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

高仙芝隨後登上了連雲堡城,望着城中滿地的屍體,他臉上並無什麼表情,也許常年的作戰早已冷卻了他的心腸。

兵卒們開始將屍體一個個擡在一起,受傷的人轉移進行治療。人們將陣亡將士的身份木牌摘下來,扔進了一個木箱中,很快木箱就被牌子填滿。

節度參謀和行軍掌書記開始組織人手清點敵我傷亡,根據清點牌子的數量,唐軍共陣亡一千四百三十人,識匿和護密聯軍陣亡一千九百六十人,加起來共三千三百九十人。吐蕃軍陣亡五千二百人,俘獲一千餘人,包括守將宗呂在內。

高仙芝站在高處望着連雲堡的佈局,不由得捋須讚道:“這個吐蕃將領也算是能力不俗了。”

李嗣業站在他身後問道:“這些俘虜怎麼辦?”

“押着他們到婆勒城勸降,抓住的那個蕃將在哪裡?”

他引着高仙芝走向連雲堡城瞭望臺下方的土廳裡,裡面黑壓壓地跪了一片人,其中有不少吐蕃女子和身披鎖子甲的桂射手,能夠跪在這堡裡的都是精英,不像外面俘獲的那些庸奴從。

吐蕃是奴隸制社會,與唐朝交往之後又學習了一些唐朝的制度,成爲了卡在奴隸制和封建制中間的這麼一奴隸社會,它同時也是軍政一體的。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桂和庸這一制度。它類似於唐朝的府兵制,又與府兵制完全不同。桂是擁有土地的的武士階層,庸則是沒有土地的奴隸階層。當武士出征的時候,他有權力帶領一定數量的奴從出征,這一點類似中世紀歐洲騎士和扈從。

眼下大廳裡跪着的就是這一羣奴隸主,宗呂則盤膝坐在中央,依然堅守他作爲吐蕃武士的一種尊嚴。

宗呂千總的發跡史頗具個人奮鬥色彩,他作爲吐谷渾人,上一代、上上一代都是吐蕃人的奴隸,不過他跟隨的主人可不是一般的武士,而是吐蕃約如的軍事貴族東本。本來奴隸和貴族這一階級固化是無法打破的,但宗呂卻有着非同一般的毅力和無與倫比的運氣,他英勇善戰被當做擋箭牌都能活下來,他數次捨身救下主人的性命,被授予軍功賞賜了田地,成爲了一個自由的軍戶,並一步步爬到了連雲堡守將的位置上。

除去他被李嗣業俘虜,後又被脅迫當間諜的不光彩經歷,他的整個人生歷程沒多大問題,甚至還能成爲衆多奴隸嚮往的榜樣。他們看到他就像窮人看到成功人士,所以這一場艱難的連雲堡血戰,自有其個人魅力的因素影響,才使得麾下的奴從們悍不畏死。

李嗣業對坐在人羣中央的宗呂喊道:“宗呂千總請過來!”

宗呂一骨碌從地上爬起,雙手捅在袖子裡來到兩人身邊,作爲敗軍之將他雖然能夠堅持膝蓋不彎曲,當然也不能挺胸擡頭裝大尾巴狼,所以便稍微佝僂着身子站在兩人面前聽候差遣。

高仙芝負手問他:“娑勒城中有多少人?”

宗呂抱胸回答:“啓稟大將軍,娑勒城號稱十萬,實際上只有五萬。”

高仙芝猛然轉身,險些露出驚嚇表情,若是真有五萬人,我這兩萬人打個連雲堡都損失了三千多,娑勒城敵軍五萬人該如何能夠取勝?

李嗣業明白箇中原因,便開口詢問道:“這五萬人中有多少桂,有多少庸,又有多少擔當輜重輔兵。”

宗呂明白他的用意,連忙叉手道:“其實這五萬人中包括了大部分博律百姓,吐蕃把他們編成了兩個個馴奴東岱,還有一個用來放牧提供糧食的馴奴東岱。剩下的就是喀葛魯豪奴東岱,總兵力爲一萬兩千人,但在連雲堡已經摺損了六千,剩下的六千人由喀葛魯東岱東本親自率領坐鎮。”

