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五八 皇家事

太后皺眉看着李君威,生怕他胡來,問道:“老三,皇后的事你清楚了?”

“知道呀,父皇跟我提了一句,皇兄在信中沒少說,還說讓我找找洋大夫,哦,不是西洋大夫,而是阿拉伯的大夫,我媳婦也跟我提過,我在奧斯曼和印度斯坦都找過,但都是不靠譜的那種,我可不敢帶回來,讓皇嫂失望,讓皇兄埋怨。”李君威認真說道。

太后點點頭,有些抱怨的說道:“他們倒是什麼都不瞞着你。”

帝國的皇帝只有皇后一個女人,成婚十年來爲皇帝誕育三個孩子,但全都是公主,而沒有皇子,最近一個孩子的誕生是在三年前,但不幸流產,之後皇后就再沒有懷孕,這在皇室中算一個機密,整個太醫院會診的結果是皇后可能因爲上一次的流產而失去了生育能力,三年來,皇后一直沒有再懷身孕,算是佐證這個會診的結果。

而因爲這件事,皇室之中暗流涌動,皇帝李君華專情之人,不欲再娶,而太上皇李明勳則表示一切都由皇帝決斷,最上心的反而是太后,而皇后本人卻夾在中間難做人。

“你嫂嫂與你皇兄兩情相悅,他們之間的感情,你比我知道的清楚。一開始,有人說你嫂嫂悍妒,後來我發現不是,她是個識大體的人,對沒有給皇帝生下兒子也很介懷,前些時日也是提了一句選秀納妃的事,你皇兄就老大不樂意,他二人鬧的不愉快,我也就不好再提了。

你皇兄沒這個心思,旁人再說也是無用,我再有心,這事又豈能是我能專斷的?他少年時,讀聖賢書,學孔孟道,差點讀迂了,是你父皇調教回來了,只是性子養成了,是轉不回來了,可這兒女情長的毛病是哪裡學的呢,聖人可沒教這些呀。

咱們李家,從你父皇開始,也沒這毛病,你父皇不是,你皇長兄不是,你就更不用說了,拈花惹草的性子......。”這件事太后憋了幾年,如今找到一個能說實話的,他打開了話匣子。

李君威臉一紅,撓撓頭:“說二哥呢,怎麼批評起我來了。”

其實皇帝不欲選妃,李君威是知道緣由的,只不過太后並不知道,想要充實後宮,也不是皇后流產之後纔有的心思,皇后一連生了三個女兒,太后早有這個意思了,皇后求賢,就提了一嘴,李君華髮怒與其爭吵,皇后心情鬱結,是流產的直接因素,也因此沒敢與太后說實話,皇帝覺得有愧,更是不想納妾選妃了。

“唉,你二哥要是有你一半的灑脫,母后就不用這麼費心了。”太后有些無奈說道。

李君威尷尬一笑,這不就是說自己好色臉皮厚麼,說的這麼清新脫俗,他連忙問道:“母后找兒臣幫忙,是準備如何讓幫忙?”

太后說:“你如今也回來了,你只有一個王妃,儘快懷上,你娘也等着抱孫子呢,再者,你若有合意的女孩子,看中了,母后給你做主,等你納了側妃,你皇兄也該從善如流吧。”

李君威聞言一樂,還有這種好事,逼着自己娶媳婦,那還不是想娶誰就娶誰,想娶幾個就娶幾個,李君威不免有些神遊了,太后見他滿臉花癡,知道這個小兒子心裡又想好事了,輕咳一聲,李君威呵呵一笑,連忙說道:“太后這法子對,非常對,兒子舉雙手贊成,爲了皇兄子嗣延綿,爲了咱們的江山社稷,我只能義不容辭,犧牲自我了。”

