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

沃邦元帥的軍事工程學說是舉世聞名的,在前帝國時代,帝國對滿清就經常採取修築堡壘守備抗爭的辦法,那個時候,棱堡等工事的理論和技術支持主要是來自葡萄牙方面,何良燾等本土派,也是跟着葡萄牙人學習的。

後來帝國與歐洲建立了聯繫,接觸了沃邦元帥的學說,在這方面有了更深的進步。特別是在大同盟戰爭中,法國向帝國海軍採購軍艦的時候,帝國提出的交換條件就包括了這方面。

沃邦元帥由此還前往西津的軍事學院擔任了半年的客座教授,而帝國陸軍和陸戰隊也全面考察了斯特拉斯堡等法國軍事要塞。

現在帝國在中俄邊境、高加索、巴拿馬、北美、智利等地修築的軍事防備要塞,都與沃邦元很有淵源。

現在的遠征軍司令蘇衛華,當年就是曾在西津軍事學院學習過,聽過沃邦元帥的課。

當然,這種私人友誼只是一種打交道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第三等級會議對自己認不清了。

在巴黎被圍困之後,退避到波爾多的波旁王朝迅速承認了第三等級,讓其一切行爲合法,這給了第三等級會議很大的鼓舞,也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以至於這些人已經開始討論戰爭結束後的法國政治了。

大同盟軍隊還未抵達之前,當時的主要矛盾是第三等級與法國波旁王朝統治階級的矛盾,那個時候,第三等級會議之中的激進者甚至於提出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一個共和國,一個由第三等級會議爲最高領導機構的國家。

當然,那並非主流思想,畢竟這次法國大革命是內外交困之下,法國第三等級爲了維護自身利益發起的,他們沒有經過原本歷史上啓蒙思想的薰陶,就連孟德斯鳩都只是一個年輕人,盧梭等,還只是小孩子罷了。

等到圍城之後,等到波旁王朝承認第三等級會議,這些人的觀念立刻改變了,在經過討論之後,他們達成一致,認爲應該與波旁王朝達成政治妥協,共享政權,也就是把第三等級會議常態化,成爲制約王權,維護第三等級的工具。

討論來討論去,法國人覺得,這不就是君主立憲制嘛。

而當今世界,君主立憲制可謂是一門顯學,或者說,任何一個世界強國的政治架構都會成爲顯學,更不要說世界霸主了。

當法國第三等級會議的代表們想要建立君主立憲制後,心態立刻變了,他們認爲,自己與遠道而來的中國人有共同的價值觀,所以這些人去了遠征軍大營,不談什麼敵我關係,不談是戰是和,整日把自由、皿煮掛在嘴邊,弄的李君威哭笑不得。

雖然帝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國家,但自由、民主可不是帝國的價值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從帝國開國皇帝李明勳起,就對這些詞不感興趣,到了李君華時代,自由、民主這些詞是直接與資產階級奪權亂政掛鉤的。

相對於民主,帝國百姓更傾向於法治,相對於自由,帝國百姓更喜歡秩序。

在第三等級會議看來,既然大家有共同的價值觀,那麼遠征軍就應該支持第三等級會議,卻只是得到了遠征軍將領們的嗤之以鼻,帝國可從沒有當救世主,傳播普世價值的傳統。

別的不說,亞洲國家,尤其是東南亞的那些國家,都是帝國的藩屬國,帝國也沒有主動要求他們從封建帝制變成君主立憲。更別提遠在歐洲,是敵非友的法國了。

相對於第三等級會議和波旁王朝的態度,李君威更加重視兩方面的態度,一個是大同盟,一個是西班牙政府。

但大同盟是鐵了心了,雖然法國以宣戰的形式把帝國牽扯進來,但他們並沒有妥協,只是讓丘吉爾這個不可能與帝國達成一致的公爵代表大同盟,反而在斯特拉斯堡加強了進攻,大同盟的態度很簡單,一切必須要在解決斯特拉斯堡的法國軍隊主力和路易十四之後再說。

