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五零 《資本家正在拉低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

李君威明白了過來,歐洲各國與帝國的經濟來往,就已經導致,帝國不能接受大同盟失敗,否則資金鍊就會崩潰,帝國要跟着受傷。相反,帝國可以接受法國失敗,甚至只能法國失敗,只有法國失敗了,並且賠錢給各國,各國纔有錢把貨款和貸款給帝國,一切纔會順利起來。

至於帝國借給西班牙的那些錢,是以西班牙殖民地海關收入爲抵押的,不怕對方不還,畢竟有海軍負責收債。

李君威就此認識到,國內的局勢比國外的要錯綜複雜的多,而且他也發現,自己的戰略思想在帝國的高層並不那麼被承認。

因爲帝國高層這羣人的成長期是在帝國建立後,聽着兩代君王開疆拓土的故事長大的,而且他們多見過歐洲人,但見到的都是被帝國先進的科技和強大的實力震撼的科技。

我們驕傲,是因爲我們沒有理由不爲我們的祖國驕傲。

這句話是李君威在報紙上看到的,也是帝國高層,乃至帝國百姓的真實寫照。

在這些高層眼裡,帝國與歐洲國家相比,並不是另一個國家,而是另一個層級的國家。如果把帝國比作一個二百多斤的大力士,那麼即便是身爲世界第二強國的法國,也不過是一個十歲的小學生,其餘的國家就更弱小了。

因此在他們眼裡,這些小學生是七八歲的,還是十一二歲的都無所謂,反正無法對帝國形成威脅。而且帝國這個大力士還在成長進步,越來越強壯。

只不過,未來發生的事絕對超乎了這些人的預料,當人們在幾年乃至幾十年後回想起帝國三十九年這個秋季做出的決策,言語之中滿是懊悔,就連皇帝李君華都將之稱爲人生最愚蠢的決斷之一。

可是那又如何呢,因爲即便在這件事中唯一一個是正確的李君威,他也沒有想到法國的局勢會變成那樣。

雖然李君威在貸款案中輸了,但他不是皇兄李君華,李君威此人睚眥必報,絕對不會就這麼簡單過去。

整個十月和十一月,李君威都在百般阻撓向大同盟各國貸款和物資的落實,他不相信帝國所有的議員都是資本家們的走狗,更不相信連元老院成員都被資本家全部收買。

終於,在李君威的阻撓下,大同盟各國的代表終於坐不住了,這筆貸款不落實,對帝國利益是重創的,但各國也面臨着破產的威脅。因此,李君威得以秘密會見了荷蘭、普魯士和葡萄牙三國大使,得到了一個真相。

那就是貸款案是由阿姆斯特丹四家銀行的猶太銀行家與帝國申京的六家銀行共同推動的,帝國的六家銀行會拿到百分之五的反點,即一百二十萬帝國銀元。這些錢一部分進入了銀行家們的個人腰包,一部分則用來遊說部分議員和元老。

這種事李君威再熟悉不過了,他在海外幹了不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帝國當初與荷蘭的貿易談判,李君威直接把荷蘭總統海因修斯買通了,因此在道德上,他能接受歐洲各國對帝國內政的干涉,大哥別說二哥。

可李君威不能接受帝國銀行們和兩院的賣國行爲,李君威向大同盟各國保證,帝國對賣國賊的清查不會影響到大同盟與帝國的合作,甚至不會影響下一批的貸款。

“下一次,我連那百分之五都幫你們省了,你們要是不願意,把百分之五給我就行。”

李君威如此對各國大使保證道,就在各國大使依舊猶豫不決的時候,帝國的皇帝出面,李君華表示裕王的話就是他的意思。

各國大使在與操作這件事的阿姆斯特丹銀行家商議之後,華麗麗的把帝國的蠹蟲們給賣了。

於是乎,一場由安全局、內閣金融辦公廳、議院道德委員會和元老院參與的大清查廣泛鋪開,這就是在帝國曆史上有極爲深遠影響的‘賣國案’。

賣國案持續了一年多,最終有三十多位議員和元老牽扯其中,雖然期間兩院以國務大會代表的法律特權爲依據進行了抵抗,但在李君威的操作下,這些抵抗毫無意義。

因爲,在任何一個國家,沒有任何一個階層能與民意相抗衡。

這實際上也是資本家們自己作大死。

直布羅陀海戰結束之後,西班牙與法國深感取得制海權無望,於是照例把麾下艦隊打散了,由貴族出資組成私掠船隊,對大同盟進行破交活動,但是路易十四爲了得到帝國的貸款支持,嚴命不許攻擊中國商船。

在五月的時候,一艘法國破交船在地中海攻擊了一艘葡萄牙商船,葡萄牙商船抵抗,最終被擊沉,好死不死的是,船上有四名中國商人。

這個消息導致帝國羣情激憤,當時帝國的資本家認爲裕王主持帝國貸款給法國卻不給大同盟,是帝國在戰略上支持法國、西班牙,因此在輿論上大造攻勢,指責法國人不人道,是對帝國安全的侵犯,高呼帝國百姓有權出現在他們認爲安全的地方,帝國應該保護百姓的合法權益。

