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

多爾袞一暈倒,整個乾清宮裡亂做一團,滿洲親貴大臣紛紛靠上來,又是按摩又是喂水,忙的不亦樂乎,這也足以看出多爾袞在清廷之中權勢滔天,也有幾位親貴在一旁冷眼旁觀。

實際上,清廷這些親貴都知道多爾袞的能耐,論陰謀黨爭,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但這個傢伙素來身體虛弱,在皇太極死後,掌握實權的多爾袞和居中持重的濟爾哈朗成爲了兩大輔政王,但是很快,隨着多爾袞入關定鼎,阿濟格與多鐸追剿順、西,多鐸南下剿滅南明,勒克德渾執掌湖廣,多爾袞的權勢到達了頂峰,把鄭親王濟爾哈朗擠掉了,但多爾袞這個政治聯盟有一個隱患,那就是多爾袞並無子嗣,入關之後,多爾袞納妾頗多,但也就只有一個女兒罷了。

“哼,整日和那些小浪蹄子混在一起,不把身子糟蹋了纔怪!”阿濟格不鹹不淡的說道。

親貴行列之中,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禮親王代善同時睜開了眼睛,濟爾哈朗雖說丟了輔政之位,但實權仍在,代善更是愛新覺羅中宗親之首,子孫之中多出衆之人,因此多爾袞兄弟之外,這二人便是實權之人。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濟爾哈朗微微點頭,他們知道,當年在皇太極的挑撥下,阿濟格與多爾袞這兩個親兄弟一直是面和心不和,濟爾哈朗倒下,阿濟格對扶持多鐸上位輔政王,而沒有支持自己的多爾袞心懷怨恨,阿濟格自命不凡,但終究是時運不濟,當年南下追剿順軍,阿濟格領兵在陝北失敗,若非多鐸打下潼關,便不會那麼順利,阿濟格功勳終究是遜色一些。

好一會,多爾袞終於醒來,豪格站在那裡,冷冷看着,多爾袞臉色蒼白,道:“本王方纔失態了........。”

豪格道:“攝政王殿下肩上是大清國的擔子,不堪重負我等也是理解的,可身爲中樞之首,動輒生病暈倒着實不好,今日是立時醒來也就罷了,可若是昏迷個三五日,這軍國大事,便是要擱置吧。”

“肅親王是有所指吧。”多爾袞坐在那裡,清咳幾聲,淡淡問道。

豪格道:“當然,大清國富有四海,如今又是多事之秋,攝政王身體不適,一個人怕是挑不起這個擔子,不如還是恢復兩王輔政爲好........。”

“那肅親王是要當這輔政王了?”多爾袞平淡的問道。

雖說豪格跳梁囂張,但多爾袞卻一點不把他當成威脅,這不是皇太極剛死的那段時日了,當年支持豪格的重臣要麼失去權柄,要麼投誠,要麼分化,而大位之上已經有人了,身爲先皇長子,今上長兄的豪格是絕不可以擔當輔政王之位的。

豪格雖然沒有其父的政治智慧,卻也看出這一點,他說道:“本王自然是要避嫌的,但其他人未必當不得。”

其他人中,阿濟格有這個野心,但沒有人支持,代善太老了,一直居中不言,這個時候也不會居於炭火之上,看來看去,還是濟爾哈朗最有可能。

“咳咳,當初鄭親王也不過是沒有管好下人,也就是失察之過,如今事情過去了,還是請鄭親王輔政的好。”代善開口,擲地有聲。

多爾袞這個時候算是瞧明白了,這是有人在趁着多鐸失陷揚州之事來分自己的權柄,不過多爾袞並不擔心,鄭親王並非老汗血脈,對皇太極一脈也不是死心塌地,性格頗爲懦弱,是個好對付的,多爾袞沉默了片刻,道:“禮親王此言甚爲有理,本王當初力主加罪於鄭親王,也只是想小懲大誡罷了,大清如今還是需要鄭親王出山的。”

