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

李嗣業掀開車幕望向妝樓,只見一位頭戴帷帽身穿素色襦裙的女子在婢女的攙扶下出門,來到了走廊的欄杆前。

“來了,來了!”樓下的無數書生都眼巴巴地昂起頭。

杜家九娘子把自己的帷帽頭紗摘下來,衆人的雙目綻放出驚豔光芒發出低沉驚呼。她素面朝天,連朱脣都不曾塗脂,卻有一張天然的絕美容顏。

她從婢女手中接過繡球,書生們紛紛推擠成一團,踮起腳尖把雙手高高探起,彷彿撲得夠高就能探到姻緣。

她將又目光投向了人羣外圍,一名身穿月白襴袍的男子負笈遊學途徑這裡,正茫然地擡頭張望,一雙眼睛清澈洞明,宛若有星辰。

杜九孃的目光被他所吸引,周圍的凡夫俗子黯然失色,她果斷地把繡球丟向了這名男子,正落在他的懷中。男子愕然地擡起頭來,正看見了杜九娘羞澀的憑欄一笑,不禁也看癡了。

周圍的讀書人連連向他拱手恭賀道:“劉文房,恭喜恭喜啊!”

坐在遠處車中的李嗣業先是讚歎道:“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小娘子算是絕色了。”

他又指着懷抱着繡球的男子問庫班尼:“這位上天垂青的才子叫什麼名字呀,快去打聽打聽。”

庫班尼很快折返回來,趴在車駕旁說道:“這是留在長安城侯選授官的進士劉長卿,乃是宣州才子,詩才冠絕京師,當是新一代文壇的執牛耳者,今年纔不過二十一歲,當真是風華正茂,與杜九娘可算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李嗣業揪着下巴上的鬍鬚點點頭道:“回去再說。”

等他們回到王府中,李嗣業直接吩咐庫班尼:“你去府中帳上支一些金銀,綢緞,越多越好,前往杜府上提親。”

庫班尼難以置信,但還是驚訝地張圓了嘴巴問:“哪個杜府?”

“還能有哪個杜府?當然是杜九孃家,你去告訴杜家的祖母,就說李太尉看中了九娘,要納她做妾。”

庫班尼小聲地詢問:“主公,這麼做是不是有些不地道?”

李嗣業似乎沒聽清楚他說什麼,只吩咐道:“你說的對,那就再遲兩天,等劉長卿和杜九娘書信來往山盟海誓,發誓白首不分離的時候再去提親。”

庫班尼:“……”

“主公,你要提親這事問過夫人嗎?”

李嗣業愣了一下:“還沒,不過這事我會找機會給她說的。”

庫班尼又忍不住問了一句:“這種事情,主公忍心嗎?”

李嗣業盯了他一眼,默然說道:“如果連搶一個女人都不忍心,將來怎麼忍心搶別的東西。”

家中負責收拾房間的女婢恰好聽到兩人的對話,偷悄悄地去告訴了管家婆,管家婆又去報告給十二孃。

李十二孃聽聞後頭暈目眩險些倒下去,被幾個僕婦攙扶住,掐了人中才悠悠醒轉,失聲啼哭道:“他是不是瘋了?我不是反對他納妾,可寧拆十座廟,不破一門婚!他就算是再色慾薰心,也不能做出這種棒打鴛鴦的事情!他就不怕天下讀書人戳着脊樑骨唾罵嗎?”

十二孃一陣啼哭過後冷靜下來,左思右想感覺不對頭,自己的丈夫她還能不知道?自成婚十幾年來從未納妾,就算宮中皇帝賜下美女,也多放置在西涼王府中當做花瓶。怎麼自從回到長安之後就轉了性,變得如此急色無義了。

她擦拭着眼淚吩咐管事:“去把阿郎請過來。”

家中奴婢們本着看戲不嫌事大的心態奔走相告,互相在交落裡竊竊私語,看到主人經過又連忙低頭垂目。

李嗣業來到十二孃的臥室中,擯退了所有下人,夫妻二人不知低聲不知細細密談了什麼。

突然間兩人突兀地吵了起來,聲音尖銳如同穿刺,從臥室吵到了正堂上:“這日子不過了!去討你的杜九娘去!你個色慾薰心的混蛋!你棒打鴛鴦,你讓人戳脊梁骨!你要把我這個家給毀了!”