而西班牙政府對帝國方面也表現出了相當的熱情,仗打到這個程度了,西班牙所在的法西聯盟已經不可能勝利,西班牙再與搖搖欲墜的法國牽扯太深,肯定要完蛋。西班牙不斷秘密聯絡李君威,想要以儘可能體面的方式,儘可能不受損的結局退出戰爭。

出乎李君威預料的是,西班牙王國的貴族依舊堅定的支持腓力作爲他們的國王,而不是把這位年輕的法國族裔國王當成談判的籌碼。

究其原因,有腓力五世本人的才幹,也有他的態度,腓力五世是真的想要做好一位西班牙國王,而不是事事處處的爲法國着想,更不是路易十四當初支持他成爲國王時,想的那樣,腓力會成爲法國在西班牙的代言人。

在帝國四十年的最後幾天,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迎來了他人生的最後時刻。

這位國王以六十六歲高齡被圍困在斯特拉斯堡,每天承受着炮聲、糟糕的生活環境,這對於一個已經享受了幾十年奢華生活的國王來說實在是巨大的折磨,他生了病,卻因爲手下沒有合格的統帥,還要出現在前沿,鼓舞士氣。

在這種折磨下,這位太陽王隕落了,他死後,法國軍隊中的第二任,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二世率領法國軍隊向大同盟軍投降,他聲稱這是國王的遺命,但任誰都知道,這不可能,因爲國王臨死之前,出現在他身邊的只有奧爾良公爵還有外交大臣土西,可是之後,土西就消失不見了,奧爾良公爵說土西侯爵要冒險潛出斯特拉斯堡,前往波爾多,被大同盟軍殺死。

路易十四的隕落對於法國來說是巨大的打擊,大同盟軍以上好的棺材安置了路易國王的遺體,送到了波爾多,但棺槨未到,大同盟軍隊主力就抵達了法國的首都巴黎,將近二十萬軍隊圍困了這座城市。

遠征軍大營。

“殿下.......。”小威廉在見到李君威後,聲音哽咽,眼睛通紅,撲在了他的懷裡,慟哭不停。

“孩子,一切都過去了,昭稷也不會願意看到你這般傷心的。”李君威輕拍小威廉的肩膀,安慰說道。

在帝國之外,最爲李昭稷去世傷心的就是這位普魯士王儲了,在得到消息後,他立刻前往帝國駐柏林的大使館,要立刻前往帝國,最終他的自作主張被老威廉制止了。

“這個孩子因爲那件事,整個人都變了。”老威廉說。

李君威感慨說:“孩子們之間的友誼,總是更爲純粹。讓一切都過去吧,時間會抹平一切悲傷。”

小威廉和李昭譽兄弟有很多話要說,三人幫扶着離開了,李君威示意老威廉坐下,老威廉訕笑幾聲,不好言語,李君威知道,他因爲擅自支持英國第二次光榮革命而感覺愧疚,或者說感覺害怕,但李君威不準備追究這些。因爲這影響帝國與普魯士的關係。

“不愉快的事情總會過去,爲了我們的友誼,還是忘掉這一切吧。對了,還未恭喜您,終於夙願得償,成爲普魯士的國王。”李君威舉起拱手對老威廉說道。

老威廉則是說:“還是多虧您的照拂,普魯士人永遠不會忘記帝國的友誼。”

李君威不置可否,友誼這種東西,得到很艱難,失去卻很容易,在利益面前,友誼不值一提。

“這幾日聽到巴黎城南的炮聲很密集,你們試着進攻了嗎?”李君威問道,現在遠征軍駐紮在巴黎城西,城南主要是普魯士軍隊。

老威廉點頭之後,李君威問:“情況怎麼樣?”

