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

長安城西的驛站道前,成羣結隊的人坐臥在地上,有隨從相伴的官員,也有形單影隻的小吏,無事看熱鬧的人也有不少。似這種離京赴任的盛況,也只有當年節度四鎮的王忠嗣前往朔方時纔有。

人羣中不知誰喊了一聲:“來了!他來了!”

坐在羊氈上手中抱着銅爐等待的官員們嘩啦一聲站起來,小吏們或腋下夾着詩文,或手中捧着酒盅,奔跑穿插擁擠在道旁,肩膀互抗推搡。現場幸虧有金吾衛的兵丁維持秩序,橫握着手中的白蠟杆長槍向後硬推。

“推什麼推,老子可是七品的京縣縣尉!”

那金吾衛的兵丁嗤笑一聲:“你老不要在這裡喊,誰不知道長安城中七八品的官員多如狗,無品的小吏滿地走。”

金吾衛這麼一施威,大多數人都沒有了脾氣。畢竟站在這一路段的,都是七八品以下的階層,更多一些穿着白襴袍子的書生胥吏。他們不敢再往前擠,只能在限定的範圍內相互推搡。

那些三天前就佔據在這裡的人領地被旁人侵入,開口放聲喝罵。理虧的人自然充耳不聞,還有人心安理得回嘴反擊的;多少有些羞恥心的,把佔據前排的優勢地利讓出來,不讓先來者太過吃虧。

前方旗幟鮮亮,絳色門旌在秋風中招搖,節度使的馬隊緩緩朝送行的人羣接近。李嗣業驚訝地張大了嘴:“不是說百官相送嗎?怎麼這麼多人?”

杜甫在身後略顯羞澀地向他解說:“聖人下旨說是百官相送,但也沒有不允許其他的人自發來送行,他們大都是長安城中鬱郁不得志的小官循吏,懷揣干謁詩文來向你碰碰運氣。”

“哦,”李嗣業恍然地點了點頭,遂命令前方的引隊虞候道:“前方不要停頓,等到達驛站後再駐足。”

杜甫的神情有些訕然,好像有話要對李嗣業說,但發覺這個場合並不適合說這樣的話,只能略低着頭牽着馬繮前行。

翹首以盼的官吏們張大了嘴巴,有人已經把詩卷舉過了頭頂,有人手忙腳亂地將酒樽中的酒倒入了右手的酒碗,過程中依然擁擠不免潑灑到地上一些。

然而他們眼睜睜地看着隊列從送行隊伍的開頭經過,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行經隊伍的中半段,也沒有停頓。甚至節度使的隨從們從他們臉前經過,都冷漠地目視前方,連餘光都不曾掃過來。

凍得臉皮青紅的張康縮着手腳站在人羣中,腋下小心翼翼地揣着杜甫借給他的詩文。他的臉上失望得逐漸灰暗,眼眸突然亮了起來,他瞧見了隊伍中騎着棗紅大馬的熟悉身影。

他使勁兒地揉了一下眼睛,睜開之後驚喜萬分,他沒有看錯!杜子美竟然找到了李大夫的門路,他也太能裝了,竟然假裝拂袖而去,實際上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一套耍得花樣很好啊!

他伸出手臂高聲呼喚:“杜子美!子美!”

杜甫聽到了聲音,在心中權衡了瞬間,若是充耳不聞從良心上講過不去,他扭過頭稍稍擡起手臂示意了一下。

“果然是你!”張康踢拉着破舊的草履從人羣中擠着向前奔跑,不斷地揮手:“子美!子美!”