“哦,如此,那就恢復鄭親王輔政叔王之位吧。”代善道。

豪格冷哼一聲,坐回了椅子,高居御座之旁的布木布泰看到這般場景,心中稍稍放下心來,道:“那島夷禍亂江南之事,請攝政王、輔政王和諸位親貴大臣一道拿個主意吧。”

多爾袞坐而不言,如今形勢陷入兩難,他不想失去多鐸這個親弟弟和最忠誠的幫手,但也不想讓江南兵馬犯險,想要兩全其美,卻沒有善策,只得把皮球踢給了濟爾哈朗。

“鄭親王,不知你有何良策?”乾清宮裡安靜了一會,布木布泰問道。

濟爾哈朗起身對順治行禮,道:“啓稟皇上、太后,本王以爲,江南之事極爲複雜,島夷仗舟船之利,在長江兩岸擾亂,江南形勢一日三變,我等在北京,得到消息便是晚了,傳達方略,情勢也變了,反倒是誤事,不如授權於江南,全權處置也就是了。”

“老狐狸!”布木布泰心中暗道,臉上表現出了一絲不滿,前日一起會商今日奪權之事的時候,濟爾哈朗可是答應重掌權柄之後,會迫使多爾袞放棄救援揚州和多鐸這等不切實際的幻想,卻不曾想,在今日濟爾哈朗再次當了縮頭烏龜。

布木布泰卻也不是吃素的,笑問:“鄭親王說的是勒克德渾嗎?”

多爾袞道:“不可!我大清已經和南明餘孽鏖戰多年,今年便是要攻入滇桂,徹底掃清寰宇,如何能在島夷身上蹉跎時日,勒克德渾肩負平定前明重任,不僅不能接手江南,更不能調兵,今年對前明的秋冬攻勢要繼續,而且要馬上繼續!”

濟爾哈朗笑了笑:“攝政王所言正是本王所想,以清代明,改朝換代纔是朝廷第一大事,島夷不過是域外番邦,仗的不過是器械之利,並無大義名分,掀不起多大的浪頭,因此,永曆纔是腹心之患,島夷芥癬之疾,湖廣的漢軍旗萬萬動不得。”

多爾袞愣在當場,他可沒有想到濟爾哈朗會這般回答,濟爾哈朗繼續說道:“本王的意思,把江南之事全權委託給招討大學士洪承疇,由其總責兩江和內廷之兵,全力剿滅島夷,令其不得歸還,如何?”

乾清宮中議論紛紛,衆人相互看看,紛紛感覺這是最好不過的辦法。如今這局面,多鐸是死定了,誰也是救不了,無論誰去江南執掌,到頭來都是吃力不討好,就算多爾袞親信也是不敢去,生怕擔責,可洪承疇就不同了,他是個漢臣,雖說是漢臣中少有的忠心奴才,但終究還是奴才,奴才嘛,替主子擔責不是應該的嘛。

再者說,洪承疇身爲招討大學士,總督江南事務,卻坐視島夷和海寇登陸江南腹心之地,圍攻南京,橫掃幾十個州府,其縱然兵馬不少,卻不能治,已經是戴罪之身了,把這口黑鍋甩給他,也算是發揮一下餘熱。

“攝政王,你看?”布木布泰問道。

多爾袞見滿朝親貴都是同意,在拿不出更好法子的情況下,他也是無力阻止,因此說道:“本王沒有意見。”

濟爾哈朗卻上前一步,說道:“皇上,攝政王,本王還有一個建議,希望皇上恩准。”

“請說。”布木布泰道。

濟爾哈朗道:“江南局面敗壞至此,洪承疇罪責難贖,但其先解南京之困,又逐舟山海寇出洋,明軍焚燒孝陵,人神共憤,其中也有洪承疇幾分功勞,死罪且免,洪承疇在漢人之中頗有威望,因此,只要洪承疇驅逐東番島夷,便可以算是功過相抵,因此,江南之事完結,本王請皇上和攝政王饒過洪承疇,也算是爲奴才們樹立一個榜樣。”

