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

李顯不緊不慢地走着,走得極爲的穩健,臉上的神色也沉穩得很,一派的胸有成竹之狀,實際上,內心裡卻一點都不平靜——沒錯,眼前這場官司輸不得,一旦輸了的話,太子臉面全無之下,勢必再無顏立足朝堂之上,就算武后不急着下毒手,太子也基本上沒了折騰的本錢,可就算贏了,又能如何呢?就憑着武后敢於垂簾聽政的膽略,還有甚事是她不敢幹的,此番即便能壓制其一回,也難阻其挾天子以橫行朝堂之野心,最多隻能起個延緩的作用罷了,換句話說,武后垂簾聽政的舉動一出,眼前這場朝爭的價值便已是大幅度縮水了的,可就算這樣,李顯也不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哪怕所得有限,也總好過滿盤皆輸罷。

“顯兒可是也有要奏的麼?”

望着緩步行出隊列的李顯,高宗沒來由地便感到一陣的慌亂與心悸,竟不等李顯開口稟事,便搶先問了一句道。

“啓稟父皇,母后,兒臣以爲許相乃三朝元老,由其出掌大理寺一案自無不可,然,此案牽扯過巨,案情複雜難明,所涉及之案件多達數千,旁的不論,光是逐一覈實便非易事,勞心費力之至,許相年高德昭,乃朝堂中流砥柱也,倘若因此案操勞過度,則是我朝不堪重負之損失矣,兒臣竊以爲此舉恐有不妥,還請父皇明察。”眼瞅着高宗在那兒慌亂不堪,李顯心頭滾過一陣的悲哀,可卻並沒有帶到臉上來,只是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個禮,委婉地表示反對許敬宗出掌此案的提議。

“唔,顯兒所言頗是有理,許相,您看……”

高宗內心裡其實也很想好生查查大理寺究竟是怎麼回事的,只是礙於武后的面子,不敢明着反對罷了,此時見李顯給出了個尚算合理的理由,自是來了精神,這便沉吟地瞄向許敬宗,試探地問了半截子話。

“陛下,老臣素喜肉膳,每日三餐,每餐肉須半斤,飯尚能食三碗,耳聰而目不昏,古之廉頗不外如此乎?”許敬宗一張老臉木然至極,平靜無比地對着高宗一躬身,答非所問地扯了一番,可言中之意卻是表達得很清楚了,那便是在說他許敬宗體力與精神上都不存在任何的問題,足以承擔審案的重任。

“啓稟父皇,許相老當益壯,實我朝之瑰寶也,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朝中能有許相在,實乃社稷之福,當珍而重之,豈可因些許瑣事勞其心,兒臣不才,願請命徹查大理寺,還我朝堂之清明,懇請父皇恩准!”許敬宗話音剛落,潞王李賢已大步走到了殿中,高聲請命道。

“父皇,六哥所言甚是,而今北面戰事正酣,朝堂軍國重務繁多,亟需許相坐鎮,方可確保無虞,至於查案這等只需耐心的繁瑣事宜,實不宜勞動許相大駕,六哥一向心細如髮,正是查案之最佳人選,兒臣懇請父皇恩准。”李顯本就有意讓李賢藉助此事壯大實力,自然不會反對李賢的請命,不待高宗有所表示,立馬緊跟着出言附和道。

“陛下,微臣以爲潞王殿下所言甚是,懇請陛下明斷!”

“陛下,老臣以爲潞王殿下英明過人,正是查案之不二人選。”

“陛下,臣等附議!”

……

李賢兄弟倆這麼一表態,依附二王的朝臣們自是不敢怠慢,揚武、林奇、何隆等一大撥官員立馬站出來亂紛紛地搖旗吶喊開了。

“啓稟父皇,兒臣以爲六弟大才,確是徹查大理寺之良選,兒臣懇請父皇明斷。”

眼瞅着李賢兄弟倆居然在這等時分趁火打劫了起來,李弘的臉色不免便有些子不好相看了,可問題是李弘此番敗不得,無論如何,他都不能坐看審案權落入武后一黨的手中,兩害相較,只能是取其輕者,有鑑於此,李弘儘管不甚開心,可還是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高聲支持李賢的請命。

“懇請陛下聖裁!”

