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

花萼樓外北風蕭瑟,花萼樓內溫暖如春,圓形的紗帳從藻井頂部垂泄下來,聖人被籠罩在紗帳中側躺在榻上昏昏欲睡。楊玉環坐在紗帳的外面,單手緊握着聖人的右手,彷彿是在握着一隻衰朽的手掌,要用自己的青春活力去延續皇帝的生命活力。

右相李林甫和左相陳希烈站在陛前兩側,他們身後站着高仙芝,高仙芝身後站着李嗣業和監軍邊令誠。他們各自負手站立,直站得雙腿痠困,感覺度日如年。

李隆基悠然醒來,宮宦們將他頭頂上的紗帳撤去,高力士連忙命人捧上來醒酒湯,皇帝端起杯盞輕抿了兩口,感覺整個人的精氣神才稍稍恢復過來。

皇帝擡起眼皮看了看眼前的幾人,心裡卻在琢磨着昨日的舞蹈該如何跳,動作的幅度應該有多大,全然忘記了今日要宣佈的事項。

場面眼見就要變得尷尬,李林甫突然轉過身來,對身後的幾人說道:“在聖人宣諭封賞之前,你們都要懷着崇敬之心。”

這句話才突然提醒到皇帝,今天原來是獎賞遠征小勃律的諸多功臣,最近腦子裡想的事情太多,忘記了很多事情。

林甫早已經習慣了皇帝的這種狀態,如果換做以前的別的宰相,如姚崇宋璟張說等人,早就看不慣開噴了,最少也要指責皇帝不務正業,不理朝政。

這就是李林甫厲害的地方,他就算是在聖人大腦掏空的情況下,也能夠把情況給圓過去。別說李隆基腦袋走神忘記事情,工作不在狀態。他就算是變成一個植物人坐在御階上,他也能夠順利執政。如果真是個植物人才好呢,這樣他就全無掣肘,想幹掉誰就幹掉誰,沒有最高權力的管束,反而更容易放開手腳。

皇帝清空了腦海裡的靡靡之音,雙手按着膝蓋望了身邊的貴妃一眼,才從案几上將授功冊書拿起,仔細瞄了幾眼開口說道:“高愛卿走到前面來。”

聽到這句話,高仙芝掩飾住了內心的激動,也按奈住了等待多年的悸動,他多少次曾想象過這個畫面,想象自己站在聖人面前受到嘉獎依仗,那個夢中的場景與今天的情況也差不多。

他邁着方步上前,站在聖人面前躬身叉手:“臣高仙芝拜見陛下。”

對於遠征小勃律成功的高仙芝,皇帝自然是不吝惜誇讚的,眯起眼睛仔細看了他幾眼,才驚喜地說道:“高愛卿看上去很年輕啊,朕需要的就是你這樣年富力強的臣子,比起那些固步自封的老將們強多了。”

“聖人謬讚,臣始終不敢忘記忠義仁孝,更不敢忘記聖人託付。遠征途中每每遇到艱辛絕境,念及聖人念及大唐,總能產生繼續前進的動力,也能夠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高仙芝的話聽起來有些肉麻扯淡,誰還不知道你打仗是爲了什麼,還裝作是皇帝和大唐給予了你鼓舞,真正給予你鼓舞的恐怕是高官厚祿吧。

官場上存活的最低底線就是看破不說破,如果連眼前的這點虛僞都不能接受,乾脆就辭官滾回家鄉去種地吧。

真正學會了虛僞的人類,才使得政治變得撲朔迷離,這就是權力鬥爭的妙處,也是數千年來那些史冊中用來隱藏真相的遮羞布。

“很好,朕之前已經任命你爲安西節度使,代理御史中丞。不過今日朕還要賞你,你仍然擔任安西節度使,授印御史中丞,任鴻臚卿。”

高仙芝躬身拜謝:“謝陛下聖恩。”

李隆基又俯視後方,一邊手撫着胸口說道:“朕在敘功奏疏中看到裡面寫着,一員勇將單槍匹馬從連雲堡的山頭北坡衝上,身先士卒以一當百,若無他英勇奮戰,要想拿下連雲堡不知要付出多少傷亡。今日這位勇將可在下面?”