布木布泰微微頷首,且明白了過來,表面上,濟爾哈朗爲洪承疇求個免死金牌,是怕洪承疇救不了多鐸,事後被多爾袞清算,而更深處的意思則是讓洪承疇專心爲朝廷辦事,說白了,這次委權實在過重,洪承疇也不可能看不出這是一口大黑鍋,而其在江南素有威望,麾下綠營當年也是其麾下將帥,把洪承疇逼急了,索性率領綠營降了魯監國,那就徹底完蛋了,而給洪承疇一塊免死金牌,就避免洪承疇無路可退。

“鄭親王這話卻是差了,如果這般縱容洪承疇,那些漢人奴才怕是就要囂張跋扈了。”多爾袞在一旁不屑的說道。

濟爾哈朗笑了:“也不是要朝廷寬免於他,只是保住性命就是了,本王看奏摺說,洪承疇之父前些日子逝世,這便是一個好機會嘛。按理說,洪承疇要守孝的,如今江南離不開他,皇上可下旨奪情,等江南事一了結,讓其回家守孝也就是了。”

“這法子不錯,漢人整的那些沒用的彎彎繞,有時候也是有用的嘛。”禮親王擊掌稱讚道,其餘親貴大臣也是紛紛點頭,至少能全了朝廷的顏面。

“攝政王以爲呢?”布木布泰問道。

多爾袞知道反駁不得,隨意點點頭,也就把此事給定下了。

十一月下旬,揚州城。

多鐸從寒風刺骨的城牆下來,走在前往府衙的路上,城牆下樹立着數百根木杆,上面掛着許多屍體,那些是近兩個月來被懲戒的人,不肯納糧的百姓、擾亂秩序的兇徒、意圖逃走的士兵,所有被抓住的人都會掛在上面,任其哀嚎死去,今天,旗杆上又多了十幾個人,多鐸看了一眼,便倍感不妙。

違反軍紀的人越來越多,而其中士卒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從五日前開始,已經出現了滿洲兵的身影,城內守軍的意志已經瀕臨崩潰。

多鐸已經沒有了戰馬騎乘,戰馬要麼死在了出城逆襲的路上,要麼作爲口糧被守軍吃掉,街道兩側是面帶菜色的百姓,衣着單薄的他們在寒風之中搜尋食物,拆房燒火,人們看到從街道中央走過來的多鐸一行,面色陰沉下來。

“這裡的人不歡迎我,恨我!”多鐸看到那些骨瘦如柴的百姓眼中多了憤怒、痛恨、怨毒的神采,心中暗道。即便是沒有這些顯而易見的情緒,多鐸也知道自己在揚州不受歡迎,畢竟兩年半前,自己帶人屠殺了這個城市!

兩個白甲兵忽然越衆而出,手中的刀背砸的周圍的百姓四散而逃,那滿洲白甲罵道:“狗奴才,竟敢對主子怒目而視,該死!”

多鐸知道毆打這些人毫無意義,殺了他們也沒有多少震懾力了,因爲已經圍城近連個月了,曠日持久的圍城戰對守軍和城內百姓都是痛苦的折磨,在這種折磨下,大量的百姓死於飢餓、寒冷和迫害,對清軍的害怕如沙漠裡的露水一樣迅速消失,這些飢寒交迫的百姓大部分活不過幾日,與其在街道上凍死餓死,或者去城外的壕溝裡忍受臭水爛泥,到城牆上承受炮擊,還不如一股腦的把積累的怨毒發泄出來,臨時之前,拉幾個墊背的。

這個道理,現在百姓沒有想明白,但多鐸可不想讓手下的士卒用棍棒去提醒,他拉住其中一人,喝道:“夠了!立刻回去。”

多鐸發令之後,甲兵們收回了刀鞘,對着地上瑟瑟發抖的百姓狠狠踢了一腳,罵道:“狗奴才,賤骨頭!”

