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

張允現在左右爲難。正在這個時候,魯肅求見,張允問左右道:“魯肅是誰?”

其中一人道:“此人很有名望,曾在鄉間施捨錢財,賣出土地,以賙濟窮困,結交賢者。爲此,深受鄉民擁戴。”

張允皺了皺眉,心說莫非此人是來送糧的,因此道:“請他進來。”

魯肅進來,向張允行了個禮,道:“見過張將軍。”

“先來遠來,不知有何事見教?”張允請魯肅坐下之後,開門見山的問明來意。

魯肅道:“奉孫將軍之命,前來勸降。”

張允臉色一變,喝道:“大膽,你竟是孫策的說客,左右何在,速速將他拿下。”

七八個刀斧手衝至魯肅身前,魯肅凜然不懼,反而大笑道:“將軍死之將至。何必如此?”

張允臉色變幻,冷笑道:“吾有襄樊水師三萬之衆,艦船數百艘,隔斷江水,如何會死?”

魯肅道:“將軍難道不是心知肚明嗎?劉荊州已爲曹軍俘虜,襄樊已失,將軍失去了糧草,進不得,更不能退,豈不必死?”

張允沉聲道:“吾已派出使者,前去襄樊向曹公催糧,曹公糧草一到,此危自然可解。”張允也不是傻蛋,沒糧之後,確實派出了人前往襄樊,說是催糧,其實隱喻自己願意投效曹操。

魯肅哈哈一笑:“可惜已經遲了,曹操要運糧來,至少需半月光景,遠水不救近火,將軍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

張允默然,他豈能不知,現在水寨中的糧草最多隻夠四五日,若是孫策尚且不知襄樊的變故,他或許還可以節衣縮食再熬一熬,可是孫策得知此消息,必然會全力發起攻擊。到了那時,總不能叫將士們餓着肚子抵禦孫策。

魯肅道:“孫將軍乃是豪傑,以一千軍馬下江東,如今欲奪江夏,殺黃祖爲父報仇,張將軍在此與黃祖互爲犄角,已爲孫將軍所恨。若此時迷途知返,願降孫將軍,孫將軍必然不計前嫌,待殺了黃祖,張將軍便是頭功,如何?”

張允頗爲猶豫,在他看來,劉荊州既然已經不在,投曹操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只不過現在萬不得已,他亦感覺到無力,現在進又進不得,守又守不住,若是撤退,江東軍尾銜追來。恐怕亦和慘敗並不兩樣,現在的張允,已經是無路可走,他向衆將望去,衆將紛紛頜首點頭,大多數人都是明智的,到了這個份上,恐怕也只能投靠孫策了。

張允苦笑一聲:“煩勞魯先生回稟孫將軍,某願降。”

魯肅連忙回到江東軍水寨,孫策早已等的不安,見魯肅回來,立即召見,這才知道魯肅幸不辱命,周瑜馬上向孫策推薦魯肅,說他有才幹,可爲輔佐之臣。並且建議孫策應該多方蒐羅魯肅這樣的人才,以成就大業,不能讓他們流散外地。

孫策這才重視起此人,與魯肅交談,非常高興。等在場賓客起身退出時,魯肅也告辭而出。但不一會兒,魯肅又被孫策悄悄領了回來,合榻對飲。孫策對魯肅說:“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君既惠顧,何以佐之?”魯肅答:“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爲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爲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爲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荊州,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孫策更是喜不自禁,乃拜魯肅爲中郎將,於是又與張允合謀,攻入江夏,斬黃祖,告祭亡父孫堅。

黃祖乃是孫策殺父大仇,獻帝初平三年時孫堅徵荊州,擊劉表。劉表遣黃祖迎敵於樊、鄧之間。爲孫堅所擊破,追渡漢水,被圍於襄陽;不久孫堅單馬行峴山,爲黃祖軍士所射殺。自此之後,孫策便引以爲恥,一心復仇。如今大仇得報,自然是喜不自禁,又收編了襄樊水師,聲勢浩大,於是與周瑜分兵兩路,分別進擊荊南、江陵。

…………………………………

卻說曹操得了襄樊,荊州各郡也分別送來了降書,很是躊躇滿志,恰自這時,張允使者前來催糧,曹操見之。看了張允文書,不由大驚,對左右道:“吾竟忘了,襄樊水師並無糧秣,現在催糧爲時已晚,張允必降孫策了。”

