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江東猛虎

江東,秣陵城。

孫策俊朗的眼簾掃視階下衆人。眼眸中生機勃勃,似有無窮的精力。

孫策是開拓之主,江東霸王的名號是他在浴血之中博取來的,他的每一個神態,似乎都帶有無窮的威懾。

孫策乃吳氏所出,孫堅長子。 在東漢末期的動亂年代裡,作爲地方將官的孫堅,往往是常年征戰在沙場上,而撫養、教育兒女的重任也就落到了吳夫人的身上。而吳夫人教育兒女也很有辦法,總是寬容、誘導,諄諄教誨,讓兒女自己領悟,明辨是非,於是孫策、孫權兄弟禮賢下士,尊重人才。

孫堅戰死之後,孫策當時虛歲十七,他將孫堅的靈柩運回,葬於曲阿縣。事畢,孫策渡江,居留在江都,結納豪俊之士。待養成羽翼,爲父報仇。

孫策的爲人開朗、直率、大度,善於聽取部屬的意見,很會用人,說話又有幽默感,因此贏得了士人、百姓的擁戴,士民都願意爲他拼命效忠。

名士張紘因喪母,時居江都。孫策幾次拜見,和他研究天下大勢。孫策先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漢祚衰微,天下紛紛,英雄豪傑,擁兵自重,各圖發展。沒有人出於公心,扶危濟亂。先父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不幸被黃祖所害。我雖年輕識淺,但卻有心要幹一番事業。如今,我想到袁術那裡去,請求他把先父當年的舊部交我統領,然後到丹陽去依靠舅父吳景,收集流散兵士,東據吳郡、會稽,報仇雪恥,做朝廷的外藩。您以爲如何?”

張紘推託:“我識見簡陋,況且又有服在身,對您的事,實難幫忙。”

孫策進一步請求:“您的大名。遐邇皆知。四方之人,嚮往仰慕。今天的事,我的打算,成與不成,由您一言而決。您一定要對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血仇得報,決不會忘記您的教誨之恩。”說到動情之處,孫策眼中不覺落下淚來。

張紘見孫策言辭慷慨,神色間流露着忠壯之氣,深受感動,終於對孫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當年周朝王道陵遲,齊桓公、晉文公才能應運而起;王室一旦安寧,諸侯就只能貢奉周朝,盡臣子的職分了。您繼承父輩威烈,驍勇善戰,假如真能棲身丹陽,召集吳郡、會稽兵馬,那麼,荊揚二州自可掃平,報仇雪恥也指日可待。那時您憑倚長江,奮發威德。掃除羣雄,匡輔漢室,所建的功業,絕不會下於齊桓、晉文,定會流芳古,豈止作一個外藩呢?目前世亂多難,如果您想建功立業,就當南渡,我將與好友一起去支持您。”

孫策聽了張紘的一番話語,心中鼓盪難平:“一言爲定!我馬上開始行動!我有老母弱弟,不便同行,現在都託付給您。希望您多加照顧,使我無後顧之憂。”

孫策馬上趕赴壽春,去見袁術。他流着眼淚對袁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袁術聆其語言,察其舉止,知道他大有過人之處。但要馬上將孫堅舊部還給他,自己又心有不甘。於是,袁術便說:“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吳景爲丹陽太守、你的堂兄孫賁爲都尉。丹陽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們,召集兵勇。”

孫策便接了自己的母親,帶着汝南人呂範和同宗孫河,到了丹陽曲阿。依靠舅父的力量,不久,孫策便召募到兵勇數百人。但是不幸遭到涇縣大帥祖郎的襲擊,差一點丟了性命。…。

孫策只好又去見袁術。袁術這纔將孫堅舊部一千多人交還孫策統領。從此,孫策漸漸流露出英雄本色,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漢朝廷太傅馬日碑持節安撫關東,在壽春以禮徵召孫策,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爲懷義校尉。袁術的大將橋蕤、張勳也都愛慕孫策的風采。袁術見孫策少年英雄。常嘆息說:“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孫策一騎兵,犯罪後爲逃避責罰,逃進袁術的軍營,藏到馬棚裡面。孫策派人追捕,直入袁術營中,將罪犯搜出,當場斬首。事情結束後,孫策纔去拜見袁術,說明情況,向他道歉。袁術說:“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爲謝也?”這件事,進一步提高了孫策的聲譽,軍中對孫策也更加敬畏。

袁術爲人反覆,往往言而無信,起初他許諾任用孫策爲九江太守,不久,卻改用丹陽人陳紀。後來,袁術攻打徐州,向廬江太守陸康索求三萬斛軍糧,陸康不給,袁術大怒。正巧孫策以前曾去拜訪陸康。陸康只讓主薄接待,自己不出來相見,爲此,孫策懷恨在心。袁術就派孫策去攻打陸康,並且又許願說:“前錯用陳紀,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廬江真卿有也。”