“我怎麼了?老子赴死拼殺這麼多年!掙下這麼大一份家業!我想享福,想納一個小妾還不能夠了!”

家中奴僕們躲在正堂的外面,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被主人的怒氣波及,其中有兩個種草的園丁蹲在花叢裡,嘴角帶笑相互對視了一眼,悄悄弓着身子溜出了院子。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十二孃終究還是拗不過丈夫,西涼王府很快便派人去杜府提親納妾,杜九孃的家中主母本就心腸歹毒,趨炎附勢,見有當朝太尉前來提親,連連點頭答應,笑臉如同厭俗的芍藥,恨不得今晚就把女兒塞到王府上去。

杜九娘含淚抗爭,卻被主母封住門窗,拿掉了一切尖銳物品,甚至鋸斷了房樑防止她上吊,只等着吉日送去過門。

九娘苦無對策,趁着同情她遭遇的僕人來送飯的當口,咬破手指寫下血書,連同自己的髮簪當做定情信物,拜託家僕送給住在國子監的劉長卿。

劉長卿接到信物後,看到白色絹布上字字血淚書寫着:妾當殞命,不負君情。劉詩人痛不欲生,四處奔走相告,幸好他的幾位詩友家中長輩在朝爲御史,願意上疏彈劾李嗣業。他進士科的主考官嫉惡如仇,也願意幫助劉長卿上疏,國子監的許多太學生紛紛將消息傳播開來。

這些事情的始末李亨在深宮中早已知道得一清二楚,李輔國站在一旁將李家發生的雞飛狗跳,夫妻反目的事情繪聲繪色地講出。

李亨端着藥茶盞險些一口噴出去,站起來放聲大笑道:“哈呀,李嗣業一生兢兢業業,治理地方,帶兵有方,征討大食、印度、收大勃律,平叛戡亂收復長安、洛陽二京,也算是功勳卓著了,誰成想晚節不保,竟然讓一個女子迷住了心神,做出此等不智之事來。”

李輔國站在下方笑着逢迎:“大家你是不知道外面的情形,長安城風雨紛來,大街小巷都在談論此事,文人們紛紛寫詩痛罵李太尉,老百姓稱之爲鬥雞太尉,橫刀太尉。御史臺的御史們紛紛上疏彈劾李嗣業,要求陛下嚴懲李嗣業,還劉長卿一個公道。”

“呵呵,哈,”李亨譏笑道:“這橫刀太尉是個什麼意思?還有,這杜九娘果真生得十分美貌嗎?”

“橫刀奪愛嘛,爲人所不齒。”李輔國又道:“啓稟陛下,杜九娘國色天香,美貌冠絕京華,連奴婢看了都感覺賞心悅目,忍不住想攬入懷中親近吶。”

李亨聽得心神動搖,強忍下要見一見這杜九孃的想法,他實在是怕自己見了之後也被美色所迷,把眼前的大好局面給毀掉,不禁大發感嘆:“果然還是英雄難過美人關。”

李輔國趁機上前進言道:“陛下,不如趁此機會摘掉李嗣業的太尉,降爲開府儀同三司,勒令他在家閉門思過,然後將杜九娘與劉長卿賜婚。如此陛下不但安慰了御史言官,還贏得了長安文人的好感。讓這老小子什麼都得不到,還惹了一身罵名。”

“錯了。”李亨笑指着他搖搖頭:“你終究還是目光短淺了些,朕若將杜九娘判歸劉長卿皆大歡喜,人們只會罵他一陣子,終究還會忘掉這件事。朕要讓這些御史言官,文人墨客,長安百姓罵他一輩子,也要讓這杜九孃的美色壞他的心智,損傷他的體魄,迷亂他的心神。到那個時候李嗣業早已聲名狼藉,喪失志氣,有何可懼?到時候他的生死禍福,全被朕拿捏在手裡。”

“哦,還有,那個劉長卿不是進士候選嗎,擢升他爲侍御史,這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想必是恨得咬牙根,將來需要他彈劾的時候,定然能夠像狗一般撲上去撕咬。”

“陛下的這個比喻還真是貼切,哈哈哈。”

紫宸殿中主僕二人得意地大笑出聲。

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
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