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嬴政VS劉邦

大漢。

劉邦看着那針對條件強到沒邊的獎勵,憋不住樂出聲!

“哈哈哈哈!”

“後面不會是連出三個昏君吧?”

“這就差要點名道姓了!”

呂雉略帶幾分不解。

WWW ◆ttkan ◆C〇

“可要是連出三代昏君,這宋朝怎麼得三百年國……哦?原來如此……”

疑惑宋朝憑什麼的呂雉腦海中閃過北宋兩字。

結合東晉與南朝,她瞬間明悟了。

“終究還是苟延殘喘。”

劉邦也收斂了笑聲,宋朝南遷只有一個理由。

北方遼國大舉南下了。

再結合雙方的百年和平一分析。

時間的確差不多符合。

……

大漢·景帝時期

“阿父……”

小劉徹用胖乎乎的小手指懟了懟臉色嚴峻的劉啓。

劉啓一巴掌拍掉小劉徹的手。

“你阿父心眼小,但是個正常人!”

這孩子,把朕當成了什麼人啊!

這明顯有問題的東西,朕會羨慕啊呸!朕會嫉妒?

後面指不定是有什麼大坑要他填呢!

自己安安穩穩十年到手多好……

彼其娘之……憑什麼啊!

小劉徹揉着小胖手,齜牙咧嘴道:

“不是,阿父,我想說我有東西送給你。”

心裡瘋狂大罵而不動聲色的劉啓一愣。

一股莫名的感動升起,隨後就是一陣懊惱。

自己實在太急躁了!

“徹兒……”

小劉徹沒看到自家老父親的淚眼旺旺,而是早就跑到殿外。

然後拽着一個包袱滴裡噹啷跑過來。

“阿父你看!這是用羊皮做的棋盤!”

“這些是羊骨刻的棋子!”

“以後要是想下棋了直接就能拿出來!”

自打小劉徹把那包袱打開露出裡面的物件。

劉啓的臉就徹底黑下去了。

一旁的王皇后則是扭過頭去。

這孩子……隨誰呢?

“阿父!怎麼樣?以後下輸了也打不死人了!”

嘣!

名爲理智的絃斷了。

……

大唐。

李世民盤着大拇指上的玉諜。 Www▪t t k a n▪c ○

如果當初唐懿宗他們逃到江南……

“算了……”

有國主在,幾個藩鎮都弄得民不聊生五代頻迭。

若是國主南遷,那些人在北方指不定還要鬧出多大的亂子。

想通了的李世民放下心中鬱氣,擡頭看着天幕咋舌。

這後面三個皇帝究竟都做了什麼?

這獎勵是明顯是要弄死這三人啊!

不過連出三個大聰明……

你宋朝是真沒有天命啊!

“趙匡胤,你太可惜了。”

……

大宋。

大喜後就是大悲…或者說大疑惑。

趙匡胤的情感上不想承認『天星』的針對性。

但超出正常人的智慧告訴他。

面對現實吧!

“我錯了……”

抱着自己蹲在坑裡。

趙匡胤喃喃自語。

“從一開始我就不應該上位。”

不然哪裡那麼多折磨!

還要那王八蛋篡了位!那王……不對呀?

趙匡胤突然回過神來。

“他們不是朕的後代啊!”

“哈哈哈哈!他們不是!”

趙大猛的起身,手舞足蹈。

正高興着,一道回憶閃過。

那是自己的後世影響裡的評績。

『宋朝開國之君』

手不舞了,足不蹈了。

自閉的皇帝又蹲下去了。

“我是開國之君……跑不了捱罵……”

“果然……一開始我就不該上位……”

不遠處正在包紮腦袋的趙匡義覺得這人應該是真瘋了。

掃了一眼後苑內的一片狼藉。

“壞了,瘋子的破壞力太大了!”

“朕聽得見!”

“砰!”

……

大宋·徽宗時期

“邪物。”

趙佶同樣認爲這種獎勵是邪物!

“不過這東西能用到誰身上?”

都是一脈而出的親人,你用到太祖那一脈身上也不好啊。

“邪物!”

……

大宋·高宗時期

趙構咬緊牙關。

“還真是……煞費苦心啊!”

這東西,明顯就是衝着我們父子三人來的!

用我們父子三人,成全他們父子二人!

但我父親也是神宗之子!