巧合的是,一艘英國戰艦在九月的時候擊沉了一艘法國商船,而在船上前往法國拓展商業利益的三名中國商人被凍死在了英吉利海峽。消息傳來向大同盟貸款的關鍵時候,很多報紙竟然不約而同的選擇無視。

李君威重提此事,直接把五六月份的報紙翻出來,把法國換成英國,法西同盟換成大同盟,大造輿論攻勢。結果一篇名爲《帝國百姓無權在戰場散步》的報道對其進行了反擊,在帝國政府沒有任何表示後,大量報紙緊隨其後。

五六月份指責裕王外交政策的報紙並不一定是爲資本家服務的,畢竟帝國百姓因歐陸戰爭而死,很容易引起百姓的愛國熱情和不滿情緒,但同樣的事能拿出完全不同的態度,那這種徹頭徹尾的陰陽人就其心可誅了。

整個報業牽扯進了賣國案中,前後不一致的報紙都經過審覈,其股東和主編的人際關係與賣國案的嫌疑人高度重合。

到帝國三十九年的十二月時,李君華在帝國所有主流報紙上,發表了《資本家正在拉低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的署名文章,開啓了帝國各階層對於資本家的全面批判,整篇文章揭露了資本家因爲個人利益和短期利益而變的無恥、雙標,然後通過報紙等傳媒,把這類道德傳遞給整個帝國社會。

實際上,終帝國一朝,批判資本家都是帝國的政治正確,就像中國封建王朝把批判朋黨當成政治正確一樣。但是批判只是批判,不會演變成消滅資本家,畢竟帝國的生產關係在那裡擺着呢,私有制經濟、市場經濟是帝國的主體經濟。

但批判並非沒有效果,帝國社會,不論階層,都對資本家保持着一種警惕,有一點是大家的共同認知,那就是絕對不能讓資本家掌權。

所以終帝國一朝,在經濟上支持資本家,在政治上批判資本家就成爲了一種常態,這與歐洲自英國光榮革命之後,歌頌資本主義制度和經濟截然相反。

也就是在賣國案最高潮的時候,李永忠的《資本沒有祖國》一書在帝國出版,這本書中關於荷蘭銀行家賣國的故事以及皇帝李君華的文章,最終都納入了帝國中學和大學的語文和政治課本之中。

PS:本文之中貸款案、賣國案主要參考的是一戰中美國對同盟、協約兩大聯盟的態度。

而從帝國三十九年末開始,來自歐洲戰場的消息不斷傳到申京,特別是西津與申京的有線電報暢通之後,傳遞消息變的越來越快捷、迅速,但所有的消息對於法國、西班牙來說都是壞消息。

法、西聯盟在意大利的戰場節節敗退,因爲失去了制海權,薩伏依公國又全面倒向了大同盟,導致意大利的法國軍團與法國本土的聯絡中斷,而歐根親王親率的軍隊在亞平寧半島上縱橫馳騁,進入帝國四十年的時候,法國的敗局已經不可挽回,而教皇國的態度改變更是在天主教區給了法西聯盟最後一擊。

教皇在帝國四十年的二月正式宣佈,支持奧地利的查理大公爲西班牙王位的合法繼承人。

緊隨其後的是愛爾蘭的菲茨詹姆斯率軍登陸葡萄牙,與葡萄牙一起組織了四萬軍隊進軍西班牙,把剛剛完成整備擴軍的西班牙軍隊釘死在了本國的戰場,緊隨其後,法國的胡格諾教徒在法國東南部發動了叛亂,而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人也同樣起兵反抗西班牙的統治,讓兩國面臨的戰略態勢更加雪上加霜。

緊隨其後的是,英荷聯軍佔領了整個西屬尼德蘭,並且攻佔了當初各國爲西班牙王位繼承談判的里爾,而給了法國沉重一擊的是普魯士軍隊,普軍在戰爭一開始被分割,派遣八千人到歐根麾下,換取了爲大公換取了王位,又派遣一萬多軍隊前往荷蘭,幫助荷蘭人抵抗進攻,訓練僱傭兵。

而在帝國三十九年下半年,大同盟實力提升之後,普魯士召回了部分荷蘭的軍隊,與國內徵集的兵馬一起,來到了萊茵河方向,與巴登親王率領的奧地利萊茵軍團合軍一處,形成了一個十一萬五千人規模的大軍團,雖然神羅皇太子也在軍中,但軍職不高,所以普魯士王取得了這支軍團的指揮權,從萊茵河方向攻擊了法國,這是對法、西聯盟的致命一擊。

“......我拿出了我最大的容忍,派遣了我忠誠的僕人,外交部長土西去與我那些邪惡的敵人們和談,我給出了優厚的條件,對我的僕人說:土西,請你想盡一切辦法爲法國贏得和平........。”

“.......盎撒人和荷蘭人非常的傲慢無禮,他們要求談判地點設在里爾的市政廳,也就是上一次談判的時候,那是我國的疆土,現在卻被他們無情的侵佔,我再次拿出我身爲太陽之王的胸懷,容忍了這種無禮。土西抵達的時候,看到的是滿街的乞討者,盎撒人肆無忌憚的調戲法國的女人,這是文明國家所不允許的行爲。”

