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新的課題,改變世界的開始

卡內基湖邊,跑完五公里的陳輝慢慢停下,在湖邊慢走。

吸……呼……

他儘可能用深呼吸來調整呼吸,以安撫正在狂跳的心臟。

【你的體育等級由2級4%提升到5%】

看到眼前的彈幕,陳輝心滿意足的在旁邊長椅上坐下,欣賞卡內基湖的景色,擰開提前放在長椅上的能量飲料,噸噸噸的灌了一小口。

這些天的鍛鍊初見成效,體育熟練度在以令人滿意的速度向上漲,讓他意外的是語文的熟練度,隨着他將注意力放在這上面後,語文熟練度可謂是一天一大變,如今已經來到了89%,眼看着就要到3級了。

這遠遠超出了陳輝的預期,他生物熟練度的提升計劃還沒提上日程。

【你的語文熟練度由89%提升到90%】

又是一道彈幕亮起,陳輝這才起身,回到自己公寓。

洗了個澡,抱着論文去到費弗曼給他分配的辦公室,路過咖啡機時,以往排在咖啡杯前的長隊已經消失不見。

他邁步過去準備拿杯咖啡,吃個甜甜圈墊一墊,卻被告知需要提前預約,原來他們在二樓黑板上進行的趣味討論,如今已經落地到這臺咖啡機上。

看起來成效還不錯。

“陳教授!”

陳輝悻悻轉身離開時,一位棕色長髮的少女叫住了他,“如果是您的話,當然有多餘的咖啡!”

說着她遞給陳輝一杯熱騰騰的咖啡,還有一個剛出爐的甜甜圈。

“謝謝。”

陳輝欣然接受。

“能夠爲天才數學家節約幾分鐘時間,是我的榮幸!”少女甜甜一笑,轉身進入咖啡屋中忙碌起來。

走進辦公室,打開電腦,正是普林斯頓當地時間早上九點,

進入面試軟件,今天是他跟費弗曼約好的面試時間。

通常這種面試都會進行好幾輪,若是陳輝沒有選上,那些落選的簡歷依舊可以選擇其他教授。

包括鄧樂巖在內,陳輝留下了三份簡歷。

第一位面試的同樣是一位華夏學生,身爲華夏人,在相同條件下,陳輝當然更願意選擇自己的同胞。

很快,陳輝電腦屏幕上跳出一個視頻邀請。

進入之後,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扎着頭髮,十分乾練的女孩。

“楊靜遠是嗎?”

陳輝對比了一下簡歷上的照片,問道。

簡歷上這位女孩可不得了,4分總分的績點,她拿到了3.85分,雖然沒有參加競賽的經歷,但這在國內無疑是金字塔頂尖的那一小撮學霸。

楊靜遠微微一笑,並沒有因爲面對的是菲獎得主而膽怯,“是的。”

“請問你爲什麼要選擇攻讀數學領域的碩士學位?”

“我從小就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在完成本科學業之後,我想要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在更高的平臺汲取科研養分,實現人生價值,爲科研事業奉獻青春……”

楊靜遠臉上笑容不變,但眼中隱約閃過一絲得色,顯然這個問題裝她槍口上了,她早有準備。

“。。”

陳輝神色有些古怪,但還是繼續問道,“那麼,如果你成功進入普林斯頓,你想過選擇哪一個領域作爲你的主攻方向嗎?”

“數學物理!”

楊靜遠斬釘截鐵的說道,“我從小就聽說了楊老的事蹟,對物理四大基本力有着濃厚的興趣,在上大學時聽說您完成了楊米爾斯方程的證明,成爲我國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數學家時,爲華夏爭取到這個榮譽,我心情非常激動,從那一刻起,我就決定,與您一同探索物理世界中的數學奧秘!”

“好,既然你對數學物理感興趣,也決定與我一同探索物理世界中的數學奧秘,那麼,說說你對楊米爾斯方程證明的看法吧。”

“啊,這……哦……我……”

一時間,楊靜遠方寸大亂,臉色都蒼白了幾分,這顯然是她預料之外的問題。

“沒關係,你隨便說說就行。”

陳輝也沒準備真讓她說出個什麼來,但既然對方言之鑿鑿表現了對數學物理的興趣,表現了對楊老和他的崇拜,那麼,至少應該看過他們論文的吧。

“楊老的論文完成了對三大基本力的統一,是基礎物理界的巨大進步,您完成對楊米爾斯方程的證明,是劃時代的成果,將直接影響……”