“咳咳,老三,這是大事,不能光開玩笑,你可要想好了。”太后說道。

李君威連忙把臉上的笑容收起來,說道:“是,這是大事,也是正事。母后,孩兒還有個法子,孩兒覺得,光想着選秀可是不行,皇兄這個人吧,怎麼說呢,就是那種自己給自己下套的人,少年時就以古君子爲榜樣,當了皇帝,那是奔着聖人這個目標去的,這個......這個.......。”

“你有話就說,你從小這張嘴就沒個把門的,我什麼時候怪罪過你?”太后吩咐說道。

李君威爲難出聲:“說起這個事,那就不是咱們娘兩能關門聊的了........。”李君威打開門,衝着外面喊道:“來兩個人,來呀。”

許是太后着意安排了,外面的人聽到消息也不進來,李君威無奈聳肩,一腳踹倒一邊的凳子,叫嚷起來:“哎喲,太后摔倒了,太后摔倒了。”

嘩啦啦的跑來了七八個女官,見太后安然無恙的端坐在正坐上,心想又被裕王耍了,幾個年輕的還有些着惱,而年紀大些的女官早就習慣了,李君威笑呵呵的說道:“有外人了,咱娘倆就能說道說道了。其實吧,二哥說白了,他不好色,屬於那種坐懷不亂柳下惠的那種,絕對的君子,這樣的人,母后就算把全國最漂亮的姑娘擺在他面前,在他眼裡都是紅粉骷髏臭皮囊而已呀。

你就算強讓他娶幾個,他也就是當會說話的花瓶一樣擺在後宮裡,這不是糟踐東西........這不是害人姑娘青春嘛。

所以呀,您別對選秀之類的事抱希望,沒用!您還不如在身邊調教幾個,或許皇兄哪天就能看上眼了。”

“那是你!”太后毫不猶豫的拆穿了李君威。

李君威聳聳肩,反正他臉皮厚,也不在乎,繼續說道:“其實孩兒說那麼多,意思很簡單,解鈴還須繫鈴人,想要皇兄納妾生子,還得他心裡樂意才行,遇到真正動心的姑娘才行,可這樣整天呆在皇宮裡,面對的都是些大老爺們,討論的是冷血的政治,他能有什麼心思?

所以呀,第一件事,就是讓皇兄走出去,出去轉轉,哪怕就是申京城裡轉轉,也能多遇到些人,萬一遇到個對眼的呢,萬花叢中過,哪能真的片葉不沾身呢。

您想想,父皇當皇上的時候,也沒這麼日理萬機過,皇兄忒也太上心了。而且,您也別太着急了,皇上畢竟才三十歲不到,就算四十歲上有兒子,培養成年皇兄也就六十,我雖然讀書不多,但我問過了,像是皇兄這樣的,不好色又不修仙的皇帝,活的長久着呢,咱李家的江山不會有問題。”

李君威從長壽宮裡出來的時候,卻見自己親孃還在等着,他笑呵呵的迎上去,說道:“娘,你擔心什麼,母后又不吃人。”

“太后留你問什麼了?”

“還不是皇后嫂子懷不上這事麼,說讓我勸勸皇兄。”李君威滿不在乎。

李太妃氣惱說道:“這種事也找你,壞人總讓你來當。”

“嗨,讓我來當就對了,太后和皇兄皇嫂整天低頭不見擡頭見,鬧僵了不好,我呢,住在王府,鬧僵了也不怕,再說了,我臉皮厚,不怕惹惱人,放心吧。”李君威倒是不在乎什麼壞人不壞人的。

“你也別光顧着別人,也得顧一顧自己,你父皇三個兒子,就你家中無子.......。”

李君威笑了笑:“娘,你放心,這不時間不對嗎,成親不久我就去西疆了,原以爲兩年三年就回來了,不成想一下待了五年!但是我回來了這不是,全須全尾的,您就等着抱孫子吧,我保證,你比母后更早抱上親孫子!”

