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三 黃教

李明勳見阿布奈要求饒,連忙擺手:“算了,讓他們下去吧,別提這些腌臢事了,出兵在外,軍機爲先,曹禺歸化城爲何還未投降?”

曹禺抱拳說道:“那夜,歸化城外清廷崩潰,不少蒙古貴酋逃往歸化城護駕,城池太小,進去的不過是些兵馬,牛羊和百姓則滯留在外,末將以爲其已經是末路窮途,縱有兵馬上萬,也難成大事,因此圍而不打,只等其糧草斷絕,自行開城投降。”

李明勳點點頭,這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曹禺又說:“那羣叛逆來派來了個銀佛寺的喇嘛談判,末將不敢擅專,人已經扣下。”

“既然如此,我便見一見那喇嘛。”李明勳站起身,又說道:“諸位都是有功之臣,對我的意思也明瞭,我已經派人宣慰羣蠻,招撫各部,漠南漠北,天山南北、青海藏地都會收到新朝詔令,爾等若有機緣,也可聯絡各方,以證新朝之德。

歸化城旬月便可以告破,屆時左翼蒙古各部貴人也會抵達,會盟於此。”

“謹遵陛下之命。”阿布奈帶着一羣貴酋退下了。

“今日阿布奈搞這麼一出,可不是爲了報仇心切吧。”李明勳隨口問道。

許漢風見曹禺不欲回答,說道:“卑職認爲他在試探,若您同意他這些過分的要求,這些貴酋便會仗着功勞,要求取消盟旗制度,恢復林丹汗時期絕對的領主權,處於半獨立狀態,就像現在的漠北、藏地和西域一般。”

“癡心妄想。”李明勳隨口說道。

曹禺見李明勳真的要去見那些喇嘛,說道:“其實城裡的貴酋要求很簡單,只要您把城外的各部牧民如數歸還他們,他們就會投降,末將不願意答應他們,漠南這一戰,咱們又能多三四百個佐領,若是都歸還了,直轄的佐領連一百個都剩不下。”

曹禺對喇嘛並不感冒,隨意安置那位喇嘛的時候,只是隨意找了一處帳篷,而那位喇嘛也沒有抱怨,更沒有與周圍人說話,只是營內的蒙古士兵和牧民自願爲其清理了帳篷周圍雜草,堆了鮮花,也懇求廚子送上可口的飯食,下了值的蒙古兵還會遠遠在在帳篷周圍巡邏,以免無關人等驚擾了這位上師。

這一切都被李明勳看在眼裡,他早已知曉蒙古人對喇嘛的崇高態度,倒是不覺得有什麼不妥,見帳篷裡很是昏暗,地方窄小,李明勳掀開簾子:“上師,可否出來敘話。”

“貧僧切倫,謹遵陛下旨意。”切倫走了出來,對李明勳施禮之後,坐在了侍從官們擺下的牛皮墊子上,周圍花香瀰漫,四周寂靜無聲,沒有人敢打擾他們,或許也無人願意打擾。

“恭賀陛下橫掃叛逆,平定漠南,也唯有陛下這般身具福報,得天相助的人才可做下這般大業。”切倫笑着恭賀李明勳。

切倫顯然是一位‘業務熟練’的僧侶,滿口的神佛,言語之間都是信仰,李明勳並不在乎他把將士拼殺來的成果歸類爲神佛的庇佑,他早已參透宗教的把戲,這些把戲運用得到是有利於擴張和統治的,特別是在蒙古地區。

“將使用命,民心思定,自然無往而不利。”李明勳淡淡說道。

“陛下,貧僧此番前來,是爲了歸化城的蒙古酋長們,他們迫切希望爲您獻上忠誠........。”切倫說道。

李明勳擡手,沒有讓切倫說完,他說道:“清廷潰散的那個夜晚纔是證明忠誠的好時候,阿布奈和固魯等人才是忠誠的人,歸化城那些可不是........。”

“但是陛下.......。”切倫也打斷了李明勳的話。

李明勳笑了笑:“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不會殺那些叛酋。”李明勳說着,把一份簽署了命令的分封狀拿了出來,說道:“這是我讓曹將軍精心挑選的十五個佐領組成的一個蒙古旗,您有兩個選擇,第一,勸說他們立刻投降,新朝用這個旗來供養他們的生活,讓他們不必流離失所,生活窮困。”

切倫臉上多了一點喜色,轉而問道:“第二個選擇呢?”

