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

在繼承了先秦風尚並且崇尚武力的兩漢時期,即使是文弱的文人們也沾染上了尚武之風,所以他們大多喜歡作賦,比如司馬相如和賈誼,作的賦皆是一流,因此,人們對漢賦推崇備至,司馬相如的代表作有《子虛賦》和《上林賦》。蔡邕作賦之後,又有幾人站出來吟唱漢賦,後來,曹操、袁紹和袁術也站了起來,一展風流,讓盧植和蔡邕兩個評委點評一番。而劉範呢,他一直在一邊看蔡琰的臉,一邊喝茶;蔡琰也時不時地看他,臉蛋紅得像個熟透了的蘋果,如果可以的話,劉範很想咬上一口。

這時,有一個身體精瘦,長相清俊的士子見兩人這般模樣,憤憤然站了起來,劉範和蔡琰已經丟了魂,所以也不看他。那個士子唸完自己長篇的賦,蔡邕點評之後,突然他朝劉範發難,他用一種透着酸酸的口氣道:“呦呵!這不是大名鼎鼎的劉鎮北、劉大將軍麼?”

劉範很不爽他打擾,只是看了看他,並不出聲。那個士子奸笑着給劉範行了一禮,道:“河東士子衛仲道,今日得審將軍尊容,真是三生有幸啊!衛某這廂有禮啦!將軍?”

劉範一下就警惕了,沒想到竟然是衛仲道。衛仲道就是蔡琰在歷史的丈夫,衛的文采很好,在星光璀璨的東漢文壇上也算是佔據着一席之地。蔡邕十分欣賞他,因而把蔡琰嫁給他。但此人是一個福薄之人,成婚不過幾年,他就因肺病死了,留下蔡琰守寡。衛家的人在痛苦之餘,便說是蔡琰有剋夫之咒,時間長了,蔡琰忍受不了這等苦楚委屈,便毅然決然地回了孃家,之後,蔡琰就被匈奴的左賢王給搶走了。

劉範不禁心生防備之意。他第一眼就喜歡上蔡琰了,又怎能讓衛仲道這個病秧子、肺癆鬼搶走蔡琰,讓她日後守寡,飽受指責呢?!劉範淡淡地道:“嗯!原來是河東的衛公子,失禮失禮。”

衛仲道不懷好意地笑了笑,道:“哼哼!在下聽說,將軍不僅是一名縱橫捭闔,馳騁疆場的威武大將軍,更是一名文采斐然、學富五車的文人騷客,前幾日將軍爲皇帝陛下所做的詩就是明證。今日將軍駕臨詩會,那想來必有見教於我!仲道今日便斗膽,親自來向將軍討教討教,將軍,不知您以爲如何啊?”堂上的人一聽衛仲道的話,都沉默了,不知衛仲道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劉範一聽這話,雖然自恃記得後世的詩詞歌賦很多篇,但又害怕一個不小心在蔡琰面前露餡丟人。想來想去,劉範還是決心維持穩定的好。劉範便推辭道:“呵呵,我一個莽夫,腹中莽莽,哪有什麼文墨?只不過是在御前獻醜罷了。今日受蔡大人相邀來詩會,也只不過是來學習借鑑罷了,不求聞達,只求有所增益。所以衛公子過獎了,聽聞衛公子乃是年少成名的大才,所以還是請公子作賦吧!正可使我增益其所不能!”

劉範雖然如此說了,但衛仲道又怎會輕易放過?他繼續催促道:“將軍不必謙虛。就比如說你在御前所作的那首詩,也是足以流芳百世的不凡之作,仲道不才,自問窮盡一生,也難以作出超越將軍那首詩的詩來。仲道才疏學淺,竟也敢厚着臉皮在這滿是文雅之士的大堂之上大放厥詞,何況將軍這等風流才子呢?將軍有大才,休得推脫,還是快快作詩,且讓我們開開眼界吧!”

