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

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

大明·萬曆時期

張居正看了看手中的《漢書》又想了想。

“臣給陛下講一講高壁嶺的故事吧。”

朱翊鈞難以臉上的興奮之色。

講故事?好啊!不用聽課就是好!

“先生請講。”

看着正襟危坐並且努力想板着臉的小皇帝,張居正決定再給陛下加點學業磨磨性子。

“高壁嶺,還有一個名字,曰韓信嶺。”

小朱瞪圓了眼睛。

“是那個韓信嗎?”

張居正笑着撫須點頭。

“正是楚漢爭霸時,那個大名鼎鼎的兵仙韓信。”

“據說漢高祖赴往代地平陳豨之亂叛時,淮陰侯韓信在長安爲呂后所殺。”

“而後其首級被送往漢高祖處。”

“班師歸來漢高祖正是在此見到了韓信的項上人頭。”

“無人知曉漢高祖是何種心情。”

“究竟是人不在故沒保住韓信,還是本就有心借刀殺人,都不得而知。”

“只是據說,漢高祖將韓信的首級好生安葬。”

“而墓冢就在這片高壁嶺之中。”

“也就是說,韓信就葬在高壁嶺。”

張居正講完,朱翊鈞頓感一陣奇妙。

“真是沒想到,唐太宗與淮陰侯,也能如此之近……”

“可是先生……史記中並未記載韓信的葬身之所啊?”

張居正哂然一笑。

“這個故事是禮部尚書張四維於我講的,據說是記載於《靈石縣誌》裡的。”

朱翊鈞點點頭,記住了這個名字。

“可惜,一代兵仙不能戰死沙場,卻死於婦人之手。”

張居正不置可否。

“陛下,該學習了。”

……

天幕上繼續播放,

騎着一匹體型壯碩、腹小腿長的駿馬。

李世民看着眼前如牆壁般高聳山地。

“高壁嶺……”

“衆將整頓休息一下。”

將士們原地下馬,輪次休息。

隨即又命斥候前往不同方向偵查探路。

兩刻鐘左右,斥候回返稟道:

“殿下,高壁嶺附近未發現敵軍。”

“辛苦了。”

李世民點頭道:

“我們得走了。”

隨後翻身上馬。

突然,一名將軍一把抓住繮繩道:

“二郎莫急於這一時一刻哪!”

“破賊追逐至此,功勳已足。”

“若一再深入不已,怕二郎有性命之憂。”

“況且,將士們急行軍一整日,已經疲憊不堪、飢渴難耐。”

“應就地紮營,待到兵馬糧草齊備時,再繼續北進伐宋金剛也不晚啊。”

“不晚?”

李世民看着將軍眉頭緊皺。

“沙場之上,戰機稍縱即逝!”

“等了數月,才把宋金剛打得軍心渙散。”

“須知功難成而易敗,機難得而易失!一鼓作氣,再而衰!”

“等宋金剛緩過來怕是又成拉鋸戰。”

“此刻多些勞累,總好過將士們將來再血散疆場!”

將軍聞言,鬆開手道:

“喏!”

李世民點點頭,揮起馬鞭疾馳而出。

將士則無怨無悔的跟隨着前面的身影。

……

【到高壁嶺時,將士們都已疲憊不堪。】

【劉弘基向李世民請示是否可以就地駐紮等候糧食和主力,李世民表示戰機不能耽誤,於是下令繼續趕路。】

【衆將士見狀也跟着他晝夜行軍,即使一天沒有進食也毫無怨言。】

【四月十八日,經過多日追逐後,唐軍於宋金剛在雀鼠谷相遇。】

【唐軍“一日八戰,皆破之,俘斬數萬人。”】

【“夜,宿於雀鼠谷西原,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軍中只有一羊,世民與將士分而食之”】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着天幕笑出聲。

那個將領看似是勸李世民愛惜自己的身體,其實是在說要愛惜全軍將士的性命。

沒有主力,不帶輜重,領着數千騎追擊數萬大軍。

如此冒進,萬一要是有什麼不測就是全軍覆沒的危險。

這種情況怎能不讓人心驚膽戰?

