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

驛站的主建築圓頂大廳中重新進行了佈置,把其他的矮桌條凳都清理了出去,正中央擺放了一張長桌,兩旁各自擺放了五六條交椅,同時也叫胡牀。唐人在正式場合從來不坐這種東西,只是今天的談判場地是大食人佈置的,所以就顯得不那麼正式了。

辰初時分,雙方代表正式入場,陣容也非常龐大。唐軍的談判代表爲首李嗣業,然後是程千里,王正見,馬磷,段秀實,田珍,畢思深。大食方的代表更厲害,能坐在首位的居然不是並波悉林,而是一個阿拔斯家族的重要成員,當今薩法赫哈里發的弟弟曼蘇爾;其次纔是呼羅珊總督並波悉林,接下來是一堆奇怪名字的將領,那些名字長得讓他們聽了直想打人、

李嗣業坐在對面的胡牀上,纔開始凝神注視對面這個纏着黑頭巾的小鬍子。曼蘇爾攤開雙手裝作欣喜地說道:“李大使,是不是感覺我很熟悉,我們是好像在哪裡見過?”

“你不就是那被我救下性命的大食使節的代表嗎?以前的阿拔斯家族的貴公子,現在阿拔斯王朝的繼承人之一,曼蘇爾。”

曼蘇爾本想營造出一種舊友重逢驚喜的感覺,但是李嗣業這段話就像是冷冰冰地敘述公文,讓他一時找不到接下去的話。

並波悉林的驚奇倒不像是裝的,指着李嗣業問曼蘇爾:“原來殿下認識李大使,想不到曾經的舊相識變成了今天的敵人,實在是令人唏噓。”

可能並波悉林原話不是這個意思,但是被己方的翻譯硬生生翻成了這個樣子。

“我與曼蘇爾殿下也只是萍水相逢而已,不過今天是談判的正式場合,我們不談私事,直接開始談公事吧。”

“好,”曼蘇爾合掌說道:“正式的談判之前,作爲一位老相識,我們要把一個人當做禮物送給你。”

“哦,什麼人能當做禮物送給我?”

曼蘇爾雙手一拍掌,立刻有兩人從角落裡將一個穿着苧麻袍子的男子押了上來,這男子的頭上戴着黑色頭套,腳步踉蹌被人按跪在地上。

他使了個眼色,大食武士立刻將頭套從男子的腦袋上摘了下去,用雙手硬生生把他的下巴掰起來,好讓安西軍能夠看到。

李嗣業仔細辨認了一下,感覺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便擡手問道:“這是誰啊,爲什麼這麼面生?”

曼蘇爾笑了:“看來李大使是真不認識,這個就是挑起我們之間戰爭的石國王子,他千里迢迢跑到撒馬爾罕,又跑來圖斯城,想借我大食的兵替他的父親報仇。我們的本意只是想給這個國破家亡的人一個公道,可是沒想到尋求公道的路竟如此坎坷。如今我已經想明白了,他這哪裡是尋求公道?他這是利用公道兩個字去滿足他的私仇欲,他也幾乎爲了一己之私,把我們兩個國家都拖入了無端的戰爭,也使得許多家庭流離失所。他是罪人,所以我要把這個罪人送給李大使,也任由李大夫處置。”

經曼蘇爾這麼一介紹,李嗣業這才明瞭,原來是這麼一個倒黴孩子,欲爲父報仇求取他國力量本無可厚非,但是他生錯了時候,也做錯了選擇。

李嗣業呵呵一笑:“要照你這麼說,我倒是應該感激他,要不是因爲有他,我怎麼會今天坐在這裡與曼蘇爾殿下和艾布大公商議條約?”

此話一落,艾布大公的臉上立即就有些掛不住,曼蘇爾含笑應付着略過此節,指着面前的紙張上說道:“李大使所求的條件太過苛刻,就算下降到七百萬金第納爾,兩萬匹戰馬,我們亦難以承受,還有宗主國主權宣誓方面,吐火羅境是我大食的固有勢力範圍,定然不會鬆口。還請李大使對我們寬鬆些。”

李嗣業一口回絕道:“這就是我們的最終條件,斷然不能夠更改。”

並波悉林哼了一聲說道:“李大使先別忙着拒絕,說不定你現在要的越多,將來被我們討回來的東西也越多。”

坐在他對面的程千里湊過臉來反擊道:”並波總督也太過自信了吧,以爲這輩子還能夠挽回這樣的敗局嗎?”

雙方針尖對麥芒地針對了一番,由於各自帶的翻譯人員數量不足,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只是靠着臉上豐富的表情和比畫來完成。唐軍中的段秀實等人對這一幕感覺有些羞恥,他們總把自己誤當做討價還價的商賈。

由於暫時談不攏,曼蘇爾提出暫停談判各自休息半個時辰以交換意見。

雙方在各自的房間內休息期間,曼蘇爾主動來找李嗣業,又向他談及了兩人過往那一丁點兒的緣分,希望能以這點際遇來換一些人情來降低談判的砝碼。

李嗣業自然不軟不硬地再次拒絕:”曼蘇爾殿下,政治是政治,人情是人情,我絕不會因人情犧牲掉我們的固有條件。我想你應該能夠明白,等你將來做了哈里發,會比我更加明白這個道理。”

面對李嗣業的這番說辭,曼蘇爾並未覺得很難看。雙方稍事休息之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談判。

經過不間斷的討價還價,還有互相的爾虞我詐,李嗣業幾次停止談判以重開戰端進行恐嚇,雙方終於就條約內容達成了一致共識。

條約內容商定大食國賠償安西都護府的戰爭賠款爲四百萬枚金第納爾,比李嗣業預期的三百六十萬金幣還多了四十萬,戰馬爲一萬兩千匹,大食國也終於放棄了吐火羅的控制權,全部將主權移交給唐朝,也承認木鹿城爲邊境自由城邦,雙方都不得在其中駐軍。

雙方把條約的內容用兩種文字書寫在一張大紙上,各自蓋上呼羅珊總督府的印鑑和安西節度使的印信,這張條約就算正式獲得雙方認可,根據這次談判的地點,條約被命名爲《克孜勒庫姆條約》。

經過整整一年多的戰爭,讓安西軍習慣了風餐露宿,也習慣煎熬征戰,李嗣業終於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才叫面子和裡子都兼顧到了,他的成就足以傲視大唐現有的所有將領,也足以在史冊上佔據一個非常顯眼的位置。

條約簽訂之後,安西軍撤出了木鹿城,沿原路踏過克孜勒庫姆沙漠,渡過阿姆河,回到了河中九國的中心康居城。

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
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