孫策奉命出擊,拿下廬江。袁術居然又出爾反爾,任用他的老部下劉勳當了廬江太守。對袁術,孫策一次比一次感到失望。此前,漢獻帝派劉繇擔任揚州刺史。揚州過去的治所是壽春,而壽春已被袁術佔領,劉繇便在孫策的舅父吳景和堂兄孫賁的協助下南渡長江,在曲阿設立了州治。這次孫策攻打廬江,劉繇憂心忡忡,因爲他知道,吳景、孫賁是袁術任命的,擔心他們與袁術、孫策聯手吞併自己,於是就用武力逼趕他們,吳景和孫賁只好退居歷陽。劉繇派樊能、於麋駐紮在橫江郡,讓張英駐紮在當利口,來與袁術對抗。袁術則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爲揚州刺史,以吳景爲督軍中郎將,和孫賁一起率兵進擊張英。雙方對峙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結果。

丹陽尉朱治過去曾任孫堅的校尉,他發現袁術政德不立,就勸孫策趁機收取江東。於是孫策就去見袁術。孫策對袁術說:“我家舊日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去幫助舅父征伐橫江。橫江攻克之後,我還可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萬人。那時,我再率領他們助您平定天下,謀成大業。”袁術明知孫策對自己不滿,但他認爲,劉繇佔據曲阿,王朗佔據會稽,孫策未必能有什麼作爲,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爲折衝校尉。孫策遂率父親舊部和數百門客東進。

一路上,不斷有人來投,孫策的隊伍不斷擴大,到歷陽時,已至到五、六千人。當時,周瑜的叔父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帶兵迎接孫策並贊助軍糧。孫策大喜,對周瑜說:“有了你的支持,大事一定成功。”於是,孫策立即率部渡江,進擊橫江、當利。相繼攻克,樊能、張英敗走。接着,孫策連續出擊,“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孫策攻打劉繇的牛渚營,奪得倉庫中所有糧食和兵器戰具。

當時,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都依附劉繇,奉他爲盟主,薛禮佔據秣陵城,笮融駐紮在縣南。孫策首先攻打笮融,斬殺五萬多人,笮融膽裂,緊閉營門,不敢妄動。孫策則揮師攻打薛禮,薛禮突圍逃走。這時樊能、於麋等人,又糾集兵士來奪牛諸。孫策立即回軍,打敗他們,俘獲萬餘人。然後重新進攻笮融:戰鬥中,孫策腿部中箭,不能乘馬,部下擡他回營療傷。有人對笮融說:“孫郎被箭射死了!”當時,孫策年輕,雖有官位名號,但人們都叫他“孫郎”。…。

笮融聞孫策死訊,大喜,派將士與孫策部隊對壘。孫策先派幾百兵馬挑戰誘敵,而在後面設好伏兵。敵兵出擊,孫策部假作潰敗,引敵進入包圍圈中,然後一聲號令,伏兵盡起,斬首一千多敵人。孫策乘勝進攻笮融營地,並命手下將士高聲喊話:“孫郎如何?”聲撼敵營,地動山搖,嚇得不少敵兵連夜奔逃。笮融見孫策還在,越發警惕小心,深溝高壘,嚴加守備。

孫策見笮融負險固守,一時難以攻克,便引兵南向,先在梅陵擊敗劉繇別將,接着轉兵攻克湖孰、江乘。然後,整頓部隊,到曲阿攻打劉繇。

劉繇與孫策交戰,兵敗,逃往丹徒,孫策入據曲阿,一開始,百姓們聽到孫郎兵到,都膽戰心驚,魂消魄散,避之不迭,官長們也往往丟棄城池,竄伏草莽之中。後來,人們漸漸發現,孫策大軍所到之處,軍士們嚴遵將令,不敢擄掠百姓,雞犬菜茹,秋毫無犯。於是,百姓十分喜悅,爭着用牛、酒犒勞部隊。

孫策勞賜將士,發佈文告,曉諭下屬各縣:“劉繇、笮融的鄉人和部下來投降的,一無所問;願意從軍的,可以從軍,並免除全家賦稅徭役;如果不願從軍,絕不勉強!”