這一次曹操帶來的是荀彧,荀彧亦是醒悟,沉眉不語。

荀彧乃是曹操的左膀右臂,其祖父是荀淑,爲朗陵令,是東漢末年名士。荀淑有八子,號稱八龍。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緄忌憚宦官,於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爲妻。因爲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於譏議”。

南陽名士何顒見到荀彧後,大爲驚異,稱其爲:“王佐才也。”永漢元年,荀彧舉孝廉,任守宮令。九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十一月,董卓自爲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荀彧棄官歸家。對父老說:“潁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爲兵衝,宜亟去之,無久留。”但鄉人多懷戀故土,不願離去。

時冀州牧同郡韓馥派人接荀彧,卻無人相隨。荀彧只得獨自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到冀州後,冀州已爲袁紹所得,袁紹見荀彧來,待之爲上賓。荀彧弟荀諶和同郡辛評、郭圖都在袁紹手下。荀彧卻見袁紹“終不能成大事”於是離袁紹而投曹操。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說:“吾之子房也。”

當時董卓威陵天下。曹操問計於荀彧,荀彧說:“卓暴虐已甚,必以亂終,無能爲也。”後董卓派李傕等出關東,虜略各地,至潁川、陳留而歸。荀彧鄉人多數死於戰亂。

初平三年,曹操領兗州牧,後爲鎮東將軍。荀彧則以司馬身份隨其征戰。曹操東征陶謙,張邈、陳宮乘機在兗州反曹,暗中迎接呂布。時荀彧和壽張令程昱守鄄城,呂布到後,張邈派劉翊告訴荀彧:“呂將軍來助曹使君擊陶謙,宜亟供其軍食。”衆人疑惑,唯荀彧知其計,立即命令軍隊加強防,並急召東郡太守夏侯惇。而兗州諸城皆響應張邈,投靠呂布陣營。當時曹操率大軍出征,留守的兵力很少,而且很多人都與張邈、陳宮勾結。夏侯惇到後,乘夜誅殺謀反者數十人,軍心乃安。

豫州刺史郭貢受呂布煽動,率衆數萬來攻,軍中甚懼。郭貢要求見荀彧,荀彧準備前往,夏侯惇等人說:“君,一州鎮也,往必危,不可。”荀彧說:“貢與邈等,分非素結也,今來速,計必未定;及其未定說之,縱不爲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將怒而成計。”荀彧出城會見郭貢,郭貢見荀彧毫無懼意,認爲鄄城易守難攻,引兵而去。荀彧又與程昱定計,保全了範、東阿。卒全三城。不久,曹操回師濮陽擊敗了呂布。這次荀彧又一次救了曹操,保住了曹操的根基。如果曹操這次沒有荀彧和程昱的死命保城,曹操可能會像劉備一樣,落得個半生飄零的下場。…。

曹操擊敗侵入定陶的呂布軍。又向駐軍鉅野的呂布部將發動攻擊,呂布親自援救,被曹操擊敗,撤退而走。曹操殲滅鉅野守軍,乘勝進駐乘氏。

此時,徐州牧陶謙已死,曹操獲悉後,打算趁機奪取徐州,再回軍消滅呂布。荀彧勸阻說:“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將軍本以兗州首事,平山東之難,百姓無不歸心悅服。且河、濟,天下之要地也,今雖殘壞,猶易以自保,是亦將軍之關中、河內也,不可以不先定。今以破呂布,若分兵東擊陳宮,宮必不敢西顧,以其閒勒兵收熟麥,約食畜谷,一舉而布可破也。破布,然後南結揚州,共討袁術,以臨淮、泗。若舍布而東,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民皆保城,不得樵採。布乘虛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範、衛可全,其餘非己之有,是無兗州也。若徐州不定,將軍當安所歸乎?且陶謙雖死,徐州未易亡也。彼懲往年之敗,將懼而結親,相爲表裡。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將軍攻之不拔,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衆未戰而自困耳。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爲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夫事固有棄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權一時之勢,不患本之不固可也。今三者莫利,願將軍熟慮之。”

