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

李嗣業凝神看了頡比羅一眼,此人心性倒是挺豁達的,也不知對他們這些破壞他家園的武夫,是否心存怨恨。

他念頭一動,開口問道:“不知道頡比羅埃斤,對那幾場戰役是怎麼看的”

李嗣業此話一出,封常清的神情倒顯得緊張起來,悄悄地給頡比羅使眼色,誰知這頡比羅不知是沒有看他的眼色,還是生性率直,當即開口道:”對錯還用頡比羅來說嗎,將軍看看今天的碎葉川東西,黑黃二姓依然相互仇視,莫賀達幹依舊不服管束,依然妄想做碎葉川草場上的霸主。若是當初蓋嘉運和聖人能夠公允一些,吐火仙可汗未必不能擔當起突騎施可汗的職責!“

封常清突然站立而起,語氣很重地制止道:“夠了!頡比羅,你現在只是拔漢那王的部屬,這些話輪不到你來說!”

頡比羅坦率地笑道:“封賢弟,你害怕我說錯話被殺頭,但我頡比羅生性如此,說不得假話。我突騎施黑姓落到今日,唐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敢保證,吐火仙可汗的往日的下場,還會在莫賀達乾的身上重演,不,他的結局應該比骨啜更慘。”

正堂靜室中寂靜無聲,封常清手捏着自己的額頭,他真是害怕李嗣業因此而遷怒殺掉頡比羅,他這不就等於把頡比羅引來送死了嗎

李嗣業沉默半晌,卻突然問他:“如果唐軍要討伐黃姓賀莫達幹,你身爲拔汗那王麾下埃斤,會跟隨可汗再次出征麼?”

頡比羅斷然開口道:“不會,我會推脫告病。相信拔汗那王也會明白我的苦衷。我雖然反對莫賀可汗,但上戰場徵殺,無論死的黑姓突騎施,還是黃姓突騎施,都是我的族人。”

李嗣業背朝着他負手而立。“貴乎赤誠,說的就是你這種人吧,這些話我雖然不愛聽,但都是大實話。你下去休息吧,明日我們出發。”

頡比羅從羊氈上站起,躬身抱胸說道:“既然如此,頡比羅告退。”他躬身緩緩倒退出正堂,才轉身離去。

封常清跟在頡比羅身後走出來,擡頭扶着抹額對他說道:“你剛剛說的那些話,如果是對高仙芝或夫蒙中丞說,腦袋怕是早就搬家了。”

“是人都會犯錯,聖人、還有你們唐軍的將領們,都不願意正視自己的錯誤。但是這位李將軍,胸懷要比我想象得要寬廣。”

“也許是因爲他的目光比我們看得都遠吧。”

頡比羅笑道:“你這句話說得最爲中肯,漢人們多半是看不起我們這些逐水草而居的胡人的,肯放下身段來向我求教如何遊牧,已經很讓我吃驚了。”

他們走出鎮使府,疏勒鎮籠罩在一片夕陽的光輝之下,鏨石與土磚砌成的牆垛之間有參差的陰影,紅衣僧侶們低頭雙手合十,屋檐下懸掛着排成列的醃肉。城東南的空地上,一間宮觀的雛形——院牆和煉丹房已經建成。一名穿着麻衣的老道負手在丹房外散步,神情中充滿了憧憬和嚮往,彷彿他就站立在三清殿前,檐下的硃紅色斗拱向上翹起,青銅鶴分別立在大殿兩側,嫋嫋吐出煙霧。

……

第二日,李嗣業和裴國良、封常清、頡比羅一行人從疏勒城出發,沿着赤水河向上遊溯源,準備在天山南脈的葛邏嶺前止步。

六日後,他們來到一處已經被初步劃定的草場上,放眼望去一片枯黃之色。

衆人勒住繮繩翻身下馬,李嗣業命封常清取下圖紙,在乾草從中鋪開。李嗣業指着圖中的記裡畫方說道:“我們此刻就在這裡,這裡被劃爲軍牧區,十里之外劃爲民牧區,中間拉出界樁,雙方不得逾越區域,你們看如何。”

裴國良和身邊的幾個隨從紛紛附和,盛讚李鎮使的規劃如何英明如何睿智。

“這樣一來,牧民們在規定的區域內放牧,按照規劃轉場,似這種輪番多次啃食草場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這是一勞永逸地解決了我們疏勒的問題吶!”