文告發布後,來歸附者由四面八方雲集風涌,不長時間,就招得士兵兩萬多,徵集馬匹一千多。袁術在壽春,知孫策大勝,上表奏請孫策爲殄寇將軍。孫策威震江東。

不久,劉繇又放棄丹徒西逃,孫策遂東進奪取吳郡。孫策引兵渡過浙江,直逼會稽。會稽功曹虞翻勸太守王朗暫避孫策的鋒芒,王朗不聽,發在固陵阻擊孫策。孫策幾次從水上發動進攻,均未能奏效。

孫策的叔父孫靜獻策,建議聲東擊西,從查瀆進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孫策依計。於是,夜裡一面到處點燃火把,迷惑、牽制正面之敵,一面分出兵馬悄悄從查瀆出擊。王朗出於意外,大驚,派周昕率兵倉猝迎戰,孫策斬殺周昕,長驅直人。王朗敗潰,帶虞翻乘船逃到東冶。孫策鼓勇追擊,王朗,虞翻投降。

孫策平定江東,任命吳景爲丹陽太守,朱治爲吳郡太守,自己兼任會稽太守,仍以虞翻爲功曹。

三年前,孫策在平定江東之後派張結向漢廷貢獻方物,曹操安此孫策,與之結納,上表奏準任命他爲討逆將軍,封爲吳侯。 這時,袁術任命周瑜爲居巢長,魯肅爲東郡長,但二人知袁術難成大器,相繼棄官渡江來依從孫策。

當時袁術早有稱帝之心,因此向部下詢問意見,孫策因爲不支持袁術稱帝,袁術便拉攏流竄到安徽的祖郎,讓他鼓動山越共同對付孫策。而太史慈也佔據涇縣,自稱丹陽太守,阻遏孫策西進。當時,宣城以東均已歸孫策所有,只有涇縣以西未附。孫策要開拓豫章,西征黃祖,必須先拔掉這兩根釘子。於是,他先進擊陵陽,擒獲祖郎,又進擊勇裡,擒獲太史慈。

一時之間,孫策兵力大盛,逐漸脫離袁術獨立。

江東原本是荒蕪之地,可是到了漢末以來,人口逐漸增加,尤其是黃巾之亂之後,大量的人口開始南遷,這江東已成爲了爭霸的場所。

孫策在周瑜等人的幫助下,迅速的穩定了江東,並且收攏流民,穩住世族,站穩了腳跟之後,早已有了爭霸天下之心,只是北有袁術,袁術雖然實力逐漸微弱,但是好歹也曾是孫策的舊主,實力尚在,除非袁術稱帝,孫策亦很難對他有所作爲。…。

向西則是劉表的地盤,劉表於孫策有殺父之仇,孫策前年曾率軍攻黃祖,鎩羽而歸,隨着孫策在江東的地位逐漸穩固,孫策報父仇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起來。

正在這時,朝廷卻派來了敕使,令孫策兼任江夏太守。不管朝廷的居心是什麼,但是得到了朝廷的任命,孫策的心思也炙熱起來,江夏隸屬荊州,是劉表的地盤,由劉表的親信黃祖鎮守,這裡扼守着長江的上游,是阻擋江東與荊州聯繫的重要水陸通道,孫策早已有攻佔荊州之心,此時正好有了一個合適的契機。

雖然有了決定,但是孫策仍不免要詢問下屬的意見,他召集衆人,向衆人宣讀了朝廷的任命,隨後道:“朝廷既以吾爲江夏太守,奈何江夏如今卻爲劉表這賊廝據爲己有,諸位以爲如何?”

孫策先看向的是周瑜,周瑜乃是孫策身前最爲信任得力的助手,二人既是義兄弟,也是如魚得水的君臣關係,因而周瑜的意見尤爲重要。

周瑜長得極爲俊美,他沉吟片刻,繼而擡眸道:“伯符,朝廷爲何會突然頒發敕命?此必是曹操在背後慫恿,他如此做,自然是要挑唆伯符與劉表的關係,莫非曹操要南下擊劉表嗎?”。

周瑜的分析能力很是過人,迅速的就疏通了三方之間的關係,曹操突然發來敕命,自然是想挑起孫策與劉表的鬥爭,若是孫策與劉表之間發生戰爭,若是平時,對曹操是沒有任何益處的,可是如果曹操也想攻擊劉表,那麼此事也就再明朗不過了。

孫策微微頜首:“如此說來,是曹操要攻劉表,而令我等做前驅?”

“正是。”周瑜笑了笑,隨後道:“只不過這對伯符也有好處,我軍水師若是沿江而上攻打江夏,那麼劉表必然會率援軍前來增援,襄樊一帶一旦空虛,便是曹操有機可趁之時,荊州北有曹軍,東有伯符逆水而上,憑一個劉表必然不能抵擋,敗亡也只是遲早的事,只要曹軍攻下襄樊,我軍便可立即攻下江夏,隨即引軍攻下荊南四郡,威脅江陵,如此一來,劉表必死也。”

孫策點了點頭:“曹操想利用我等,我等也可利用他,劉表殺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這便踏破荊州,活剮了這賊子。”

周瑜道:“主公且慢,可先派一使者,先去荊州見劉表,令他出讓荊州,劉表自然不允,到時我們便出師有名了。”

孫策頗爲不耐的道:“何必多此一舉。”

周瑜哈哈一笑:“出師有名是其一,其二,也正好給我們從容準備的時間。”

孫策點了點頭,道:“只是袁術與吾交惡日深,只怕他會趁機奪江東。”

周瑜搖搖頭:“此事易耳,伯符何不遣一使者前去徐州見高謹,我等怕袁術南下,莫非袁術豈不怕他南下江東時被高謹抄了後路?”