……

天幕上。

崇政殿。

年幼的皇帝獨自坐在大位之上。

身後一卷輕紗垂下。

簾後,一道婦人蒼老的聲音傳出。

“司馬御史,忠於臣道,十五年甘於寂寞,忠君忠國,老而彌堅。”

“上廣開言路、求諫手詔。”

“今陛下與本宮開崇政午朝,聞御史大義。”

言罷,司馬光步履艱難地走出羣臣之列。

在羣臣們鴉雀無聲之中,神情平和的講出他對變法十七年功過是非的見解:

“……先帝聰明睿智,勵精圖治,思用賢輔以致太平。”

“委而任之,言行計從,人莫能間。”

“不幸所委之人,於人情物理多不知曉,不足以仰副聖志,又足己自是,謂古今之人,皆莫己如。”

“人之常情,誰不愛富貴而畏刑禍?”

“於是縉紳大夫,望風承流,競獻策畫,舍是取非,興害除利。”

“名爲愛民,其實病民,名爲益國,其實傷國。”

“作青苗、免役、市易、賒貸等法,聚斂相尚,苛刻相驅,生此厲階,迄今爲梗。”

“太皇太后陛下和皇帝陛下,高瞻遠矚,明斷施恩。”

“我輩身爲人臣當繼神宗皇帝勵精求治之初衷,革故鼎新,強國富民,中興大業!”

“新法中害民傷國者,去之!”

“新法中便民益國者,存之!”

“以愛民爲心,其民必富!”

“以益國爲本,其國必強!”

……

【公元1085年三月初五,宋神宗去世,趙煦即位,年僅十歲,此即宋哲宗。】

【由神宗生母、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

【神宗去世,六十六歲的司馬光從洛陽進京奔喪。對於司馬光的到來,開封是衛士敬禮,百姓歡呼。】

【高太后派使者問他當務之急,司馬光回答朝廷應當下明詔、開言路,凡知朝政缺失與民間疾苦者,皆得盡情亟言。】

【高太后便下詔讓百官寫奏摺,討論朝政的缺失。】

【王安石的變法,理想高遠,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卻弊疾叢生。再加上地方豪強的利益受損。】

【言論一開,成百上千的奏章紛至沓來,都是批評新法不當。】

【面對洶洶議論,高太后任命司馬光爲門下侍郎,議除新法。】

……

大秦。

嬴政微不可查的譏笑一下。

“你們可看到了?”

對面五人緊皺眉頭。

嬴政看向劉邦,語氣平靜,態度卻不容置疑的說道:

“你問寡人秦國與秦民孰輕孰重。”

“寡人明明白白的告訴伱。”

“秦國,比秦民重要。”

老油條的蒙恬、馮去疾不動聲色。

年輕點的蕭何面色動容。

而尉繚卻是看向劉邦。

一動不動,雙目直視嬴政的劉邦身上升起一股令他側目而視的氣魄。

這股氣魄,讓他想起那一位名揚天下的公子。

信陵君·魏無忌!

嬴政看着展露出真面目的劉邦,雙眼微微眯起。

而心中在升起一抹惱怒的同時又升起一股難以言說的驚喜!

“自帝舜賜贏姓,大費之裔始有姓氏。”

“自周穆王封造父於趙城,天下贏姓以趙氏馬首是瞻。”

說到趙氏,嬴政語氣中帶了一絲波動,隨後又按捺下去。

“到周穆王之子周孝王時。”

“封秦國先祖非子於秦地。”

“始有秦贏。”

“有了贏姓秦氏!”

“秦國曆經莊、襄、文、憲、武、穆!代代先君!”

“直到第二十五位國君!”

“秦孝公!”

“贏姓秦氏纔開始脫離西戎蠻夷之輩!能夠有劍指中原的資格!”

“寡人問你。”

“若無非子,就無秦國!”

Www ¸тт kán ¸c ○

“無秦國則無秦民!”

“你說!是秦國重要!”

“還是秦民重要!”

