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

李亨下令從潼關往蒲州調集的是魚朝恩所統領的龍驤軍,這支軍隊在駙馬李崇雲創建之初只有兩千多人,經過這幾年的不斷擴編,最終成爲一個擁有三萬兵力的大軍。

魚朝恩接到皇帝旨意後,心中是不大樂意的,因爲他如今在潼關雖然是以郭子儀爲主,但皇帝同時任命他擔任副元帥,由此來說他們的關係是平起平坐。但如今調他去蒲州的聖旨上卻說要完全接受李光弼統領,實在是受不了。

大家都是大唐的臣子,憑什麼郭子儀李光弼二人要在他之上,難道就因爲他是太監嗎?

皇帝又派馬磷充任他的副將。馬磷原是安西行營副節度使,但節度使封常清被皇帝冤殺後,本來兵力短缺的安西軍便人心離散。

掌管朝政的李輔國無意任命新的節度使,又因爲安西軍與李嗣業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索性就取消了安西行營節度使這一職務,安西軍各部也被拆散分配到各軍中,他這個節度副使也被任命右龍驤大將軍,屈居於魚朝恩之下。

如今這個宦官當道的朝廷,能夠屈居於宦官之下,竟也是一個不錯的自保手段。

他二人率領大軍出了潼關,沿着黃河往上游蒲津而去。本來從潼關的風陵渡入河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風陵渡背靠着中條山山脈,山路比這邊要難行一些,況且蒲津渡建成的浮橋是整個黃河上游最大的橋樑,三萬大軍過橋總比渡船要快一些。

從接到聖旨起到整頓出發,大軍總共行進了三日半,才終於到達蒲津渡口。魚朝恩手執拂塵遙望黃河對岸,望見河灘上似乎在進行着一場戰鬥,隱約有高亢的喊殺聲穿透了河岸傳到了這邊來。

他抖動着嘴脣大吃一驚道:“想不到河西軍的進展居然如此之快,他們已經佔據了整個蒲州,我軍終究還是慢了一步。”

馬磷連忙對他叉手說道:“魚中使,昭義軍正在黃河對岸與河西軍作戰,看這架勢浮橋還在我方手中。請中使下令,我願意親率右軍從浮橋渡河援救昭義軍。”

“你不要錯誤估計形勢。”魚朝恩瞪了他一眼說道:“眼下河西軍軍威正盛,而昭義軍數次敗北早已不敵。如今關中就只剩下我們和潼關這八九萬人,絕不能白白在這裡葬送。”

“這怎麼是白白葬送呢?”馬磷急的險些爆出粗口:“中使將軍,僅憑黃河是堵不住敵軍的,只有對岸蒲州在我們的手中,關中才真正能夠安全。如今昭義軍在對岸仍堅守抗敵,而且敵軍情況不明,就算忌憚方也應該先派一支兵馬過去探清楚虛實,然後施以援手。”

魚朝恩冷不丁地反問他道:“你覺得你比我會打仗?你覺得我還需要你來教?”

這兩句頗有氣勢的詰問把馬磷的氣勢徹底壓了下去,使他立在原地低着頭不說話。

“咱家以前是沒有打過仗,但也不是全然不懂打仗的道理,你沒看見對岸河西軍正把剩下的昭義軍壓在河灘上,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咱家手裡就只有三萬人,從這麼窄的橋面上過去,連兵力都鋪展不開,這不明擺着過去就是給人家添油捱打嗎?”

魚朝恩一屁股從河灘上坐下來,突然又感覺不對,連忙對兵卒們吩咐道:“快把鐵鏈給我斬斷,斬不斷的話就放一把火將浮橋給燒掉!絕不能讓河西軍從對岸攻過來!”

