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

清晨時分朝陽初升,夜間朦朧的霧氣已經被驅散,兩文兩武四人騎着馬匹緩緩走向城門,這是楊國忠的屬下竇華派往河西查案的四人組。他們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什麼,也不知道即將踏入激流暗涌的漩渦,只有滿腔的功利心和升官發財的渴望。

目送他們離去的是站在坊門樓上一個手拿蒲扇的男子,此人須角微微翹起,對旁邊的一人笑道:“楊國忠終於上當了,真不容易啊,希望他們能查得一點東西回來,也不枉費我們如此精心算計。”

劉駱谷在旁邊擔當捧哏:“高先生的這一計真是高明,可謂是一石三鳥。”

“哦,你倒是說說看,何謂一石三鳥?”

“這第一鳥,便是我們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將李嗣業在河西經營的底細摸個一清二楚。第二鳥,可使得李嗣業與楊國忠結仇,兩人日後必將勢同水火。這第三鳥,就是能夠端掉李嗣業斂財的胡椒商路,甚至有可能罷免他的三鎮節度使之位,爲主公將來拔除後患。哈哈。”

高尚得意地捋須而笑,拋出出一句互相吹捧的話:“知我謀者,劉駱谷也。”

“他們就算是打死也想不到,右驍衛派出去護衛他們的兩個中侯,是我們從進奏院安插在右驍衛的眼線。”

然後兩人又是一陣得意地大笑。

這兩人的笑聲在風聲中顯得散亂,並未傳遞到對面,但斜對面的羣賢坊的坊門樓上,岑參和曹安定蹲在欄杆後面,瞟視着對面樓上得意狂笑的二人。

“左邊的是安祿山派來的平盧行軍掌書記高尚,右邊的便是主持范陽進奏院的劉駱谷。”

岑參篤定地點點頭道:“李大夫所言果然不錯,原來是安祿山在背後操縱,國忠小兒不過是被人利用而已。”

“沒錯。“曹安定緊跟着說道:“需派人告知李大夫,好使他叫人提前做好準備。”

“好,我今夜就修書一封與李大夫,提醒他楊國忠所派遣的查訪使已出長安,其中有兩名中侯乃是安祿山安置下的內線,好使大夫能夠提前處置。”

兩人從坊內樓梯上走下,塞給守在下方的武侯一枚銀鋌,作爲允許他們登樓觀光的賄賂,然後目視着對面樓上的二人遠去。

……

李嗣業盤膝坐在屏風前面,案几上放着岑參寄來的書信,下方坐着程千里,田珍、燕小四和戴望。他拆開信封細細默讀之後,怒哼一聲把信紙拍在了案几上,對坐在下方的衆人說道:“楊國忠果真是個憨批,他已經被安祿山利用,卻違背同盟派人前來查我!”

程千里叉手說道:“屬下已經派人安頓沿途驛站,查探他們的一舉一動,只要他們通過驛路行走,就逃不脫我們的眼線。眼下估計這四人已經來到涼州地界,他們必然先要前往陽關商會的總行去,所以要先商議出一個應對的辦法纔是。”

戴望緊跟着說道:“楊國忠派出的四人中,有兩人是安祿山安插的內線,這二人絕不可留。大夫,應當先設法除掉這兩人。”

“這是自然。”李嗣業手按着案几,沉吟片刻說道:”既然他們已經來到了我河西地界,讓兩條人命消失豈不是易如反掌。嗯,可以這樣,涼州民風彪悍,即使如今是太平盛世,盜匪也沒有絕跡。如果他們遭受匪徒襲擊,兩人可以喪命,另外兩人可使涼州兵丁救下,藉機來敲打他們。如此一來楊國忠還要感我的恩。”

“哈哈。”在座幾人發出了輕快的笑聲。

李嗣業又說:“這件事燕小四去安排,要用精幹善戰之人。”

燕小四從座位上走出來,單膝跪地叉手應道:“喏。”

李嗣業又對戴望吩咐道:“戴六郎,你還是返回陽關,等這兩人到達敦煌郡後,可差人去賄賂他們。如果賄賂不成,就把大多數運輸胡椒的賬簿給藏起來,只留下運送檀香木,紫檀的記賬本。我倒要讓楊國忠和安祿山看看,也讓聖人看看,到底是誰在忠心爲國,誰在背後拆臺。”

戴望也從座位上走出來,叉手領命而去。

……

蕭華和元載領着兩名右驍衛中侯來到涼州地界,由於他們走的是驛路,先前程千里已經知會河西沿途驛站隨時通報,他們的一舉一動等於時刻在涼州府的監視之下。

李嗣業上任之初就加大了對驛站的管理,由放任自流的粗放變爲精細管理,每兩百里就安置有一名巡驛使進行巡查。西域商會進入河西之後,李嗣業讓戴望兼任兵曹參軍,同時管轄千里河西走廊上的兩條驛站商路。

戴望既然接手,就要把驛路變成西域商會的一部分,同時完善驛站的各種功能,擴充倉庫添置騾馬車等運輸裝備,至此胡椒商路已經延長至黃河渡口。

蕭華元載久在長安,沒有時間外出公幹,今日有機會領略河西走廊的壯美河山,兩人均有足慰平生的得意和滿足。如果此行能夠順利的話,他們不但可以目視遊覽美景,也可以滿載而歸長安,左遷高升。

他們在黃河浮橋上憑欄遠望,直抒胸臆吟詩作對。右驍衛中侯們牽着馬站在他們八丈之外,對他們文人的詩情畫意呲之以鼻。

如果仔細留意,就會發現兩位文官和兩名武官之間完全是脫節的,首先他們說話的口音就完全不同,蕭華是南陵郡人,元載是鳳翔岐山人,兩人常年居住在京師,說的是中原官話。這兩個中侯均來自於平盧營州,帶着濃烈的遼燕胡化口音。其次由於生活地域的不同,彼此之間的價值觀念與道德也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這兩人表面上是右驍衛的中侯,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實際上兩人是臨時被高尚和劉駱谷花錢安置進右驍衛,他們效忠的是安祿山,執行的是高尚的命令。

燕趙雜胡本來就桀驁彪悍,崇尚武力好勇鬥狠,他們只是表面上維持對蕭華和元載的恭敬,內心中執行的卻是另外一套。兩人時常陽奉陰違,落在他們身後時便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蕭華竟也絲毫沒有懷疑。

元載狐疑地回頭看了一眼,對身邊的蕭華說道:“來之前我就有些懷疑,右驍衛中大部分是關中良家子弟,他們怎麼偏偏就給我們弄來兩個河北的雜胡過來?”

蕭華卻絲毫不以爲意,拽着馬繮悠哉悠哉地說道:“管他是關中的還是河北的,這兩人只是保護我們的安全,又不是參與查案,何必在意。”

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
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