李明勳道:“據我所知,您現在是銀佛寺的主持,如果您願意的話,可以在這上面簽署您的名字,這個旗幟就是喇嘛旗了,專門奉養銀佛寺的上師們,當然,原本銀佛寺擁有的部衆依舊。”

“真的嗎?”切倫激動的站了起來,他聽說了李明勳在左翼蒙古優待黃教的事情,但不曾想會優待到這種地步,這樣的話,在世俗權力方面,新朝給的已經不亞於滿洲皇帝了。

走了幾圈後,切倫忽然意識到一件事:“如果貧僧簽字了,那麼.......那些貴人怎麼辦?”

李明勳笑了:“您只是一位喇嘛,不是應該爲黃教謀福祉麼,幾百萬蒙古信徒還不值得您放棄一羣不知所謂的貪婪貴酋嗎?”

切倫這才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多餘的,他原本是準備先借着這件事試探一下新朝對黃教的態度,然後繼續跟進,但沒想到李明勳直接挑明瞭,思索之際,李明勳點了點那張分封狀子,說道:“切倫上師,您是代表蒙古貴人和我談,還是代表格魯派呢,這很重要。”

見李明勳要收起那狀子,一向穩重的切倫像是餓了三天的乞丐,伸手搶奪了過來,切倫說道:“當然是格魯派,貧僧......貧僧失禮了。”

“我與格魯派可以討論的可不止一個小小的歸化城,長城之外,大漠南北,我們可以合作的空間很大。”李明勳笑着說道,他又指了指已經被切倫塞進懷裡,只露出一個角的分封狀,說道:“那種東西,可以由一張,就可以有十張。”

切倫臉色一沉:“貧僧只是一位措欽,恐怕無法代表格魯派與您縱論天下。”

李明勳微微點頭,他這位措欽地位雖然不低,但與達賴、班禪,四大活佛,八大呼圖克圖等相比地位就不高了,屬於第五個等級。李明勳說道:“其實我們今天不需要談論態度,我只需要向格魯派的上師們表明自己的態度,然後等待格魯派與我洽談就是了,對了,您看這個。”

說着,李明勳一拍手,兩個侍從官打開了一幅牛皮地圖,上面包含了長城之外上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關外、漠南、漠北、西域、藏地都在其中,在前藏標註了達賴,後藏則是班禪,而在漠北則標註了哲布尊丹巴,而西域、漠南和關外都空着,其餘也就罷了,漠南和關外可是實打實由合衆國控制的。

“切倫上師,您不想把您的名字標註在這裡,或者這裡嗎?”李明勳對笑着在關外和漠南分別點了點。

“您的意思是........。”切倫不解了。

李明勳笑道:“漠北已經有了一位哲布尊丹巴,漠南和關外也都缺少一位,等到將來我國的土地擴張到西域乃至更遠,還會有更多的活佛位置,只不過,這些位置都是相對獨立的,就如哲布尊丹巴那樣。”

格魯派黃教中,活佛數量並不少,有些世俗貴族還能購買這種頭銜,關鍵在於其有沒有轉世體系,原本只有達賴和班禪有,現在哲布尊丹巴也有了,他之所以有,當然不是格魯派的高層真的以爲那位是五百比丘的轉世之人,而是因爲世俗貴族的支持,實際上,達賴和班禪不也是世俗軍事貴族支持的嗎?而李明勳的意思是,在漠南和關外各自支持一個。這意味着,格魯派被新朝承認是這兩個地區的合法宗教,而且還會擁有一定的實際權力。

切倫立刻起身,說道:“貧僧明白了,貧僧這就前往藏地,稟告.......。”

