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

李嗣業長長鬆了一口氣,此事他已經有了足夠的心裡準備,也幸虧提前預期佈置過,所以並未心中失落,進退失據。

“想不到我一介小小的四品將官,竟然也被右相當做了防範的太子黨成員,不知是該榮幸,還是該懊喪。”李嗣業苦笑道。

高仙芝長鬆了一口氣,跟聰明人說話最輕鬆,他剛剛還發愁該如何向李嗣業解釋這其中的隱憂,現在倒是可以直接了當去說了:“你在遠征小勃律一役中表現突出,我們共同謀劃了長途奔襲的後勤補給,你又親自帶隊攻陷連雲堡,戰功遠在其他人之上。所以也不能夠泯滅你的功勞,我與右相爭取之後,決定爲你報奏加官右威衛將軍,勳官爲九轉護軍,進爵爲高陵縣伯,食邑增加爲七百戶,永業田增加至一千畝。只是你的職官依然是疏勒鎮鎮使和安西副都護。”

李嗣業的這口心氣兒險些泄掉,那老狐狸果然是要把空頭銜和良田錢財當做補償送給他。但這是他最不想要的,因爲他不缺這些東西。米查幹在西市經營這麼多年,已經躋身富豪之列,給他投資佔股的比例也足夠換多少良田宅邸了。蔥嶺守捉是他的金庫,新昌坊的家中也藏着他的金庫,現在的李嗣業用將來的話說就是隱形富豪。

他現在想要的是權力,他要用權力來改變這個即將改變的盛唐,延長這份盛世繁華的榮耀,延長千百萬人的幸福時長,改變這場轉折給後世帶來的無窮災難。

當然,人生不過短短的幾十載,以他的精力在這幾十載的時間內,自然不可能將這個世界強行升維,把農業變爲工業社會,永久性消滅饑荒等等。他自然也無法改變封建王朝終將改朝換代的循環。他只想改變王朝消亡的方式,他要改變歷史的脈絡,他想要的是將來大唐即使覆滅,也要把開放包容的精神傳承給下一代王朝,也要留給身後王朝一個地域遼闊的行政區劃,並把此行政區劃當做後世的圭臬來奉行。

想要完成將來的夢想,必然要先打敗現實,獲得權力的方式也可以採用非常規手段,只要不傷害他人性命,就在這樣的底線之間完成。

高仙芝自然不知道李嗣業已經在心底完成了某些人生勵志雞湯的昇華,古人的昇華靠先賢的典籍和詩歌,他的昇華就是來自橫空出世。

“嗣業,你沒事吧,我知道此事對你來說不太公平,但我還是希望你安穩下來,畢竟眼下這個時刻實在是太危險了,右相黨吉溫還在長安城對韋堅的黨羽進行清算,若是這個時候出點什麼事情,容易被誤傷。”

李嗣業心中卻不是這樣想的,所有人都認爲眼下是最危險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敢動彈。這場風暴的始作俑者李林甫一下幹掉了一大片敵人,幹得太子都服服帖帖。所以他認爲沒有人敢在這座長安城裡,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情。這個時候運作反而是最安全的。

但這只是其一,他要運作的目標是楊貴妃,自然就繞不過楊家。若是換做以前,楊玉瑤會把節度使當做誘餌吊着他,楊釗甚至會想方設法攔阻。但是眼下這個時刻,楊家難道感受不到李林甫這翻雲覆雨的強力手腕?難道感受不到此人的黨羽衆多手段強悍?楊家也該有些許的危機感了,就連李林甫都需要吉溫,羅希奭這樣的酷吏,更需要安祿山,高仙芝這樣的邊將。楊家難道就不需要這樣一個關係網中的一環?

他心中這樣想,認爲楊家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能意識到不應該只依靠宮中娘娘的聖眷。還得有爲將來所做的規劃。

他從羊氈上站起來,躬身朝高仙芝叉手感激道:“多謝中丞惦念着嗣業,也想着爲嗣業考慮,你也無需有所顧慮,畢竟右相遙領安西大都護,這是躲不過去的。”

李嗣業叉手行禮之後轉身離去,高仙芝望着他的背影心中猶疑,感覺這個人不會就這麼安靜下來,總是會折騰出些什麼東西的。

……

臘月的長安城中非常安靜,幾乎沒有什麼新鮮的事情傳出,即使有那麼一點兒坊間傳聞,人們也不會過多的關注,因爲他們已經被這一年發生的更大的事情給震懾住了。都說暴風雨前是寧靜的,實際上暴風雨後更加寧靜。

李嗣業就把自己藏在暴風雨後長安平康坊留後院的一座隔間屋中。他坐在榻上,屁股下面鋪着羊氈和褥子,裹着足袋的雙腳踩着一個有蓋子的鏤空的木炭盆,感覺熱氣沿着他的腳底板緩緩向上蔓延。

他手中捧着一本書,是太子送給他的《氏族志》,他對這書上的內容根本不感興趣,這樣裝模做樣是讓別人以爲他有事情可做。

他內心實際是在思考,想着如何打動楊玉瑤,幫助他進宮,想着進宮後該在楊玉環面前要什麼。難道還是什麼安西節度副使,安西四鎮知兵使?

這樣小的胃口還有臉進宮要官嗎?咋就不能要多一點?

安西節度使肯定是不可能了。人家高仙芝已經得了六纛和符節坐在了位置上,這一場遠征長途奔襲秀帶來的最大功勳所得的報酬就是安西節度。

河西節度就更不可能了,這個地方的政治軍事地位比起安西四鎮要高得多,當然不會交給一個尚未在節度使這個崗位上工作過的新員工。平盧范陽是安祿山的,王忠嗣好像已經把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四鎮的擔子都擔了起來。

這個四鎮節度使的含金量真是大,掌管着大唐十節度使兵力的一半還多,竟有二十七萬四千,可稱三十萬了。其中河西騎兵數量遠超步卒,號稱大唐最強。要知道安祿山造反的時候,他麾下三鎮也不過十八萬多,號稱二十萬。

李嗣業自然是不敢想象如此遙遠的事情,只是經過這麼一分析,只要不去嶺南和劍南,他唯一的選擇就是北庭節度使了。

北庭軍兵力是十節度使中兵力倒數第二的,其中瀚海軍一萬兩千人,天山軍五千人,伊吾軍三千人,總兵力兩萬人。北庭要對敵的是磧西東面的後突厥,那裡如今大部分已經變成了回紇的領地。面對這些遊牧政權,必須有一支過硬的騎兵軍。天山軍就是騎兵軍,駐紮在西洲城內,將整個天山腳下伊犁河畔的草場變成了他們的馬廄。

聽起來好像還不錯,有了北庭節度使的實權,這兩萬人就專屬他所有了。他從這裡開始發展定能夠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目標,超越常規完成整個隴右道大家庭的構建。

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
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