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

劉範收了典韋作貼身侍衛,志得意滿。要知道,“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典韋在三國猛將排行榜上位列第三名,只在無敵級武將呂布和偶像派武將趙雲之下,他的勇猛可見一斑;而且典韋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個憨厚的粗人,沒什麼才能,其實不然,恰恰相反,典韋還能練兵!歷史上,曹操曾經將他的親衛——五萬虎衛軍交給典韋和許褚統領,在兩人的管理下,虎衛軍軍紀嚴明,驍勇善戰,可謂是天下雄兵。益州的張鬆來見曹操時,曹操想要震懾益州,便讓虎衛軍操演軍陣,可見曹操很是看重虎衛軍。能統帥如此強軍,說明典韋粗中有細。

……

劉範依舊率領屯騎部星夜兼程,趕往豫州的長社。經過幾天的跋山涉水,屯騎部終於進入豫州潁川郡,靠近長社。甫一接近長社,劉範就聽到一陣喧天的喊殺聲,想必就是黃巾軍和官軍已經開始交戰了。劉範便帶着屯騎部爬上一個土岡,土岡上一目瞭然,劉範就看見遠處的長社城下的場景了。只見二十幾萬黃巾軍向長社城發起了進攻,遠處看起來,黃巾軍整個方陣都要比長社城大的多!

黃巾軍前軍像海浪一樣衝向長社城,他們準備着三十多副雲梯。城牆上的官軍居高臨下地向黃巾軍放出一波一波的箭雨,但黃巾軍數量擺在那裡,官軍的箭雨攻勢只能有限地殺傷前面的黃巾軍,雖射中了最前面一排,但很快後面第二排又會踩着屍體前進,官軍雖盡了力,但黃巾軍還是衝到了城牆之下,手忙腳亂地搭設雲梯在城牆上。官軍紛紛試圖推倒雲梯,但云梯很重,官軍推倒了幾個就再也推不倒了!於是官軍又改變戰術,往城牆下投擲石塊檑木,以及大殺器——金汁!黃巾軍進攻勢頭由此停了下來。

劉範定睛一看,城牆上甚至還有很多百姓正在忙碌地助戰,有的直接上陣殺敵,有的運送彈藥,有的搬運石頭和木頭,甚至還有衆多婦女兒童在城裡做飯。劉範看得出,那些石頭、木頭,應該就是從百姓家裡拆下來的;做的飯,也是給官軍吃的。由此看來,黃巾軍已經徹底失掉民心了。

於是,劉範拔出寶劍來,命令道:“屯騎部將士,隨我衝!殺!”說着,劉範縱馬跑下土岡,衝向正在進攻的黃巾軍中軍。典韋和屯騎部軍士也紛紛躍馬揚刀,一邊大聲吶喊,一邊衝向黃巾軍。別看屯騎部只有兩千人,但兩千匹馬同時奔跑,捲起滿天黃沙,氣勢洶洶。

正在交戰的雙方都被這變故驚得愣了,尤其是黃巾軍,聽到“屯騎”二字時都嚇得臉色變白。轉眼間,劉範一馬當先,無限接近黃巾軍,他甚至能看到黃巾軍士兵煞白的臉!幾十個黃巾軍立即向劉範伸出幾十個矛頭,劉範大喝一聲,一劍就把所有鋒利的矛頭全都砍斷。黃巾軍士兵們都難以置信地低頭看沒了矛頭的矛,等他們擡起頭來時,卻只能看到兩個馬蹄正要踏中他們!劉範趁機又揮劍砍殺了十幾個黃巾軍,其他黃巾士兵都不敢靠近。典韋擔心劉範受傷,伴隨在劉範身旁,主僕兩人合力,黃巾軍簡直無人能抵抗,嚴明的軍陣裂開一條縫。屯騎部騎兵就跟着劉範典韋的步伐,鑽進黃巾軍陣裡,勢如破竹,黃巾軍紛紛讓道給他們。

劉範仗着坐騎速度快,在黃巾軍陣裡左右衝殺,簡直就像一艘劈波斬浪的快船!後面的典韋更是兇猛,劉範給他量身打造了兩把共重八十斤的短戟,典韋使用起來特別趁手,他揮舞起兩枝短戟來簡直就像一個風扇一樣,黃巾軍士兵們但凡一靠近他,就會像斷線風箏一樣被吸進典韋的“風扇”裡。

有這兩個人衝在最前頭,屯騎騎兵根本不費力氣,就能殺倒一大片,黃巾軍士兵嚇得紛紛開道,偶然有個別膽大的冒失地跑出來阻攔屯騎騎兵,都會被殘忍地殺死。如果從天空俯瞰,就能看見此時屯騎騎兵已經穿鑿到了黃巾軍中軍的三分之一多,軍士們能看到張樑的帥旗,再努力一點,就能衝到主帥張樑面前了!

