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

正午紅日當空,永福坊十六王宅。

這裡可以說是李隆基給兒子們修建的集體大院,各個王府之間只隔着曲巷,方便兄弟之間來往相親相愛,當然也方便互相監視結怨告狀。就連太子李亨也在永福坊中有一處別院,每逢夏季太極宮悶熱難耐的時候,李亨就會舉家遷移到別院中來,可以就近享受龍首原上吹來的王者之風。

壽王府前門庭冷落,現在很多人不願,更不敢靠近這個地方。雖然皇帝和壽王妃之間的勾搭很隱秘,但沒有不透風的牆,有時候信息的交流不需要口口相傳,幾乎一個眼神就可以搞定。

比如說下面這兩句話,

“哎,今年的春狩壽王爲何沒有來參加?”

“閉嘴!憋說話,憋找死。”

“……”

聽到的人就已經明白了,何必直白相告。

李嗣業牽着馬穿過幽靜的曲巷,只有輕風吹拂着地面上的落葉,王府的高牆之間也只能聽見他的腳步聲。他在心裡盤算着,面見壽王之前,必須控制好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要在眼睛裡露出什麼同情的神色,八卦幸災樂禍更是找死,雙眼應該古井無波,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就行了。

他在王府的角門停下,在紅色的門板上輕輕敲擊了兩下。

“誰!”

門板吱呀聲打開,從裡面走出一個打着哈欠身披絹布甲的武夫,眯眼看了一下,瞧着不像是王府上的熟客,板着臉說道:“你是何人,來壽王府做甚?”

“一介邊塞校尉而已,有人託我捎了一封信,讓我面呈壽王。”

“什麼信?拿來。”這武夫朝李嗣業伸出了手。

“我說了,有人託我面呈壽王。”

“壽王殿下不會見你的。”這武官抽搐着嘴角說道。

“信不能傳第三人,既然見不到本人,那我告辭就是。”李嗣業也不與這武夫纏磨,果斷地轉身離去。

“等一下。”這武官猶疑地多看了李嗣業一眼,咬着嘴脣說道:“你在這裡等着,我去通知殿下。”

武官掩上了門,李嗣業悠閒地站在門外等待,面對一個被父親搶了媳婦兒的男人,他本不願意上門來沾這晦氣,但此事能在楊玉環那裡結個善緣。楊家將來會是大唐最炙手可熱的權貴世家,更何況楊玉環本人,爲了實現快速上位,這條路是必須走的。

側門吱呀一聲打開,依然是穿絹甲的武夫,這次乖順多了,朝着李嗣業一拱手,伸手邀請道:“殿下請你到前殿去。“

李嗣業點了點頭邁步跨過門檻,由這武將引着往裡走,繞過影壁,穿門過廊,遇到需要拐彎的地方,武夫就會在前方伸手說一聲“這邊請”。他也無心去觀賞這王府的景緻,緊着趕緊送完信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武官停在前殿臺階下,對着殿內叉手道:“殿下,傳信者已帶到。”

他低着頭跨進殿內,擡頭看到一個裹着衾被的男子坐在殿階上,裡面隱約穿着中單,頭戴銅冠,髮鬢散亂,臉很白。

李嗣業只是晃了一眼,便低下頭去,叉手說道:“拜見壽王殿下。”

“誰着你來給我送信。”這聲音聽起來單薄,有種涼透了的感覺。

“殿下看了便知。”

他從懷裡掏出錦囊,雙手呈出。

站在壽王身邊的宦官緩步走下殿階,從他手中取走錦囊,折返回去遞給了壽王。

壽王從錦囊中抽出信箋,抓在手裡揪住直欲撕掉,那宦官哎呦了一聲,彷彿被撕掉的是他,但壽王的手終究停滯,他下不去這個手。

李嗣業叉手又道:“既然信已經送到,卑職告退。”

“等一下,”壽王擡手聲音虛弱地問道:“能不能替我捎個回信。”

李嗣業抽動了一下嘴角,這種破事兒決不能應承第二次,他果斷又委婉地說道:“殿下,這封信能夠送出來,完全是巧合,且今後不會再有這樣的巧合,望殿下諒解。”

殿階上的壽王嘆了一口氣:“說的也是,你下去吧。”

李嗣業輕籲出聲,緩緩倒退出殿外才轉身走下臺階。領他出去的還是那名武官,對方用托盤送來一塊銀錠,直言道:“這是殿下給你的賞賜。”

李嗣業挺意外,竟然還有錢拿,他也不嫌這錢少,蚊子再小也是肉。他雙手恭敬地接過揣進了袖子裡。

離開了十六王宅,李嗣業的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壽王這個倒黴蛋真的挺可憐,在這個最高權力無限制的時代裡,不止是壽王,整個天下人都在皇權面前弱勢如蟲蟻。

趁着時間還早,他騎馬趕到了西市,準備跟米查乾和沙粒把契約給籤一下。

雖人兩人都不識字,李嗣業還是把契約的內容給他們唸了出來,光甲方乙方所涉及的內容,就足夠將兩人腦袋給繞暈了。

“我會一次性給你們投資兩百萬錢,作爲你們在西市購買店鋪以及運營成本,這句聽懂了吧。”

“這個懂,這個懂。”米查幹樂滋滋地說道。

“明天,我會派人用車把錢送過來,對於店的選址和購買,我一律不參與,等你們把店鋪弄起來了,或是遇到什麼難以解決的事情,就過來找我。都明白了吧。”

米查乾和沙粒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

……

時間過了近三日,夫蒙靈察守在位於平康坊的安西留後院中,虛耗着時光等待着,至於在等待什麼,他自己也不清楚。留後院前後均是巷子中均是青樓館舍,絲竹渺渺聲時而傳來,讓這位耿直的將軍意志消沉。

李林甫的相府也在平康坊中,他不明白這位中書令爲何要把府邸設在這酒巷煙花之地,是嫌不夠熱鬧嗎?只要做了右相,你就算住在長安城之外,門前也照樣車水馬龍。或許是應了那句話,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李相需要在這繁華鬧市,來修養自己的閒情逸致。

夫蒙靈察一直想找個機會到李林甫府上去拜訪,不是他與節度使的公事集體拜訪,而是單獨一人提着禮物上門。只是這次回長安敘功,他沒有料想到自己會與節度使只差一步之遙,也沒有在自家的府邸中,準備足夠的錢財來應對這種局面。

關鍵是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給堂堂右相送禮,太貴重的禮物會讓人心疑,太輕賤的禮物又惹人厭棄。

他自己本身又不是專精於此道的人。堪稱是半個門外漢。

據說新任安西四鎮節度使田仁琬早已經從易州出發,不消幾日便能到達長安,等到那個時候,他的時機也就完全消失了。

他從院子裡的胡牀上站起,對散佈在周圍的幾個隨從喊道:“來人!”

一名隨從來到跟前,叉手道:“將軍有何吩咐。”

“我們已來長安數日,怎麼還不見李嗣業這廝到留後院點卯,你牽馬去一趟新昌坊,把他給我叫來!”

這隨從叉手應答之後,到馬廄中牽了馬匹,走出人流如織的平康坊北曲,來到中街上才翻身上馬,往新昌坊而去。

李嗣業卻在來的路上,剛剛在永寧坊與夫蒙靈察的隨從擦肩而過。

永寧坊中住着許多長安權貴,其中就有裴行儉,張守珪等大將的宅院,現任的河西隴右節度使蓋嘉運的宅邸也在這裡。

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
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