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

第二日醒來,留後院中所有人都開始籌備大朝會的事情,親兵們將夫蒙靈察和三位將軍的馬牽了出來,用刷子梳洗馬鬃,使得馬匹的毛色油光發亮,據說爲了達到這種效果,有人甚至在馬鬃上刷桐油打石蠟。

留後院田都尉親自去帳上支了錢,重新到西市買了幾套全新的鞍韉和轡頭,等於給坐騎重新包裝了真皮座椅。

他把明晃晃的馬鐙掛在了馬鞍上,感覺身後有人走近,扭頭一看卻是李嗣業,不由得心虛地指着黑胖沒話找話:“李將軍,你這是一匹突厥馬,一看這膘壯的後臀就知道是匹好馬。”

李嗣業面無表情地乾笑道:“沒錯,確實是匹好馬。”

莫名感覺李將軍的表情有些冷,這田都尉倒有些心慌了。

高仙芝站在跨院裡喊李嗣業:“嗣業,去試試你的朝服。”

李嗣業轉身往內堂走去,從高仙芝手中接過朝服。抱着回到自己的房間。這朝服與常服圓領袍有很大差異,圓領袍吸收了胡服的許多特點,朝服纔是真正漢服的精髓,講究寬袍大袖,直裾下垂,腰帶材質幾銙都有嚴格的規定。大朝會時文官皆戴進賢冠,冠頂上的樑數量根據官階的高低逐漸減少,最高的五樑,最低爲兩樑。武官頭戴武弁,腰間佩劍,腳蹬烏皮靴。

李嗣業把這身朝服穿在身後,手持銅鏡看了看,確實是漂亮威風,但就是打理不太方便,僅僅是那兩捅寬袖子,就讓他異常不舒服,感覺有呼呼的風往內灌。這個還不要緊,更難受的是裡外要穿三層,裡面的中單是上衣下裳,然後外面是絳紗袍,也是上衣下裳,但上衣的袍子已經將下裳完全遮蓋。

他把這朝服脫了下來,頭上插了簪子的武弁很沉,但也沉不過多達十一銙的金玉帶,上這麼一次朝估計是活受罪。

李嗣業走到房門口開了窗扇,竟看見高仙芝和馬磷在這跨院中練習邁步,而且是那種派頭十足的八字步,比戲劇中看到的都要誇張。

“你們做什麼吶?”

“當然是練習朝步,大朝會所有人步態都要四平八穩,亦步亦趨,步子若是走不好,不僅同僚恥笑,若是讓監察風紀的御史看見了,還要參你一個藐視朝堂的罪狀。”

“有這麼恐怖嗎?”李嗣業不禁對兩人的話感到好笑,他趴在窗口問道:“你們兩個上過大朝會?”

“沒有,聽別人說的。”兩人都在低下頭看着自己的腳步,似乎沒有閒心理會李嗣業。

夫蒙靈察從前院走進來,竟也不覺得怪,對三人招招手說:“不要練什麼步態了,到時候別人怎麼走,跟着做,關鍵是要學拜舞,這拜舞聖人在陛階上看得是清清楚楚,誰跳得姿勢不對,對聖人不夠恭敬,陛下可都是能記在心裡的。”

兩人一聽,頓時來了精神,虛心向夫蒙都護請教這拜舞怎麼跳,李嗣業也不敢輕視禮儀,連忙下場去學。夫蒙靈察親自指導,擡手做動作示範:“先邁左腿,雙手在右上側擊掌,再邁右腿,雙手在左上側擊掌,向右轉身一圈,記住不要轉反了,然後微微弓腰抖袖,俯身稽首,先跪左腿,後跪右腿,俯身下拜,起身後正式行拜舞禮,這次要在以上的動作加兩段小跳,跳的動作是這樣……”

李嗣業一看,這不就是小時候玩跳房子的動作嗎,再加上安塞腰鼓的那副動作神韻,完全可以了。

想象一下上千人穿着絳紗袍在皇宮裡跳舞的畫面,簡直不要太美。他能夠拋棄心底的那點兒小羞恥,只要是人能做出的動作,他也能。

留後院裡的兵卒們整整忙碌了一個下午,夜晚時分夫蒙靈察吩咐三人早早吃飯,早些睡覺,明日清晨辰初食時,大朝會正式開始,他們應當提前一個時辰起牀早做準備,免得到時忙中出錯。

大朝會通常在元日、冬至舉行,但今年由於突然改元天寶,大朝會等於要舉行兩次,這一次在上巳節舉行,比元日的大朝會更加隆重。上巳節本是黃帝軒轅氏的生辰,選在這一天舉行天寶曆首次大朝會,更有彰顯華夏正朔的政治意義。

李嗣業眯眯糊糊睡到半夜,聽到有人嘩啦啦搖晃門窗,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來,問道:“現在幾時了?”

