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

在李嗣業意想不到的時刻,驚喜就突然找上門了。他一直以爲要想兼任河西節度使,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路要走,用另一種方式獲得皇帝的歡心,獻上奇珍異寶什麼的。但沒想到的是,河西節度使之位就在自己離開長安後不久,竟然主動地送上門來。

他知道這其中必有緣由,自己的升遷和長安城的政局變化脫不開關係,雖然平康坊的安西留後院還沒有消息傳來,但他已經感覺到這其中的微妙變化。

燕小四心領神會,主動拉着程元振到龜茲最好的酒肆吃肉飲酒,聯絡感情。

兩人經過一個下午的友好交流,再加上異域康居美女的胡旋舞撩動,程元振很快進入了飄飄然狀態,把華清宮裡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給燕小四傾倒了出來。

他把醉酒後的程元振扶到了龜茲城中的驛館客房的榻上,又把跟隨宣旨太監的隊伍安頓下來,擡頭挺胸傲然前往節度使府邸中。

……

龜茲都督府的正堂中,李嗣業盤膝坐在玄豹屏風前,燕小四站在堂下把程元振的話翻譯了一通。

燕小四這麼一講述,李嗣業心中的某些猜想終於得到了證實。李林甫那日在驛站說的話,已經讓他心中暗暗浮起某些苗頭,自己果然還要感謝這位奸相,臨死之前算是辦了一件大好事。如果可以的話適當照顧一下他的家人?欠這種人的人情必須快速還上,不然容易被他在另一個世界惦記。

他雙手按着膝蓋對燕小四吩咐道:“把副都護程千里、王正見、段秀實和封常清還有幕僚們都叫過來,我有話要說。”

這四位就在節度使府邸外面等着,等候李嗣業召見。他們明白,從今之後李嗣業在隴右這片土地上的權力已經達到了巔峰。他可以持節斬殺將軍官員,對三鎮土地上的百姓和軍隊擁有絕對的統治權。

他們進入正堂後,立刻躬身對李嗣業叉手道:“恭賀大夫節度三鎮!”

李嗣業擺擺手說道:“不必客氣,各位請坐。叫各位過來,就是商量一下安西北庭等地的政治重心和留守問題。安頓好這一切後,我就要前往涼州武威,就任河西節度使。所以安西北庭各軍的駐地兵員擴充,糧倉籌建,戰馬放養分配,就要委託給各位了。”

四人迅速交換了一下眼神,他們知道李嗣業對誰最信任,對誰最和氣,留守的是誰可以說是不言而喻。

“封常清,你爲安西留後,王正見爲副都護。段秀實,你爲北庭留後,副都護爲臧希晏。程千里,你與馬磷、田珍同我一起前往涼州。”

四人異口同聲答道:“喏!”

李嗣業面朝左右感慨地說道:“我雖然被陛下兼任爲河西節度,可朝中有些人必然不滿,所以我準備派一個可靠的人去長安負責進奏院事宜,同時替我探知朝廷內部的風聲和言論,以期得出準確的判斷和應對,你們可有這樣的人?”

封常清想了想說道:“大夫身邊的燕小四爲人精明,也擅長察言觀色,可以派他入長安。”

李嗣業搖了搖頭:“燕小四是我的牙門將軍,他在我身邊我用着順手,派他去長安有點浪費了,能不能換個人。”

段秀實開口說道:“我倒是有個人選,名叫曹安定,他是個粟特人,精通六蕃語言,擅長口技和滑稽戲,他如今在瀚海軍中擔任行官。”

“嗯,你立刻給他去信一封,讓他到涼州武威節度使府邸去見我。“

李嗣業長立而起,正堂中的衆人豪氣說道:“兄弟們,上任涼州!”

……

李嗣業兼任河西節度使的消息通過邸報的方式傳遍了各個藩鎮,范陽進奏院也同時給安祿山送了一封邸報。

得到消息時安祿山正在與身邊的親信們進行馬球賽,在圍出的油灑地中策馬奔騰,揮動着馬球棒左衝右突,他的戰馬將一名將領的馬兒擠翻在地,從馬背上探下身去,揮動球棒將馬球擊入網中。

傳信兵身後揹着兩根羽毛騎快馬來到馬球場外,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叉手道:“報!長安邸報!”

球隊雙方正開始另一輪角逐,安祿山聽到邸報後猛然擡手示意停止,衝鋒中的馬隊們紛紛勒住繮繩停下來,與他關係不錯的營州刺史呂知誨提着馬球杆湊過來。

安祿山扭頭縱馬來到馬球場欄邊,一雙小眼睛冷峻地盯着跪在地上的信使道:“念!”

“大夫,長安進奏院急報,李林甫病危身死,臨終前向陛下上表,舉薦李嗣業領任河西節度使,兼掌三鎮兵馬。”

安胖子的呼吸也逐漸沉重起來,呼吸的頻率使得他騎在身下的馬都不堪重負,如同沉悶的鼓聲剛剛結束。

其餘將領屏息斂氣,牽着馬繮準備結束比賽。呂知誨尚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雙腿夾着馬腹靠近了安祿山,笑着說道:“不管有什麼難搞的事情,先把這場球賽打完了再說罷。”

“我打你個鬼!”安祿山無名火頓起,揮動起馬杆橫掃,一杆將呂知誨掃中臉頰,將他打翻到了馬下。

呂知誨捂着臉躺倒在地上,捂着臉吐出一顆帶血的槽牙。其餘將領紛紛側目低頭。

安祿山翻身下馬,繞過躺在地上的呂知誨,嚴莊和高尚這兩位智囊正在邊上觀球,此刻也連忙併排跟在安大夫的身後,邊往議事廳走邊準備回答問題。

“安西、北庭、河西三鎮李嗣業麾下共有多少人?”安祿山快速問道。

高尚快答:“安西四鎮兵馬兩萬四千人,北庭兩萬一千人,河西兵馬七萬三千人,共計該許有十二萬人。”

安祿山腳步停頓了一下,冷聲說道:”不對,重新說!”

高尚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自己的話哪裡有失誤,抓耳撓腮之際,連忙用目光向嚴莊求救。

嚴莊給他高尚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連忙叉手道:“應該是十四萬人,李嗣業在新收復的河中與吐火羅兩地設立了軍鎮,分別置龍朔軍和永

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
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