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

黎明時分,大地的東方升起一顆太白星,當所有星光都已經暗淡時,它成爲這陰陽割昏曉短暫時間內的唯一光亮。

ωwш▪TTκan▪C O

恆河邊上大象們甩動着長鼻,四條腿站在河水中,蒲扇般的耳朵輕輕動彈,表示他們尚未睡醒。

河岸上分佈着星羅棋佈的篝火灰燼,有些柴枝還尚未燃盡,有忽明忽暗的灰燼亮起。北印度士兵們姿態萬千地躺在沙土上,彷彿是在練着不同動作的瑜伽。

巴吉拉安排有各軍進行值夜,輪流休息,但到第二天清晨時分,無論是躺下睡覺的,還是正在值守的,都放鬆了警惕打着盹兒。剎帝利軍官們發出了輕微的鼾聲,整個大地一片寂靜,只有遠方緩慢接近的黑點集羣。

騎兵在夜間無法發揮戰鬥力,所以當天色微微亮時,一部分印軍在外圍進行放哨值守,一部分人還在睡翻身覺。

馬蹄的震動聲驚醒了拄着長矛站着睡覺的士兵,他揉了揉輕鬆的睡眼,看見了天際齊頭並進的敵騎,那起伏跳動的身影已經遙遙地將殺氣投射了過來。

“嘰裡咕嚕,敵軍來襲了!”

士兵們揉着惺忪的睡眼站起來,慌忙奔跑着聚斂到一起,軍官們手忙腳亂地披掛戰甲,金甲戰神從臨時營帳中走出,翻身上馬怒吼道:“誰讓你們卸甲睡覺的!不知道敵軍像野狼一般兇殘狡猾嗎!”

第一輪的箭矢打擊已經來臨,士兵們翻滾着在地上亂爬,箭矢從他們的後背上穿進來,鮮血浸染了麻衣。

“組起戰陣,快些,快些!”

唐軍的鐵蹄已經朝着他們衝來,印軍連一個完整的馬其頓方陣都沒有組成,儘管軍官們努力地要把人聚起來,但唐軍的馬槊隊專朝着人羣聚集的地方衝鋒,鋒利的槊尖將一個個敵軍的胸膛穿透,使得散亂的印軍更加變爲了一盤散沙。

本來在封常清的預料中這一次的突然襲擊應該不能擊垮北印軍,他估算敵軍傷亡到達一成時就會潰敗,但這幾日的襲擾敵軍真正死亡人數並未超過兩千,顯然他又高估戰神巴吉拉了,他的軍隊也超不過一成這個定例。

但他沒想到對方尚未到達一成便徹底潰散了,似乎接下來就是清掃戰場,俘虜殘餘兵卒。

令人沒想到的是,潰散的印軍中還有一個不可猜度的因子,那就是戰神巴吉拉。他絲毫不在意全軍的敗況,他甚至認爲麾下的這些士兵影響了他的發揮。

他與這些低種姓士兵已經完全割裂,他們的死亡無法對他造成影響,真正他自己的選擇,就像在用一種理想的方法實現個人英雄的發揮。

他騎着戰馬揮舞着雙劍,領着五六個人朝着唐軍騎兵衝來。封常清立刻調集馬槊隊對他進行圍殺。他那雙軟劍確實非常鋒利,能輕鬆地割破敵人的喉嚨,兩名唐軍被他一個照面斬於馬下。

舉着馬槊的士兵猛地用槊鋒戳在了他的肚腹上,竟然濺起火星,絲毫沒有反應。馬槊可是破甲能力最強的武器,遇到了這黃金甲居然戳不進去。兩名騎卒共同圍上來又戳了他兩下,還是絲毫沒有破甲。他立刻揮舞着軟劍將這兩人斬殺。

先後有五六名唐軍想幹掉他立功,結果不幸死在了他的軟劍之下。

封常清時刻嚴密地觀察着戰場的形勢,自然也看見了巴吉拉大殺四方左衝右突,這個人的裝備實在是太強,彷彿是用北印度所有的財富打造而成,黃金聖衣果然名不虛傳。

他立刻高聲下令道:“所有人不要靠近這金殼王八!用角弓遠距離襲擾!射他的戰馬!”

唐軍騎兵們迅速分散開來,繼續射殺潰逃的北印度軍隊,同時與巴吉拉保持距離。

封常清特意抽調出一個騎隊與巴吉拉周旋,始終與他相隔五十多步遠,角弓不停地朝着他的馬招呼。跟隨在他身後的五六名剎帝利武士也在周旋中進行護衛。

經過一番短暫的周旋之後,巴吉拉似乎認爲這樣的孤獨作戰似乎沒有意義,率領着六人朝着恆河上游撤退,把潰散的軍隊留在了河灘之上。

副將打着馬來到封常清身邊,望着遠遁的巴吉拉問道:“要不要派出一隊騎兵去追擊。”

封常清果斷地搖了搖頭笑道:“不過是孤軍之勇,把他留給趙叢芳吧!繼續打掃戰場,將潰散的敵軍全部驅趕進恆河中喝水去!”

中午時分,恆河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具具的浮屍,彷彿堆疊的死魚沿着河岸向下遊飄去。

封常清完成了對北印度最強軍事力量的清洗,迅速撤離戰場,朝着大勃律國的方向移動。

……

趙叢芳把自己的臨時行轅設在婆羅門神廟的對面,方便對這幫掌握知識和祭祀的神棍進行監視,時刻關注着城外恆河下游方向的動態。根據李嗣業派人送來的消息,北印度戰神巴吉拉率領兩萬軍隊前來救援曲女城,封常清已經帶着人到下游堵截,現在雖然沒有任何消息傳來。但他對封常清的作戰能力是心服口服的。

婆羅門的長老們對他們的戰神好像也迷之自信,這幫老狐狸對他的無理要求逆來順受,有時候甚至都不爭取一下,很明顯是要穩住自己,等着巴吉拉前來收拾局勢。

他不需要揭破他們的臉面,也不用指出他們的期望,等到時候噩耗傳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徹底絕望,然後被迫接受現實。

六日後清晨,唐軍士兵在曲女城的城牆上,看到了遠處恆河下游處有五六騎朝着城池而來。他們開始以爲這只是吠舍種姓的商旅,剎帝利和婆羅門怎麼敢帶六七人前來送死呢。

等這些人接近城池之後,士兵們看清他們身上的裝束,看見他們身上的鎖子甲,其中一人的甲冑非常拉風,堪稱黃金聖衣。他們這才意識到這些是北印度軍隊的殘部——如果五六個人也叫殘部的話。

他們立刻派人去向趙叢芳軍士彙報軍情,趙叢芳也百思不得其解。這身穿金甲的定然是巴吉拉,他吃了敗仗自己不回去原地去反省,竟然跑到這風口浪尖的曲女城來,他該不會覺得僅僅靠六七人就能收復國都吧。

他要是真能收復了,他趙叢芳就等於比封常清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趙叢芳立刻登上城頭,命令士兵們將伏遠弩和長弓朝向城外,等着這個瘋狂的金甲軍神前來。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