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 無恥的讀書人

寒冬統治了整個北方,比寒風與冰雪更爲凌冽還是東虜的兵鋒,然而,在登州城的望海樓卻是另外一番的景象,望海樓上亮着燈火,依稀有江南歌姬用象牙拍子輕輕點着節奏,吳儂軟語,輕輕低唱,靡靡之音,傳盪開來,嫋嫋不斷,惹的望海樓下瑟瑟發抖的難民一陣厭煩。

“還是離遠一些,否則今晚睡不着了。”一個漢子抱着枯草堆,走向陰冷的巷子。大部分卻是沒有動,他們還等着望海樓上的貴客歡宴完,吃些殘羹剩飯呢。

閣樓之上,五六個士子打扮的人手輕拍着檀木桌子,和着那女姬的歌聲,一曲唱罷,頻頻點頭,接下來便是勸酒行詩,互相稱讚,其人言稱瑞雪兆豐年,便有人贊其知兵谷錢糧事,卻不知這場冰雪下來,多少難民要凍死餓死,有人又稱東虜冰封冷冽如寒風,頓時就有人附和其憂心國事,但相互吹捧之中,也不會有人真的看一眼樓下的難民,反而讓人把樓下的喧譁之人驅趕而走。

樓外哀嚎不斷,那是士子們的僕役用棍棒驅趕難民,而樓內一士子,給其中一人倒了一杯酒,說道:“聒噪之人已經離開了,侯公子,東番之事,你也要定格章程呀。”

這位侯公子便是鼎鼎有名的侯方域,他起身把披風披在了唱完南曲的女姬身上,輕輕怕了怕她的肩膀,柔柔的在耳邊說了幾句,讓她下去休息了,做完了這些,才搭理那些士子,臉上頗有傲色。

也無掛他如此,侯方域在南方士林之中早已聲名鵲起,人稱金陵四公子,雖然其父侯恂因爲在中原戰場失利,已經被罷官,但是大家知道,侯恂乃是左良玉的恩官,如今左良玉被朝廷倚重,侯恂起復也不過是旦夕之間罷了。

侯方域微微一笑,說道:“諸位,此次東番本就是蠻夷之地,此次入我中國御虜,雖不求錢糧恩賞,但東林前輩都憂其所謀不小,諸位都心憂國事,親身入險地,承觀察之職,更是要行監察之責,勿要讓那東番之人藉機辱我大明,傷我國體。”

“哎呀,這次能得到觀察之職,多虧了侯公子運作呀。”

“是啊是啊,多虧了侯兄啊。”

侯方域略略點頭,微笑不語,此次李明勳給了沈廷揚十個觀察員的權限,只要求了王承恩爲觀察使,其餘都是由朝廷自行挑選,有幾個觀察使來自兵部、刑部,而更多的觀察員則被這些江南士子瓜分了,他們其實也知道登萊危險,但更覬覦此行的收穫。

按照大明士林的風氣,考中舉人進士,靠的是學識和運氣,但做官可不只是看他們是否榜上有名了,聲望也是極其重要,所以士子常常在江南遊歷,切磋文章,實際上就是相互吹捧,以圖在任官和科途增加聲望,而到登萊擔任觀察員,雖非朝廷職銜,但也是代表大明朝廷,不管前線打的如何,他們只需在登州城中玩樂幾月,待戰事結束,怎麼着也能落得一個知兵的名聲,若是回去出本書,運作一番,對仕途可是大有裨益。

說白了,這羣士子就是來混資歷的,連社團軍中都是沒有去過,如果是尋常事,他們倒也樂得飲酒作樂,但偏偏侯方域不是個安穩的人。

“諸位這幾日也看到了,東番在登州左近招募匠人,遷徙百姓,原本我以爲是賑災濟民的義舉,打聽之後卻得知,東番李氏這是要把大明百姓遷徙到東番那等荒蠻之地去呀!”侯方域一副憂憤的模樣,大聲說道。

當即,整個閣樓都是一片譁然,人人憤而言之。

“荒唐!登萊衙門就這麼看其肆意妄爲嗎?”