高仙芝這就聽明白了,原來這五萬人裡面包括了小博律百姓,還有一部分用來提供後勤物資的非戰鬥人員,真正用來作戰的也只有六千人。

連雲堡是吐蕃人的前進基地,娑勒城就是連雲堡的後勤補給基地。

吐蕃豪奴東岱的戰鬥力確實很強,但唯一可詬病的就是他們的後勤補給粗獷簡單,跟隨大部隊出發的有拖家帶口的牧民和牧奴,他們的所有財產都是贊普的,所以戰時就得趕着牛羊跟着軍隊,甚至許多時候都是丈夫提着刀槍服役做兵,老婆孩子在後面趕牛羊供應糧食。

史書上記載唐軍與吐蕃交鋒中的那些勝仗,俘獲敵軍幾萬人,犛牛幾萬頭,這些所謂的敵軍其實是爲軍隊提供後勤的牧民,他們的戰鬥部隊機動力強,也雞賊得很,能夠迅速甩掉輜重逃脫,如同壁虎斷尾一樣決絕。

高仙芝回頭對宗呂說道:“娑勒城不同與連雲堡,那裡無險可守,況且裡面有許多牧民,未免傷及無辜,我希望你能夠去勸降。”

宗呂伸手抱胸說:“敗將宗呂願意去勸降。”

高仙芝沒想到他答應得這麼痛快,微微錯愕之後才點點頭道:“如果你勸降成功,本將軍可以將你們遷居至疏勒鎮一帶。”

李嗣業深表贊同,戰爭最大的收穫不是土地,而是對人口的掠奪。安西四鎮貧瘠的原因不止是因爲戈壁荒漠化,更多是因爲人口的稀少,有大量人口投入農牧生產,才能夠保證足量的後勤來供應軍隊。

“謝過高大將軍。”

唐軍在連雲堡中休整了一個下午,準備在第二日進攻娑勒城。傍晚兵卒們在山上拆卸了吐蕃人搭建的排牆和木屋,當做燃料取暖。

夜間天氣晴朗,星辰點綴夜空,李嗣業裹緊了披風巡視營地,周圍凝結着濃厚的血腥味依然沒有消散,兵卒們靠在矮牆背後圍着火堆昏昏欲睡。俘虜們全部雙手抱着膝蓋坐在冰冷的血泥地上,像羊羣一樣緊緊挨着。

他們儲存在城中的牲畜、糌粑乾糧、青稞都被唐軍收繳,然後每人以固定配額發放,只能吃平時定量的三成。這樣做的用意是防止他們吃飽了逃跑,只要餓不死就成。

這些俘虜心中也非常滿足安定,因爲傳聞唐軍有給死人吃最後一頓飽飯的規矩,吃不飽飯意味着唐軍不會殺俘,只要能夠堅持着活下來,這就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

李嗣業巡視完營地後,準備回到氈帳中休息,卻見有一人捅着袖子在帳外踟躕。他過去一看,原來是夫蒙靈察的押衙官康懷順,現在暫任高仙芝的押衙。

“康押官,你不去休息,跑到我的帳外做什麼?”

康懷順躬身叉手行禮道:“李都護,我確實有件事要求你。”

“那行,我們進去說。”

“不了,我就在這兒說吧。”康懷順嘿聲笑了笑,伸手抓了抓後腦勺說道:“是這樣,我髮妻早亡,一直沒有續絃,因爲常年在隴右道當兵,見到的女人都是些粗鄙的胡人,直至見到你的奴婢道柔。”

李嗣業皺起了眉頭。

“我的意思是說,我願意花重金買下她,但不是讓她做奴婢,我願意消去她的奴籍,娶她做娘子,也不在乎她身子是否幹……淨。”

李嗣業眯起眼睛仔細上下打量着康懷順,把他看得心中發慌目光亂掃。李嗣業心中暗道,你還真敢腦補,是不是鼓起勇氣當接盤俠,還覺得自己挺偉大啊。

“眼下大戰當前,你怎麼會想出這麼一出來。”

“正是因爲大戰當前,我才感覺活着的可貴,我想等這一戰之後好好享受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所以才冒昧前來,向將軍提出爲道柔贖身,也願意娶她爲妻,望將軍成全。”

康懷順嘩啦一聲單膝跪在地上朝李嗣業叉手:“求將軍成全。”

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
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