“傷亡很大,殿下。國民自衛軍表現的很頑強,非常頑強。他們的武器並不怎麼好,但卻利用了城市的街道,我派遣進城的軍隊與之爆發了慘烈的白刃戰,有兩個步兵連徹底消失了。回來的士兵說,國民自衛軍裡還有女人,他們也把一切都變成了武器。

兩天進攻,我損失了六百多人,奧地利人的進攻更猛烈,損失也更多。國民自衛軍不是傳說中的兩萬人,三萬人,他們可能是有十萬二十萬。或者說,巴黎城的每個人都是士兵,我的士兵親眼看到有七八歲的孩子在樓上朝我們的人扔燃燒彈。”提及戰況,老威廉說了很多,但看得出來,他對前景不樂觀。

大同盟主力趕到之後,對巴黎發動了一場全面的圍攻,但顯然沒有取得什麼好的結果,這大挫了大同盟軍隊的士氣。因爲原本他們以爲,只要主力趕到,巴黎的那支民兵就會望風而逃,或者投降。

一支預想中不堪一擊的軍隊爆發出如此的戰鬥力,兩相對比,更讓人感覺挫敗。

“需要我們相助嗎?”李君威問。

老威廉眼睛一亮,繼而直接搖頭:“沒有意義,我的殿下,在城市裡作戰,貴國軍隊與我們的戰鬥力沒有本質區別。線膛槍和線膛炮的遠射程和精準度發揮不出來。而且,遠征軍人數不多,不會產生實質性的改變。”

“如此,實在是太遺憾了。”李君威平淡說道。

老威廉知道他也不是真心提供幫助,帝國加入戰局,對大同盟軍最大的幫助就是提供了一些物資補給,至少主力從斯特拉斯堡趕到之後,大快朵頤了不少牛肉罐頭和水果罐頭。

“其實,今天來,我是想和您深入討論一下戰局,能不能有一些私密的空間。”老威廉看了一眼站在兩人身後的翻譯。

李君威點點頭:“讓孩子們回來吧,我們一起吃個飯,但願小威廉的中國話水平沒有降低。”

“那是肯定的。”

回國之後,小威廉依舊堅持按照帝國的教育學習,一直到完成了所有的高中課程,進入了普魯士陸軍學校,而他的身邊,也總是伴隨着一些有‘中國經歷’的貴族,比如去中國留學的貴族軍官,在很多時候,小威廉更願意用漢語和身邊的軍官交流。

圓桌打開,五個人謙讓一陣後落座,老威廉說道:“殿下,我認爲戰爭應該結束了,再這麼打下去,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普魯士爲這場戰爭付出了很多,難道不想要回本嗎?”

在大同盟各國中,付出最多的其實是奧地利和荷蘭兩國,這兩個國家不僅提供軍事力量,還要爲大同盟各國提供資金,而且還不是借貸,而是以年金的方式直接贈予,爲此兩國揹負了最多的債務。

英國基本是自給自足,甚至有餘力供給其他國家,而葡萄牙就很有意思,葡萄牙不僅自給自足,還有餘錢支持大同盟,但區別是,他們只借款,不贈予,普魯士則是接受贈予的一方,畢竟這個國家只有二百多萬人口,而動員的軍隊已經超過八萬人,僅憑本國是支持不住的。

因此,荷蘭、奧地利和英國都在戰爭期間給予支持,資金規模達到了一千四百萬帝國銀元,但進入帝國四十年後,各國財力都接近枯竭,普魯士一方也需要大規模借貸進行戰爭,而要知道的是,此前爲了發展國內的工業,普魯士已經揹負了超過六百萬銀元的國債,現在國債規模已經突破一千萬。

原本以爲,只要打下斯特拉斯堡,就可以迫使法國投降賠款,這樣不僅擺脫債務,還能大賺一筆,但誰也沒有想到,巴黎的第三等級會議和他們領導的國民自衛軍這麼頑強,也因爲他們的頑強,波爾多的法國臨時政府,態度開始強硬起來,原本他們表示能承擔不超過兩億利弗爾的賠款,現在卻一分錢不想承擔了。