“什麼?”馬磷聽了這話險些嚇得跳起來,這不就是等於把對岸的唐軍給白白放棄了嗎?他們仍在苦苦堅守就是因爲從對岸看到了他們這些援軍,有時候一場勝利的關鍵靠的就是這些精神方面的力量。

他連忙勸諫魚朝恩道:“魚公,現在還無需燒掉浮橋,應當立刻派人率軍過去救援。”

魚朝恩指着他怒聲道:“不得不說你們這些將軍,整天腦袋裡想的都是你們自己,想着如何立功封侯,換來個封妻廕子。你們眼裡何時想過聖人,你想率軍過去助戰,想撈戰績打一場勝仗,但你想過一旦聖人的家底折損到對岸,若是敵軍因爲此戰順着浮橋追過來,我們就是長安的罪人,也是聖人的罪臣!來人,給我把橋給燒了!”

馬磷決定不再相勸,只忍痛站在旁邊雙手抱胸一言不發,這些龍驤軍士卒纔不管燒掉浮橋對朝廷來說是利還是弊,他們只是聽上面的吩咐。

兩個士兵握着火把站在浮橋上,幾個兵卒提來用木桶盛放的石脂,一邊潑油一邊退到了岸邊,魚朝恩親自從他們手中搶過火把,伸手扔到橋面上,立刻升騰起熊熊的火焰,連同下面的船隻也在燃燒。由於河面上風很大,火焰很快繚繞到幾丈高,遠遠看去都炙烤得臉頰生疼,濃黑的煙霧在河面上幻化成猙獰的黑龍,又如同陰雨前的烏雲,逐漸化散開來升上了天空。

……

李光弼與剩下的唐軍環繞着黃河浮橋死死地堅守着,手中擎着塔盾形成了兩個方陣,依舊是盾牌兵在外面充當防禦,長槍兵將槍桿架在盾牌上。整個陣型如同硬甲上長滿刺蝟的尖刺,弓弩手站在中央朝着衝過來的敵軍施放箭矢,相互之前配合默契,緊張地面對從各個方向朝他們衝擊的騎兵。

他沉穩地站在陣型的中央,後方就是黃河河灘上的鐵牛,使命讓他不得後退。他一生中指揮過數百場戰役,但從未像今天這樣得心應手過,他的前後左右只有幾百名兄弟,他們聽着他沉悶如雷聲般的喊話指揮,秩序井然如同他的手臂一般靈活,每一個兄弟倒下,後方便有兵卒主動上前來接過前者的重任。

李崇豹身披鐵甲騎馬站在河灘高處,目光威懾地望着黃河邊上那幾個百人方陣,他麾下的三支鐵騎輪換着對這些唐軍發動衝鋒,看到他們宛如田橫八百壯士奮力死戰,感覺自己是這場戰役中的大反派,還是惹人憎恨的那種。

而對方卻真正值得可歌可泣的英雄,如果今天失敗,他不會覺得委屈,敗在李光弼的手裡是值得拿出去說的,況且對方無論從戰術上還是從精神上都較高他一籌,如今不過是一種叫做天時地利的東西在作怪。

“李司空!潼關援軍怎麼還不過河!”李光弼身旁的一名老卒將敵騎兵射下馬後,高聲相問道。

“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就繼續守下去!”

飛虎騎馬槊隊在後方騎兵角弓的掩護下,不斷從側面對唐軍陣型發動衝擊,宛如削土豆一般將鐵桶般的方陣逐漸削小,但這絲毫不能撼動本陣,倒是騎兵的損失也正在逐步增大。

李崇雲皺起眉頭,唐軍的傷亡率已經超過了三成,封建時代再精銳的軍隊傷亡超過兩成就會潰敗,李光弼跟這些人還真是靠着一口氣撐着。

他陡然擡頭望向黃河的對岸,那邊的橋面上火焰升騰起來,濃煙在河面上瀰漫。

李崇豹不自覺地笑了起來,看來這場戰役的反派不止自己一個,敵人內部有他的他幫手呵。這下勝敗已經定了。

“你們看!你們還在堅守什麼?朝廷已經拋棄你們了!”

唐軍將士們回頭望去,黃河上空的濃煙彷彿飄在他們面前,映在了他們滿是悲涼的眼底。

李光弼把手中的橫刀戳在了地上,失神地說道:“勝和敗都沒有了意義,願意投降的人投降吧,不願意投降的就遊過對岸。”

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
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