馬磷在外面說道:“寅時五更。”

他差點惱聲罵出口,埋怨道:“五更你就叫我起來做什麼?”

“你忘了今日是什麼節日?上巳節要蘭湯沐浴,我昨夜已吩咐火房的兵卒燒好了熱水,你我洗一洗身上的臭汗,覲見陛下當然要香香的。”

“還香香的。”李嗣業咕噥着踢掉衾被,走過去給他打開了門:“你去洗吧,我還要再睡一會兒。”

“夫蒙中丞也都已起牀,你怎麼能睡得着?大朝會之前不沐浴更衣,就是不敬聖人陛下。”馬磷叉手朝着大明宮方向。

這大帽子一扣,李嗣業還能安然去睡嗎,他只好僅披上中單,雙手抱着衣襟胸口與馬磷一同到水房去。進門纔看見竟不是木桶,而是類似廁所隔間的小間,門板僅僅能夠擋住腰部,頭頂的隔板上放着大牛皮水袋,用束口的繩子扎着,只要輕輕一拽熱水就從束口中流出,再用力一拽又能紮緊袋子。

洗澡用的佐料僅僅有青鹽和皂莢,豪貴人家也會用豬胰。李嗣業一拽束口,激流般的熱水從頭頂澆下,整個人舒爽地打了個哆嗦,這水中有股淡淡的蘭草香味,應當是兵卒在煮水的時候預先加入了蘭草。

他將長髮從頭頂解下,用青鹽和皂莢清洗,兩個多月沒有洗頭,都有些粘結髮臭了。等清洗完畢後感覺神清氣爽,連身體都輕了幾斤,用羊毛巾擦拭後,換上一身新的中單,最後穿上朝服。

等他戴好武弁冠,將帶子系在下巴上,腰間繫着長劍走出院子,四名親兵已經牽着馬等在臺階下。

馬身上戴着嶄新的馬鞍和馬鐙,就連轡頭都是由彩色絲帶結成,有種煥然全新的喜氣。他走到黑胖面前,牽馬的兵卒叉手行禮道:“請將軍上馬。”

李嗣業點了點頭,伸手抓過繮繩,擡腳踩住馬鐙翻身而上,高仙芝和馬磷也各自上馬,等到夫蒙靈察最後扶正武弁騎在馬上,揮手對三人道:“走。”

恰巧此時丹鳳門方向傳來悠長透亮的晨鐘聲,緊接着四面城郭的城門樓上,也都響起了鐘聲,這古樸的聲音似乎喚醒了長安,喚醒了這座彷彿沉睡在地底的城市。

他們騎馬行出平康坊,來到望仙門正街上。擡頭遙望天色幽暗深藍,星辰依舊點綴,四下裡有雞鳴聲響起,擡頭遙望龍首原地勢逐漸擡高,從崇仁坊到永興坊是不斷擡高的緩坡,再到光宅永昌又是一個臺階,丹鳳門已經在他們上方遙首啓盼。

丹鳳門外有金吾衛儀仗,檢查每一個進入門內的官員魚符魚袋,大朝會規定京中九品以上官員都要參加,外地官員需五品以上,沒有魚符的官員可出示告身。

衆官員騎馬穿過丹鳳門,在御橋兩側下馬橋下馬,李嗣業擡頭遙望,金吾衛組成的儀仗二人一組分站道路兩旁,從御橋開始向內延伸,至龍尾道更換爲左右威衛儀仗,手拄儀刀披甲而立。

棲鳳閣和翔鸞閣前的廣場上,左右各有儀仗軍陣,長短兵器以隊列排開,各隊以旗幟分列不同,軍陣肅然,甲片明光閃耀,給人以威嚴之感。

官員們在御橋前就開始分班列隊,親兵隨從們將馬匹牽入金吾衛仗院前的馬廄中。通常朝會共分四列,文武各有左右班底,大朝會加入了外國常駐使節和羈縻州進貢使節,又加入了玄宗諸子、百孫、駙馬都尉,這樣又加入了兩列共六排。

御史和禮部的官員們拿着名單一個個安排站位,但凡前排一百的官員他們都招惹不得,軟語還得帶出敬稱,但超過一百位以後,這些大爺們立刻換了一副嘴臉,黑着臉開始呵斥,連刺史這樣的一州之首在這些小官面前也要規規矩矩。若是惹惱了他們,在行止冊子上面給你寫上藐視朝會,很快就有人能奏到門下省。

很快參加朝會的人員全部成功排列,大概有一萬餘多人,李嗣業處在第九百多的位置上。衆人開始沿着龍尾道向前行進,隊列浩浩蕩蕩,全部邁着八字官步,左右龍尾道各行三排官員,沿着坡道緩緩向上。

立在殿前的武衛將軍高聲喊道:“開宮門!”

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
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