“是啊,是啊,這般放任其遷徙百姓,必當流毒百世,諸君莫要忘了俺答之禍事啊。”

提及俺答禍事,衆人神情緊張起來,嘉靖朝的時候,就是因爲大量的白蓮教餘孽和衛所逃軍到了土默特川,投奔了蒙古人,爲其築城、耕織,俺答汗部實力大漲,才入侵關內,兵發京師,嘉靖朝時大明尚且中興,如今國力衰弱,若李明勳遷徙百姓,積蓄力量,效仿俺答汗之舉,那東南沿海豈不是要興風作浪了。

當即便有人說道:“侯公子,我們要聯合起來,代表東南士林向登萊巡撫施壓,一定要防患於未然。”

另一士子冷冷一笑,說道:“東番如此大規模行事,登萊巡撫豈會不知,朝廷豈會不知,我看便是朝廷暗地放縱,出賣齊魯百姓,以身飼虎.......。”

侯方域敲了敲桌子,讓爭吵停了下來,他站起身,對着衆人施禮,說道:“諸位,侯某不才,爲家國天下計,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制止這一惡行,今日便持劍前往巡撫衙門,面見曾大人,懇求其出兵制止東番遷民之舉,若不從,侯某人當自刎於巡撫大堂之中。”

“好,好,真不愧是我東林表率,頗有古人之風,侯兄,我與你一起去。”

“爲民死諫,豈能少得了我!”

咣噹一聲,閣樓的房門被踹開,一股寒風吹了進來,侯方域正要大罵何人囂張,卻不曾想走進來的那人正是曾櫻,曾櫻面帶怒色,看着侯方域,忽然拔出身邊衛士的佩刀,斬在桌子上,喝道:“侯恂生了有骨氣的兒子,來吧,你自刎給我看吧!”

侯方域愣在原地,曾櫻環視一週,這些士子早就被他震懾住,曾櫻鄭重說道:“東番遷民,乃是本官許可,只要本官在一日,便無人可以阻攔,侯方域,你勸不動本官,你不是說,本官不從,你便自刎嗎,今日本官告訴你,本官決意不從,你自刎吧!”

“自刎啊!”曾櫻怒喝,一腳踹翻了腳邊的凳子,喝罵道。

侯方域抓住刀柄,刺骨的冰冷從掌心傳來,他手開始顫抖,不知是冷還是怕,他方纔說那些豪氣言論,原本只是爲了聲名,他大好年華,如何肯自殺,咣噹一聲,刀落地,侯方域直接癱軟在地。

曾櫻重重的哼了一聲,怒道:“你們這羣人,自以爲忠義,滿口仁義道德,登萊之地遍地難民,卻只知道在這裡吟詩作對,縱情聲色,本官真想把這刀插進他們的肚子,你們滿肚子的學問,於國於民都有用,怎麼就是用不出來呢?”

“曾大人,我大明百姓是皇上的子民,你竟然私相授受於東番島夷,莫不是以爲巡撫登萊一地,便可專權霸道嗎?”士子被曾櫻怒斥,大多低頭,只有一個士子高聲呵斥。

只聽鏗鏘一聲,曾櫻又從親兵手中拔出一把刀,放在了那士子面前,說道:“方纔你說爲民死諫少不得你,來吧,你自刎當場,我曾櫻答應你,你的血染紅了這望海樓,曾櫻便斷絕百姓出海之路,不讓東番遷走一人,來吧,死給本官看吧!”

那士子也只是隨着侯方域吹噓一番,刀放在面前,連接都不敢接,曾櫻把刀扔在桌子上,呵斥道:“在場所有人,有一個算一個,誰敢自刎當場,本官絕無虛言。”

閣樓之中一片死寂,這些剛纔放言赴死的士子個個面如死灰,相互推搡,個個後退,無人敢看曾櫻,更無人區摸那把刀。

李明勳抱着一把刀出現在門口,懶散的靠在門框上,笑道:“諸位公子,你們若是爲國自刎,我也可以答應你們,不光不會遷徙百姓,還就地受撫,做大明的藩屬,如何?”