“你就能吧你,在外五年,原以爲你能孩子回來呢。”

李君威一拍屁股:“娘呀,你都不知道西疆多苦,我又一心爲國,哪裡有那個心思呀。”

ωωω★ tt kan★ ¢ ○

李君威外出五年,回了家還是那個死皮賴臉的模樣,嘴巴又甜,腦子轉悠的又快,上上下下的都聽喜歡的,即便是獨守空窗的王妃也沒多埋怨,這幾年一車車的東西往回運,也算是沒白費心思。

在家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日一早,李君威就親自拜訪了英王府,說到底,此次從西疆回來,還是擔着長兄給的差事,李君威沒聲響的進了門,沈有容見他來了說道:“怎麼沒言語就來了,不由的怠慢了。”

李君威倒是不在乎這些虛禮,說道:“外面人還都以爲我重傷不起呢,不能大張旗鼓的,安兒與昭圭呢?”

“昨日歡宴,鬧的厲害,睡的晚,我這就安排人去叫。”沈有容笑着說。

李君威點點頭:“是我來早了,怎麼樣,大嫂,那一位回來,沒給您惹麻煩吧。”

“能有什麼麻煩,房子是現成的,人是太后身前的舊人,總歸不眼生,昭瑢那孩子也被教養的很有禮貌,想來你在路上沒少提點了,皇后又親自安排一切都是順順當當的,沒什麼麻煩。”沈有容平淡說道。

李君威說道:“這樣就行,左不過也不會永遠在一起,這段時日維持個面上的平和就行了,大嫂也戒備着點,她呀不是什麼好相與的。”

“我瞧着誦經敬神,倒是個虔誠的。”沈有容道。

李君威倒也不想多解釋,自嘲說道:“不少人還以爲我是個正人君子呢,能當真嗎?”

“她與昭瑢還要回去嗎?”沈有容問。

李君威詫異:“大哥沒有和你說嗎?”

“說什麼?”

李君威解釋說:“這次昭瑢來是繼承英王爵位的,與他的母親一起,來了就不會走了。”

“昭瑢來繼承英王,那昭圭呢?”沈有容詫異問道。

李君威說:“昭圭自然是去阿格拉當個印度斯坦的太子了,而大嫂你呢,也能當個皇后咯,呵呵,昨天太后留我說了些話,不住的誇你,說我那皇后嫂嫂能當成一個賢后,可是有你不少的功勞。”

“這是君度的意思?”沈有容覺得這事太大了,一時有些不好接受。

李君威點點頭:“是大哥的意思,但是也未必這麼順利,嫂子去了印度肯定能封后,可是昭圭未必立刻封太子,到底大哥手下都是異族胡人,總歸要有個過程,而這件事我與父皇通信中也提了,父皇原則上是同意的。”

沈有容小心問:“那皇上呢?”

“在西疆時,我沒有告訴二哥,怕他不同意,所以只能是先斬後奏了,但只要父皇表態了,他至少不會反對,這事也就能成。”李君威提醒說道。

沈有容說道:“那昭瑢還會回去嗎?”

李君威笑了笑:“大哥原本的意思是,讓你們娘倆先過去,讓昭瑢在申京長大,長大之後再說,或許大哥和父皇一樣,對立儲君這種事,態度是立賢不立長,但是呢,一路上風雲突變,我這麼說吧,至少昭瑢不會和昭圭競爭那邊的儲君了。”

“爲什麼?”

“我把迪麗古麗說服了。”

“怎麼說服的?”