不得不說,這位同學還是很有幾分臨危不亂的素質,竟然很快鎮定下來,開始口若懸河。

可惜,她的回答全都是形而上學空洞總結,連一個數學公式,一個物理定理都沒有。

陳輝嘆了口氣,“嗯,這個問題對你來說的確有些難度,沒有關係,今天的面試就先到這裡,結果會在一星期之內通知你。”

楊靜遠眼前一亮,她覺得自己的表現還不錯,陳輝提的問題都回答上來了,有幾個因爲提前有準備還回答得很好。

“那就謝謝老師了。”

她覺得自己把握很大,索性叫上老師了。

陳輝則是退出了面試界面,點擊她簡歷右上角的x。

他大概能猜到這位女生的想法,無非是仗着自己華夏人的身份,想要打感情牌拿到一個名額,等到畢業回國,憑藉陳輝的影響力,搖身一變去搞行政工作,自然是平步青雲。

但陳輝可不想浪費這個寶貴的名額去給這種人鋪路,普林斯頓碩士研究生的名額本來就寶貴,給了這種人無疑是對那些真正熱愛數學的人的不尊重。

第二位面試者來自加州大學,還有陶哲軒的推薦信,本身簡歷也足夠華麗。

“嘿,陳教授,終於見到您本人了,您比我想象得還要年輕!”

視頻纔剛接通,對面那個黑人青年就露出潔白的牙齒,激動的笑着說道,“歷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我要是能成爲您的學生,那簡直太酷了!”

這孩子話迷得陳輝差點都插不進嘴。

好在他還知道這是在面試。“你的碩士研究方向有想過嗎?”

“解析數論。”

邁克爾毫不猶豫的回答到,“我在本科時就研究過梅森素數猜想,其中有一位華夏數學家提出了一個周氏猜測,推測梅森素數分佈遵循特定模式,此前數學家如法國數學家香克斯、德國數學家伯利哈特等提出的猜想均以近似公式爲主,而周氏猜測首次以精確表達式描述梅森素數分佈……

公式中指數函數與素數的結合,可能隱含素數在指數尺度上的對稱性……”

“周氏猜測認爲,當 2^2n<p<2^2n+1時,梅森素數 Mp=2^p1的數量爲2^(n+1)1,想要證明這個猜想,我們或許可以結合素數定理與梅森數的特殊結構,推導其分佈密度……”

一說到自己擅長的東西,邁克爾話就更密了,十分鐘的面試時間根本不足以讓他完成自己的表達,陳輝也沒有打斷,任由他說下去,一直到二十多分鐘後,邁克爾纔想起來自己還在面試,然後閉嘴,安靜的看向陳輝。

“好,今天的面試就先到這裡,你先回去等通知吧。”

陳輝微微點頭,結束了這場面試。

關閉視頻,看着這位邁克爾的簡歷,陳輝一時有些猶豫,掃了眼自己已經達到7級的判斷力,不是很滿意,看來判斷力還得再加才行。

這位邁克爾與楊靜遠可以說完全是兩種人,他是真的熱愛數學,但陳輝認爲他性格過於活潑。

搞數學還是需要能夠靜下心來好好搞研究,這樣的性格對數學研究沒有幫助。

但他覺得這個小傢伙的確很不錯,並且研究的方向還正是他準備進軍的數論。

最終他還是沒有直接叉掉邁克爾的簡歷,他覺得可以再看看,費弗曼說過後續還會給他一批簡歷。

最後一位面試者,正是陳輝當年的同一屆同學鄧樂巖。

當面試視頻打開,兩人面面相覷,鄧樂巖的眼神複雜得根本無法用言語描述。

“你好,好久不見。”

陳輝率先打開話匣子。

“好久不見。”

鄧樂巖在面試之前就知道對面是陳輝,但他還是選擇接受面試。

一番寒暄後,面試正式開始。

已經有些年不見,陳輝也不知道這位當年的神童是否會傷仲永,一些必要的考察還是需要的。

真正進入面試後,鄧樂巖的那一絲尷尬也消失無蹤,全身心的沉浸入陳輝的問題中,見招拆招的解答。

越是提問,陳輝就越是滿意。

鄧樂巖對數學的熱愛或許看起來沒有邁克爾那般熱烈,但他的熱愛是深藏在骨子裡的,正因爲已經將數學當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反而習以爲常,情緒自然不會表現得太過熱烈,但陳輝知道,他離不開數學,也不會離開數學。

這就是天生研究數學的好苗子!

而他的天賦,更是讓陳輝很滿意,這無疑是他遇到的學生中天賦最好的存在。

唯一可惜的是,鄧樂巖選擇的方向是數學分析,偏向測度論的領域,與陳輝的研究領域交叉並不大。

當然,以陳輝如今在數學上的造詣,教鄧樂巖還是沒問題的。

一上午面試結束,最終名單陳輝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埃琳娜早已到了辦公室中等待,見到陳輝在進行面試,所以並沒有打擾,這時見陳輝面試完畢,頓時緊張的看過來。

“你有沒有想過,將納維斯托克斯方程應用到天氣預報上?”