然而這話說的好聽,但在士子們眼裡卻是譏諷,爲國爲民,這話說的好聽,但真正要死的時候,誰又能做的到呢。

“看來都是些沽名釣譽之徒,敢說卻不敢做,呵呵。”李明勳大笑起來。

正此時,外間傳來一道聲音。“我敢,我願意自刎當場。”

親兵讓開,走進一身着錦袍懷抱古琴的女子,正是剛纔彈唱助興的女姬,其姿容勝雪,面帶慷慨,走進閣樓,徑直拿起那刀,卻被李明勳一把搶過。

“我與曾大人說的是公子,小姐莫要自誤。”李明勳說道。

“你是何人,安敢在此喧譁?”曾櫻的親兵可不管什麼美人不美人,當即喝罵。

這女子說道:“妾身蘇州李香。”

李明勳呵呵一笑,挑了挑李香君的秀氣的下巴,笑道:“原來是秦淮李香君,呵呵,姑娘不去血濺桃花扇,今日要隕落這望江樓嗎?呵呵,姑娘縱然死了,世人也只是道風月女子的忠與烈,也難掩江南士子的齷齪。”

說着,李明勳伸手託了託李香君扇子上的琥珀扇墜,笑道:“姑娘所託非人啊,侯公子喲,大言炎炎,卻是個沽名釣譽的人兒。”

那琥珀扇墜正是侯方域家的祖傳之物,李香君抓起扇墜,狠狠的砸在了侯方域的身上,喝道:“侯公子,今日我與你恩斷義絕!”

李香君拂袖離開,手中古琴琴絃劃過李明勳的甲葉,發出箏鳴之聲,甚爲刺耳。

“諸位,還死不死啊?”李明勳笑問道。

閣樓之中無人應答,李明勳又問:“侯公子呢,死不死啊?”

侯方域踉蹌起身,對着李明勳怒斥:“李賊,你今日辱我,他日我侯方域,必當讓你百倍償還!”

說罷,侯方域甩袖離開,幾個士子也是紛紛低頭離開,落魄的像是夾尾巴的狗。

曾櫻深吸一口氣,閉上雙眼,眼瞼卻是包不住流淌的熱淚,他是萬萬沒有想到,江南士子已經無恥到了這個地步,難怪大明朝會落得這般田地。

“曾大人,這羣人回到江南是決計不會輕易放過的,我倒是還好說,有兵馬在手,朝廷也不敢怎麼着,可是您.......,估摸着很快就有人串聯,然後彈劾您呀。”李明勳對曾櫻說道。

曾櫻微微搖頭:“李大人,你引我至此,就應該想到這個結果了吧。”

李明勳手蹭了蹭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當初他接到觀察團的名單,看到那麼些的江南士子的名字,就知道會有麻煩,這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若真是來監察的,李明勳倒是不怕,自己不怕和這羣傢伙耍嘴皮子,而手下士兵更不怕,但就怕這羣傢伙串聯起來搞壞移民的大事,所以便派人監視起來,一聽說這羣人在望海樓聚集,李明勳便帶着曾櫻來,在樓下靜聽了一場好戲。

“大人知道,社團傾盡全力協助大明御虜,爲的就是移民,這是社團的大局,爲了大局,我什麼都肯幹。”李明勳實話實說。

曾櫻點點頭:“我曾櫻此生爲官,也是爲了天下黎民,只要能給他們一條活路,本官也是什麼也肯幹,大不了就是進詔獄罷了。”

“喲,曾大人這話說的不對,那詔獄可不是您這等忠臣待的地方呀。”一個陰柔的聲音響起,王承恩走了進來。

“王老公,您何時來的?”這倒是出乎了李明勳預料。

“比你來的早些,要不然這戲也看不全乎。”王承恩眯眼說道,他走到曾櫻身邊,說道:“大人今日是代天子受過,回到京城,老奴自會如實稟告的,那詔獄的門呀,打開也應該是塞進幾個姓侯的呀。”

曾櫻稍稍放下心來,與王承恩並肩離開,高鋒嘻嘻笑道:“您這招可真是高,我還從未見過能把這羣大頭巾制的服服帖帖的主兒呢。”

李明勳坐在椅子上,滿臉愁苦:“哎,也只是解決了一個麻煩,哎,大明把人變成牲口,我這是把牲口變成人,怎麼移民還是這麼難?”

