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

他推門進入,簫挺正盤膝坐在房間的地毯上,面前放着四足案,上面放着宣紙,他正提筆書寫行書。

“不在都護府好好幹差事,到我這裡來做什麼?”

陸謙在表兄面前也不由得拘束起來,低着聲音說道:“跟着來都護前往長安敘功,回來的路上我辦了一件錯事,前來求表兄爲我開解出個主意。”

簫挺擱下墨管,皺着眉頭擡起頭來問:“你又招惹什麼麻煩了?”

陸謙緩緩地往前挪步,盤膝坐在地上,詳細地給他講了一下他在長安受人之託,在沙洲途中謀陷李嗣業的事情。

簫挺雙手放在自己的膝蓋上,緊鎖眉頭反問他:“安西這點兒路子還不夠你走?竟然跑到長安去搭關係?”

陸謙神情羞愧,低頭虛心接受表兄的批駁。

“你明知道此人前來安西任職,還要答應這些人幫他們謀害同僚?”

“表兄,我本以爲,憑那沙匪張括的本事,是可以解決掉此人的。”

簫挺冷笑了一聲問:“你答應替駙馬楊洄和永王李璘做殺人的刀,可曾見到了他們本人?”

“我雖沒有見到楊駙馬,但見到了駙馬府上的管家,沒有見到永王,也見到了專爲永王做事的工部虞部主事封大倫。”

“你果真是愚蠢透頂!”

簫挺指着他疾聲斥責:“你也看看你自己什麼身份!一個小小的都護親衛隊正,就想攀附朝中權貴,以爲做一件髒活!就能獲得他們的門路?”

“你只不過是他們隨手可用的廁籌!用掉便扔,以爲憑這個就可以攀附權貴青雲直上?以後少做點兒這種夢。”

陸謙連連點頭,在表兄面前表現得十分謙恭,至於他內心怎麼想的,便不得而知了。

他卑微地問道:“這李嗣業不但安然無恙來到安西,還帶來了沙匪張括的頭顱,剛剛我們已經見過面了,他卻並未對我表現出敵意。即使去見都護,也沒有告我的狀。表兄你見識廣博,給參謀一下,他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簫挺閉上眼睛,故作高深地說道:“在明知你是他的仇敵的情況下,還如此表現。只有兩種可能,第一他真的虛懷若谷,胸懷大志,根本沒有把你這樣的小人放在眼裡,所以也就無所謂仇恨,殺你不殺你,取決與他的念頭。第二種可能他心機深沉,爲人陰鷙,表面上和顏悅色表示自己不記仇,實際上早已開始謀劃着要除掉你,落在他的手裡,你會死得很慘。”

陸謙聽到這兩種分析,心中頓時惶然無措,也後悔莫及,給別人當了免費的勞力招惹下了仇家。他連忙向表兄求助:“表兄救我,我該如何是好。”

“你慌什麼!”

簫挺自詡心性超然,有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的能耐,最是瞧不起陸謙這種毫無心機最沉不住氣的人。

“無論遇到多大的事情,要冷靜行事,不可慌張失措。依我所見,這李嗣業根本不是第一種人,那他必然是心機陰鷙之人。這種人最能耐得住性子,等待時機在適合的情況下除掉你,而現在並不是合適的時機,你暫時無需憂心。”

“他曾經是太子的人,來都護謹小慎微,所以不敢對他委以重任。從長遠來看,東宮太子的安危,就關係到將來他在安西的升遷,你且下去慢慢等待,靜待朝中局勢的變化。”

陸謙信服地點了點頭,表兄的話確實說中了要處。來的目的已經達到,他也不好留在表兄這兒惹人討厭,連忙叉手錶示告退。

簫挺只是厭煩地擺了擺手,等客人走後,才又擡起墨管繼續練習行書。

他連着書寫了幾行字,結果很不滿意,現在的字體比起剛纔失了幾分飄逸,他略微惱火的扔下墨管,表弟陸謙來得真不是時候,受他影響把好好的一幅字都給寫廢了。

……

李嗣業暫時在龜茲安頓下來,每日到都護府點卯,餘下的時間便無所事事。他去找來都護,想給田珍、藤牧等人尋找差事。來曜都護倒沒有推脫,親筆給他寫了兩封手書,讓田珍、藤牧帶着這兩封信去找疏勒鎮鎮使,疏勒都督府,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當他帶着這書信遞給田珍時,卻被他一把扔到了地上。

“你當我老田是什麼人!我是那種拋棄舊友,獨奔前程之人?我告訴你!只要你還被閒置在這兒,我就絕對不會去什麼疏勒鎮!”

李嗣業也有些惱了:“我跟你說話怎麼這樣費勁兒!我只是暫時閒置,你們不必跟着我,各自先去奔前程,等日後我有了實缺……”

“不必了!我老田還是能等得起的!就在這龜茲城中和你吃兩天的閒飯!”

李嗣業和顏悅色地扭頭望向藤牧:“藤牧,你到大唐軍中學習的機會到了,拿着這封手書,明天出發到疏勒鎮都督府,他們看在來都護的面子上,至少會給你一個隊正。”

藤牧很是謙恭地把信推了回去:“吶,嗣業兄的心意,作爲你同僚的我,早已經記在了心裡。所以,你不必這樣呢,這個疏勒鎮,我是不會去的。”

李嗣業揉了揉眉頭,把這兩封手書扔到了地毯下,拍着膝蓋說:“這可是你們不去的,你們可不要怨我,走,跟我喝酒去!”

這時胡姬已經緩慢出場,拽着長裙在賓客中間搖曳着走過,引得幾位粗俗的客人拽住了她的裙子,低下頭在上面輕嗅着。

胡姬甩着長長的辮子,伸展了玉臂開始緩慢轉圈跳舞,裙襬的鈴鐺叮噹作響,從人們的臉前刮過,有幾個膽大的傢伙悄悄把裙子掀起,想偷窺裙底風光,果然大失所望。胡姬雖然豪放,但人家還是做有必要的防護。

李嗣業醉眼惺忪,託着下巴欣賞這西域的萬種風情,除此之外,他確實沒有別的可做的。

……

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
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