曹操採納荀彧的意見,放棄進攻徐州的企圖。抓緊戰機,收割熟麥,儲存糧秣,積蓄實力。

不久,曹操以少勝多,大敗呂布,呂布連夜棄營撤往徐州。曹操乘勝攻取定陶城,並分別派出部隊收復兗州各縣,兗州遂平。此戰的獲勝,對曹操以後統一北方,成就大業,具有重要的意義,荀彧功不可沒。

建安元年,隨曹操擊敗黃巾軍。七月,漢獻帝劉協在楊奉、董承等護衛下,從長安返回洛陽。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許縣的問題上,曹軍內部發生了爭執。多數人不同意迎接獻帝,理由是“山東未平,韓暹、楊奉新將天子到洛陽,北連張楊,未可卒制”。

荀彧則對曹操說:“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爲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倡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御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醫天下之素志也。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爲累,明矣。韓暹、楊奉其敢爲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

曹操認爲荀彧之言有理,遂應安集將軍董承的秘密召請,親率大軍進抵洛陽,被任命爲司隸校尉,奉迎獻帝遷都許縣。曹操被封爲大將軍、武平侯,荀彧也升爲漢侍中,守尚書令。從此造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優勢,併爲其此後統一戰爭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這是荀彧撼古震今的一次謀略,曹操正因爲採納了荀彧的意見奉天子,才一舉成爲東漢末年最有實力的軍閥,爲以後所有戰爭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礎。…。

荀彧很少隨軍出征,而是“居中持重”,曹操雖然在外征戰,但軍國之事都由荀彧調度籌劃。曹操問荀彧:“誰能代卿爲我謀者?”荀彧說“荀攸、鍾繇”。荀彧善於舉薦人才,起初舉薦了戲志才,戲志才死後又舉薦了郭嘉。

自曹操迎天子後,引起了袁紹的不滿。時袁紹雄居北方。曹操則東憂呂布,南拒張繡。建安二年正月,曹操南征張繡,大敗而歸。袁紹則更加驕矜溢,寫信給曹操,辭語驕慢。曹操閱後大怒,諸將都說是作戰不利的原故。鍾繇因此問荀彧,荀彧說:“公之聰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慮”。

見到曹操後,曹操將袁紹書信讓荀彧觀看,說:“今將討不義,而力不敵,何如?”荀彧說:“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苟非其人,雖強易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土卒雖衆,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爲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鹹願爲用,此德勝也。夫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誰敢不從?紹之強其何能爲!”

荀彧這番話雖然對曹操讚揚得過分了些,但總約來說,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他不受表面現象的迷惑,能抓住事物劉本質來作分析,這是很不容易的。

曹操聞後大悅,荀彧還說:“不先取呂布,河北亦未易圖也。”曹操說:“然。吾所惑者,又恐紹侵擾關中,亂羌、胡,南誘蜀漢,是我獨以兗、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爲將奈何?”荀彧說:“關中將帥以十數,莫能相一,唯韓遂、馬超最強。彼見山東方爭,必各擁衆自保。今若撫以恩德,遣使連和,相持雖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東,足以不動。鍾繇可屬以西事。則公無憂矣”。

正在這個時候,就當曹操有意荊州時,高謹卻恰恰在徐州崛起,這讓曹操很是擔憂,而郭嘉、荀彧卻要曹操南下荊州,趁機擴大自己的地盤。曹操採納了他們的意見,帶上荀彧,如今已拿下襄樊。

荀彧更像是一個戰略家,而不是一個謀士,若簡單的出謀劃策,他比不過郭嘉,在急智方面亦是稍遜一籌,可是對時局的掌握能力卻在郭嘉之上,荀彧闔目細思,臉色一變道:“主公,大事不妙,孫策軍合併了張允,又佔了江夏,如此一來,必然不會罷休,若是他們沿江而下,佔江陵、荊南,該當如何?”

這一句話恰好說中了曹操的擔憂,現在荊南、江陵各郡雖然已經臣服,可是假若江東郡突然出現,那些太守必然會驚慌失措,極有可能倒向孫策一邊,而且水陸速度要快,若是江東軍當真做如此打算,順江而下,就算現在曹軍從襄樊出發,恐怕也會比江東軍晚到一步。

那些太守們投降,本就是迫不得已,在這種情況下,會作出什麼選擇呢?