李賢既然發了話,閻立本等太子一系的官員自是心領神會,紛紛再次出列,齊刷刷地附和着,人多勢衆之下,聲勢浩大不已,一時間,原本被武后所操縱的局勢再次出現了逆轉。

“諸位愛卿請起,朕,朕也以爲賢兒確是徹查之良選,唔……”眼瞅着三子齊心之下,滿朝文武羣起附和,高宗自不免心動不已,也有心栽培李賢一把,畢竟這本就是高宗將李賢兄弟倆拽入朝堂的用意之所在,然則顧慮到武后,高宗又不敢就此便定奪了下來,支支吾吾地吭了一聲之後,扭頭看了看珠簾,猶豫地開口道:“皇后,賢兒忠心可嘉,朕以爲或許能成,皇后對此可有甚看法麼?”

“陛下聖明,臣妾以爲賢兒精明強幹,定不負陛下之厚愛,臣妾別無異議,只是賢兒畢竟年輕,此事尚需老成持重之大臣輔佐方能確保不枉不縱,給事中劉禕之爲人老成踏實,由其輔佐賢兒,或相適宜焉,臣妾懇請陛下聖裁。”珠簾之後的武后此番沒有絲毫的遲疑,高宗話音剛落,武后便已款款地應答了一番,出人意料地沒有反對李賢負責查案,只是加塞了劉禕之這個鐵桿的後黨。

“如此甚好,朕意已決,由潞王李賢爲主、給事中劉禕之爲輔,各有司配合行事,務必查清大理寺積案之弊是否屬實,諸愛卿對此可還有甚異議麼?”這一聽武后沒旁的異議,高宗自是暗自鬆了口大氣,幾乎是迫不及待地便下了聖諭。

“父皇英明,然,兒臣竊以爲查案一事非同尋常,須得有懂刑名之大臣爲輔方妥,兒臣提議刑部侍郎劉伯英爲六弟之輔。”

兄弟三人在對付武后干政上是一致的,可彼此間卻不是鐵板一塊,甚至可以說是彼此競爭的,眼瞅着李賢撈到了如此大的餡餅,李弘心裡頭可就不怎麼樂意了,這便站了出來,也琢磨着要在其中分上一份。

“嗯,弘兒此言有理,朕準了!”

高宗雖懦弱,卻不傻,自是聽得懂李弘此番出言的用心何在,不過麼,這也屬高宗樂見之事,自不會反對,滿口子應承了下來,而後,也不待朝臣們有甚表示,起了身,便往後殿行了去。

“退朝!”

侍候在一旁的高和勝見高宗已走,自不敢怠慢,扯着嗓子呼喝了一聲,急急忙忙地領着一衆宮女宦官們便跟在了高宗的身後,至於珠簾後頭的武后,則早高宗起身之前便已悄然離開了大殿,一場原本可能會是殊死搏殺的朝議居然就這麼略顯平淡地收了場。

“六弟,恭喜了。”

高宗與武后已走,太子卻並沒有似往常那般跟了上去,而是從位子上站了起來,緩步走到了被一衆心腹簇擁着的李賢兄弟倆面前,面帶微笑地拱了拱手,一派真誠狀地道了聲賀,只是掃向李顯的眼神裡卻別有一番的深意。

“不敢,臣弟自當竭盡全力,徹查此案,不負父皇之厚恩。”

李賢一向與太子不怎麼對路,哪怕是幾番爲了阻擊武后而聯了手,可彼此間還是沒啥交情可言,此際見太子前來道賀,李賢依舊不怎麼領情,答出來的話全是毫無感情可言的官話。

“嗯,若能如此,則是朝堂之大幸了,孤便等着六弟的捷報了。”李弘並不因李賢的冷淡而動氣,端起太子的架勢,笑着鼓勵了一句,而後,也沒管李賢是怎個表情,側臉看着默默不語的李顯道:“七弟,孤宮裡的葡萄酒尚有不少,得閒時,儘管來尋孤,酒管夠。”