高仙芝稍顯驚訝,不知皇帝爲何會提起李嗣業,事情好像超出他的預料和想象之外了,他扭過頭來看向身後,細細想來李嗣業也不是安於現狀忍受委屈之人,他又把目光望向李林甫,右相臉上的表情也挺坦然,看來他們都知道這件事情,倒是自己的信息顯得有些滯後了。

李嗣業立刻躬身說道:“臣李嗣業拜見陛下。”

皇帝讚許地點了點頭,擡手說道:“李嗣業上前來說話。”

他叉着手緩慢上前,來到高仙芝旁邊稍比他靠後,低頭望向皇帝的腳下。這是眼光最適合投向的地方,不會讓人產生不適感或別的想法。

“李嗣業,擡起頭來。”

他聽到李隆基清朗卻不威嚴的聲音,才緩緩擡起頭,近距離地看清了現在的皇帝,與十年前相比他變老了,但這種變化依舊很緩慢。他雙鬢蒼色卻眉宇舒展,擡頭紋和法令紋都不太明顯,養尊處優的生活確實減緩了他身體的老化。

與他相反的是太子,太子李亨的老化越來越明顯,與其父親相比,就好像時間從他身邊過得格外快,兩人的外貌年齡也在逐漸拉近。從這一點就能夠看得出來,太子李亨這兩年所承受的壓力有多大。

“果然是猛將的身板,能以一人之力衝上連雲堡,朕很欣慰。”

一聽李隆基說話用語的簡單程度,就知道他根本就沒有看敘功的奏疏,可能是從什麼地方聽人提了一嘴,或者是利用高力士的收集了這麼幾下,就變成了李嗣業單槍匹馬殺上連雲堡。

李嗣業自然也不會犯傻到真的去揭露錯誤,這種事情是給臉上沾光。只要是從皇帝嘴裡吐出來的,就算是把他說成是超級英雄能上天入地,也應該安然接受。

“聖人謬讚,嗣業的信念中只有聖人,即使面對前方的刀山火海,我也一直默唸忠義二字,滿身鮮血也決計不退。”

“好一個不退!”李隆基讚許地說道:“李嗣業,朕準備任命你爲北庭節度使,領御史中丞兼安西副都護,授勳官爲護軍。朕的賞賜,你可還滿意。”

李嗣業連忙叉手謝恩:“感謝聖人給予我恩賜,臣非常滿意。”

“滿意就好啊。”李隆基嘴角虛浮地笑了笑,這讓李嗣業心虛不已,聖人的笑容意味着他得來的官位並不光彩嗎?

站在兩人側後方的李林甫給左相陳希烈使了個眼色,陳希烈先是搖了搖頭,感覺躲避不過,才硬着頭皮上前去,說話的聲音也顯得沒有底氣:“平盧安大夫麾下的將軍們每次進宮,都會向聖人獻上新學的邊地舞蹈。聽聞李將軍在疏勒任職,應該學會了當地的疏勒舞,不知將軍可否願意在聖人面前獻策。”

這不是廢話嗎,不願意有用嗎?他眯眼扭頭看了陳希烈一眼,對方臉上流露出來的卻是無辜的神情,包括剛纔說的這兩句話,就像是念稿子一樣沒有感情起伏高低。

李隆基一聽人談起了他最愛的老本行,頓時也提起了興致,對李嗣業吩咐道:“既然如此,那就請李將軍把你學來的舞蹈給朕跳一遍。”

李嗣業頓時頭腦發漲,怎麼敘功會上還要加跳舞的項目,這明顯就是李林甫發泄不滿,卻要讓陳希烈這個傀儡來背鍋刁難於他,如果不會跳難道還要上升爲欺君之罪嗎?

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
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