劉範衝在最前頭,自然看到了張樑的令旗,於是他大喊一聲:“將士們快看吶!那就是張樑的帥旗!能夠砍死彼掌旗官者,本校尉獎勵十萬錢;能砍倒彼帥旗者,獎勵一百萬錢;能砍死賊酋張樑者,獎勵一千萬錢!”說完,屯騎騎兵們都被劉範報的價格驚喜了!劉範道:“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屯騎騎兵?劉範真的有些害怕了,怕屯騎騎兵砍下了張樑的人頭,而自己真的要掏錢!要知道,他要爲盧植買單,錢也不多了。於是劉範不顧一切地一頭扎進黃巾軍的人堆裡,左右衝殺!

黃巾軍也有不少人聽見劉範的懸賞,心靈震撼之外,不免想到屯騎騎兵的目標是掌旗官、軍旗和張樑等,與螻蟻一樣渺小的他們沒有瓜葛,於是很多黃巾軍士兵紛紛默契地給屯騎騎兵開道。劉範殺紅了眼,但突然他看到不遠處人羣中有一個身材高大、甲冑鮮明的武將,那想必就是張樑了!

不錯,那就是張樑。原本張樑今日舉二十萬大軍攻打長社城,四萬多官軍雖然奮戰,但依然是打不過人多勢衆的黃巾軍的。正在張樑得意之時,突然一聲炮響打破了張樑的幻想。緊接着,張樑就看到北面土岡上突然竄出來一羣騎兵,他們像一朵雲一樣快速飄下土岡,向正在作戰的黃巾軍衝殺過來。

張樑不以爲然。從二月黃巾起義以來,朱儁和皇甫嵩所率領的中原方面官軍,對陣黃巾軍總是勝少敗多,不是因爲官軍不驍勇、不努力,而是因爲張樑的黃巾軍實在太多,頂峰時甚至有三十多萬,比他大哥張角的兵力還多。朱儁和皇甫嵩只有五萬人,殺傷了黃巾軍幾萬人後也損失了幾千官軍。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什麼都是狗屁。官軍主將朱儁和皇甫嵩也都清楚形勢,所以他們只能退進長社城裡堅守不出,保存實力,等盧植打敗了張角再來救援他們,這是上上之策。

但張樑很多就大驚失色。只見那隊騎兵爲首兩個武將十分厲害,一下就殺進嚴絲合縫的軍陣裡,無人能敵。再看時,屯騎也進軍陣裡來了。張樑冷靜一下,先下令前軍變後軍,後軍變前軍,中軍轉身,快速撤退。張樑這麼做是明智的,但劉範又怎會給他機會呢!戰場上的一秒鐘就能決定很多人的生存,不是張樑腦子轉得慢,而是屯騎騎兵實在是太快了!

劉範在典韋的護持下,正在無限接近也在奔跑的張樑,彷彿斬殺張樑就在眼前了。但天不遂人願,在此時變故發生了!只見黃巾軍不知爲何突然鼓起勇氣,想要包圍攻殺劉範和典韋。劉範感到不好,越來越多的黃巾軍開始圍向屯騎部了,劉範便只得命令屯騎退出黃巾軍軍陣。黃巾軍見屯騎部撤退,並沒有繼續追殺,而是一味地跟着張樑跑。

劉範向長社城看去,這才懂得原因:原來是官軍見屯騎部在黃巾軍陣裡左右衝殺,打得黃巾軍毫無招架之力,只得匆忙撤退,於是官軍也出城來追擊黃巾軍,痛打落水狗。黃巾軍嚇得魂飛魄散,一心只想趕快逃跑,但劉範的屯騎部擋在中間,他們逃不過去。被逼無奈的黃巾軍只得鼓起勇氣去迎擊屯騎部了。

劉範不免有些遺憾,差一點,就差一點,說不定就是斬殺張樑了!但劉範仔細想了想,還是覺得慶幸,如果他沒有快速反應,命令屯騎部後退,給黃巾軍讓道,說不定屯騎部會被黃巾軍吞噬掉!

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五百零九章 貴山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
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五百零九章 貴山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