我勒個去的,這廝居然毫不掩飾地使起了離間計,也不嫌累麼?李顯多精明的個人,哪會瞧不破李弘玩出的這麼手小伎倆,可也懶得說破,只是哈哈一笑道:“多謝太子哥哥了,小弟定當叨嘮。”

“嗯,孤歡迎之至。”

李弘笑了笑,饒有深意地瞥了面色鐵青的李賢一眼,而後大袖子一甩,領着一衆小宦官們徑自去了。

“哼!”

李賢顯然對李弘的態度極端的不滿,雖不好在這等場合下罵娘,可還是忍不住氣鼓鼓地哼了一聲。

“六哥,走罷,大理寺的案子可不好審,須得從長計議方好。”

這一見李賢氣色不對,李顯生恐其一時忍不住氣之下,說了甚不該說的話,忙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嗯,走!”

李賢個性雖剛直,卻也不是不知好歹之輩,自也清楚這等場合下,實不宜有甚孟浪之舉,這便恨恨地一跺腳,也沒理會身旁的一衆心腹手下,大步便向殿外行了去,李顯見狀,苦笑地聳了下肩頭,也沒再多廢話,大步跟了上去,落後李賢半個身子,並着肩一道向宮門處走去,這纔剛出了承天門,入眼便見張徹與高邈這兩個小宦官正無比焦急地在不遠處打着轉轉,李顯的心不由地便“咯噔”了一下,一股子強烈的不祥預感就此涌上了心頭……

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660章 殺意隱隱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321章 庭前風波起(下)第422章 絕對強勢(二)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786章 三方算計(上)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28章 反攻倒算(下)七十四章 夜宴三第100章 各取所需(下)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451章 和爲貴(上)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531章 乾字計劃(五)第180章 離人淚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786章 三方算計(上)第434章 暗算(上)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543章 烽火連天(二)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771章 夜襲(下)第47章 大計劃之啓動(一)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五)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182章 別有蹊蹺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326章 以進爲退(上)第84章 殤之慟(下)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753章 兵權之爭(上)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253章 公堂上的較量(上)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577章 當雄會戰(一)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一百八十七 下馬威第356章 夜戰八方(二)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651章 順水推舟(中)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635章 必要的交易(下)第376章 血與火(上)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489章 木軍傳說(中)第286章 騎驢看唱本第705章 殺戮之樂章(七)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505章 訓兒(下)第91章 力挽狂瀾(上)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302章 勸進風波(下)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721章 都在演戲(上)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82章 下點眼藥(下)第373章 危局(上)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188章 夜訪薛仁貴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480章 追殲黑風盜(二)第186章 欽差駕到
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660章 殺意隱隱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321章 庭前風波起(下)第422章 絕對強勢(二)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786章 三方算計(上)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28章 反攻倒算(下)七十四章 夜宴三第100章 各取所需(下)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451章 和爲貴(上)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531章 乾字計劃(五)第180章 離人淚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786章 三方算計(上)第434章 暗算(上)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543章 烽火連天(二)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771章 夜襲(下)第47章 大計劃之啓動(一)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五)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182章 別有蹊蹺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326章 以進爲退(上)第84章 殤之慟(下)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753章 兵權之爭(上)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253章 公堂上的較量(上)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577章 當雄會戰(一)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一百八十七 下馬威第356章 夜戰八方(二)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651章 順水推舟(中)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635章 必要的交易(下)第376章 血與火(上)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489章 木軍傳說(中)第286章 騎驢看唱本第705章 殺戮之樂章(七)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505章 訓兒(下)第91章 力挽狂瀾(上)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302章 勸進風波(下)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721章 都在演戲(上)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82章 下點眼藥(下)第373章 危局(上)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188章 夜訪薛仁貴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480章 追殲黑風盜(二)第186章 欽差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