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六一 情商

其中內情,所有人都已經是惡,但沒有一個人說話,李明勳輕咳一聲,問:“皇帝,你說,這個混賬爲一己私心,而壞了國家大事,該如何處置?”

李君華自知作爲皇帝的自己是躲不過的,索性說道:“回父皇的話,兒臣覺得......此事確實是老三做的不對,但要說壞了國事,倒也談不上,一來,尚且不知道印度那邊到底是何反應,二來,老三作爲,終究還是維護昭圭的皇位,倒也符合帝國的利益。”

李昭圭作爲由帝國皇室一手培養的孩子,對帝國有着很深的感情,而且其從未有過爭霸的野心。因此其執掌印度斯坦帝國這十年,在次大陸上,並未有過任何挑戰帝國秩序的動作,而且,李昭圭一直把與帝國的貿易關係看的很重。

因爲在李昭圭看來,向帝國出口棉花等經濟作物,可以顯著改善印度斯坦帝國農民的生活條件而引入鐵路等先進技術,也能促進印度斯坦帝國的進步。

顯然,帝國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與帝國友好的君主,比之更好的,也就是甘願做半殖民地的那種君主了,可對於主張仁義外交的李君華這裡,那種君主是不提倡的。

而李君華認爲,李君威唯一做錯的就是把這件事瞞住,沒有告訴自己,但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原因很簡單,印度斯坦帝國與帝國的關係,一向是由李君威一手掌控的,這主要是李君華爲了避嫌。畢竟大哥君度去世了,無論自己再做什麼,都會被誤會成欺負孤兒寡母。

反倒是交給裕王這個弟弟去做很合適,因爲裕王並不會枉顧帝國利益,這麼些年,李君華一直覺得,在大哥與自己之間,弟弟是偏向於自己的。

在帝國權力決策層中,印度斯坦帝國是很特殊的,與別的國家的關係,是可以在御前會議乃至國務會議上進行討論的,但與印度斯坦帝國的關係,從沒有外人蔘與過,除了這一次,李君威無論定什麼政策,做什麼決定,也都是會和皇帝商議,或者事後有個交代。

“你終究還是想護着這個混賬王八蛋。”李明勳敲着柺棍,怒罵道。

李君華很是無奈,到底李君威的錯還沒有引發惡劣的後果,而就算引發了,難道就真的處罰嗎?至少李君華本人心裡是不願意的。

“太上皇,這終究還是沒個結果啊。”林君弘說。

李明勳起身,氣沖沖的離開了:“你們就慣着他吧,讓他胡作非爲,讓他把天捅破了.......。”

“愣着幹什麼啊,跟上啊。”李海敲了敲李君威的腦袋。

李君威悻悻跟着去了,露臺之上,只剩下了三個人,李海問:“皇上,太上皇這是什麼意思?”

“在老三的眼裡,自己的兒子沒有昭圭這個侄子親,所以他願意幫昭圭。可在父皇的眼裡,孫子都是一樣的。”李君華緩緩說道,他看着彆彆扭扭離開的父親和弟弟,又說:“雖說父皇生氣,但我怎麼看,都是想讓我們給老三擦屁股。”

“我也是這麼想的。”林君弘說。

李海呵呵一笑,說道:“不管了,你們辦吧,我回去了,明日再來找老爺子玩。”

李海現在無職無銜,樂得自在,家事他參與一下是本分,國事卻早已放手了。

林君弘送走李海,問皇帝:“這事怎麼擦屁股啊。”

“我們還不知道印度那邊會是什麼反應,又如何反應?”李君華無可奈何,他說:“我有一點,很不明白。今天這事,是老爺子猜到老三有所異動,可爲什麼他要老三把昭銘過繼給我呢,這其中有關聯嗎?”

林君弘想了想:“總之不會是太上皇真的以爲昭奕會被認回來,競爭儲位。我以爲,或許還有其他的想法在裡面。不過昭銘很聰明,或許將來接老三的班,過繼給你,也算合情合理。”

李君華搖搖頭:“正是因爲昭銘很聰明,很像小時候的老三,我纔不想讓他過繼過來。”

林君弘微微點頭,表示明白了。假如李昭銘未來真有李君威的能耐,那就是儲位最佳人選。而李君華是很注重名分的,顯然過繼裕王府的孩子成爲皇子的,只有一個人,就是儲君。

而不是過繼幾個孩子,從中培養一個當儲君,那樣對成功者和失敗者都不利。

這個時候,李君威回來了,長嘆一聲,捏住額角,說道:“唉,一輩子玩心眼子,最後被自己兒子耍了,他媽的,真晦氣。”

“活該呀,生而不養,該你倒黴。”林君弘說。

李君威呵呵一笑,一點不覺得過意不去,自己是生而不養,可李昭奕也沒吃虧。在印度斯坦帝國當一個實權王爺,備受重用,能施展自己的抱負,總歸比在帝國這邊長大好多了。

李君華則是冷着臉問:“老三,這件事非得到這個地步麼?”