普魯士本就是一個給別國當僱傭兵過活的國家,現在要讓他們自帶乾糧去給奧地利打生打死,他們纔不願意幹。

現如今的巴黎已經成爲一座堡壘,內有堅持抵抗的國民自衛軍,外有旺多姆公爵和維拉爾元帥率領的法國軍團,已經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打下來的。而更重要的是,大同盟內部就利益分配問題也沒有達成一致,作爲盟主的奧地利不僅依舊堅持必須由查理大公去當西班牙國王,更是一口咬住土地這一至關重要的利益。

西班牙和法國的領地,只有奧地利能得到,普魯士只能拿賠款。

章一一四 開戰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二四四 海戰就是個熱鬧章四五九 江川章二一一 收買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三六七規矩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一六七 皇室的婚戀觀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三六 投桃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八零 潘名器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一六五 背後一刀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二六 黨爭章九一 呼倫貝爾章十四 公開章十六 沿海岸線前進章三五八 刺殺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二九 hit and run章六三 政治審查章二 香港危機章二零七 鄭成功的命運章三五零 親授經驗章三九六 林君弘章六零 海軍長遠規劃章一八五 永曆現身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十二 總督楚尼斯章三七六 躲事章一四三 瘋狂章三八六 戰鬥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四三九 浪子回頭章三八 江南失陷章五一 火攻章二三 先下一程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一一五 決議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五十 以死相拼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四八 西南章七 炸魚薯條和天婦羅章一七九 日本維新社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一七九 日本維新社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十 武士的覺悟章七三 環印、澳貿易船隊 西澳章六三 遁出章二八 ‘招安’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十五 衆生相 下章三九六 菸草章三五八 舊事章九六 倒黴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四一 銀行章四四一 棋盤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八五 對局勢的判斷章二五三 受困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九六 胡女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三一 團練 下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二二五 變更著作權章四五二 我殺我自己章四一三 法佐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四六五 宣戰章二三一 西班牙章五二 三份禮物章二零三 漸行章一九九 前鋒章七九 荷蘭船章一六八 下毒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二三 濟州島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一六三 原地爆炸章十二 戰略調整章一九零 控制兩浙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二二 登萊大撤退
章一一四 開戰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二四四 海戰就是個熱鬧章四五九 江川章二一一 收買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三六七規矩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一六七 皇室的婚戀觀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三六 投桃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八零 潘名器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一六五 背後一刀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二六 黨爭章九一 呼倫貝爾章十四 公開章十六 沿海岸線前進章三五八 刺殺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二九 hit and run章六三 政治審查章二 香港危機章二零七 鄭成功的命運章三五零 親授經驗章三九六 林君弘章六零 海軍長遠規劃章一八五 永曆現身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十二 總督楚尼斯章三七六 躲事章一四三 瘋狂章三八六 戰鬥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四三九 浪子回頭章三八 江南失陷章五一 火攻章二三 先下一程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一一五 決議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五十 以死相拼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四八 西南章七 炸魚薯條和天婦羅章一七九 日本維新社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一七九 日本維新社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十 武士的覺悟章七三 環印、澳貿易船隊 西澳章六三 遁出章二八 ‘招安’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十五 衆生相 下章三九六 菸草章三五八 舊事章九六 倒黴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四一 銀行章四四一 棋盤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八五 對局勢的判斷章二五三 受困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九六 胡女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三一 團練 下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二二五 變更著作權章四五二 我殺我自己章四一三 法佐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四六五 宣戰章二三一 西班牙章五二 三份禮物章二零三 漸行章一九九 前鋒章七九 荷蘭船章一六八 下毒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二三 濟州島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一六三 原地爆炸章十二 戰略調整章一九零 控制兩浙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二二 登萊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