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

夫蒙靈察惱怒地責罵道:“高麗奴!你昔日的于闐鎮守使是誰奏請聖人提拔的?”

高仙芝很是惶恐,連忙說:“是中丞。”

“安西副都護是誰給你的!”

高仙芝回答:“是中丞。”

“安西四鎮知兵使是誰給你的!”

高仙芝回答:“中丞。”

“既然這些都是我給你的,爲何不等待我處理奏捷書!聖人派你遠征小勃律,也是我舉薦的!據高麗奴的罪狀,合該問斬,但念在你新立大功,就不將你問斬,讓你聽候發落!”

夫蒙靈察惡狠狠地罵完這一通後,轉身往內衙走去。高仙芝躬身站在原地沒有動彈,身體顯得異常堅硬。周圍其餘人都用憐憫的目光看着他,這是相當大的落差,之前他路過安西都護府龜茲的時候,官員和百姓都在街道上迎接,轉瞬間人情如薄紙。

李嗣業走到他身後聲音很低地說道:“高將軍,要不你先下去歇歇,等夫蒙中丞的把心裡的濁氣消得差不多了,我們再探探他的口風。”

高仙芝默默地點了點頭,他沒有進去都督府,而是轉身往城中的館驛去了。

李嗣業等人開始進入都督府,雖然現在是高仙芝受了委屈,但夫蒙靈察依然是河西安西節度使,他們自然不能公平地對待這件事情。

現場卻有特立獨行的人,節度監軍邊令誠不需要像他們這樣在別人屋檐的低着腦袋做人,因爲他不受節度使管轄,直接受聖人和高力士統管。在夫蒙靈察衝着高仙芝發飆的時候,他只是發愣地擡頭看着,卻不敢有任何的動作。

等到夫蒙靈察揚長回到都督府院子中,邊令誠滿臉的不忿,鼻孔朝天哼了一聲,主要是看不慣他對待功臣的樣子。

其實夫蒙靈察對高仙芝發的火與邊令誠沒有任何關係。只是他基於三點,決定要打抱不平。第一是高仙芝沒有夫蒙靈察的脾氣臭,他本能地不願意給夫蒙靈察當監軍,但是不能跳槽,只希望能夠換個上級。第二是高仙芝這一次遠征歸來,還送給了他許多小勃律皇宮中的財富,爲了錢都想打抱不平。第三,這一次遠征能夠成功,他這個監軍也有與榮焉,結果回來河西沒有受到任何優待,讓他也感覺受打擊得厲害,所以他必須就這件事發聲。

邊監軍這事當然不能偷摸摸地幹,他幫高仙芝得讓他知道感恩,這樣既能施恩於高仙芝,又打擊報復了夫蒙靈察。

他追隨着高仙芝的腳步來到了城中館驛,高將軍已經把自己關進了房間中反省,細想自己這次的過錯。

邊令誠上前敲門,高仙芝悶聲問道:“誰?”

“是我,邊令誠。”

也許是別人,高仙芝應該不會開門,但如果是邊令誠,他是一定要開的,這個太監跟自己某些方面有共同話語,而且這次遠征兩人相處的不錯。

高仙芝打開房門將他讓進來,臉色雖然不好,但還是邀請他坐在了對面,自己則悶悶不吭聲。

邊令誠滿臉憤慨地對高仙芝說道:“高大使,高將軍,這羌人今日憑什麼如此對你,不就是因爲你打仗比他厲害嗎,他心生忌憚,繼而嫉妒。還怪你打了勝仗不通過你就報捷給聖人。”

“這場仗是誰命令你打的?是聖人!跟他夫蒙靈察有一文錢的關係嗎?沒有!從頭到尾聖人下令都沒有經過他,親自命我來給你授予符節和六纛,憑什麼獲勝了的捷報就要通過他才能奏給聖人!”

高仙芝此時倒沒有邊令誠這樣的暴躁,整個人顯得很平和,口中淡然說道:“他是我的上官,此次確實沒有考慮周全,況且我居於他之下,我還能說什麼,只能期望中丞把此事逐漸沖淡忘卻。”

邊令誠卻堅決地搖搖頭說:“高將軍,我與你十分投緣,對此事十分憤慨。你不用管了,我要把前後經過據實上奏,讓聖人和朝中百官都知道你的處境,爲國立下功勳卻要揹着罪名,以後誰還敢給朝廷賣命打仗。沒錯,我就要這樣上奏。”

高仙芝心中大喜,這也許是他擺脫目前困境的唯一方法,也只能夠依靠邊監軍的上奏權。但他依舊錶現得不是太熱情,因爲對邊令誠這太監不太瞭解,所以對他只說三分話,沒有全拋一片心。他站起來感激地對邊令誠叉手致謝:“多謝邊監軍爲我正義執言,日後定不相負。”

邊令誠的目的依舊達到了,只要高仙芝知道就行了,他站起身說:“我這就回去寫奏疏去,高將軍你再忍耐些日子。”

他從高仙芝的房間裡出來,轉身來到了館驛爲他安排的院子堂屋中,鋪開了黃麻紙提筆書寫奏疏,寫完之後轉交給伺候在自己身邊的一個小太監,讓他騎着快馬沿着驛站傳送到長安去。

……

夫蒙靈察回到涼州都督府正堂中,其他此戰的功臣都站在下方低頭面面相覷,氣氛很是尷尬。

中丞雖然餘怒未消,但也很快想明白此事是高仙芝的過錯,安西遠征軍的其他人不能夠與其一起受氣。況且他就算是再大的官,也不能夠得罪全部人。

心裡這樣一想,他的語氣便變得柔和起來,對着下方衆人說道:“這次遠征小勃律各位辛苦了,聖人得知報捷的信息後,稍後我就把在這次戰役中各位優異的表現,立下的功勳,寫成敘功的奏摺上報給聖人。”

衆人齊齊叉手道:“謝過中丞。”

夫蒙靈察欣慰地點了點頭,對衆人揮了揮手道:“李嗣業留下,其餘各位下去吧。”

將軍們如釋重負,連忙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

正堂中只剩下了夫蒙和李嗣業,他的神色語氣也愈發柔和,對李嗣業擡手說道:“嗣業坐下說話。”

李嗣業叉手謝過後,盤膝坐在了下方,夫蒙盤膝坐在案几前,心中依然憤懣,不知該從何談起。

李嗣業雖不說熟知歷史,但也知道夫蒙靈察會在隴右道的歷史上消失,他眼下的威風只是短暫的輝煌。雖然不想跟他說點什麼,但也不想讓對方看出來。他只好委婉地給他寬心道:“中丞你消消氣,切莫往心裡去。”

夫蒙靈察卻被他勾起了怨念,忿忿不平地說道:“李嗣業你也在磧西呆了快十年了,你也知道高仙芝當初是什麼德行。蓋嘉運做安西節度使時,他混得連程千里,王正見,畢思深這些人都不如,當初是我一步步重新將他提拔上來,從於闐、疏勒鎮守使升任爲安西都護,又成爲四鎮知兵使。他升官的軌跡和你的軌跡很像,卻不似你懂得感恩。我當初若是知道他如此忘恩負義,就該向聖人推薦你爲遠征小勃律主帥。”

李嗣業一聽這話就感覺欣慰又可笑,世界上哪有後悔藥可賣。直至今天之前,你和他之間的友誼也遠超過你和我,現在就因爲繞過你報捷,竟然弄成這個樣子。我若是成爲遠征小勃律主帥,得勝了也不經過你報捷,你是不是也會像罵他一樣罵我?

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
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