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

高力士拖着長長的音調小碎步跑上樓來:“做好的涼皮來嘍!”

“陛下,寧王,涼皮已經做好了,你們請慢用。”

兩人身邊的侍女主動上前來,把棋盤端着擡到了一邊,高力士親自將盤子端上去,並給兩人遞上食箸。

“來,寧王,嚐嚐這民間獻上來的涼皮配方,味道怎麼樣。”

皇帝當仁不讓地用食箸挑起一根送入嘴裡,頓時感覺口中涼滑無比,蒜香與佐料的味道使得它更加可口,只是這玩意兒太滑了,吸溜進口中時濺起了汁水。

寧王見到皇帝如此吃相,也提着筷子挑起一根,送入口中大嚼之後點點頭說道:“果然是人間至味,尤其在這季夏之時,嚐起來更是鮮美可口,沁人心脾,讓人渾身舒爽通泰。”

李隆基放下筷子,高力士從旁遞上絲巾,給他擦了擦嘴。

“不錯,甚合朕心,把這位做涼皮的民間奇人給叫上來吧。”

“喏。”

高力士蹬蹬蹬地下樓去了,過了不大一會兒便領着李嗣業走上樓來。李嗣業深吸了一口氣,躬身行叉手禮:“草……微臣參見陛下。”

李隆基看了一眼李嗣業,臉上露出些許驚訝的表情。在這位皇帝的思想裡,民間的廚子,工匠藝人,要麼是滿臉木訥,要麼是尖嘴猴腮,不可能有如此方正的面容。眼前的李嗣業完全是一個武將胚子的臉,棱角分明,身形高大健壯,非常適合擔當皇家儀仗的執戟長。他若是披上明光鎧,雙手撐利劍往含元殿的宮門前一站,就是一個威風凜凜的武士俑。

皇帝滿意地捋着長鬚點點頭:“你做的涼皮朕和寧王都吃了,非常可口,朕倒是想問你,爲何堂堂七尺的漢子,爲何要在西市上混跡,還做這些……”

他指着那空空如也的空盤子不知該如何說,畢竟剛吃了如此美味,總不能放下筷子就說這是賤業吧。

李嗣業當然明白皇帝的意思,擡頭叉手說道:“陛下,臣在西市混跡,只不過是一時權宜之計,臣自小學習拳腳槍棒略有小成,便是期望有朝一日,能用這身武藝來報效大唐。”

“你還會武?”李隆基頗感興趣地說:“給朕演示一下拳腳。”

“陛下,臣學的是格鬥技,需要有對手才能夠顯現出威力來。”

“好,朕給你選一個對手。”

皇帝對站在樓門口的侍衛招手:“衛寧,你過來。”

這位叫做衛寧的侍衛身穿緋色缺胯袍,腰間蹀躞帶鑲金十一銙,大步走上前來,朝李隆基叉手:“陛下。”

李隆基指着衛寧說道:“這是朕的千牛衛中郎將衛寧,你若是能在拳腳上比得過他,我另有重賞。”

衛寧扭頭看了一眼李嗣業,撇了一下嘴角,把輕視之意很好地掩飾了下去。

他正面朝皇帝叉手道:“陛下,樓中不方便展開,我與這位嗣業兄弟可否到外面比試。”

“準了!”

李隆基興致正高,輕輕一揮手同意了衛寧的要求。

李嗣業和衛寧一前一後下樓,來到乘雲樓前的空地上。令他驚訝的是,太子帶着內率府的長史也在樓前,只是沒有進去拜見李隆基,另外還有三名官員,不知道是不是太子府的。很快楊洄也趕到了,他站得比較遠,故意不看跪趴在地上十分狼狽的駱常勝,反而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李嗣業刻意不看這些人,只朝太子遠遠地行了個叉手禮,走到場地中央,把缺胯袍的前擺挽起系在腰間,朝對面的衛寧行了一個武人的抱拳禮。

衛寧回了一禮,嘴上笑道:“李壯士,請手下留情。”

他心裡想的卻是要在五招之內將李嗣業打垮。

李嗣業握起拳頭,左拳以進攻姿態在前方,右拳以防禦姿態在後,雙腿微弓。

衛寧站得筆直,雙手抱胸,似乎已有成竹。

李隆基和寧王李憲也下到一樓,站在了樓宇的臺階上,觀看兩人之間的比試。

李嗣業陡然前衝,衛寧以防守姿態凌空踢出一腳,李嗣業卻陡然停住腳步,使得他這腳踢在了空處。

李嗣業佔得先機,直拳挺擊,衛寧以手肘擋住,膝蓋猛地撞出。李嗣業幸虧有防備,後退半個身位,然而衛寧的變化也很快,迅速由膝撞改爲了向前踢出,李嗣業又向後疾速退了兩步,衛寧緊追上來,或劈拳砸掛,或飛腳猛踢,這一通凌厲得攻勢逼得李嗣業連連後退。

李嗣業雖然退得遊刃有餘,但在心裡卻也十分佩服此人,剛纔他確實有些託大了,認爲大唐的武人最高也是扎齊列那個水準。

衛寧大開大合,給了李嗣業一個近身的機會,他陡然肩膀靠了上去,在衛寧的胸口上撞了一下,對方擡起膝蓋猛撞,李嗣業突然後撤,來了一記標準的右勾拳,雖然只是擦中了衛寧的臉頰,但也足夠讓他驚駭了。

衛寧表面毫無波瀾,心中卻有急怒,手上的攻勢更加凌厲。李嗣業卻左躲右閃,逮到空當猛地上前戳一拳,然後迅速退出安全距離。

李隆基站在上面搖了搖頭,李嗣業的打法確實不好看,不能用於個人表演,但在單打獨鬥中,卻掌控了這場比試的節奏。他年輕作爲臨淄王,也非常喜歡軍中的格鬥,也能夠看出些門道來,隱隱感覺到李嗣業即將會勝過衛寧。

衛寧的胸口震了一下,驚異地瞪大眼睛,不明白爲何在如此近的距離上,李嗣業的拳勁竟然還能有很大威力。他此刻心底只有一個疑問,他到底是怎麼練的。

李嗣業以寸勁之力連續打出三拳,脫出了衛寧的掌控,他並未趁勝追擊,衛寧也沒有再反擊。這位心高氣傲的千牛衛主動轉身朝皇帝叉手稟報:“陛下,末將輸了。”

李隆基捋須點頭笑了笑:“其實朕早就看出來了,在拳腳方面,你確實不是李嗣業的對手。”

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
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