披着羊皮襖的小官僕從也驚愕地瞪大了眼睛,口中喃喃地說道:“兩夜之間從草雞成爲鳳凰,這變化也太大了吧。”

他也許不知道的是,杜甫本來就是個官二代,他出身京兆府杜氏,乃是晉朝名將杜預的十三世孫,是真正的名門之後。要知道在階級固化的古代,窮人子弟是不可能二十多歲就滿腹詩書的。

杜甫暗想自己不應該對朋友這樣絕情,或許該請示一下大夫讓隊列稍稍停一下。可他剛張開喉嚨尚未發出聲音,身邊的燕小四輕輕拍了一下他肩膀,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他只好硬着頭皮目不斜視,但他的臉上卻更加的羞慚。

燕小四斜乜了他一眼,不禁低聲笑道:“杜先生的臉皮這樣薄,如何出來當官?無謂的人情不要理會,否則你將困頓羈絆。”

那張康奔跑到小官吏隊列的邊緣,被兩個金吾衛兵丁攔住,不由得嘶聲喊道:“杜子美你丫的!攀上了高官不認朋友了!”

杜甫雙眼緊閉,口中默默唸叨:“情誼多消磨,利弊兩權衡,不墜青雲志,忘卻舊時人。張康兄,對不住了。”

節度使隊列再往前走,送行隊伍圓領袍都變了顏色,由深綠變爲淺緋色再變成緋色。淺緋色加深均爲五品以上,這些人才是聖旨中真正意義上百官。這時李嗣業擡手說道:“放慢速度。”

他也並未下馬,而是策馬來到隊伍前列,在馬上朝兩旁的官員拱手行禮:“各位同僚在工作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送我,李嗣業感激不盡。”

衆官員也連忙用客套話回敬:“李大夫有功於社稷,實乃乃吾輩楷模,送別是必要的禮儀。”

後面有人附和:“是啊,是啊。”

過濾掉這些沒有營養的對話,李嗣業面帶微笑拱手客套地在馬上緩緩前行,驛站已經在前方。

京城周遭的大驛均是佔地幾十畝的建築羣,有涼亭長廊,也有供住宿的上下兩層樓,驛牆的外面搭建着開闊的涼棚,擺放着長案和胡牀,案几上擺放着酒水和瓜果,身穿紫袍的官員才能坐在這涼棚下面,悠閒地等待着當事人到來。

李嗣業這才翻身下馬,這些坐在胡牀上的各部正卿紛紛站起來,朝着李嗣業拱手相賀:“賀喜李大夫授柱國,開府儀同三司。”

“英國公,我們這廂有禮了。”

李嗣業一一致意回禮,他身後的隨從也早已下馬,跟在他的身後叉手回禮。這些官員們的隨從抱來酒罈,他們親自端着酒盞斟滿。李嗣業自然要對飲答謝,而且每個人的酒都得喝。

不過以唐酒的這個度數,連酒中君子的清酒,都不易醉他。一杯杯喝過之後,終於來到了這場送行會的大拿——楊國忠的面前。

楊國忠如今還只是太府卿,但隱隱已經有了直逼宰相的勢頭,連左相陳希烈都必須在他前面敬酒。李嗣業遞還給陳酒盞後,楊國忠手中端着白瓷大碗,雙手遞到李嗣業的面前,笑眯眯地說道:“英國公與我情同兄弟,自然不能似他人那般扣扣索索以小盞來飲,當然要用大碗相送。”

這貨也算是別出心裁,是想讓他出洋相,還是想讓他難堪?不過目前兩人關係融洽,李嗣業相信他純粹是想顯示特殊,沒有惡意。

“楊兄真是厚道,我幹了。”李嗣業端起酒盞一飲而盡。

楊國忠又從隨從手中接過一個長匣,抽開一看,裡面是一柄烏木鞘金紋飾的寶刀,他雙手遞到李嗣業手中,展顏笑道:“望兄能在磧西悉心經營,守土殺敵,常勝不敗。”

“那就借你吉言。”李嗣業將刀抽出半截,刀身上的花紋如霜,他又將刀貫入鞘中,把腰間的刀解下來放入盒中轉遞給燕小四,將這把刀懸掛在腰間。

楊國忠很是高興,拱手道:“路途遙遠,請多保重。”

他轉身來到坐騎身旁,拽着馬繮剛要踩上馬鐙,卻聽得身後渾濁的聲音道:“英國公請留步。”

李嗣業轉身回頭,楊國忠也愕然回顧,只見從驛站從駛出一輛雕花的棧車。

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
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