也無怪李明勳感嘆,實在是移民之事十分不順,對於移民,社團上下都很樂觀,都感覺,既然那羣百姓屢受東虜、流賊之苦,如今社團給了一條活路,還不得蜂擁而至,但實際情況卻遠遠超出了想象,艦隊到達已經十餘日了,才送走了一千四百多難民,絕大部分是社團在登萊一帶重金招募的工匠及其家屬,這可是發了真金白銀的,還給了臺灣熟地的地契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移民這麼難,就是因爲大掌櫃把那百姓當成人了啊。”一個熟悉的聲音從門外響起。

章六五 變天章三四二 要和親大家一起來章九四 前往歐洲的貿易章三十 北洋要塞 海洋島章九十 幕府的善意章七一 兒子們章二三零 禪位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四三零 特殊的將就章三六八 兩個組織章一六五 背後一刀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八十 勤王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二一八 錯亂章二零三 漸行章四三 香港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九六 海戰章一四三 一個測試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九五 天皇章三九零 做到底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十五 意外頻發章一五一 恩科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二九五 切割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八 浮屠章二八 移民政策章一一七 德魯伊特爾的應對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四三六 換了人間章一六一 一瞥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九四 三刀章一五零 需求章六五 新的挑戰章一六九 刨他祖墳章四二 大勢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章一零四 目標,大帆船章四零二 選擇章四二 大勢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三四 青島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三四四 突襲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七八 搶先章八一 意圖章二五 鏖戰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一一八 突擊 突擊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九五 出征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十 武士的覺悟章八 並不順利的旅途章二四二 大澤地區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一八六 真相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十六 黑烏薩章二二五 變更著作權章九六 馬來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十六 黑烏薩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六七 承包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二七 奮父祖之餘烈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三三 做工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一八七 瑞典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四五零 脫困章一一六 實力的差距章三六九 製造災荒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六零 註定挨搶的朝鮮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二六 擊賊章二二一 卡爾洛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八三 烏穆的戰術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三七七 求情
章六五 變天章三四二 要和親大家一起來章九四 前往歐洲的貿易章三十 北洋要塞 海洋島章九十 幕府的善意章七一 兒子們章二三零 禪位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四三零 特殊的將就章三六八 兩個組織章一六五 背後一刀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八十 勤王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二一八 錯亂章二零三 漸行章四三 香港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九六 海戰章一四三 一個測試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九五 天皇章三九零 做到底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十五 意外頻發章一五一 恩科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二九五 切割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八 浮屠章二八 移民政策章一一七 德魯伊特爾的應對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四三六 換了人間章一六一 一瞥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九四 三刀章一五零 需求章六五 新的挑戰章一六九 刨他祖墳章四二 大勢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章一零四 目標,大帆船章四零二 選擇章四二 大勢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三四 青島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三四四 突襲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七八 搶先章八一 意圖章二五 鏖戰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一一八 突擊 突擊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九五 出征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十 武士的覺悟章八 並不順利的旅途章二四二 大澤地區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一八六 真相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十六 黑烏薩章二二五 變更著作權章九六 馬來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十六 黑烏薩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六七 承包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二七 奮父祖之餘烈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三三 做工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一八七 瑞典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四五零 脫困章一一六 實力的差距章三六九 製造災荒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六零 註定挨搶的朝鮮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二六 擊賊章二二一 卡爾洛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八三 烏穆的戰術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三七七 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