劉邦看着臉色有些泛着紅色的嬴政,第一次明白了他的執着。

是啊,歷代先君披荊斬棘才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若不是秦國遭辱,秦孝公也想不到要變法圖強。

從始至終,他們眼裡就沒有……

民。

劉邦悟了。

原來從一開始兩人站的位置就不同。

自己祖上是顯耀過,但那都是百八年前的事了。

從大父開始,一家人就在地裡刨食吃。

自己就是不願吃這苦纔想着投奔信陵君,想着學秦字、秦法當個官吏。

也是因爲如此種種的環境變化。

自己才明白。

民,纔是真正的一國之基!

wωw ☢tt kan ☢co

“陛下,你錯了。”

劉邦挺直腰背,正視嬴政。

“周天子賜姓、賜地。”

“遷百姓而封邦建國。”

“就是想讓諸侯爲天子牧民。”

“從一開始,民就是國之基。”

“無民,則無國!”

“只是時間久了,諸侯們都忘了!”

“他們高高在上!生來得到一切!”

“他們以爲國大之於民!”

“是因爲他們不知道有民之地才爲國!無民之地荒田也!”

“若徒有其地而無其民,可稱爲國哉?!”

“若民心不在其國,其國又能爲國乎?”

“陛下若能收六國百姓之心!”

“又豈能頻繁遇襲!屠隕星之地!”

一句話,使得嬴政額頭青筋暴起!

砰的一聲巨響!一拍案桌!大聲怒喝!

“劉邦!你放肆!”

劉邦則紅着眼睛,脖子上的青筋也同樣凸起,大聲道:

“天幕數歷朝歷代!”

“陛下難道還不明白!”

“秦!二世之亡!”

“究竟是亡於胡亥!還是亡於陛下!”

“難道當了皇帝!就定死了不能低頭嗎!”

風從宮門中吹過。

晃動着衆人的衣襬。

“滾……”

皇帝一雙眼睛似欲擇人而噬,咬緊的牙關裡蹦出幾字。

“都給朕……滾!”

那三個張大嘴巴的老油條回過神來,施禮就跑。

蕭何一把拽起劉邦,慌亂行禮後拉着還硬着脖子的劉邦跌跌撞撞的跑出門外。

看着身前空無一人後,嬴政壓抑着自己的憤怒。

伸手想從奏疏堆裡拿出一卷竹簡。

卻猛得抓了一空。

他轉過頭一看,原本放着奏疏的地方已經空了。

他又看向另一側。

那一堆小山似的、已經批覆好的竹簡正靜靜的望着他。

憤怒的心情漸漸平息。

他一動不動的看着那堆竹簡。

竹簡也一動不動的映照着他。

章臺宮外。

丹陛下。

馮去疾幾人看着劉邦,神色複雜。

隨後三人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蕭何看着三人離去的背影,感嘆着:

“劉老三,你今天可真是你幹嘛呢?”

正想好好感慨抒發一下自己的心情。

蕭何一扭頭髮現那人直接呈大字狀的躺在地上了。

劉邦胸口劇烈起伏,嘴裡還不停的深呼吸着。

“乃公幹嘛?”

“直面那傢伙的壓力多大你不知道是吧!”

蕭何看着不停做深呼吸的劉邦,眼中閃過一絲欽佩。

“那你還……”

劉邦一頓。

看着蔚藍的天空,喃喃道:

“乃公……可是漢高祖啊……”

“做錯了,也比什麼都不做強啊。”

蕭何看着他,展顏一笑。

“行,你夠不要命。”

“走吧,你還想躺到什麼時候?”

“等宮裡那位氣急了不得拔出那麼老長的秦王劍來砍你啊!”

蕭何兩隻手臂用力向外伸着,豪不誇張的形容着那把長劍。

漸漸平復下心情的劉邦坐起身,看着還在往外伸展雙臂的蕭何,無奈的搖頭失笑。

“行,走吧。”

蕭何收回手臂,點點頭。

“走吧。”

兩人一高一矮,大眼瞪小眼。

“走啊?你還真等那位出來砍你啊?”

“乃公發現你好像有點傻了,我腿軟你倒是扶我起來呀!”

“嘖……”

“嘿!你嘖個什麼!”

丹陛之上。

扶着長劍的嬴政立於高臺。

看着遠處的那兩人的背影。

一個腰背挺直,一個一瘸一拐。

吵吵鬧鬧的逐漸消失不見。

“哼,裝模作樣……”

……

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737章 爭當皇帝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556章 成化犁廷!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89章 平定三藩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699章 年號雍正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732章 文字獄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11章 打賞獎勵。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
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737章 爭當皇帝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556章 成化犁廷!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89章 平定三藩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699章 年號雍正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732章 文字獄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11章 打賞獎勵。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