劉範小酌了一口茶,淡淡地道:“衛公子過獎了。但我確實是才疏學淺,作出那首詩,也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

“哦?將那軍的意思是說,您見了我就沒了作詩的感覺了嗎?如此一來,那便是仲道的不是了!仲道這就給將軍賠個不是!嘿嘿!將軍又以爲如何啊?”衛仲道還真的給劉範行了個禮,只是他臉上的表情還是一副嘲諷意味,奸詐地笑着,露出了半截白森森的牙齒。聽到衛仲道這句話,劉範只是看了他一眼;典韋氣得攥緊手掌,氣息加重,十個指節咔咔作響,他還故意轉了轉脖子,脖子發出幾聲清脆的聲音。賈詡看了他一眼,抓住典韋那無法一手掌握的手臂,搖搖頭,暗示他不要輕舉妄動。

劉範吸了口氣,道:“要是衛公子這麼認爲,那我也就只能同意了。”

衛仲道不屑地“切”了一聲,賤賤地笑道:“將軍敢奮勇殺賊,卻不敢在詩會上作一首詩?唉!看來關於將軍的傳言有誤啊!難道那首詩,也是將軍剽掠別人的?”

衛仲道話音剛落,蔡琰就用雙手撐起身子,大聲呵斥道:“衛公子,劉將軍不願作詩,你又何必咄咄逼人,強人所難?你之所作所爲,難道是君子所爲嗎?”

“哦?在下聽不懂,蔡小姐何出此言呀?我哪裡有逼迫將軍了?將軍你給評評理,我有逼迫過你嗎?”衛仲道看向劉範,劉範無所謂地搖搖頭,捻起茶杯,抿了一口茶。

衛仲道叉腰,發出一陣猖狂的大笑,眉頭扭成一團,用手指着劉範的鼻子,道:“你看你看,將軍自己都說沒有了,我又哪敢逼迫將軍?將軍位極人臣,手握雄兵,就算給我一百個一萬個膽子,那我也不敢冒犯將軍虎威半分啊!”

衆人見衛仲道如此失態猖狂,都十分不悅,但又都希望看劉範作詩和如何應對衛仲道,故而沒有出言制止,只是心頭都有些不爽。

蔡琰不滿地瞪了衛仲道一眼,勸告道:“將軍,你就作一首詩吧!也好讓那些沒有真才實學、不學無術的齷齪小人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然,將軍本自腹有芳華,那些小人坐井觀天,無知者無畏,如此一來,豈不是平白讓那小人看扁了?”

蔡邕也不滿地勸道:“賢侄,看來今日你是躲不過的,你便作一首吧!”劉範看了盧植一眼,徵求他的意見,盧植不露痕跡地點點頭,劉範便道:“好吧!還請衛公子出題!”

衛仲道踱步着,摸了摸光禿禿的下巴,道:“嘿嘿嘿嘿!將軍這是客氣了!將軍剛來雒陽詩會,若是讓我出題,我又不知曉將軍的底細,要是出的題太難了,將軍要是說不會的話,那這豈不是讓人說,我衛仲道爲人尖酸刻薄、還故意欺負不通文墨的將軍麼?所以啊,還是請將軍出題吧!”

劉範面對衛仲道的再三挑釁貶低,心中早已怒火中燒,只是礙於盧植蔡邕等長輩在場,又有蔡琰在一旁目光炯炯地看着,這纔沒有發作。劉範忍下心裡的怒氣,道:“好!那我就要請教請教衛公子了!”

於是劉範四處看看周圍,尋找詩題。劉範看到了桌上上的酒水,便拿起酒樽,又想起一首李白著名的詩來,便微笑着道:“有了!衛公子,以及衆位,我便以酒爲題,作一首詩來!此詩詩名喚作‘將近酒’,今日我有感而發,請衆位靜聽。”

蔡琰激動地點點頭,衆人也期待不已地摸摸鬍子,只有衛仲道冷笑幾聲,道:“好呀!我洗耳恭聽!”

劉範奮然站起身來,右手捏着酒樽,酒散發着一股淡淡的香氣。劉範閉起眼睛嗅了嗅酒香,又呼出一口氣,好像很享受的樣子。堂上衆人皆屏住呼吸,緊緊地盯着劉範。劉範終於開口了,口中念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一聽到這一句,堂中衆人都是心神一凜,好似此時他們就站在滔滔不絕、一去不復返的黃河邊上,看着黃河如同瀑布般從天上浮雲間奔騰傾瀉而來,流水無情,風雲激盪,他們膽戰心驚,敬畏萬分。

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業改革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五十章 宗親集團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
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業改革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五十章 宗親集團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