“不不不,切倫上師,不知您有沒有這種感覺,我們似乎很投緣,或許這就是你們佛教說的緣法,恩,您與達賴和班禪並不熟悉,我想您去了藏地,這兩個機會就落不到您的頭上了,對嗎?不如留在我的身邊,講解佛法,不好嗎?”李明勳笑道。

當然!去藏地勸說格魯派的領袖固然重要,但待在這位新朝君主身邊產生影響更爲重要。

“當然,陛下佛緣深厚,貧僧如何不能侍奉左右呢?”切倫說道。

李明勳點點頭,說道:“好的,那您就派遣弟子前往藏地吧,我有兩個要求,第一格魯派必須說服衛拉特各部向我國稱臣納貢,第二,達賴本人必須來京城爲我講佛。”

切倫有些爲難,第一點好說,衛拉特各部當初臣服了滿清,現在新朝崛起,臣服新朝並不算什麼,但達賴本人親自到京有些爲難,畢竟新朝對格魯派的態度纔剛剛彰顯,尚未經過考驗,但切倫也沒有辦法拒絕,因爲達賴十一年前曾經到京城與順治會見,既然能見滿洲皇帝,爲什麼不能見天朝新君呢?

“好,貧僧立刻寫信。”切倫說道,他想了想,拿出那份分封狀,說道:“這東西,我可以寄到藏地麼?”

“當然,這種東西要多少有多少。”李明勳笑了。

切倫的動作很快,手段也夠狠,當天回到了歸化城,召集各部貴酋軍議,然後在銀佛寺直接動手,要知道,這個時期的寺院其實就是一個小國家,切倫這位寺主爺掌握着幾千人口,僧兵數百,把貴酋一網打盡後,直接開城門迎了陸軍進城,徹底解決了歸化城的問題,這給李明勳造就的便利是,他可以找一間乾燥的屋子生活工作,而不是總在潮溼的帳篷裡。

接下來,就是劃定軍政區了,漠南雖然平定,但已經處於藩民雜居的狀態,雖然藩是內藩,但也不能用尋常的行政區劃,所以依舊效仿遼東,建立綏靖區。以張家口爲界限,將漠南蒙古分爲東西兩部分,西面建立雲中綏靖區,公署設立在歸化城,而東面則建立燕北綏靖區,公署設立在赤峰,許漢風爲雲中將軍,而裴成義總攬漠南事務,暫代燕北將軍之職。

從裴成義西進科爾沁,再到李明勳出塞、西征,前後歷經約七個月的時間,到了五月初就已經完全平定了漠南,橫掃漠南之後,兩個綏靖區簡單統計,總共收攏百姓一百一十萬之巨,而滿清遷移走的蒙古人約有二十萬,再加上早先北上漠北的滿洲八旗十餘萬,也不過在國破之時收攏了三十萬多人。

這比李明勳預料的總人口多了一些,清查原因,是因爲各部之中有很多漢人奴隸,都是這些各部出兵搶掠,或者從邊牆之內購買,亦或者是滿清賜婚時配送來的。

蒙古的人口一直是個迷,但基本可以確定,邊牆之外的蒙古人總數在二百三十萬左右,李明勳一下拿到了一半,而漠北人口,算上還不被滿清掌握的,也會超過七十萬。

當然,一切只是估計,實際歷史上,終清一朝也不知道蒙古人有多少,所以後世謠傳滿清對蒙古推行黃教、挑撥離間等政策,讓蒙古人損失了幾百萬只不過是謠言罷了。實際來說,滿清的各種手段只是抑制了蒙古一族人口的增長,使得其沒有在滿清一朝像漢族那樣暴漲五六倍,無論是漠南還是漠北,蒙古人口整體是增長的,只是幅度非常小,而在西北和藏地,滿清一直奉行扶番抑蒙的戰略,再加上與準噶爾的戰爭進行的屠殺,這兩地的蒙古人數量大爲減少。

