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

李嗣業和任承嗣、趙元韋在烽燧堡的牆垛後面佔了個好位置,可以看到節度使蓋嘉運入城的盛況,對於這種大佬級別的人物,他確實還沒見過他們的儀仗和出行排場。

他們等了整整一個上午,仍然沒有等到蓋中丞的旌旗,在中軍之前趕來的卻是駐紮在龜茲以北天山牧場的騎兵軍。這些騎兵身披青色烏錘甲,每人挾帶三騎,馬蹄的踢踏發出沉悶如擂鼓般的聲音,蕩起了塵土飄揚在半空,如過江之卿般起伏跑動的戰馬,彷彿形成了戰馬的潮水。

看到這個場景,李嗣業彷彿想起了非洲草原上角馬的遷徙,這個騎兵的規模雖然不如,但氣勢上足夠了。

他訥訥地自言自語說道:“這纔是騎兵軍?我以爲我們就是騎兵了?”

“屁,”任承嗣總算在李嗣業面前找回點兒優越感:“每人只有一匹私馬的那叫步卒,每人有三匹馬的才叫騎兵。這可是安西四鎮最貴的家當。三千鐵騎可當萬吶。”

下午時分,蓋嘉運的中軍終於到達,雄壯的號角聲已經帶着氣場裹挾而來。

靠在牆垛上打盹的李嗣業被驚醒,他連忙站起來遙望遠處,只見在人山人海的簇擁中,當先是一面絳紅色的牙旗,牙旗中心空白處爲深黃色,上面書寫着一個大大的隸書‘蓋’字。牙旗後方是衆多士兵簇擁着的兩面鼓臺,用來激戰催鼓鼓舞士氣。鼓臺之後是手持號角的虞侯,此刻戰鼓雖然無人敲響,但低沉雄壯的號角已經傳播到軍營的各個角落。

號角中隊列中有各色四方旗,象徵征伐力量的各方神獸旗,以及有長長的燕尾飄帶的旆旗,接下來閃亮登場的纔是象徵節度使權力的旌節與六纛。六纛在節度使隊列兩旁,大纛的旗杆高度遠勝其餘旗幟,旗杆頂部裝飾以白羊毛流蘇,黑色大纛顯得異常肅穆耀眼。

節度使的旌節包括兩面紅色門旌,一面信幡,信幡的頂部盤着豹尾,符節上垂掛着黃色流蘇抱在引駕押官手中,六名銀刀官手舉儀刀護在左右。

在這之後纔是節度使本人一騎在前,身後跟着副使、判官、參軍、行軍書記、監軍、監軍判官等人一字排開,再後方則是節度使的親衛騎,要求馬匹毛色一致,皆披掛明光鎧。僅這幾百人金光閃閃的戰甲,已經足夠閃瞎無數人的鈦合金眼了。

李嗣業油然神往,節度使的牌面簡直僅次於皇帝鑾駕,等他再看時,中軍大隊人馬已經入城,各國使節和將軍簇擁在後面,也擁擠進了小小的頓多城,給這一日繁盛顯赫,畫下了完美的句號。

他回過頭來,看見身邊的任承嗣、趙元韋二人,臉上皆顯露出神往之色,趙元韋口中喃喃說道:“此生能爲節度使,就算來世轉成豬狗也不虧了。”

“屁!”任承嗣啐了一口說:“來世爲啥要轉豬狗,身爲節度使,爲大唐立下赫赫功勳,這是功德,豈能加罪?”

趙元韋也索性與他擡起槓來:“你殺生過多,連菩薩地藏都看不過眼,你應該下地獄。”

“你殺得少了?你他孃的應該下油鍋!”

李嗣業退出戰團之外,靠着女牆津津有味地看二人互噴,兩人卻突然轉過身來,把矛頭對準了他:“這位的前途比我們敞亮的多,我們若是下地獄,他豈不是要入無間地獄?”

兩人悻悻地轉身踩着土坯臺階下到了堡底,李嗣業莫名其妙,指着自己喃喃自語道:“我怎麼就該下無間地獄了?你們從哪兒看出來我比你們有前途?”

……

蓋嘉運率領中軍剛進入頓多城,賀莫幹達就急匆匆地進去拜見。他實在是支撐不住了,幾萬人待在這撥換河前的草場上,每天都要吃掉一大羣羊。頓多城附近丘陵起伏,實在是算不上水草豐美的好牧場,真正的好牧場在碎葉鎮那邊兒,如今被吐火仙可汗的人佔在手中。

蓋嘉運將旌節設立在頓多的城樓上,作爲他的臨時行轅,又將突騎施、石國,拔漢那等中亞諸國的首腦召了進來。

賀莫急不可耐地向蓋中丞表述了自己現在的困境,希望蓋嘉運儘快起大軍出發。

蓋嘉運手執馬鞭,一隻腳踩在青石案上說道:“諸位,兵貴神速,今日編陣休整,明日在河邊設臺祭祀神靈,祭我旌旗。以突騎施賀莫部爲先導,我安西軍爲中軍,休循州拔漢那阿悉爛達可汗所部、大宛都督(石國)莫賀咄吐屯所部、南謐州刺史(米國)默啜所部爲後軍,兵發碎葉城!”

蓋嘉運每叫到一個人的名字,對方便躬身抱胸行禮,等他說完這番話之後,所有人都用叉手禮道:“惟中丞命是從!”

他高擡下巴倨傲地點了點頭,心中油然而生豪氣,用那句話說就是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他此刻就是西域的最高主宰者,再無人能夠蓋過他的權勢。

“各位下去之後,迅速整頓各部編以陣型,明日祭天之後,便拔營而起,誰若是誤了我的時辰,別怪蓋某以其血祭旗!”

衆人心中一凜,同時叉手應道:“喏!”

這些西域協軍首領退去之後,帳內便只剩下蓋嘉運和夫蒙靈察,他撫着夫蒙的肩膀請他坐到石案對面的羊氈上,寬厚地說道:“今日帶中軍進城,觀頓多城外諸營井然有序,磧西各部駐紮也頗有章法,這全賴你居中調度之功。”

夫蒙靈察低頭叉手說道:“中丞過獎了。”

“你下去之後,差人在撥換河畔搭建祭臺,佈置祭祀儀式,整頓儀仗,我派副使楊希烈協助於你。”

“喏。”

蓋家運又說了幾句撫慰夫蒙靈察的話,才遣他下去。

夫蒙靈察從城樓中出來,感覺心中熱氣騰騰,彷彿有使不完的心氣兒。在安西衆多將領中,他並不是最出挑的,也許是爲人忠厚謹慎,更或許這張略顯酡紅的忠義臉,使得蓋嘉運對他青眼有加。人和人之間的緣分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眼緣對上了,一切便顯得那麼順理成章了。

他能預感到,經過這一場戰事之後,他的仕途將開始正式起飛。

蓋嘉運此刻同樣意滿志得,心中感激命運之神的垂青。他剛成爲磧西節度使,經略安西,北庭兩鎮,老對手蘇祿就嗝屁了,引發了突騎施黑黃兩部爭鬥。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蘇祿一死,整個西域還有誰是他的對手?吐火仙可汗?都摩支?還有來向他求援的賀莫達幹?這些人統統不配放在他的眼中,這場戰爭對他來說,簡直就是王者對青銅。

祭天誓師儀式在第二日辰時進行,實際上拂曉時分,撥換河沿岸就已經開始拆卸營帳了,等到祭祀結束,大軍便可直接動身。

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
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