陳輝看着這位帶着些斯拉夫血統的少女,微笑着說道。

“我不用面試了?”

埃琳娜眼中驚喜之色一閃而逝。

“你昨天已經完成了面試,不是嗎?”陳輝面帶微笑。

埃琳娜眼中的喜色徹底在眼眶中暈染開,很快就瀰漫到整張臉上。

原本陳輝想要研究的應用是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在可控核聚變中,等離子體運動模型構建,但現在,他顯然沒有這個條件,於是,他就想到了這個方向。

不過他現在要專心攻克黎曼猜想,爲下一個自由屬性點努力,將這個課題交給埃琳娜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天氣預報模型通過將大氣離散爲三維網格,基於納維-斯托克斯方程模擬空氣流動,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IFS模型使用9公里網格和137層垂直結構,通過迭代計算未來10天的天氣演變。

但由於直接求解方程在計算上不可行,氣象模型需對小尺度過程,如雲微物理、湍流進行參數化,這會導致最後得到的只能是一個近似結果。

當前天氣預報就只能顯示某某時間點有多少概率會下雨,而不是精確的,某時某分某秒某地,會下多大的雨。

並且因爲方程的非線性特性導致蝴蝶效應,初始誤差隨時間指數級放大,比如2012年颶風“桑迪”的路徑預測因初始氣壓場微小偏差產生顯著分歧,最終誤差超過24小時。

理論研究表明,即使初始條件完美,受湍流和誤差累積限制,天氣預測的奇異極限爲14天。

但現在,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全局存在性與光滑性得到嚴格證明。

以往天氣預測的核心矛盾之一是,NSE的局部解存在性已被證明,但全局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仍是未解之謎。

這意味着,理論上可能存在某些初始條件,如極端天氣對應的劇烈氣流,導致方程的解在有限時間內“爆破”(出現無窮大的速度或壓力梯度),從而使數值模擬失效。

現在,模型的合法性將被徹底確立,氣象學家無需再擔心解突然崩潰的理論風險,所有基於NSE的數值模型的模擬結果將具備嚴格的數學可靠性。

目前天氣預測的10-14天有效窗口源於混沌效應,也就是衆所周知的蝴蝶效應,導致的誤差指數放大,但光滑解的存在意味着流體運動在大時間尺度下仍保持結構穩定,可能延長可預測的時間範圍,例如從2周擴展至1個月甚至更長。

陳輝的目的就是精準預測天氣,並且延長可預測的時間範圍。

比如,通過一系列的計算,預測到半年後某地會發生高烈度地震,那麼,就可以提前進行相應的搬遷工作,避免造成損失。

“interesting!”