實際上,滿清也不知道蒙古有多少人,其對蒙古人口的統計僅限於內蒙古地區,方式就是三年一次會盟中的比丁,這實質上滿清把漠南蒙古的軍隊當成常備軍的做法,按照其要求,一個佐領一百五十丁(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一下的男人就是丁),五十個甲兵一百個閒散,丁口增加則另建佐領,要知道,比丁的過程中根本不統計老弱婦孺,比如一個家庭如果只有女人孩子和老人,哪怕有十口人,也不會被統計進去,至於蒙古人中的殘疾、鰥寡都是不被統計的,還有驛路、喇嘛等擁有的丁口也在比丁之外,至於漠北這種外扎薩克,連比丁都沒有,因此後世研究,將一個佐領的一百五十丁視爲一百五十戶,每戶有4.3個人大體就能統計各部的人口了。

李明勳原本就知道這個簡單公式,現在對比一下,大體符合,在合衆國掌握或者即將掌握的一百一十萬人口之中,通過剿滅不歸附的蒙古貴酋、奪取滿洲直轄部落(土默特)、掃蕩與滿清結盟部落(如科爾沁),獲得的人口在七十五萬左右,這些人口可以組建約1150個直轄佐領,但是有部分佐領賞賜給了有功的藩兵藩將和歸附貴酋,還有賜予喇嘛的,所以等到兩個綏靖區建立的時候,直轄佐領只剩下了八百五十個,大約五十五人口,而這八百五十個直轄佐領就是合衆國在漠南的基本盤。

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一二一 淘金章三一 選擇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七五 東國之變章四三八 突尼斯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十一 夜襲章三一二 往牆縫裡澆水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二四八 最好的皇帝章一四三 一個測試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四九四 操縱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四 進攻澳門章五三 烏克蘭建國計劃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十 虎尾瓏社章五四 敵情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二二二 三皇之戰 優勢章六 搶人搶炮搶船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二十五 優勢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三九七 禮儀章一一二 掃雷遊戲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章十五 天可汗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三四四 白象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四七 意見章一三七 準備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三四 青島章一三九 青州章一零六 爪哇海戰 上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一三一 定性章三七三 抵達章一零三 沙皇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訓章五六 羣英薈萃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三五零 意外章三七八 嫌棄章三九九 李君威的政治智慧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一零一 地震章七七 枕頭章五七 荷蘭人的判斷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三四零 原委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三九八 落子章二八二 平衡章一八五 挑起日本內戰章四五四 鹹魚命運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一零七 需要的賞賜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一八七 各方章一七二 頭皮早晚都要割章一零九 哈密章五 蠹蟲章三六六 大小章一零三 機會,馬尼拉大帆船擱淺!章二二 登萊大撤退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三一 改造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四一二 黑夜中的刀章一一六 牛頓的科學章一九一 終究錯過章三二 馬吉翔章三九六 林君弘章一零六 關島出現的意外
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一二一 淘金章三一 選擇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七五 東國之變章四三八 突尼斯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十一 夜襲章三一二 往牆縫裡澆水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二四八 最好的皇帝章一四三 一個測試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四九四 操縱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四 進攻澳門章五三 烏克蘭建國計劃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十 虎尾瓏社章五四 敵情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二二二 三皇之戰 優勢章六 搶人搶炮搶船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二十五 優勢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三九七 禮儀章一一二 掃雷遊戲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章十五 天可汗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三四四 白象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四七 意見章一三七 準備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三四 青島章一三九 青州章一零六 爪哇海戰 上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一三一 定性章三七三 抵達章一零三 沙皇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訓章五六 羣英薈萃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三五零 意外章三七八 嫌棄章三九九 李君威的政治智慧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一零一 地震章七七 枕頭章五七 荷蘭人的判斷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三四零 原委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三九八 落子章二八二 平衡章一八五 挑起日本內戰章四五四 鹹魚命運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一零七 需要的賞賜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一八七 各方章一七二 頭皮早晚都要割章一零九 哈密章五 蠹蟲章三六六 大小章一零三 機會,馬尼拉大帆船擱淺!章二二 登萊大撤退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三一 改造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四一二 黑夜中的刀章一一六 牛頓的科學章一九一 終究錯過章三二 馬吉翔章三九六 林君弘章一零六 關島出現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