,歷史沒有給他提供這樣的機會。當時統治中原的金世宗,有“小堯舜”之稱。】

【在他的統治期間,金國生產發展,財政充裕,政局穩定。】

【就軍事力量來說,宋金雙方几乎勢均力敵,誰也休想僥倖戰勝誰。宋孝宗“用兵之意弗遂而終”。】

【軍事成績:評價D級,得一分】

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9章 斷電了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384章 嬴政VS劉邦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
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9章 斷電了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384章 嬴政VS劉邦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