“.......我沒有得到任何尊重,哪怕只有一點,我退讓了很多,我成爲國王的幾十年所進行的退讓,都沒有這一次多。但他們還是羞辱了我,並且試圖欺騙我,歐洲在這羣人那裡已經不能實現和平了,我只能傾其所有,與整個法國一起,與入侵的敵人決一死戰,但我依舊熱切的盼望和平,盼望來自東方的友誼。

任何友誼在我這裡都不會顯得太晚,希望尊貴的中國皇帝陛下,派遣您那位淵博而公正的中國親王殿下,來到我的巴黎,我的凡爾賽宮,把和平帶給兩千萬法國百姓。”

在御書房裡,已經升任海外事務部兼外交部長的澹臺雲風手持一封信,抑揚頓挫的朗讀着,這封信來自法國,但卻不是親筆信,而是經過了西津行政官署翻譯人員的翻譯,用電報發來的,因此顯得有些生硬,但是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

法國國王向帝國求援,希望帝國派遣親王級別的高官前往歐洲,促成停戰和平。

“顯然,我們不能在這個時候參與到歐陸的戰爭中去,這是很愚蠢的。但是歐洲與我們的利益息息相關,我們在歐洲要有聲音。”李君華在澹臺雲風唸完後,直言說道,給今日的會議定了一個調子。

不要提對大同盟宣戰,但要參與調停。

“路易十四似乎很着急,就是不知道他們在里爾的和談情況。”趙文廷說道。

李昭睿說:“路易十四耍了一個小手段,他先發出了這封信,表示等和談結束介紹和談的情況,但和談內容早已公開,在猶太人那裡,我們得到了詳細的條款,可以說,大同盟給路易十四的條款是羞辱性質的。

而且,路易十四在拒絕之後,連發兩道罪己詔,向法國解釋了爲何要進行戰爭,並且公佈了條款,整個法國都激發出了對大同盟的仇恨。

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三七 蓋棺定論章二六 新首都章九 各部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八 交易章九 三封信章四一三 法佐章五六 女人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五八 賞烏林章一零八 生命之水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十五 意外頻發章四九 猜不透的用途章九零 對抗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八三 困惑章十二 問罪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迫戰章五 蠹蟲章十八 拉斐爾造成的重大損失章九零 琉球章四零八 三件大事章五 瀕死章二七 嫁衣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三二三 拔高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五六 家臣章五六 羣英薈萃章一五六 忠告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章十四 高徒章三六四 安排章四九 早做準備章四一三 法佐章一一一 聲東擊西章十六 陝西章五 瀕死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二三 先下一程章二十四章三四三 以打促和章十四 成棟反正章三二六 南洋風雲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二八零 讓當權者有一怕章三七八 意義章一二六 分而治之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一四二 奉旨貪污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四四八 兩國章二二二 對論權力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九零 對抗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四二二 讓敵人配合章二三一 西班牙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正名章二八九 國聯章三零六 緊張局勢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五十 忠貞營章八 交易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五三 大清算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三三七 暗鬥章七九 入彀章七四 滿清應對——分藩章二八二 平衡章四四二 圖鬆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二四八 最好的皇帝章四二九 結盟吧,親愛的沙皇章四十 錢謙益 我教你剃頭章二三八 殖民地紳士委員會章四四三 蘇伊士運河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二四 抵達章六九 分鍋章三六八 兩個組織章一五七 亂點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
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三七 蓋棺定論章二六 新首都章九 各部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八 交易章九 三封信章四一三 法佐章五六 女人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五八 賞烏林章一零八 生命之水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十五 意外頻發章四九 猜不透的用途章九零 對抗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八三 困惑章十二 問罪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迫戰章五 蠹蟲章十八 拉斐爾造成的重大損失章九零 琉球章四零八 三件大事章五 瀕死章二七 嫁衣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三二三 拔高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五六 家臣章五六 羣英薈萃章一五六 忠告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章十四 高徒章三六四 安排章四九 早做準備章四一三 法佐章一一一 聲東擊西章十六 陝西章五 瀕死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二三 先下一程章二十四章三四三 以打促和章十四 成棟反正章三二六 南洋風雲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二八零 讓當權者有一怕章三七八 意義章一二六 分而治之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一四二 奉旨貪污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四四八 兩國章二二二 對論權力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九零 對抗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四二二 讓敵人配合章二三一 西班牙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正名章二八九 國聯章三零六 緊張局勢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五十 忠貞營章八 交易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五三 大清算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三三七 暗鬥章七九 入彀章七四 滿清應對——分藩章二八二 平衡章四四二 圖鬆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二四八 最好的皇帝章四二九 結盟吧,親愛的沙皇章四十 錢謙益 我教你剃頭章二三八 殖民地紳士委員會章四四三 蘇伊士運河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二四 抵達章六九 分鍋章三六八 兩個組織章一五七 亂點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