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

以下是一份高仙芝的節度使牙兵營在石國皇宮搶劫所獲的清單。

一頭雄獅,三十五匹白駝,三隻孔雀。各種黃金製品合計三萬一千二百兩,瑪瑙串六十餘串,大食乳香六十兩,龍腦香三十兩,胡椒十三石,還有各種綠松石,銀製物品,刀具,紫檀傢俱等不計其數。

高中丞是這樣分配繳獲的:

雄獅、孔雀裝進籠子裡獻給皇帝。白駝分出十三隻用來馱運財物,剩下的二十二隻也送到長安給皇帝。繳獲的黃金總共裝了十三橐駝,高仙芝大手一揮,其中十一橐駝歸自己,另外的兩橐駝分別分給李嗣業和邊令誠。乳香和龍腦香用來他將來到長安打點關係,胡椒他用馱馬載了五石,剩下的全部散給了麾下的牙兵們。再貪婪的人也不至於吃獨食不給別人留一點兒,他吃肉兵卒們也樂得喝一口湯。

李嗣業本來是要拒絕接受高仙芝的饋贈,這樣一來不等於與他同流合污了嗎。但突然想到被贈送的還有監軍邊令誠,所以這件事情就得考慮的多一點。這些財物分文不取,會無形中同時得罪邊令誠和高仙芝兩個人,反而不利於他分化他們。

這並非虛言,因爲人的心理大致都是這樣的。當所有人污濁時,最好不要刻意地自標清高,說不定你會刺痛他們敏感的內心。與其當面拒絕,不如先收下,然後換個渠道送到長安去,這東西就是高仙芝搶劫斂財的罪證。

也不是他對高仙芝的做法強烈地不認同,只是高斂財的方法太露骨了,巧取豪奪,巧取豪奪,能巧取的時候儘量不要豪奪,爲什麼要把盟友都變成敵人呢。

如今石國的都城被洗劫一空,城中有不少粟特商人,他們積攢了兩三輩子的家業都被唐軍捲到了馬背上。周遭米國、史國等地的百姓都震驚了,他們對於唐軍正義之師的幻想被擊碎。也終於認識到這些個外來軍隊,不論是大食軍還是唐軍,原來都是一種打砸搶的貨色

當地百姓組織起了民間團體,開始自發地加入到抗擊唐軍的陣列中去,這些人畢竟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沒有甲冑和鋼刀,只有粗糙的長矛和弓弩。

昭武九國所居住的地方,今天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阿富汗,由此就可以想象到這地方民風的彪悍。只是由於這裡地形複雜山巒起伏,所以才被地形分割成爲一個個的小國。

面對這些九國胡刁民的反抗,高仙芝怡然不懼,將麾下兵馬分爲三支,以步兵爲正,以騎兵爲奇,連戰連捷。

這本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看看雙方的差距就知道了。這些粟特百姓組成的軍隊沒有戰陣排練,也沒有甲冑加身,就憑着一腔悍勇,被擊敗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高仙芝大獲全勝之後,開始從石國撤軍。李嗣業本以爲他這樣就開始消停了,誰知他將目光瞄準了碎葉城的突騎施。

他尋思這傢伙是不是瘋了,短短兩年之內要進行三場戰役。不過如今的突騎施早已不是以前的突騎施,黑黃二姓相爭使得部族元氣大傷,甚至削弱到要依附周邊小國的地步。

就從這一點來看,寧遠國王說石國和突騎施相互勾結威脅安西都護府純粹就是誣告了。高仙芝攻打石國的時候,突騎施移拔可汗躲在碎葉城中瑟瑟發抖絲毫不敢動彈,生怕被石國牽連上。

但有些事情不是躲就能躲過去的,高仙芝一路向東,直接攻進了碎葉城,將移拔可汗給俘虜了。這樣高仙芝的手上就集齊了三顆即將被砍的人頭。

高仙芝達到了他人生的最巔峰,無論是在名聲上還是威勢上都是,西域各國談之色變。他擊破羯師國,擊破石國,擊破九國胡,擊破突騎施,單從字面上去看,這樣閃耀的戰功就算封個郡公、郡王也不爲過。但實際上,遠在長安萬里之外的皇帝並不糊塗,知道他這戰功背後藏着許多東西。

……

李嗣業在高仙芝攻破石國之後,就已經決定告辭離開,沒有再充當什麼觀察團。跟在安西軍中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高仙芝在此戰中應該犯不應該犯的錯誤都犯了,他已經一一記錄下來,讓跟在身邊的岑參給潤色一下,弄成黑材料準備往長安遞送。

但黑人也是需要技巧的,就算把這些材料交給楊釗,皇帝估計也不會偏聽他的一面之詞,還得再拉一個人一起黑。

這個人選他一直不敢確定,直到高仙芝率領軍隊撤出石國的路途中,他與監軍邊令誠同時看到節度使牙兵們押着整整十一白駝,十幾匹馬的繳獲財產時,邊令誠臉上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慍色。

也幸虧李嗣業觀察力敏銳,發現了邊監軍暗藏的不滿,這就是分贓不均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他騎在馬上拽着繮繩,裝作不經意地說道:“高中丞不止打仗有一套,賺錢也是有一套。”

邊令誠抿嘴發笑:“咱家有時候真羨慕你們這些武夫,可以合法地殺人劫財,還可以到聖人面前邀功,幹一份兒活,掙兩份利。哪像咱這種跑腿的奴婢,只能在一邊幹看着人家發財。”

“哎,邊監軍,高中丞不也分給了你一匹白駝嗎?”

邊令誠犀利地反問:“他不也只分給了你一匹嗎?咱家人微言輕,只是一介奴婢,李大夫你可不同,你是御史大夫,又是隴右道採訪使,雖然這兩個頭銜都不是什麼實權,但也算得上他的頂頭上司,你也不該只吃一口骨頭渣吧。“

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邊令誠反過來激自己了,李嗣業自然也不能顯得太豁達,否則會讓邊令誠以爲這挑撥的話落到了空處。

“我無所謂,反正這幾場大戲的主角都是人家高中丞,我不過一個旁邊看戲的,他能給我分點兒骨頭已經算不錯了。”

邊令誠嘿嘿一笑,彷彿對這一切都瞭然於心。

隊伍剛剛穿出兩山之間的谷地,高仙芝一襲白馬颯爽英姿地來到兩人面前,手執馬鞭笑道:“李大夫,邊監軍,辛苦兩位跟着我們一路風塵。”

“沒錯,此番磧西健兒敗石國,破九國胡,如今又誅突騎施之叛賊,威震西域,功莫大焉。將這些叛賊傳首京師,聖人必然龍顏大悅,高中丞之功勳,當居天下第一。”

兩個人同時哈哈大笑,笑聲的背後隱藏着口不對心,離心離德。

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
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