曹操很是頭痛的苦笑,若如此,這一次南下荊州,豈非是爲江東軍做了嫁衣?整個荊州就等於一分爲二,宛城、襄樊等郡歸曹操,而荊南、江夏等地則歸了孫策,這對曹操來說,是不能容忍的事,他連忙道:“文若可有何策?”

荀彧苦笑道:“若是襄樊水師尚在,主公便可攻江夏,圍魏救趙,可是張允投了孫策,江東軍水師已無人匹敵,襄樊雖還有些艦船,卻無力威脅他們。唯一的辦法,只有派出一隊騎兵前去江陵,若是孫策果真進攻荊州,荊南必然落於江東軍之手,無論如何,也要保住江陵纔是。”

第151章 毒士第150章 兄弟反目第43章 溺戰關羽第119章 鹽池之爭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82章 呂布重傷第77章 殺袁胤第159章 密謀第93章 俘虜陳到第一百零八章第18章 偷情?第58章 小別勝新婚第145章 說降第97章 反敗爲勝第155章 長安第144章 魏延與黃忠第97章 反敗爲勝第2章 執拗的呂小姐第21章 以武服人第72章 奪取山陽關第40章 進軍劉備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121章 招納流民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零六章第35章 公子哥第123章 周倉第86章 新婚之夜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6章 進入下邳第14章 劫後餘生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19章 玩大了第159章 密謀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114章 俘張飛第51章 三分徐州第2章 執拗的呂小姐第86章 一代梟雄第79章 一夜荒淫第3章 救人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93章 俘虜陳到第152章 名士第19章 玩大了第116章 鏖戰第7章 新官上任第24章 魚兒上鉤第157章 猛張飛初戰河北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97章 反敗爲勝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73章 勸降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18章 偷情?第155章 長安第一百零五章第160章 甄氏第95章 再戰韓榮第68章 擋我者死第33章 陳宮到訪第142章 四戰之地第116章 鏖戰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50章 立論第14章 鴻門宴(一)第一百章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8章 偷情?第57章 裸奔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21章 招納流民第38章 使詐第123章 周倉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119章 鹽池之爭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65章 泗水關內斬陳蘭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161章 袁氏失國第9章 定計第77章 殺袁胤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158章 反間第80章 美人心第7章 新官上任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51章 三分徐州第77章 殺袁胤第29章 峨眉槍第137章 俘虜也是生意第142章 四戰之地第46章 調虎離山第32章 驅虎吞狼
第151章 毒士第150章 兄弟反目第43章 溺戰關羽第119章 鹽池之爭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82章 呂布重傷第77章 殺袁胤第159章 密謀第93章 俘虜陳到第一百零八章第18章 偷情?第58章 小別勝新婚第145章 說降第97章 反敗爲勝第155章 長安第144章 魏延與黃忠第97章 反敗爲勝第2章 執拗的呂小姐第21章 以武服人第72章 奪取山陽關第40章 進軍劉備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121章 招納流民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零六章第35章 公子哥第123章 周倉第86章 新婚之夜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6章 進入下邳第14章 劫後餘生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19章 玩大了第159章 密謀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114章 俘張飛第51章 三分徐州第2章 執拗的呂小姐第86章 一代梟雄第79章 一夜荒淫第3章 救人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93章 俘虜陳到第152章 名士第19章 玩大了第116章 鏖戰第7章 新官上任第24章 魚兒上鉤第157章 猛張飛初戰河北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97章 反敗爲勝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73章 勸降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18章 偷情?第155章 長安第一百零五章第160章 甄氏第95章 再戰韓榮第68章 擋我者死第33章 陳宮到訪第142章 四戰之地第116章 鏖戰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50章 立論第14章 鴻門宴(一)第一百章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8章 偷情?第57章 裸奔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21章 招納流民第38章 使詐第123章 周倉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119章 鹽池之爭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65章 泗水關內斬陳蘭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161章 袁氏失國第9章 定計第77章 殺袁胤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158章 反間第80章 美人心第7章 新官上任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51章 三分徐州第77章 殺袁胤第29章 峨眉槍第137章 俘虜也是生意第142章 四戰之地第46章 調虎離山第32章 驅虎吞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