“我不是奴才,我是人,堂堂正正的人!”蜷縮在地上的那人卻是咬牙迴應道。

多鐸沒有想到這人還敢還嘴,低頭看向他,那人迎上多鐸的眼睛,掙扎站起,惡狠狠的說道:“我是人,不是奴才,是你們來了,我才成了奴才!”

“殺了他!”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圍攏過來,男女老幼摻雜其中,所有人的眼睛裡多了一些異樣的光芒,那是復仇的寒芒,多鐸心中一緊,說道。

白甲兵衝過去,一人踹在了那男人的腿彎處,罵道:“跪下,狗奴才!”

“我是人,不是奴才,不是任人欺辱的奴才,是堂堂正正的人!”那男人再一次重複道,砸在地上的膝蓋擡起,倔強的站起來,卻是再次被踹倒。

“殺了他,砍下腦袋,掛旗杆上!”多鐸不想再聽他說話了,周圍的人已經聚攏過來,有些人已經撿起了木棍。

那個男人本就虛弱,連續被重擊,倒地不起,他的手勉爲其難的摸到了腦袋後的豬尾巴,傾盡全力,連頭髮帶皮肉的扯下來,嘴中說道:“即便是死,我也要死的像個人........。”

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一百 直取南京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八 交易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三六 廣而告之章十六 黑烏薩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二四 收穫與整飭章四十 一個鍋撈肉章一六五 鬥智也鬥勇章一四七 重逢章三一 選擇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八五 香港局面章四八四 達成一致章四一二 聖人章五四 鐵鎖橫江章九三 套住國王的繩索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七七 詹姆斯之子章一零六 關島出現的意外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四九一 理想國度章一零九 哈密章一三五 繼承之事章九 各部章二九零 邊疆區的經濟發展章七九 中計了章七二 定性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九六 海戰章五十 忠貞營章二三 呂宋謀劃章一二一 馬耳他章四三八 突尼斯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六八 鯨魚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四四零 說服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五五 關外屍橫遍野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六二 洲際貿易船隊 情報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十 擁抱世界章六八 鯨魚章二四零 海外新政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迫戰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三三六 安排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一七一 成長章三七七 招募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一零三 沙皇章四二九 政治章八一 誤會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章一零八 被土豆擊敗的戰艦章一八三 復明計劃章一五六 忠告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二八 鬥智章六一 公車上書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六二 進軍章一零六 爪哇海戰 上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十六 沿海岸線前進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三五 遷界禁海章一四零 福臨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六九 分鍋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三 結義章九二 噶爾丹章三五九 實話實說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七八 宗族改革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四五五 勘界定邊章四九 商業互吹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三五五 學習的對象
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一百 直取南京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八 交易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三六 廣而告之章十六 黑烏薩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二四 收穫與整飭章四十 一個鍋撈肉章一六五 鬥智也鬥勇章一四七 重逢章三一 選擇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八五 香港局面章四八四 達成一致章四一二 聖人章五四 鐵鎖橫江章九三 套住國王的繩索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七七 詹姆斯之子章一零六 關島出現的意外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四九一 理想國度章一零九 哈密章一三五 繼承之事章九 各部章二九零 邊疆區的經濟發展章七九 中計了章七二 定性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九六 海戰章五十 忠貞營章二三 呂宋謀劃章一二一 馬耳他章四三八 突尼斯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六八 鯨魚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四四零 說服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五五 關外屍橫遍野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六二 洲際貿易船隊 情報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十 擁抱世界章六八 鯨魚章二四零 海外新政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迫戰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三三六 安排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一七一 成長章三七七 招募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一零三 沙皇章四二九 政治章八一 誤會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章一零八 被土豆擊敗的戰艦章一八三 復明計劃章一五六 忠告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二八 鬥智章六一 公車上書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六二 進軍章一零六 爪哇海戰 上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十六 沿海岸線前進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三五 遷界禁海章一四零 福臨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六九 分鍋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三 結義章九二 噶爾丹章三五九 實話實說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七八 宗族改革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四五五 勘界定邊章四九 商業互吹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三五五 學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