孤軍深入、輕敵冒進。

兵家大忌讓這小子全都犯了個遍! 但是!

劉徹看向一旁雙眼發光緊盯天幕的霍去病。

真像啊……

“天生富貴,從不受匡束,怎麼打都贏!”

……

劉宋,

劉裕看着天幕,眼睛通紅。

前面攜帶戰勝之威,仍能夠秉承着最佳策略,不到決戰之時,絕不妄自出兵。

有耐心。

一旦出兵,就以迅雷之勢極速前進!

有暴發。

現在到了時候,在極度疲累地情況下仍能挺住繼續前進。

有意志。

還有堅毅果敢的決心。

他才二十二歲!

天縱之資,天賦異稟。

不弱於冠軍侯啊!

……

大唐,

李二鳳捻着鬍鬚,昂首挺胸。

每戰皆身先士卒!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這說的誰啊?

哦~朕啊!

至於劉弘基的擔憂他也懂。

但他又不是裴寂。

……

大明,

崇禎閉着眼睛喃喃自語。

“假的,一切都是假的。”

“沒有吃的將士們怎麼可能給你用命。”

“假的,都是假的。”

……

天幕上,

明月高懸,

雀鼠谷內的衆將士用兜鍪盛着羊湯慢慢飲着。

一天內打了八場戰鬥,再加上長途行軍,此時將士們全都累得幾乎虛脫。

全軍到處找吃的,也就只找到一頭羊。

一隻羊,不錯了。

雖然數千人一分,每人也就是分到一碗羊湯和些許肉絲。

“咚!咚!咚!”

突然一陣鼓聲響起,將士持刀看向鼓聲傳來處。

身着染血的甲冑,李世民手持鼓槌擊起軍鼓。

星空之下,篝火爲伴。

李世民高聲唱起戰歌,歌聲激昂高亢!

將士們愣愣的看着正在高歌的秦王。

腦中回想起這天的戰績。

想起秦王一馬當先將敵陣瞬間沖垮的場面!

一股豪情也不由得在他們胸中激盪!

俱都跟着應和起來。

鏗鏘有力的戰歌聲響徹整個山谷。

……

大唐·僖宗時期

鳳翔,

軍民們看着天幕裡太宗皇帝,聽着隱約熟悉的陣曲。

無不淚流滿面。

“太宗皇帝,這是太宗皇帝的啓示!”

“大唐最輝煌的時刻,無不伴隨着《秦王破陣曲》”

“大唐將士怎能向賊子低頭!”

軍鎮內的兵士們相互看了看,俱都點了點頭。

……

【四月二十三日,李世民將大軍開赴宋金剛據守的介休城。】

【宋金剛命尉遲敬德和尋相守城,然後率殘軍兩萬在西門外列陣。】

【李世民命李世𪟝、秦瓊等人發起進攻,而後佯裝敗退。】

【當宋金剛揮師進擊的時候,李世民率精銳騎兵迅速繞到他的陣地背後。】

【腹背受敵的宋金剛軍頓時崩潰,被唐軍斬殺三千餘人,宋金剛帶着少數輕騎再度北逃。】

【尉遲敬德、尋相投降唐軍,李世民大喜過望,隨即任命尉遲敬德爲右一府統軍,讓他和尋相仍然率領他們的舊部八千人。】

【兵部尚書屈突通勸李世民要提防他們叛變,可李世民卻不以爲意,一笑了之。】

【至此,劉武周的全部精銳盡皆滅亡。】

【逐鹿天下這部戲已經沒有他的戲份了。】

【之後,劉武周和宋金剛投奔突厥,被突厥斬殺,幷州、汾州再次回到唐朝的手中。】

【這一戰,李世民不僅將劉武周所佔領的失地全部收回,還肅清了關內其他的殘餘勢力。】

【也因爲這一戰,年僅二十二歲的李世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一時間“河東士庶歌舞於道,軍人相與爲《秦王破陣樂》之曲”】

【而大唐在北方最強勁的一個對手覆亡後,也終於可以把目光轉向中原了。】

秦王破陣曲?秦王續命曲!

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283.晚八沒更。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
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283.晚八沒更。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