孫策大笑:“如此說來,吾後顧無憂也。”

於是派人前去荊州索要江夏。

江夏乃是荊州對江東的門戶,劉表自然不肯出讓,等到孫策的使者回到江東,孫策已做好了一切準備,江東軍猶如猛虎一般順江而上,向江夏發起攻擊。

………………………………………………………

三國小說其實早就被人寫爛了,所以兄弟特意別出心裁一點,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可能所有的諸侯都會被打亂,三國的歷史進城也會面目全非,所以請大家見諒,小說嘛,看看就好。

感謝諸位支持,大家還是安心看。

第一百零九章第24章 魚兒上鉤第45章 內功初成第140章 曹操南進第43章 溺戰關羽第93章 俘虜陳到第37章 暗鬥第70章 窮寇莫追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130章 趙雲第111章 出兵第51章 三分徐州第120章 豪強第114章 俘張飛第82章 呂布重傷第157章 猛張飛初戰河北第64章 突襲第86章 新婚之夜第135章 分化第一百零五章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51章 三分徐州第一百章第120章 豪強第52章 不速之客第27章 斬殺宋憲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25章 長吻第24章 魚兒上鉤第117章 劉備覆亡第53章 河北槍王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153章 西涼第158章 反間第131章 單挑趙雲第62章 斬車胄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55章 巔峰對決第7章 新官上任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69章 騎兵突擊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17章 揚威第158章 反間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24章 魚兒上鉤第36章 賭約第155章 長安第126章 袁紹的野心第89章 奇襲第60章 呂布軍大敗第41章 虛張聲勢第2章 執拗的呂小姐第5章 肉票第49章 對弈第126章 袁紹的野心第17章 揚威第94章 舌戰第159章 密謀第14章 劫後餘生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62章 斬車胄第80章 美人心第148章 益州內部的危機第54章 激鬥第40章 進軍劉備第87章 受封東武侯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73章 勸降第64章 突襲第95章 再戰韓榮第17章 揚威第73章 勸降第79章 一夜荒淫第9章 定計第82章 呂布重傷第145章 說降第51章 三分徐州第149章 袁紹病危第77章 殺袁胤第160章 甄氏第93章 俘虜陳到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32章 驅虎吞狼第19章 玩大了第158章 反間第152章 名士第80章 美人心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89章 奇襲第70章 窮寇莫追第90章 精銳第64章 殺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94章 舌戰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131章 單挑趙雲
第一百零九章第24章 魚兒上鉤第45章 內功初成第140章 曹操南進第43章 溺戰關羽第93章 俘虜陳到第37章 暗鬥第70章 窮寇莫追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130章 趙雲第111章 出兵第51章 三分徐州第120章 豪強第114章 俘張飛第82章 呂布重傷第157章 猛張飛初戰河北第64章 突襲第86章 新婚之夜第135章 分化第一百零五章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51章 三分徐州第一百章第120章 豪強第52章 不速之客第27章 斬殺宋憲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25章 長吻第24章 魚兒上鉤第117章 劉備覆亡第53章 河北槍王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153章 西涼第158章 反間第131章 單挑趙雲第62章 斬車胄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55章 巔峰對決第7章 新官上任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69章 騎兵突擊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17章 揚威第158章 反間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24章 魚兒上鉤第36章 賭約第155章 長安第126章 袁紹的野心第89章 奇襲第60章 呂布軍大敗第41章 虛張聲勢第2章 執拗的呂小姐第5章 肉票第49章 對弈第126章 袁紹的野心第17章 揚威第94章 舌戰第159章 密謀第14章 劫後餘生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62章 斬車胄第80章 美人心第148章 益州內部的危機第54章 激鬥第40章 進軍劉備第87章 受封東武侯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73章 勸降第64章 突襲第95章 再戰韓榮第17章 揚威第73章 勸降第79章 一夜荒淫第9章 定計第82章 呂布重傷第145章 說降第51章 三分徐州第149章 袁紹病危第77章 殺袁胤第160章 甄氏第93章 俘虜陳到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32章 驅虎吞狼第19章 玩大了第158章 反間第152章 名士第80章 美人心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89章 奇襲第70章 窮寇莫追第90章 精銳第64章 殺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94章 舌戰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131章 單挑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