“我覺得沒有其他選擇。”李君威拿出了少有的正經,認真說道。

李君華點點頭:“好吧,我相信你,你雖然有私心,但未必全然是私心。我且問你,你認爲昭奕會怎麼辦?”

“政變,奪權,篡位。”李君威平淡回答,卻是驚呆了在場的兩個人。

“有這麼嚴重?”林君弘驚呼出聲。

李君威說:“那個小子,心狠手黑,做事果決,而印度國內因爲昭圭的改革,正處於動盪的時候。我認爲很有可能他會這麼做。”

林君弘長出一口氣:“原來是你以爲的,我還以爲已經發生了。”

但他長出的這一口氣,也隨着李君威接下來的話重新吸了回去,李君威說:“我覺得,現在昭奕已經在做了。”

“你有什麼證據?”李君華警惕起來,李昭奕如何反應,纔是接下來怎麼處置的關鍵,而印度方面的權位更替的消息,越早知道,自然越能提前防範。

“昭奕爲什麼沒來?”李君威問。

李君華說:“他或許看破了你的心思,知道到了申京就是有去無回,所以沒來。”

“是啊,如果他只是不來,不出阿格拉就是了,無論是找個理由,還是說與昭圭明說自己的猜想,以那哥倆的感情,昭圭不僅不會強迫他,還會代他與我交涉的。但是他沒有這麼做!”

“或許一開始他沒往這方面想,而是在路上想明白的。”林君弘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李君威說:“那也沒道理,如果是半路想通的,他半路就會折返,而阿格拉號郵輪是過了舟山羣島才折返的,難道他看到申京的時候纔想明白的?就算他是半路或者快到申京的時候纔想明白的,那大可隨意編造個理由,難道我們還能派遣海軍把這艘船抓住嗎?”

“難說.......。”林君弘低聲迴應,他覺得李君威在這件事上下的決心可不是一般的大。

李君威無奈,繼續說道:“阿格拉號從印度斯坦帝國出發,一路都很正常,停泊了所有計劃裡的港口,補充煤炭和食物,但是,昭奕一直沒有露面,而且,申京與阿格拉之間的電報通訊也一切正常,昭圭在電報里根本沒有說過這件事。

這些都很不正常。”

“哪裡不正常?”

李君威說:“如果我是昭奕,在阿格拉起航之後,就立刻發動軍事政變,阿格拉號只是一個欺瞞帝國一方的障眼法,昭奕不在船上,所以一路不能露面,所以到申京而不入。這樣,在我們反應過來之前,他就可以控制阿格拉的局勢。”

李君華微微點頭:“不能不考慮會是這樣。老三,立刻安排駐阿格拉的使者,覲見印度皇帝,如果皇帝有恙,就求見太后。”

“六天前,我已經讓人這麼做了。”李君威說。

“結果呢?”

“印度宮廷聲稱,皇帝患病,不見外臣,而太后在外,須得過些時日才能召見。”李君威說。

“大嫂和昭圭都是不能見,那必然是有異動了。”李君華說。

林君弘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還是軟硬兼施的好,印度洋艦隊最好動一動。”

李君威則是說:“可暫行準備,還是再等兩日。三天後,是大使與宮廷總管的約定的日子,到時候,再見不到大嫂,便是實情如何。”

李君華起身,在露臺上走了幾個來回,顯然是在慎重考慮李君威的意見,最終他說道:“若是能不打,還是不要打的好。老三,你說呢。”

這顯然是李君華在詢問弟弟的底線了,李君威是一門心思支持李昭圭當印度斯坦帝國的皇帝,可問題是,現在很有可能李昭奕已經完成軍事政變了,如果還堅持的話,就要動兵。

這一動,可不是小動,僅僅是印度洋艦隊是不行的,需要動員陸軍,乃至於要打一場地面決戰。而這種規模的投入是李君華所不願意看到的。

畢竟李昭奕篡位,是爲了自身的利益,與其他國家並無干涉,或許李昭奕在對待帝國的態度上不如李昭圭,但雙方不可能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如果李昭奕能夠保護帝國在印度的利益,那麼其當印度斯坦帝國皇帝,似乎也並非完全不能接受。

當然,李昭奕倒行逆施的話,那一場大規模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我只是想盡我所能,但帝國利益至上。”李君威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而且他還說道:“昭奕的心,冷酷如冰,我也擔心,若是打起來,這個混賬會害了昭圭。”

“好,那就先讓印度洋艦隊和陸戰隊預作準備吧。”李君華吩咐說。

三人這才散了,李君華回了自己的臥房,卻是聽到裡面有孩子笑個沒完,一聽就知道是李昭銘和皇后在玩耍。

“你們還沒休息呢。”李君華問道。

皇后笑着說:“昭銘可是玩開心了,估計還要過一會。”

“昭銘,今天爺爺發火,沒嚇到你吧。”李君華摸摸侄子的腦袋,問道。

“沒有,又不是衝我發火。”李昭銘笑嘻嘻說道,然後他又問:“皇伯父,你們商量好了沒,到底我要不要給你當兒子。”

“你願意不願意給朕當兒子?”李君華饒有興致的問。

李昭銘果斷搖搖頭:“不願意。”

“給朕當兒子,又不是讓你離開王府,你爹孃還會疼你的。”李君華說。

李昭銘還是搖頭:“那也不願意。”

“爲什麼啊?”