李嗣業回頭去看頡比羅,發現他臉色比初見時更酡紅,可能是忍着憋得很辛苦,他是想笑還是想笑?

他問頡比羅:“頡比羅埃斤可有什麼看法?”

頡比羅只看了一眼那地圖,便不肯把視線放在上面,擡頭說道:“頡比羅愚鈍,看不懂輿圖,軍牧區和民牧區的劃分似乎很不錯,這個我也不懂,我們突騎施是沒有這個區分的。看着很不錯,但是轉場放牧不應該是從高處往低處轉嗎?總在平地上打轉如何能行?”

他的話中突然出現轉折,都督府的官員們臉上就有些掛不住,心中怕是責怪這個突騎施人不會說話。

李嗣業臉上看不出變化,點點頭說道:“說得對,頡比羅埃斤,我們就需要你這行家的建議。你說說看,我們牧場的起始點應該設在哪裡?”

頡比羅扶正氈帽說道:“天山南段這地方,我也從來沒有涉足過,我們可以從山口翻過去,到地勢更高的地方看看。”

“正是如此,”李嗣業道:“你在前面引路,我們出發。”

經過整整一個上午的攀爬,衆人牽着馬站在略微平緩的一座山丘上,附近地勢的落差盡收眼底。

由於頡比羅受到了李嗣業的禮遇,他在人羣中所站的位置也被安排到了靠中間,指着葛邏嶺的朝南面說道:“山頂和山坡的朝南,適合春季進行放牧,等到夏季的時候,就可以到山陰面和一些山窩地勢略高的地方,水草豐美可加快牛羊長膘。”

他們把目光轉到了另一邊,指着山下一整塊色調暗淡平整的土地問:“那是什麼?”

“哦,”封常清低聲解釋道:“那裡是屯田,種的青稞和麥子。”

頡比羅下意識地表現出反感:“耕田阻斷了一處草場,真難看,瞧着跟傷疤似的。”

李嗣業倒無特別反應,繼續在一邊聆聽。這些遊牧民族自然有一套鄙視鏈,他們最看不起的就是疏勒這種半耕半牧的生產方式,要麼你就學漢人純種地,要麼你就學我們只放牧,參與放牧卻沒有放牧的規矩,便是不倫不類的四不像。

他繼續說道:“等到秋季高山上開始吹冷風下雪,我們再趕着羊下山沿着赤水河畔放牧,等到冬天的時候,可收割疏勒及幾個州城附近的牧草,就算收割完後,這些秋草還會滋長,寒冬依然可以把羊趕出來遛一遛。疏勒鎮羊羣的數量,還遠遠沒超過牧場所承受的程度。只不過是你們瞎轉圈,把幾個好草地給糟蹋了。”

“至於李將軍所劃分的軍牧區和民牧區,整個疏勒有赤河與徙多兩條大河若干支流,基本上豐盛的牧場都是圍繞這兩條河水滋潤,何不將軍牧區和民牧區以這兩條河流區分,儘管他們最後都會經過疏勒城附近,整個冬季的打草區也可以根據流域來劃分。”

裴國良皺着眉頭看了半天,感情還要翻山越嶺,他開口問道:“從這山背後的南坡當做起始點,離疏勒城有多遠?”

一人連忙說道:“好像有四百多餘裡。”

“轉場四百餘里?!”裴都督吃驚地說道:“我們疏勒的牧民世代定居,家小都住在疏勒和州城中,跑到離家四百多裡地的高山上去放牧?這怎麼能夠接受?”

頡比羅毫不掩飾自己的傲然神情:“那有什麼?我的一家老小也住在怛羅斯城中,春夏秋如候鳥般離家放牧,只有冬季才歸巢享受房屋的溫暖。”

“轉場四百多裡還算遠嗎?想當年我突騎施全盛之時,一路轉場三千餘里,一年中百次轉場,從最西南的白水城放到最東北端的伊麗河谷,腳跡遍佈整個天山全境。那時每個部落都有幾萬頭牲畜,沿着山川穀地如獸羣遷徙征塵蔽日,浩浩蕩蕩蔚爲壯觀。”

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
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