埃琳娜雙眼明亮,她本就對偏微分方程感興趣,能夠將偏微分方程應用到如此有趣的課題上,那無疑是件很酷的事情。

尤其是還能有一位如此優秀的老師指導,她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第17章 他是魔鬼嗎第209章 宇宙的詩歌第2章 隨堂測試第90章 抓主要矛盾(月票加更)第173章 優勢在我第263章 意料之外的學生第285章 彈弓效應第272章 諸位可聽過鄭國渠第154章 模型改進第31章 考試開始第96章 難道,也是他?(300月票加更)第8章 家第143章 我們來考試,你來上課?第197章 突然間的靈感第14章 數學是做不了假的第258章 此子斷不可放回華夏第180章 楊米爾斯方程已經證明了?(二更)第65章 江流古今韻,雙城日月新第168章 學術魅魔(加更)第290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4章 數學是做不了假的第259章 王子屯第108章 凝聚態數學第113章 歐拉遺產問題第192章 拜訪邱老,NS方程第288章 各方反應,君臨天下第79章 上架感言第235章 致命分歧第49章 誰大早上的做數學啊第75章 傻人有傻福第229章 危急存亡之秋也第148章 師徒往事第286章 七代機現世,全球沸騰第104章 有沒有可能,這題有點難第68章 這是飄了?第294章 你們一定會後悔的第88章 他應該沒那麼世俗吧第146章 去TM的IMO規則第180章 楊米爾斯方程已經證明了?(二更)第202章 燕北來人(二更)第223章 頒獎第63章 滿分第178章 沒那麼顯然的結論第9章 路的盡頭第226章 丹尼斯的提醒第14章 數學是做不了假的第262章 逃出生天的契機第277章 風雨欲來,模型成第112章 數學家懂什麼音樂第120章 安成章:我不道啊第248章 拓撲是骨,復幾何爲魂第273章 成爲普林斯頓股東第224章 我的論文題目廢了,謝謝你陳輝第92章 天華兄第140章 驗證成功第160章 放棄幻想,準備戰鬥(二更)第3章 這題也不難啊第85章 我睡不着啊(六更)第65章 江流古今韻,雙城日月新第20章 不是理由第173章 優勢在我第14章 數學是做不了假的第124章 講座第242章 隨機分析終將彌合理論與工業的鴻溝第152章 我們需要一個數學好手第223章 頒獎第24章 生日禮物第138章 天才只是見他的門檻第208章 《自然》還是《科學》第270章 各方反應第1章 陳輝第233章 的確該做些調整第215章 失控第112章 數學家懂什麼音樂第166章 將由我來爲祂封頂第215章 失控第112章 數學家懂什麼音樂第137章 三次丟番圖方程的一種特殊解法第122章 記憶力的極限第176章 前所未有的規格第233章 的確該做些調整第77章 第八名,陳輝,蓉城二中第194章 兩個選擇,普林斯頓OR陳教授第260章 研討班第130章 回家第90章 抓主要矛盾(月票加更)第176章 前所未有的規格第154章 模型改進第47章 意外的收穫第53章 特招(求追讀)第126章 研討會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37章 對答案第61章 學新聞學的第131章 變化第194章 兩個選擇,普林斯頓OR陳教授第235章 致命分歧第285章 彈弓效應第66章 明明學的是同一本教材第256章 我想不通啊
第17章 他是魔鬼嗎第209章 宇宙的詩歌第2章 隨堂測試第90章 抓主要矛盾(月票加更)第173章 優勢在我第263章 意料之外的學生第285章 彈弓效應第272章 諸位可聽過鄭國渠第154章 模型改進第31章 考試開始第96章 難道,也是他?(300月票加更)第8章 家第143章 我們來考試,你來上課?第197章 突然間的靈感第14章 數學是做不了假的第258章 此子斷不可放回華夏第180章 楊米爾斯方程已經證明了?(二更)第65章 江流古今韻,雙城日月新第168章 學術魅魔(加更)第290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4章 數學是做不了假的第259章 王子屯第108章 凝聚態數學第113章 歐拉遺產問題第192章 拜訪邱老,NS方程第288章 各方反應,君臨天下第79章 上架感言第235章 致命分歧第49章 誰大早上的做數學啊第75章 傻人有傻福第229章 危急存亡之秋也第148章 師徒往事第286章 七代機現世,全球沸騰第104章 有沒有可能,這題有點難第68章 這是飄了?第294章 你們一定會後悔的第88章 他應該沒那麼世俗吧第146章 去TM的IMO規則第180章 楊米爾斯方程已經證明了?(二更)第202章 燕北來人(二更)第223章 頒獎第63章 滿分第178章 沒那麼顯然的結論第9章 路的盡頭第226章 丹尼斯的提醒第14章 數學是做不了假的第262章 逃出生天的契機第277章 風雨欲來,模型成第112章 數學家懂什麼音樂第120章 安成章:我不道啊第248章 拓撲是骨,復幾何爲魂第273章 成爲普林斯頓股東第224章 我的論文題目廢了,謝謝你陳輝第92章 天華兄第140章 驗證成功第160章 放棄幻想,準備戰鬥(二更)第3章 這題也不難啊第85章 我睡不着啊(六更)第65章 江流古今韻,雙城日月新第20章 不是理由第173章 優勢在我第14章 數學是做不了假的第124章 講座第242章 隨機分析終將彌合理論與工業的鴻溝第152章 我們需要一個數學好手第223章 頒獎第24章 生日禮物第138章 天才只是見他的門檻第208章 《自然》還是《科學》第270章 各方反應第1章 陳輝第233章 的確該做些調整第215章 失控第112章 數學家懂什麼音樂第166章 將由我來爲祂封頂第215章 失控第112章 數學家懂什麼音樂第137章 三次丟番圖方程的一種特殊解法第122章 記憶力的極限第176章 前所未有的規格第233章 的確該做些調整第77章 第八名,陳輝,蓉城二中第194章 兩個選擇,普林斯頓OR陳教授第260章 研討班第130章 回家第90章 抓主要矛盾(月票加更)第176章 前所未有的規格第154章 模型改進第47章 意外的收穫第53章 特招(求追讀)第126章 研討會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37章 對答案第61章 學新聞學的第131章 變化第194章 兩個選擇,普林斯頓OR陳教授第235章 致命分歧第285章 彈弓效應第66章 明明學的是同一本教材第256章 我想不通啊