“爹爹說,我們兄弟誰給你當兒子,誰就未來當皇帝,我不想當皇帝。”李昭銘一本正經的說。

“你爲什麼不想當皇帝?”

李昭銘說:“我想當裕王,伯父天天那麼忙,整天看這個奏章,開那個會,沒意思,還是爹爹這個裕王好,能滿世界旅遊,還能玩。”

“你不能光想着玩,你是皇家的孩子,要想着兼濟天下,爲百姓做貢獻。”

李昭銘笑着說:“爹爹說,皇室的孩子不惹麻煩,就是最大的貢獻。”

“果然是和你爹一樣,偷奸耍滑的性子。”李君華捏着侄子的鼻子,說道,倒是沒有一點不開心的樣子,因爲他記憶裡,自己弟弟小時候也這個模樣,似乎是要當一個玩世不恭的逍遙王爺,可最終還不是成爲帝國柱石麼?

李君華說:“昭銘,去睡覺吧。”

“那我要不要給你當兒子?”

“將來你要是能當皇帝了,願意當皇帝了,那就給朕當兒子吧。”

李昭銘點頭:“行。”他脫下鞋子,上了小牀,忽然跑下來,屁顛顛的跑到皇后身邊,在她耳邊小聲說了一句,這纔去睡覺了。

而他一句話,皇后笑的合不攏嘴,李君華忍不住問:“方纔昭銘跟你說什麼了,這麼高興。”

“我們娘倆的悄悄話,怎麼能跟你說,他也不讓我告訴你呀。”皇后說。

“估計也不是什麼好話。”李君華搖搖頭。

皇后終究還是憋不住的開心,還是說了出來:“昭銘小聲給我說,我對他好,他想給我當兒子,不想給你當兒子。”皇后感慨說道:“這老三家的孩子,情商就屬他最高了。”

“我們這一輩,情商也是老三最高。”

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四四二 圖鬆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二 結盟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七十 江南震動章七一 安排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一六一 宣傳章二十 社團應對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十三 派遣艦隊 下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二八 海盜章八四 鍊鐵與鑄炮章九八 葉爾羌汗國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三七零 下一個題目章一九九 前鋒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一三零 兄弟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章三三 做工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十八 求活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一四七 重逢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四八四 達成一致章二二 廣州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一六七 皇室的婚戀觀章一五四 幫扶對接章二二八 分析章二八 ‘招安’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四八 大貪李君威章六 軍制章一六七 皇室的婚戀觀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四八三 思維章六六 抉擇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九八 葉爾羌汗國章八零 潘名器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九五 新國家新外交章二十四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一四九 方法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章五二 全線開打章五十 蓬勃的大西洋貿易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八 並不順利的旅途章一八七 瑞典章二六五 過於複雜不好評說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六 開局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九一 準備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四四四 欲擒故縱章九 美洲行省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五九 最佳局面章十 虎尾瓏社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四九一 理想國度章二六一 戰爭結束了一半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四十 隆武聯姻章四七 培養安東尼奧章六一 海軍造艦章程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誨章二八 海盜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一七五 布里亞特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
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四四二 圖鬆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二 結盟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七十 江南震動章七一 安排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一六一 宣傳章二十 社團應對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十三 派遣艦隊 下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二八 海盜章八四 鍊鐵與鑄炮章九八 葉爾羌汗國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三七零 下一個題目章一九九 前鋒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一三零 兄弟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章三三 做工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十八 求活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一四七 重逢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四八四 達成一致章二二 廣州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一六七 皇室的婚戀觀章一五四 幫扶對接章二二八 分析章二八 ‘招安’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四八 大貪李君威章六 軍制章一六七 皇室的婚戀觀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四八三 思維章六六 抉擇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九八 葉爾羌汗國章八零 潘名器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九五 新國家新外交章二十四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一四九 方法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章五二 全線開打章五十 蓬勃的大西洋貿易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八 並不順利的旅途章一八七 瑞典章二六五 過於複雜不好評說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六 開局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九一 準備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四四四 欲擒故縱章九 美洲行省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五九 最佳局面章十 虎尾瓏社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四九一 理想國度章二六一 戰爭結束了一半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四十 隆武聯姻章四七 培養安東尼奧章六一 海軍造艦章程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誨章二八 海盜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一七五 布里亞特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