李君威擺擺手:“您還是別知道的好,我說給您聽,就是讓大嫂你心思有數,去了那邊不用惴惴不安的,但內情如何,你不知,大哥不知,就當我什麼都沒做,如此而已。”

“叔叔爲我們娘仨考慮周全,請受我一拜。”沈有容道。

李君威搖搖頭,說道:“我是看着安兒和昭圭長大的,縱然都是我的侄兒,總歸還是和昭圭親厚些,但有一樣,安兒不會隨你們去印度,讓她留在這裡吧。”

“爲什麼,安兒也挺想念她父親的。”沈有容說。

李君威道:“爲了這個孩子的幸福,那點想念還是放心裡吧。大嫂,大哥已經是皇帝了,父皇曾經跟我說,皇帝不是另一位人,而是另一種人,尤其是大哥這樣的皇帝,也只有父皇這樣的人,才把孩子的幸福看的重,大哥這種君主,很可能會把安兒當成聯姻乃至和親的對象,爲了這個孩子的後半生,別讓她去了,這件事我已經和大哥說定了。

昭圭不一樣,他是個男人,就算將來大哥讓他娶一百個各族女人,他也可以找一個喜歡的人相伴,而且女人在那邊地位更低,我可不想安兒裹着黑袍,整天呆在暗無天日的夫婿家,當一個生孩子的機器和政治上的工具。

我已經想好了,在你們離開之前,最好把安兒嫁出去,這樣大哥那邊也不能說什麼了,當然,沒合適的也不強逼,真找不到合適的,索性過繼給我,當我閨女還能虧待她不成嗎?”

章一一一 聲東擊西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一九四 第一次經濟危機章二零二 明清章四五八 必然章四 炮製章一九六 意外章三八九 判定章一九九 我聽說我被綁架了章四一六 真誠的敵人章十二 鐵騎章四八九 名字的重要性章二二二 對論權力章五十 忠貞營章三九七 禮儀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六四 李倧章四五三 得逞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一九六 意外章六五 對英宣戰章四六五 宣戰章九二 開拓與奴隸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三二 冷暖章八一 出家章九六 胡女章一五五 多想章四八三 思維章二二三 三皇之戰 勝利章一五二 英王監國章三七二 人員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一四零 福臨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二九四 還是談判吧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四六五 宣戰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四九七 內政外交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七一 安排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三一八 路遇佳友章二一五 季姬擊雞記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五五 多想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四四八 白教章四二八 下棋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四一六 真誠的敵人章四四 抗爭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二六 主動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十二 問罪章十三 包庇章五十 非去不可章四五零 脫困章四十 錢謙益 我教你剃頭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二六 主動章六 進城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一零一 分封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七二 教子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一一八 長期的內戰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一七二 藩政章五一 火攻章二零三 分家吧章十 五軍之戰章四八九 名字的重要性章七二 安化公主章四三八 基於未來的章五六 女人章三六 甩手掌櫃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一零七 應付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二三九 解決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
章一一一 聲東擊西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一九四 第一次經濟危機章二零二 明清章四五八 必然章四 炮製章一九六 意外章三八九 判定章一九九 我聽說我被綁架了章四一六 真誠的敵人章十二 鐵騎章四八九 名字的重要性章二二二 對論權力章五十 忠貞營章三九七 禮儀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六四 李倧章四五三 得逞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一九六 意外章六五 對英宣戰章四六五 宣戰章九二 開拓與奴隸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三二 冷暖章八一 出家章九六 胡女章一五五 多想章四八三 思維章二二三 三皇之戰 勝利章一五二 英王監國章三七二 人員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一四零 福臨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二九四 還是談判吧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四六五 宣戰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四九七 內政外交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七一 安排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三一八 路遇佳友章二一五 季姬擊雞記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五五 多想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四四八 白教章四二八 下棋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四一六 真誠的敵人章四四 抗爭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二六 主動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十二 問罪章十三 包庇章五十 非去不可章四五零 脫困章四十 錢謙益 我教你剃頭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二六 主動章六 進城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一零一 分封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七二 教子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一一八 長期的內戰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一七二 藩政章五一 火攻章二零三 分家吧章十 五軍之戰章四八九 名字的重要性章七二 安化公主章四三八 基於未來的章五六 女人章三六 甩手掌櫃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一零七 應付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二三九 解決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